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钢丝绳的缠绕方式及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45879阅读:29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钢丝绳的缠绕方式及电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钢丝绳的缠绕方式及电梯,具体包括电梯钢丝绳或钢带的新缠绕方式及绳头组合的新布置方式以及由此获得的电梯或升降机,属升降机类。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梯钢丝绳自曳引轮下行至对重装置、绕过对重轮时,是以与钢丝绳绕过曳引轮时相反的方向绕过对重轮的,电梯钢丝绳的这种缠绕方式一般在绕过对重轮后,绳头组合通常安装布置在曳引机与其相邻侧墙壁之间的区域内。近年来,随着小直径钢丝绳及钢带的逐渐应用,为节省无机房电梯的空间推出了条形曳引机。条形曳引机虽然因其具有小节径的曳引轮而有着外型体积小、主机效率高、土建利用率高等优点,但同时存在着钢丝绳数量显著增加的缺陷,为了方便布置钢丝绳,人们不得不通过增加绳轮的数量,例如, 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对重轮的方式以实现钢丝绳的分流并进,从而减小对重装置的相关尺寸的目的。钢丝绳的这种布置方式,容易引起三个问题一、对重装置成本大幅增加;二、电梯运行性能如振动和噪声显著增大;三、钢丝绳寿命大为降低。钢丝绳的现有布置方式引起的三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经检索中国专利,有关电梯类的发明很多,但没有涉及到与本发明相同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钢丝绳的缠绕方式及电梯,具体包括电梯钢丝绳或钢带的新缠绕方式及绳头组合的新布置方式以及由此获得的电梯或升降机,属升降机类。提供的钢丝绳或钢带新的缠绕方式,具体是钢丝绳或钢带绕过对重轮与钢丝绳绕过曳引轮采用相同方向的弯折方式,绳头组合最终安装布置在曳引机垂直投影面的正下方或投影面沿曳引机轴线延伸区域的正下方,能有效彻底地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主要为解决应用条型曳引机后由于较多数量钢丝绳和较多数量对重轮的使用而导致电梯运行性能显著恶化的问题。本发明能够使条型曳引机广泛应用于无机房电梯、有机房电梯或其他升降机中,借助条型曳引机体积小的优势,使得土建的布置更加紧凑,节约了土建成本,而本发明提供的钢丝绳或钢带的新缠绕方式及绳头组合的新布置方式则有效地避免了采用条型曳引机后造成电梯运行性能恶化和钢丝绳使用寿命降低的现象。下面结合附图标记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电梯钢丝绳的缠绕方式,包括下述电梯部件对重装置1、两列对重导轨3、钢丝绳或钢带4、轿厢5、两个轿顶轮6、对重侧绳头组合7、曳引机8、轿厢侧绳头组合9、两列轿厢导轨10,其中,所述对重装置1包括对重块、对重轮2和对重架,对重轮2布置在对重装置1 的上部,所述曳引机8包括曳引轮11和曳引机机体,曳引机8布置在对重装置1的上方,并使所述对重轮2的轴线与曳引轮11的轴线与所述对重轮2的轴线呈相互平行状态布置或在逆时针顺时针两个方向成0-90°的夹角状态布置,所述钢丝绳或钢带4绕过两个轿顶轮 6后上行至曳引机8以逆时针方向绕过曳引轮11,再下行至对重装置1以逆时针方向绕过对重轮2后上行,最终固定在对重侧绳头组合7上,所述对重侧绳头组合7的布置方式有三种一、在所述曳引机8的垂直投影面的正下方;二、在所述曳引机8垂直投影面沿井道深度方向向后延伸区域的正下方;三、在所述曳引机8垂直投影面沿井道深度方向向前延伸区域的正下方。对重侧绳头组合7的三种布置方式在实施中可以任选其中的一种。所述曳引机8通常为长条型曳引机或其他形式曳引机。当对重轮2的轴线与曳引轮11的轴线成相互平行状态布置时,所述钢丝绳或钢带4位于轿厢5侧面的一端固定在轿厢侧绳头组合9上,再绕过两个轿顶轮6,以逆时针方向绕过曳引轮11后,接着以逆时针方向绕过对重轮2,另一端最终固定在对重侧绳头组合7 上,以保证对重侧绳头组合7安装布置在曳引机8的垂直投影面的正下方。当对重轮2的轴线与曳引轮11的轴线沿逆时针方向成0-90°夹角状态布置时, 所述钢丝绳或钢带4位于轿厢5侧面的一端固定在轿厢侧绳头组合9上,再绕过两个轿顶轮6,以逆时针方向绕过曳引轮11后,接着以逆时针方向绕过对重轮2,另一端最终固定在对重侧绳头组合7上,以保证对重侧绳头组合7安装布置在曳引机8的垂直投影面沿井道深度方向向后延伸区域的正下方。