一种信息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48419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信息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息处理设备。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息处理设 备的布局设计。
背景技术
随着诸如笔记本之类的电子设备的日益流行,对笔记本产品的时尚化要求变得越 来越高。近些年来,笔记本发展的一个趋势是将笔记本轻薄化。各个制造商不断推出轻薄 的笔记本产品。但是这些笔记本产品通常都遵循传统的布局设计方式。例如苹果公司(Apple )的笔记本电脑采用外观修饰的方式,使该笔记本从视觉 角度上感到很薄,但是其实际厚度为4mm 19. 4mm,从而导致其平均厚度仍然较高。虽然,已经提出了各种使笔记本轻薄化的设计,但是这些笔记本的轻薄化布局设 计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例如,由于笔记本的厚度很薄导致散热不好,从而导致某些笔记本外壳上的部分 位置(例如,键盘周围)温度过高,因此用户使用体验非常不好。此外,由于很多笔记本产品以牺牲键盘行程或屏幕开合角度为代价降低其厚度, 因此导致用户与笔记本的人机交互感觉变差。同时,由于笔记本的轻薄化设计导致笔记本 内部的各个部件的结构复杂性增加,因此导致其制造成本增加并增加了维护的难度。另外,为了节约空间,通常轻薄笔记本的电池尺寸较小,而这导致电池容量变小, 并且降低了电池的寿命。此外,在由于多数轻薄化笔记本为了降低笔记本的厚度而导致其 尺寸较大,因此不便于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处理 设备,包括容纳运算部件的第一壳体;容纳显示部件的第二壳体;容纳输入部件以及电源 部件的第三壳体;第一连接部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三壳体;以及第二连接 部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三壳体。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第一壳体为至少由六个面围成的第一 空间,第二壳体为至少由六个面围成的第二空间,并且第三壳体为至少由六个面围成的第 三空间。通过第一连接部件连接第一壳体的前端面与第三壳体的后端面,并且通过第二连 接部件连接第二壳体的后端面与第三壳体的后端面。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第一连接部件通过插拔方式连接第一 壳体的前端面,和/或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第二端通过插拔方式与所述第三壳体的后端面 连接。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第一连接部件包括转轴,并且所述第一 壳体的前端面通过转轴与第三壳体的后端面连接。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第一壳体与第三壳体之间的夹角在0度至180度之间。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信息处理设备进一步包括自锁机构,配 置来固定第一壳体与第三壳体的相对位置。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当自锁机构固定第一壳体与第三壳体 的相对位置时,该第一壳体与第三壳体之间的夹角为135度。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所述运算部件包括主板组件、处理器组 件、散热器组件、显示输出组件以及存储器组件。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电源部件向运算部件和显示部件供电。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第一壳体的厚度小于或等于第二壳体 与第三壳体的厚度之和。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容纳运 算部件的第一壳体;容纳显示部件的第二壳体;容纳输入部件以及电源部件的第三壳体; 第一连接部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三壳体;以及第二连接部件,分别连接所述 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容纳运 算部件的第一壳体;容纳显示部件的第二壳体;容纳输入部件以及电源部件的第三壳体; 第一连接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包含诸如主板组件、处理器组件、散热器组件、显 示输出组件以及存储器组件之类的运算部件与输入部件以及电源部件分离,并将容纳该运 算部件的第一壳体放置在容纳输入部件以及电源部件的第三壳体的后端面上,可以显著地 降低包含输入部件以及电源部件的第三壳体的厚度,从而可以显著地降低信息处理设备的 整体厚度。此外,由于将运算部件集成在第一壳体中,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信息处 理设备的结构大大简化,制造和维修成本也相应降低,同时可以对第一壳体采用系统模块 化设计,使得信息处理设备具有丰富的可扩展性,并且降低供应链复杂性。此外,由于容纳运算部件的第一壳体与容纳输入部件以及电源部件的第三壳体分 离,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并且能够提高用户 的使用体验度。同时,由于容纳输入部件以及电源部件的第三壳体的空间足够大,因此,可 以提供标准尺寸的电池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以及更长的寿命。

