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6927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道路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特别涉及道路照明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照明系统,很多都未采用远程控制系统,当夜深人静、人车稀少时,多采用隔盏关灯的方式来降低电能消耗,到清晨人多时又将所有的灯打开以提供足够的照明,采用这种方式,需要人工直接操作,效率低下。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出现了一种针对HID镇流器的定时控制器,它的主要原理为用户为定时控制器设定一个动作时间,开灯后定时器开始计时,计时时间达到设定时间时定时器输出一个控制信号,通过HID镇流器降低照明设备的输出功率,达到降低电能消耗的目的,实现定时调光的目的,若用户设定时间为5小时,其含义是照明设备在接通电源后按其额定功率工作,5小时后定时控制器发出信号开始调光,按设定功率工作,直至电源关断,重新通电时,开始重新计时并按设定时间开始调光, 该调光方式的缺点在于每天需要开关一次电源,而且开关电源的时间不好控制,达不到最佳的开关灯时间,不能适应一年四季的变化,例如夏季天黑得迟就要求晚一点开灯,经过设定的时间开始调光,冬季时天黑得早一些就要求早一点开灯,经过设定的时间开始调光,而当冬季清晨人多时,又不能恢复到额定功率,造成亮度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目前道路照明装置控制照明设备照明时间及功率不好控制的缺点,提供一种道路照明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道路照明装置,包括照明设备及电源输入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模块、调光模块、控制模块、光采集模块及处理模块, 所述光采集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电源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调光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电源输入端与电源模块连接,电源模块与光采集模块连接,电源输入端通过控制模块与照明设备连接,调光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处理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具体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输入端、三端稳压器、电容一、电容二、二极管及地线,所述电源输入端与三端稳压器的输入端连接,并与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二极管的负极与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端连接,电容一的一端与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地线连接, 电容二的一端与三端稳压器的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地线连接,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连接并与光采集模块连接,三端稳压器的地线端与地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光采集模块包括光敏三极管、电阻一、电阻二、电阻三、电阻四、电容三、运算放大器一及地线,所述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源模块连接,发射极与电容三的一端连接,并与电阻一的一端连接,且与运算放大器一的正相输入端连接,电容三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电阻一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运算放大器一的负相输入端通过电阻二与运算放大器一的输出端连接,电阻三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一的负相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电源模块连接,电阻四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一的负相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地线连接,运算放大器一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连接。具体的,所述调光模块包括电阻五、电阻六、电阻七、电容四、电容五、调光信号输出端、运算放大器二及地线,所述电阻五的一端与处理模块连接,另一端与电阻六的一端连接,并与电容四的一端连接,且与运算放大器二的正相输入端连接,电阻六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电容四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运算放大器二的负相输入端与电容五的一端连接,并与运算放大器二的输出端连接,电容五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电阻七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二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地线连接,运算放大器二的输出端与调光信号输出端连接,调光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模块连接。再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模块包括单片机、运算放大器三、电容六、电容七、电容八、 电阻八、关断信号输出端、晶体振荡器及地线,所述单片机的1脚与电源模块连接,并与电阻八的一端连接,单片机的5脚与光采集模块连接,7脚与调光模块连接,8脚与地线连接,2 脚与电容七的一端连接,并与晶体振荡器的一端连接,3脚与晶体振荡器的另一端连接,并与电容八的一端连接,4脚与电阻八的另一端连接,并与运算放大器三的正相输入端连接, 电容七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电容八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运算放大器三的负相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三的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器三的输出端与电容六的一端连接,电容六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运算放大器三的输出端与关断信号输出端连接,关断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模块连接。具体的,还包括工作/调试转换模块,所述工作/调试转换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 电源模块与工作/调试转换模块连接。再进一步的,所述工作/调试转换模块包括电阻九、开关及地线,所述电阻九的一端与电源模块连接,另一端与单片机的6脚连接,并与开关的一端连接,开关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道路照明装置,利用光采集模块对环境光进行检测,并通知单片机,可以实现天亮以后,处理模块自动向控制模块输出关断信号,从而使控制模块控制照明设备关闭,天黑时,处理模块不再向控制模块输出关断信号,从而使控制模块控制照明设备开启,且通过处理模块及调光模块还可以实现夜深人静、人车稀少时自动调低照明设备功率,当清晨人车较多时又会自动将照明设备功率恢复到额定值,方便道路照明装置的照明,节省人力成本,提高效率,且节省电力。

