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闪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40791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闪光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闪光灯。
背景技术
现有电子闪光灯的工作原理为当外电源电路接通后,变压器输出端就会产生几 千伏甚至上万伏的高压,当这一高压加到灯管两端电极上时,灯管内的带电粒子在高压电 场中被加速并飞向电极,能激发产生大量的电子。这些激发出来的电子,在高电压电场中被 加速,并与灯管内的气体原子发生碰撞。当这些电子碰撞游离气体原子的能量足够大时,就 能使气体原子发生电离而成为正离子和电子,这就是气体的电离现象。带电粒子与气体原 子之间的碰撞,多余的能量就以光子的形式发射出来,这就完成了电子闪光灯的发光点亮 的整个过程。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闪光灯,解决了现有电子闪光灯存在的制作工 艺复杂、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闪光灯,包括时基电路和四个发光二 极管;直流电源正极与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一发光二 极管的正极和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第三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和第四发光二极管的 正极相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第四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并联后接地;四个发光二极 管与第二电阻串联后,连接时基电路的第3端;第一电阻连接时基电路的第7端,再与第三 电阻串联后连向时基电路的第6端;时基电路的第8端和第4端都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时 基电路第2端连向时基电路的第6端,时基电路的第1端接地,并且与电容串联后连向第三 电阻;所述的时基电路的型号是NE55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容易制作,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Ul.时基电路,Dl.第一发光二极管,D2.第二发光二极管,D3.第三发光二 极管,D4.第四发光二极管,Rl.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C.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闪光灯,包括时基电路Ul和四个发光二 极管;直流电源正极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l的负极和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第一发 光二极管Dl的正极和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与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和第四 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和第四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并联后接地;四个发光二极管(Dl,D2,D3,D4)与第二电阻R2串联后,连接时基电路Ul的3端; 第一电阻Rl连接时基电路Ul的第7端,再与第三电阻R3串联后连向时基电路Ul的第6 端;时基电路Ul的第8端和第4端都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时基电路Ul第2端连向时基电 路Ul的第6端,基电路Ul的第1端接地,并且与电容C串联后连向第三电阻R3。时基电路 Ul的型号是NE55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时基电路Ul与外接第一电阻R1、电容C构成的多谐振 荡器,振荡信号从时基电路Ul第3端输出,经第二电阻R2限流,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当 时基电路Ul的第3端输出高电平时,第三发光二极管D3和第四发光二极管D4导通而发 光,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l和第二发光二极管D2截止;当时时基电路Ul的第3端输出低电 平时,与第三发光二极管D3和第四发光二极管D4截止,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l和第二发光 二极管D2导通而发光。电路中闪光的频率可以通过电容C来改变,电容C增大频率降低, 电容C减小频率升高。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可以通过改变第二电阻R2的电阻值来调节。
权利要求1. 一种电子闪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时基电路(UI)和四个发光二极管;直流电源 正极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l)的负极和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 (Dl)的正极和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与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和第四发光 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和第四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并 联后接地;四个发光二极管与第二电阻(R2)串联后,连接时基电路(Ul)的第3端;第一电 阻(Rl)连接时基电路(Ul)的第7端,再与第三电阻(R3 )串联后连向时基电路(Ul)的第6 端;时基电路(Ul)的第8端和第4端都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时基电路(Ul)第2端连向时 基电路(Ul)的第6端,时基电路(Ul)的第1端接地,并且与电容(C)串联后连向第三电阻 (R3);所述的时基电路(Ul)的型号是NE55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闪光灯包括时基电路和四个发光二极管;直流电源正极与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第三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和第四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第四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并联后接地;四个发光二极管与第二电阻串联后,连接时基电路的第3端;第一电阻连接时基电路的第7端,再与第三电阻串联后连向时基电路的第6端;时基电路的第8端和第4端都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时基电路第2端连向时基电路的第6端,时基电路的第1端接地,并且与电容串联后连向第三电阻。其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容易制作,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文档编号H05B37/02GK201928487SQ20102066284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6日
发明者张嘉丽, 张妮 申请人:西安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