图1是图解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布局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第一壳体内的布局的示意图。图3A和3B是图1所示的信息处理设备的不同摆放状态的示意图。图4A和4B是图解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第一连接部件中 的自锁机构的示意图。图5是当通过自锁机构固定信息处理设备的第一壳体与第三壳体时的状态的示 意图。图6A和6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布局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 附图中,将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结构以及功能基本相同的组成部分,并且为了使说明书更 加简明,省略了关于基本上相同的组成部分的冗余描述。图1是图解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布局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诸如笔记本之类的信息处理设备100包括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 102、第三壳体103、第一连接部件104以及第二连接部件105。例如,第一壳体101可以容 纳运算部件,第二壳体102可以容纳显示部件,而第三壳体103可以容纳输入部件以及电源 部件。此外,第一连接部件104可以分别连接第一壳体101与所述第三壳体103,并且第二 连接部件105可以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壳体102与所述第三壳体10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第一壳体101可以具有由至少六个端面 (壳体表面)围成的立方体空间,并且在该空间内容纳该信息处理设备的运算部件。例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运算部件为控制信息处理设备的各个组成部分并基于其中 存储的各种程序产生各个组成部分所需要的数据的组成部分,并且(例如)包括诸如主板 组件、处理器组件、散热器组件、显示输出组件以及存储器组件之类的硬件组件(将在下面 进行描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诸如主板组件、处理器组件、散热器组件、显示输出组件以 及存储器组件之类的硬件组件不限于特定的类型,并且可以采用能够基于程序数据和用户 数据执行预定的操作的任意硬件组件或者它们的组合。与第一壳体101类似,第二壳体102可以具有由至少六个端面(壳体表面)围成 的立方体空间,并且在该空间中容纳诸如显示器之类的显示部件。所述显示部件基于来自 运算部件的图像数据来在其上显示图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部件可以 包括任意种类的平板显示器。显示部件具有屏幕的一面至少在第二壳体102的所述至少六 个端面中的至少一个端面上部分显露。与第一壳体101类似,第三壳体103可以具有由至少六个端面(壳体表面)围成的 立方体空间,并且在该空间中容纳诸如键盘和触摸板之类的输入部件以及可充电电池之类 的电源部件。这里,诸如键盘和触摸板之类的输入部件可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指令,并且 将所接收到的输入指令传送到运算部件,而电源部件可以向运算部件和显示部件供电。键 盘的、提供给用户输入的按键至少在第三壳体103的所述至少六个端面中的至少一个端面 上部分显露;触摸板的、提供给用户触摸的面板至少在第三壳体103的所述至少六个端面 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端面上部分显露。示例性地,第三壳体103上显露键盘的部分按键的端 面与第三壳体103上显露触摸板的部分触摸面板的端面为同一个端面。另外一方面,键盘 和触摸板除了显露的部分外,其余的都位于第三壳体103内,且与作为电源部件的可充电 电池进行平铺式排布(即可充电电池在第三壳体103内的位置不与键盘的隐藏部分和触摸 板的隐藏部分重叠,换句话说,就是在第三壳体内部具有键盘和触摸板的位置上不排布可 充电电池),从而降低第三壳体的厚度。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部件104可以分别与第一壳体101的前端面和第三壳体103 的后端面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部件104可以包括诸如铰链之类的转轴结构。通 常,例如,第一连接部件104可以包括芯轴和轴套,并且轴套可以相对于芯轴旋转。