当对重轮2的轴线与曳引轮11的轴线沿顺时针方向成0-90°夹角状态布置时,所述钢丝绳或钢带4位于轿厢5侧面的一端固定在轿厢侧绳头组合9上,再绕过两个轿顶轮 6以逆时针方向绕过曳引轮11后,接着以逆时针方向绕过对重轮2,另一端最终固定在对重侧绳头组合7上,以保证对重侧绳头组合7安装布置在曳引机8的垂直投影面沿井道深度方向向前延伸区域的正下方。一种由上述电梯钢丝绳的任一缠绕方式获得的电梯,所述电梯为无机房电梯,或有机房电梯,或升降机。本发明提供的电梯钢丝绳的缠绕方式及电梯,提供了电梯钢丝绳或钢带的新缠绕方式及绳头组合的新布置方式,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简单的缠绕方式能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彻底解决了电梯采用条型曳引机后因使用较多数量的钢丝绳和较多数量的对重轮而导致电梯运行性能显著恶化的问题,使条型曳引机能广泛应用于无机房电梯、 有机房电梯或升降机中,同时具有土建布置更加紧凑、节约土建成本,提高电梯运行性能、 延长钢丝绳使用寿命等优点。


图1是本发明井道纵剖面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井道纵剖面左视示意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中对重轮2与曳引轮11相对位置的局部俯视图(当对重轮2 的轴线与曳引轮11的轴线呈相互平行状态布置时);图4是表示本发明中对重侧绳头组合7与曳引机8的垂直投影面相对位置的局部俯视图(当对重轮2的轴线与曳引轮11的轴线成相互平行状态布置时);图5表示本发明中对重轮2与曳引轮11相对位置的局部俯视图(当对重轮2的轴线与曳引轮11的轴线沿逆时针方向成0-90°夹角状态布置时);图6表示本发明中对重侧绳头组合7与曳引机8的垂直投影面延伸区域相对位置的局部俯视图(当对重轮2轴线与曳引轮11轴线沿逆时针方向成0-90°夹角状态布置时);图7表示本发明中对重轮2与曳引轮11相对位置的局部俯视图(当对重轮2的轴线与曳引轮11的轴线沿顺时针方向成0-90°夹角状态布置时);图8表示本发明中对重侧绳头组合7与曳引机8的垂直投影面延伸区域相对位置的局部俯视图(当对重轮2的轴线与曳引轮11的轴线沿顺时针方向成0-90°夹角状态布置时)。图中标示1、对重装置,2、对重轮,3、两列对重导轨,4、钢丝绳或钢带,5、轿厢,6、 两个轿顶轮,7、对重侧绳头组合,8、曳引机,9、轿厢侧绳头组合,10、两列轿厢导轨,11、曳引轮。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8进一步详细阐述本发明具体技术内容和实施例。附图1、2表示本发明提供的电梯钢丝绳或钢带的新缠绕方式及绳头组合的新布置方式在电梯整体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它主要包括电梯的对重装置1、两列对重导轨3、钢丝绳或钢带4、轿厢5、两个轿顶轮6、对重侧绳头组合7、曳引机8、轿厢侧绳头组合9、两列轿厢导轨10,其中,所述对重装置1包括对重块、对重轮2和对重架,对重轮2布置在对重装置1的上部,所述曳引机8包括曳引轮11和曳引机机体,曳引机8布置在对重装置1的上方。结合附图2、3、4表示,当本发明中对重轮2的轴线与曳引轮11的轴线成相互平行状态布置时,曳引钢丝绳或钢带4 一端(靠轿厢侧)绕过两个轿顶轮6后,固定在轿厢绳头组合9上,钢丝绳4另一端(靠对重侧)绕过两个轿顶轮6后,再以逆时针方向绕过曳引轮 11,接着以逆时针方向绕过对重轮2,固定该端(靠对重侧)的绳头组合7安装布置在曳引机8的的垂直投影面的正下方。结合附图2、5、6表示,当本发明中的对重轮2的轴线与曳引轮11的轴线沿逆时针方向成0-90°夹角状态布置时,曳引钢丝绳或钢带4 一端(靠轿厢侧)绕过两个轿顶轮6 后,固定在轿厢绳头组合9上,钢丝绳4另一端(靠对重侧)绕过两个轿顶轮6后,再以逆时针方向绕过曳引轮11,接着以逆时针方向绕过对重轮2,固定该端(靠对重侧)的绳头组合7安装布置在曳引机8的垂直投影面沿井道深度方向向后延伸区域的正下方。结合附图2、7、8表示,当本发明中的对重轮2的轴线与曳引轮11的轴线沿顺时针方向成0-90°夹角状态布置时,曳引钢丝绳或钢带4 一端(靠轿厢侧)绕过两个轿顶轮6 后,固定在轿厢绳头组合9上,钢丝绳4另一端(靠对重侧)绕过两个轿顶轮6后,再以逆时针方向绕过曳引轮11,接着以逆时针方向绕过对重轮2,固定该端(靠对重侧)的绳头组合7安装布置在曳引机8的垂直投影面沿井道深度方向向前延伸区域的正下方。