图1为本实施例道路照明装置的电路图;其中,Ul为单片机,U2为三端稳压器,U3为运算放大器一,U4为运算放大器二,U5 为运算放大器三,Q为光敏三极管,Y为晶体振荡器,D为二极管,Cl为电容一,C2为电容二, C3为电容三,C4为电容四,C5为电容五,C6为电容六,C7为电容七,C8为电容八,Rl为电阻一,R2为电阻二,R3为电阻三,R4为电阻四,R5为电阻五,R6为电阻六,R7为电阻七,R8 为电阻八,R9为电阻九,S为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0015]本实用新型所述道路照明装置由光采集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电源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调光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电源输入端与电源模块连接,电源模块与光采集模块连接,电源输入端通过控制模块与照明设备连接,调光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处理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组成,可以根据环境光线自动开启或关闭照明设备,且根据时间控制照明设备的照明功率。实施例本例的道路照明装置还具有工作/调试转换模块,其电路图如图1。首先由光采集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电源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调光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电源输入端与电源模块连接,电源模块与光采集模块连接,电源输入端通过控制模块与照明设备连接,调光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处理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工作/调试转换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电源模块与工作/调试转换模块连接组成道路照明装置,其中,电源模块由电源输入端、三端稳压器U2、电容一Cl、电容二C2、二极管D及地线组成,光采集模块由光敏三极管Q、电阻一 Rl、电阻二 R2、电阻三R3、电阻四R4、电容三C3、运算放大器一 U3 及地线组成,调光模块由电阻五R5、电阻六R6、电阻七R7、电容四C4、电容五C5、调光信号输出端、运算放大器二 U4及地线组成,处理模块由单片机U1、运算放大器三U5、电容六C6、电容七C7、电容八C8、电阻八R8、关断信号输出端、晶体振荡器Y及地线组成,工作/调试转换模块由电阻九R9、开关S及地线组成,这里电源输入端与三端稳压器U2的输入端连接,并与二极管D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的负极与三端稳压器U2的输出端连接,电容一 Cl的一端与三端稳压器U2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地线连接,电容二 C2的一端与三端稳压器U2的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地线连接,三端稳压器U2的输出端与单片机Ul的1脚连接并与光敏三极管Q的集电极连接,且与电阻九R9的一端及电阻三R3的一端连接,三端稳压器U2的地线端与地线连接,光敏三极管Q的发射极与电容三C3的一端连接,并与电阻一 Rl的一端连接,且与运算放大器一 U3的正相输入端连接,电容三C3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电阻一 Rl 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运算放大器一 U3的负相输入端通过电阻二 R2与运算放大器一 U3的输出端连接,电阻三R3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一 U3的负相输入端连接,电阻四R4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一 U3的负相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地线连接,运算放大器一 U3的输出端与单片机Ul的5脚连接,电阻五R5的一端与单片机Ul的7脚连接,另一端与电阻六R6的一端连接,并与电容四C4的一端连接,且与运算放大器二 U4的正相输入端连接,电阻六R6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电容四C4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运算放大器二 U4的负相输入端与电容五 C5的一端连接,并与运算放大器二 U4的输出端连接,电容五C5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电阻七R7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二 U4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地线连接,运算放大器二 U4的输出端与调光信号输出端连接,调光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模块连接,单片机Ul的1脚与电阻八 R8的一端连接,8脚与地线连接,2脚与电容七R7的一端连接,并与晶体振荡器Y的一端连接,3脚与晶体振荡器Y的另一端连接,并与电容八R8的一端连接,4脚与电阻八R8的另一端连接,并与运算放大器三U5的正相输入端连接,电容七R7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电容八 C8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运算放大器三TO的负相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三TO的输出端连接, 运算放大器三U5的输出端与电容六C6的一端连接,电容六C6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运算放大器三U5的输出端与关断信号输出端连接,关断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模块连接,电阻九R9 的另一端与单片机Ul的6脚连接,并与开关S的一端连接,开关S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0019] 使用时,电源输入端输入照明设备的15V工作电源,经过三端稳压器U2转换为5V 电源为单片机Ul等供电,工作时,光采集模块的光敏三极管Q采集到环境光线的电信号,经光采集模块放大后,传输给单片机U1,由单片机Ul进行检测判断,若检测判断到此时为白天或天不太黑而不需要开启照明设备进行照明时,单片机Ul控制使运算放大器三TO输出一个关断信号到关断信号输出端,再传输给控制模块,由控制模块控制照明设备关闭,相反的状态时即为开启照明设备,开启照明设备以后,单片机Ul的计数器开始计数,到用户设定的时间后,由单片机Ul控制调光模块的运算放大器二 U4输出一个调光控制信号到调光信号输出端,进而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照明设备降低照明功率,并同时单片机Ul的计数器开始计时,当工作到设定的恢复时间时,单片机Ul控制调光模块的运算放大器二 U4停止输出调光控制信号,照明设备自动恢复到额定功率。开关S是实现调试、工作状态的转换,分别在调试或工作时切换到相对应的位置,来模拟不同的工作状态。