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连接部件104可以包括一个芯轴和两个轴套(分别为第一轴套和 第二轴套),其中在该第一轴套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元件来与第一壳体101固定连接,在该第 二轴套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元件来与第三壳体103固定连接,而该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分别 与芯轴(如,U型芯轴)连接。此外,第一连接部件104还可以包括一个芯轴和一个轴套, 其中可以将第一连接部件104中的芯轴固定在第三壳体103上,并且将第一连接部件104 的轴套固定在第一壳体101上。根据上述配置,通过包括转轴结构的第一连接部件104,容 纳运算部件的第一壳体101可以与容纳输入部件以及电源部件的第三壳体104连接,并且 该第一壳体101可以通过第一连接部件104相对于第三壳体103旋转。例如,第一壳体101 相对于第三壳体103之间的旋转角度可以在0度至180度之间。此外,可以采用任意的转 轴结构来实现第一壳体101与第三壳体103之间的连接,并且这些转轴结构对于本领域技 术人员来说是熟知的。此外,第一连接部件104中的芯轴可以为中空的,因此可以在第一连接部件104中 布置电线、管脚或FPC(柔性印刷电路)来使第一壳体101中的运算部件与第三壳体103中 的输入部件以及电源部件电连接,从而运算部件能够接收来自输入部件的输入,并且电源 部件也可以向运算部件供电。这里,由于上述电连接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熟知 的,并且可以基于具体的接口、规范或类型任意地设置,因此这里省略了对运算部件与输入 部件以及电源部件之间的电连接的详细描述。类似地,第二连接部件105可以分别与第二壳体102的后端面和第三壳体103的 后端面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连接部件105可以包括转轴结构。通过该第二连接部 件105,容纳显示部件的第二壳体102可以与第三壳体105连接,并且该第二壳体101可以 通过第二连接部件105相对于第三壳体103旋转。此外,可以在第二连接部件105中布置 电线或FPC来使第二壳体102中的显示部件与第三壳体103中的电源部件以及经由第一连 接部件104与第一壳体101中的运算部件等电连接。示例性的,第二壳体102通过第二连 接部件105与第三壳体103之间的相对角度为0度时,第二壳体102上显露部分屏幕的端 面与第三壳体103上显露部分按键和部分触摸面板的端面相对。接下来,将简要描述第一壳体101内的运算部件的布局。图2是图1所示的信息处理设备100的第一壳体101内的布局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第一壳体101中,运算部件包括诸如主板201、中央处理器202、散 热器203、显示输出组件204以及存储器205之类的硬件设备。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 个实施例,在第一壳体101构成的空间中,可以在其左侧设置诸如风扇、散热片之类的散热 器201。在该空间的中间部分可以设置主板201,并且在主板201上设置中央处理器202、诸 如显卡之类的显示输出组件204以及内存(未示出)等硬件设备。此外,可以在该空间的右 侧部分设置诸如SSD(固态硬盘)或闪存之类的存储器以存储程序数据或用户数据。这里,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运算部件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熟知 的,因此,这里省略了对所述各个组成部分的连接以及交互的详细描述。如上所述,信息处理设备100的运算部件组成该信息处理设备的系统部分。也就 是说,除了信息处理设备100的电源部件、诸如键盘或触摸板之类的输入部件以及显示部 件之外,可以基本上将信息处理设备100的其它功能部件设置在第一壳体101内。此外,由 于占用空间较大的电源部件以及输入部件被设置在第三壳体103中,因此容纳运算部件的。可以适当地设置第一壳体101内的各个硬件设备的布局 (如,各个功能模块的位置),使得第一壳体101的厚度小于或等于第二壳体102与第三壳 体103的厚度或二者之和。根据上述配置,由于运算部件与诸如键盘或触摸板之类的输入部件以及电源部件 分离,因此可以显著地降低容纳输入部件以及电源部件的第三壳体103的厚度,从而可以 显著地降低信息处理设备100的整体厚度。例如,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 备100的布局设计,在采用超薄平板显示部件的情况下,可以很容易将信息处理设备100的 整体厚度(也就是,第二和第三壳体的整体厚度)降低到9mm或者以下。根据上述配置,由 于发热量较大的部件(如,中央处理器,显示输出组件等)均集中在信息处理设备100的后 部的第一壳体101中,因此当用户使用信息处理设备100时,热量很难传递到包含输入部件 以及电源部件的第三壳体103中,用户不会在使用中感到不适,从而提高的用户的舒适度。此外,由于将包括大部分功能部件的运算部件集成在第一壳体101中,因此,可以 明显简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结构,同时制造和维修成本也相应降 低。如上所述,由于可以将运算部件集成在第一壳体101中,因此可以对第一壳体采用系统 模块化设计,也就是说,可以针对不同的需要在第一壳体101中设置具有不同性能的运算 部件,并且通过第一连接部件104将第一壳体101与第三壳体103连接,使得信息处理设备 100具有丰富的可扩展性。另外,由于容纳输入部件以及电源部件的第三壳体103的空间足够大,因此,可以 提供标准尺寸的可充电电池或更大的可充电电池来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以及更长的寿命。 