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子闪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12126阅读:7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电子闪光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控制闪光灯。
已有的闪光灯大都采用闸流管控制。这种电路构成中元件多,有些元件体积较大,而且电路中高频、高压元件多,容易造成干扰,给布局带来困难,自动控制精度也不够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闪光灯的结构简单、低电压、体积小、工作稳定、可靠的自动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电子闪光灯,而且这种闪光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低电压、体积小、工作稳定可靠的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结构它包括壳体、底板及电路,所述的电路包括振荡触发电路、闪光管放电电路、控制驱动电路,振荡触发电路包括触发线圈B、电容C1、集成块IGBT,IGBT阴极接地,阳极接闪光管阴极及触发线圈公共端。所述的驱动电路包括四只三极管,其中第一只三极管V1的基极接输入信号,输出接三极管V2的基极,V2的集电极接V3、V4的基极,V3、V4分别为PNP、NPN型,它们的输出接IGBT控制极,闪光管放电电路包括电容C2、扼流圈L、二极管D、闪光管FT以及IGBT。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一种新型电子闪光灯电路图。
图2一种新型电子闪光灯电路图。
图3、已有闪光灯电路图。
图1中由触发线圈B、电容C1以及集成块IGBT组成振荡触发电路,其中IGBT受驱动电路控制。
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1、R2、R3、R4、三极管V1、V2V3、V4,其中V1基极接输入端,V1输出接V2基极,V2集电极接V3、V4基极,V3、V4并接,一只PNP,一只NPN,V3、V4的输出端接IGBT的控制极。
图2中,V3、V4输出端极性与图1不同,其他接法与图1相同。图1、图2中,IGBT的阴极接地,阳极接闪光管阴极及触发线圈公共端。
闪光灯放电电路包括闪光管FT、扼流圈L、二极管D、电容C2、IGBT,闪光灯的控制过程是当输入信号为高电平时,V1为低电平,V2为高电平,V3、V4为高电平,IGBT导通,即IGBT受输入信号控制,驱动电路最后由V3、V4输出驱动电压和驱动电流,D 为保护二极管,使L产生的反向电动势通过D放掉,从而保护IGBT。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由于采用了IGBT以及由电阻、三极管组成的低压驱动电路,使闪光灯的电路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控制精度高。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电子闪光灯,它包括壳体、底板及电路,所述的电路包括振荡触发电路、闪光管放电电路、控制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振荡触发电路包括触发线圈B、电容C1、集成块IGBT,IGBT阴极接地,阳极接闪光管阴极及触发线圈公共端,控制驱动电路包括四只三极管,其中三极管V1的基极接输入信号、输出接三极管V2的基极,V2的集电极接V3、V4的基极,其输出接集成块IGBT的控制极,闪光管放电电路包括电容C2、扼流圈L、二极管D、闪光管FT、IGBT。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电子闪光灯。由振荡触发电路、闪光管放电电路、控制驱动电路,振荡电路组成。由于采用IGBT及低压的驱动电路,使闪光灯结构简单、紧凑、自动控制工作稳定、可靠,而且控制精度高。
文档编号H05B41/30GK2121791SQ92224930
公开日1992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1992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1992年6月19日
发明者韩廷强, 周双, 吴岩 申请人:韩廷强, 周双, 吴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