本发明能适用于无机房电梯、有机房电梯或其他升降机,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本发明仅就最佳的实施例做了详细的描述,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的其他方式的限制, 凡是在本发明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类似或雷同的方案,均视为是本发明请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电梯钢丝绳的缠绕方式,包括电梯的对重装置(1)、两列对重导轨(3)、钢丝绳或钢带⑷、轿厢(5)、两个轿顶轮(6)、对重侧绳头组合(7)、曳引机(8)、轿厢侧绳头组合(9)、 两列轿厢导轨(10),其中,所述对重装置(1)包括对重块、对重轮( 和对重架,对重轮(2) 布置在对重装置(1)的上部,所述曳引机(8)包括曳引轮(11)和曳引机机体,曳引机(8)布置在对重装置(1)的上方,并使所述对重轮O)的轴线与所述曳引轮(11)的轴线与所述对重轮O)的轴线呈相互平行状态布置或在逆时针顺时针两个方向成0-90°夹角状态布置, 所述钢丝绳或钢带(4)绕过两个轿顶轮(6)后上行至曳引机(8)以逆时针方向绕过曳引轮 (11),再下行至对重装置(1)以逆时针方向绕过对重轮( 后上行,最终固定在对重侧绳头组合(7)上,所述对重侧绳头组合(7)的布置方式有三种一、在所述曳引机(8)垂直投影面的正下方;二、在所述曳引机(8)垂直投影面沿井道深度方向向后延伸区域的正下方; 三、在所述曳引机(8)垂直投影面沿井道深度方向向前延伸区域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钢丝绳的缠绕方式,其特征是所述曳引机(8)通常为长条型曳引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钢丝绳的缠绕方式,其特征是当对重轮O)的轴线与曳引轮(11)的轴线成相互平行状态布置时,所述钢丝绳或钢带(4)位于轿厢(5)侧面的一端固定在轿厢侧绳头组合(9)上,再绕过两个轿顶轮(6),以逆时针方向绕过曳引轮(11) 后,接着以逆时针方向绕过对重轮O),另一端最终固定在对重侧绳头组合(7)上,以保证对重侧绳头组合(7)安装布置在曳引机(8)的垂直投影面的正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钢丝绳的缠绕方式,其特征是当对重轮O)的轴线与曳引轮(11)的轴线沿逆时针方向成0-90°夹角状态布置时,所述钢丝绳或钢带(4)位于轿厢( 侧面的一端固定在轿厢侧绳头组合(9)上,再绕过两个轿顶轮(6),以逆时针方向绕过曳引轮(11)后,接着以逆时针方向绕过对重轮O),另一端最终固定在对重侧绳头组合(7)上,以保证对重侧绳头组合(7)安装布置在曳引机(8)的垂直投影面沿井道深度方向向后延伸区域的正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钢丝绳的缠绕方式,其特征是当对重轮O)的轴线与曳引轮(11)的轴线沿顺时针方向成0-90°夹角状态布置时,所述钢丝绳或钢带⑷位于轿厢( 侧面的一端固定在轿厢侧绳头组合(9)上,再绕过两个轿顶轮(6)以逆时针方向绕过曳引轮(11)后,接着以逆时针方向绕过对重轮O),另一端最终固定在对重侧绳头组合(7)上,以保证对重侧绳头组合(7)安装布置在曳引机(8)的垂直投影面沿井道深度方向向前延伸区域的正下方。
6.一种由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电梯钢丝绳的缠绕方式获得的电梯,其特征是所述电梯为无机房电梯,或有机房电梯,或升降机。
全文摘要
电梯钢丝绳的缠绕方式及电梯,包括电梯部件,其中,对重轮(2)布置在对重装置(1)的上部,曳引机(8)布置在对重装置(1)的上方,并使曳引轮(11)的轴线与所述对重轮(2)的轴线呈平行状态布置或呈正反两个方向0-90°的夹角布置,钢丝绳或钢带(4)缠绕通过两个轿顶轮(6)后上行至曳引机(8)以逆时针方向绕过曳引轮(11),再下行至对重装置(1)以逆时针方向绕过对重轮(2)后上行,最终固定在对重侧绳头组合(7)上,对重侧绳头组合(7)的布置方式有三种一、在曳引机(8)的垂直投影面的正下方;二、在曳引机(8)垂直投影面沿井道深度方向向后延伸区域的正下方;三、在曳引机(8)垂直投影面沿井道深度方向向前延伸区域的正下方。简单的缠绕方式能使条型曳引机广泛地应用于无机房、有机房电梯或其他形式电梯中。
文档编号B66B7/06GK102180393SQ20111010538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5日
发明者胡建友, 金来生 申请人:杭州优迈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