另外一方面,键盘和触摸板除了显露的部分外,其余的都位于第三壳体103内,且与作为电 源部件的可充电电池进行平铺式排布(即可充电电池在第三壳体103内的位置不与键盘的 隐藏部分和触摸板的隐藏部分重叠,换句话说,就是在第三壳体内部具有键盘和触摸板的 位置上不排布可充电电池),从而降低来第三壳体的厚度。同时,由于第三壳体103的空间 较大,且键盘采用的是与可充电电池的平铺式排布,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信息处 理设备100可以采用标准行程(如,4. 7mm)的键盘来作为输入部件,由此增加了用户的舒适 感和体验度。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0的不同放置状态。图3是图1所示的信息处理设备的不同摆放状态的示意图。例如,如图3A所示,当不使用信息处理设备100时,通过使第一壳体101通过第一 连接部件101相对于第三壳体103旋转来将第一壳体101以及第三壳体103折叠(二者相 对角度为0度)在一起以便于携带。这里,例如,可以第三壳体103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并且可以在第一壳体101内设置磁铁结构,使得当折叠第一壳体101以及第三壳体103时, 可以将第一壳体101固定在第三壳体103的下端面上,从而增加信息处理设备100的便携 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显然不限于此,可以在第一连接部件101上设置卡合 结构,使得当折叠第一壳体101以及第三壳体103时,可以将第一壳体101卡住,从而固定 在第三壳体103的下端面上。当使用信息处理设备100时,如图3B所示,可以将第一壳体101与第三壳体103 的下端面分离,并且第一壳体101与第三壳体103之间的夹角成180度。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在第一壳体101的端面上设置橡胶垫(未示出)来保护该第一壳体101。通过上述配 置,由于容纳作为主要热源的运算部件的第一壳体101与容纳输入部件以及电源部件的第三壳体103彼此分离,因此运算部件所产生的热量很难到达包括诸如键盘之类的输入部件 的第三壳体103。因此,用户在使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信息处理设备100使不会感觉由于壳 体过烫而导致的不适,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度。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信息处理设备100还可以包括自锁机构来 将第一壳体101与第三壳体103之间的夹角固定在特定的角度上。下面简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0的第一连接部件 104中的自锁机构的结构。图4A和4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连接部件104中的自锁机构的示意 图。例如,该自锁结构可以配置(如,固定)在第一连接部件104(如,芯轴和轴套)中, 并且如图4A所示,可以由两个耦合的转片组成,其中在一个转片上设置两个插槽,而在另 一个转片上设置凸点。具体地,如图4B所示,在另一个转片上设置的凸点之下设置弹簧使 得通过弹簧的弹力来将凸点突出该转片的表面。当转片相对旋转时,凸点被相对面的转片向下挤压,导致弹簧收缩,凸点就可以向 隐藏到弹簧收缩以后留有的空间中。可以设置转片上的凸点和插槽的位置,使得当转片转 动导致第一壳体101与第三壳体103之间的夹角为(例如)135度时,该凸点和插槽对准。 此时,由于弹簧的弹力致使凸点上升来与插槽卡合,因此,限制两个转片的相对旋转,从而 限制了第一连接部件104中的芯轴和轴套的相对旋转。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连接部件104 被固定,从而锁定了第一壳体101与第三壳体103之间的相对位置。当在第一壳体101与第三壳体103之间的夹角为(例如)135度的情况下将第一 连接部件104固定时,如图5所示,信息处理设备100的屏幕被抬高,从而使用户无需低头 就能看到在其上显示的画面,因此显著提高的用户使用的舒适度。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图4所示的自锁机构,可以采用任意的锁 定机构来实现自锁机构。此外,除了上述自锁机构之外,还可以通过增加第一连接部件104 中的芯轴和轴套的阻尼系数来固定第一壳体101与第三壳体103之间的相对位置。在这种 情况下,可以在第一连接部件104中的芯轴和轴套的特定位置上增加阻尼系数(如,增加接 触表面的粗糙度)来在第一壳体101与第三壳体103之间的相对位置达到135度时固定第 一连接部件104。此外,还可以在信息处理设备10的第一连接部件104外部设置自锁机构, 如设置在第一壳体101或第三壳体103上的卡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 施例的自锁机构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结构,任意能够固定第一壳体101与第三壳体103的相 对位置的机构均可以作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锁机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只要能够抬高信息处理设备100的屏幕,同时增加用户的使 用舒适性,第一壳体101与第三壳体103之间的夹角也不限于135度。