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反射层的平面光源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0673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反射层的平面光源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照明的平面光源,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反射层的平面光源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现有的平面光源,所投射出的光源场形为朗伯光源(Lambertian),属于平面均匀发光模式。平面光源所射出的光线的发散角大,容易造成发光效率不佳以及中心发光强度偏低的缺点,当应用于照明装置,例如车尾灯时,需要采用很多颗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组成平面光源,才能达到法规对于照明亮度的要求,但如此会大幅增加平面光源的制造成本。有些平面光源上会增设一增亮膜来汇聚光线,使光线集中并修饰光型,但是其增亮膜所能达到聚光的效果有限,仍有待改善。因此,现有技术的使用平面光源的照明装置存有发光效率不佳、中心发光强度偏低及增加制造成本的缺点,实有改善的必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使用平面光源的照明装置有关于发光效率不佳、中心发光强度偏低及增加制造成本的不足与限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反射层的平面光源发光装置,其反射层固设于平面光源及增亮膜之间,反射层呈纵横交错状并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纵向反射条及多个相互平行的横向反射条,增亮膜的出射面设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自由曲面区,自由曲面区呈凸弧状,于自由曲面区邻接处形成多个纵线及多个横线,多个纵线分别与多个纵向反射条对齐,多个横线分别与多个横向反射条对齐;因此,利用反射层确保光线皆被射往自由曲面区的中间位置,能够有效地将光线聚焦、提升发光效率、增加中心发光强度并减少平面光源的OLED使用颗数,进而降低制造成本及平面光源的面积,实用性极佳。本发明所运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反射层的平面光源发光装置,包括一平面光源,其设有一发光面;一反射层,其抵靠于该发光面,该反射层呈纵横交错状并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纵向反射条及多个相互平行的横向反射条;以及一增亮膜,其能够透光并设有一与该反射层固设且呈平坦状的结合面及一相背于该结合面的出射面,该出射面包括多个呈矩阵排列的自由曲面区,各自由曲面区呈凸弧状,于该多个自由曲面区邻接处形成多个纵线及多个横线,该多个纵线分别与该多个纵向反射条对齐,该多个横线分别与该多个横向反射条对齐。所述的具有反射层的平面光源发光装置,各纵向反射条与各横向反射条垂直。所述的具有反射层的平面光源发光装置,各横向反射条的宽度等于各纵向反射条的宽度。
所述的具有反射层的平面光源发光装置,其中于该多个横向反射条之间间隔形成多个空隙,各空隙的宽度为各自由曲面区的宽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的具有反射层的平面光源发光装置,该反射层以镀膜方式结合于该结合面。所述的具有反射层的平面光源发光装置,该增亮膜由透明树脂制成。所述的具有反射层的平面光源发光装置,该增亮膜呈可弯折状态。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反射层的平面光源发光装置,可以获得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1、有效地将光线聚焦本发明利用反射层确保光线皆被射往自由曲面区的中间位置,能够有效地将光线聚焦、提升发光效率、增加中心发光强度并减少平面光源的OLED使用颗数,进而降低制造成本及平面光源的面积,实用性极佳。2、组装方便本发明并非改变现有技术平面光源的内部结构,而是在预先在增亮膜镀上反射层,再将镀好的增亮膜黏贴于平面光源。镀上反射层的增亮膜容易制造,平面光源与反射层并没有对齐定位的问题,所以本发明组装十分方便。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剖面图。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增亮膜的俯视图。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反射层反射时的光路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视角-发光强度的曲线图。图7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发光强度分布图。图8是现有技术平面光源照明装置的发光强度分布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反射层的平面光源发光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由下而上包括一平面光源10、一反射层20及一增亮膜30等组件,其中如图1至图3所示,该平面光源10为一可弯折的薄片并设有一发光面11及一相背于该发光面11的反射面12,优选地,该平面光源10为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OrganicLight Emitting Diode)并排而成。如图1至图3所示,该反射层20抵靠于该发光面11,该反射层20呈纵横交错状并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纵向反射条21及多个相互平行的横向反射条22,各纵向反射条21与各横向反射条22垂直,各横向反射条22的宽度与各纵向反射条21的宽度相同。如图2至图4所示,该增亮膜30由可透光的透明树脂制成并呈可弯曲状态,该增亮膜30设有一与该反射层20固设且呈平坦状的结合面31及一相背于该结合面31的出射面32,该出射面32包括多个呈矩阵排列且结构相同的自由曲面区321,各自由曲面区321呈凸弧状且水平截面形状为正方形,于该多个自由曲面区321邻接处形成多个纵线322及多个横线323,该多个纵线322分别与该多个纵向反射条21对齐,该多个横线323分别与该多个横向反射条22对齐。优选地,该反射层20以镀膜方式结合于该结合面31。