此外,还可以通过使 自锁机构来在第一壳体101与第三壳体103之间的夹角成180度时固定第一壳体101来保 护该第一壳体101。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图6A和6B是图解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600的布局的示意 图。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600与图1所示的信息处理设备100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连接部件604通过插拔方式来连接第一壳体101和第三壳体 103。由于信息处理设备600的其它组成部分与信息处理设备100的对应组成部分相同或 类似,因此在这里对它们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了它们的详细描述。例如,如图6所示,第一连接部件604可以包括插头,并且一端被固定在第一壳体 101的前端面上。此外,第一连接部件604还可以包括在第三壳体103上布置的插槽来允许 第一连接部件604的插头插入到该插槽中,从而通过第一连接部件604连接第一壳体101 的前端面以及第三壳体103的后端面。可以在插头中设置管脚,并在插槽中设置对应的管 脚。根据上述配置,可以在第一连接部件104中布置电线或FPC(柔性印刷电路)来使第一 壳体101中的运算部件与第三壳体103中的输入部件以及电源部件电连接。这里,由于上 述电连接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熟知的,并且可以基于具体的接口、规范或类型 任意地设置,因此这里省略了对运算部件与输入部件以及电源部件电之间的电连接的详细 描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连接部件604不限于图6所示 的插头和插槽。例如,第一连接部件604可以包括被固定在第三壳体103的后端面上的插 头,同时可以包括在第一壳体101的前端面上设置插槽来实现第一壳体101与第三壳体103 的连接。此外,例如,第一连接部件604还包括双向插头,以及在第一壳体101的前端面上 和第三壳体103的后端面上布置插槽,以通过第一连接部件604连接第一壳体101的前端 面和第三壳体103的后端面。此外,由于将包括大部分功能部件的运算部件集成在第一壳体101中,因此,可以 明显简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结构,同时制造和维修成本也相应降 低。在上面描述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100,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 于此。例如,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第一壳体101可 以容纳运算部件,第二壳体102可以容纳显示部件,而第三壳体103可以容纳输入部件以及 电源部件。此外,第一连接部件104可以分别连接第一壳体101与所述第三壳体103,并且 第二连接部件105可以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01与所述第二壳体102。与如图1所示的 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连接部件105还可以分别连接容纳运算部件的第一壳体101 以及容纳显示部件的第二壳体102。具体地,第一连接部件104和第二连接部件105之一 是以固定的方式连接其两端的壳体,例如通过第二连接部件105以固定的方式连接第一壳 体101和第二壳体102,这里所述的固定方式连接为通过上述的一端插接方式或者两端插 接方式或者通过不可插拔的固定连接方式(即通过螺钉固定等),而第一连接部件104和第 二连接部件105中的另一个连接部件是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因此,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 体102可以作为一个整体相对于第三壳体103旋转。在这种情况下,第三壳体103中的电 源部件和输入部件可以通过第一连接部件104与第一壳体101中的运算部件电连接,并且 可以通过第一连接部件104和第二连接部件105与第二壳体中的显示部件等电连接。由于 本实施例中的其它部件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相同,因此这里省略了其 它部件的结构和连接关系的详细描述。在上面描述了使用两个连接部件的实施例。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可以仅设置一个连接部件来将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以及第三 壳体103连接在一起。例如,该连接部件可以包括芯轴和两套轴套。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 该连接部件的芯轴设置在第三壳体103上,并且在该芯轴上交错地设置两套轴套。在这种 情况下,两套轴套之一可以连接到第二壳体102,而另一套轴套连接到第一壳体101。此外, 与图1所述的实施例类似,该连接部件中的芯轴可以为中空的,因此可以在第一连接部件 104中布置电线、管脚或FPC(柔性印刷电路)来使第一壳体101中的运算部件可与第三壳 体103中的输入部件以及电源部件电连接,并且使第二壳体102中的显示部件可与第三壳 体103中的输入部件以及电源部件电连接。