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反射层20反射时的光路径示意图,其中,将各自由曲面区321的宽度定义为线段D1,而横向反射条22的宽度定义为线段D2,横向反射条22之间的空隙G的宽度定义为线段D3,优选地,线段Dl的长度约为线段D3的两倍,所以空隙G约位于自由曲面区321的中间位置;于反射时,平面光源10射出的光线被横向反射条22反射、返回反射面12并再次射往发光面11,直到穿过反射层20的横向反射条22之间的空隙G,最后射往增亮膜30 ;通过反射层20,可以确保光线皆被射往自由曲面区321的中间位置,使得最后的发散角不会过大,而达到汇聚光线的功效。本发明的反射层20只要呈交错纵横状并对齐增亮膜30的横线及纵线,就可以达到对平面光源10聚光的效果,本发明对于反射层20的纵向反射条及横向反射条的宽度并不作特定的限制。另外补充说明,在设计时,将增亮膜30的折射率、空隙G的宽度、增亮膜30的厚度以及法规所规定的光型等作为设计参数,并利用斯涅尔定律(Snell’s Law)推导,能够适当地设计自由曲面区321的曲率变化。通过本发明的增亮膜30及反射层20,能使平面光源10射出光线形成一狭窄的光型,符合车尾灯法规的光型要求。请进一步参看图6,横轴是视角(Viewing angle),单位为度(Degree),纵轴是发光强度(Luminous Intensity),单位为(cd);虚线为未使用增亮膜30及反射层20的发光强度分布,实线为使用使用增亮膜30及反射层20后的发光强度分布;未使用增亮膜30及反射层20的中心发光强度大约为17cd,而使用增亮膜30及反射层20的中心发光强度大约为33. 02cd,约提升了一倍的亮度。请参看图7及图8,图7为本发明发光强度分布图,图8为现有技术未使用增亮膜30及反射层20的发光强度分布图。图7的横轴是水平角(Horizontal angle),单位为度(degree),纵轴是垂直角(Vertical angle),单位为度(degree)。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使用本发明的增亮膜30及反射层20后的光线汇聚,光形为中心集中。另外,本发明的具有反射层的平面光源发光装置是实施于车尾灯,而本发明也可以实施于台灯、车侧灯等而达到聚光的效果,本发明对于实施的领域及用途均不作特定的限制。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是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改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反射层的平面光源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平面光源,其设有一发光面; 一反射层,其抵靠于该发光面,该反射层呈纵横交错状并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纵向反射条及多个相互平行的横向反射条;以及 一增亮膜,其能够透光并设有一与该反射层固设且呈平坦状的结合面及一相背于该结合面的出射面,该出射面包括多个呈矩阵排列的自由曲面区,各自由曲面区呈凸弧状,于该多个自由曲面区邻接处形成多个纵线及多个横线,该多个纵线分别与该多个纵向反射条对齐,该多个横线分别与该多个横向反射条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反射层的平面光源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纵向反射条与各横向反射条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反射层的平面光源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横向反射条的宽度等于各纵向反射条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具有反射层的平面光源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于该多个横向反射条之间间隔形成多个空隙,各空隙的宽度为各自由曲面区的宽度的二分之O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反射层的平面光源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层以镀膜方式结合于该结合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反射层的平面光源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层以镀膜方式结合于该结合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反射层的平面光源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增亮膜由透明树脂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反射层的平面光源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增亮膜由透明树脂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反射层的平面光源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增亮膜呈可弯折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反射层的平面光源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增亮膜呈可弯折状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关于一种具有反射层的平面光源发光装置,依序包括平面光源、反射层及增亮膜;反射层呈纵横交错状并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纵向反射条及多个相互平行的横向反射条,增亮膜的出射面设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自由曲面区,自由曲面区呈凸弧状,于自由曲面区邻接处形成多个纵线及多个横线,多个纵线分别与多个纵向反射条对齐,多个横线分别与多个横向反射条对齐;因此,利用反射层确保光线皆被射往自由曲面区的中间位置,能够有效地将光线聚焦、提升发光效率、增加中心发光强度并减少平面光源的OLED使用颗数,进而降低制造成本及平面光源的面积。
文档编号H05B33/22GK103068089SQ201110320280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0日
发明者何耀民, 许日滔 申请人:财团法人车辆研究测试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