通过上述配置,由于容纳作为主要热源的运算部件的第一壳体101与容纳输入部 件以及电源部件的第三壳体103彼此分离,因此运算部件所产生的热量很难到达包括诸如 键盘之类的输入部件的第三壳体103。因此,用户在使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信息处理设备 100使不会感觉由于壳体过烫而导致的不适,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度。如上所述,已经在上面具体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 不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以根据设计要求或其它因素进行各种修改、组 合、子组合或者替换,而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纳运算部件的第一壳体;容纳显示部件的第二壳体;容纳输入部件以及电源部件的第三壳体;第一连接部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三壳体;以及第二连接部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三壳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具有至少由六个端面围成的第一空间, 所述第二壳体具有至少由六个端面围成的第二空间, 所述第三壳体具有至少由六个端面围成的第三空间,以及其中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面与所述第三壳体的后端面,并 且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后端面与所述第三壳体的后端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第一端通过插拔方式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面连接,和/或,所 述第一连接部件的第二端通过插拔方式与所述第三壳体的后端面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转轴,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三壳体旋转 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三壳体之间的夹角在0度至180度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进一步包括自 锁机构,配置来固定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三壳体的相对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自锁机构固定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三壳体的相对位置时,所述第一壳体与所 述第三壳体之间的夹角为135度。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个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部件包括 主板组件、处理器组件、散热器组件、显示输出组件以及存储器组件。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个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部件向所 述运算部件和所述显示部件供电。
10.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个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 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三壳体的厚度之和。
1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纳运算部件的第一壳体;容纳显示部件的第二壳体;容纳输入部件以及电源部件的第三壳体;第一连接部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三壳体;以及第二连接部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
12.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纳运算部件的第一壳体;容纳显示部件的第二壳体;容纳输入部件以及电源部件的第三壳体;第一连接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容纳运算部件的第一壳体;容纳显示部件的第二壳体;容纳输入部件以及电源部件的第三壳体;第一连接部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三壳体;以及第二连接部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三壳体。
文档编号H05K5/00GK201780526SQ20102019730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8日
发明者代皇, 刘化冰, 杨大业, 杨志锋 申请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