权利要求1.道路照明装置,包括照明设备及电源输入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模块、调光模块、控制模块、光采集模块及处理模块,所述光采集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电源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调光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电源输入端与电源模块连接,电源模块与光采集模块连接,电源输入端通过控制模块与照明设备连接,调光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处理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道路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输入端、三端稳压器、电容一、电容二、二极管及地线,所述电源输入端与三端稳压器的输入端连接,并与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二极管的负极与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端连接,电容一的一端与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地线连接,电容二的一端与三端稳压器的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地线连接,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连接并与光采集模块连接,三端稳压器的地线端与地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道路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光采集模块包括光敏三极管、电阻一、电阻二、电阻三、电阻四、电容三、运算放大器一及地线,所述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源模块连接,发射极与电容三的一端连接,并与电阻一的一端连接,且与运算放大器一的正相输入端连接,电容三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电阻一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运算放大器一的负相输入端通过电阻二与运算放大器一的输出端连接,电阻三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一的负相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电源模块连接,电阻四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一的负相输入端连接, 另一端与地线连接,运算放大器一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道路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模块包括电阻五、电阻六、电阻七、电容四、电容五、调光信号输出端、运算放大器二及地线,所述电阻五的一端与处理模块连接,另一端与电阻六的一端连接,并与电容四的一端连接,且与运算放大器二的正相输入端连接,电阻六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电容四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运算放大器二的负相输入端与电容五的一端连接,并与运算放大器二的输出端连接,电容五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电阻七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二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地线连接,运算放大器二的输出端与调光信号输出端连接,调光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模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道路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单片机、运算放大器三、电容六、电容七、电容八、电阻八、关断信号输出端、晶体振荡器及地线,所述单片机的1脚与电源模块连接,并与电阻八的一端连接,单片机的5脚与光采集模块连接,7脚与调光模块连接,8脚与地线连接,2脚与电容七的一端连接,并与晶体振荡器的一端连接,3脚与晶体振荡器的另一端连接,并与电容八的一端连接,4脚与电阻八的另一端连接,并与运算放大器三的正相输入端连接,电容七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电容八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运算放大器三的负相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三的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器三的输出端与电容六的一端连接,电容六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运算放大器三的输出端与关断信号输出端连接,关断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模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道路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作/调试转换模块,所述工作/调试转换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电源模块与工作/调试转换模块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道路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调试转换模块包括电阻九、开关及地线,所述电阻九的一端与电源模块连接,另一端与单片机的6脚连接,并与开关的一端连接,开关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道路照明装置控制照明设备照明时间及功率不好控制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道路照明装置,其技术方案为道路照明装置,包括照明设备及电源输入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模块、调光模块、控制模块、光采集模块及处理模块,所述光采集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电源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调光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电源输入端与电源模块连接,电源模块与光采集模块连接,电源输入端通过控制模块与照明设备连接,调光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处理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节省人力成本,提高效率,且节省电力,适用于道路照明装置。
文档编号H05B37/02GK202043338SQ20112010253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8日
发明者李家明, 王孝强 申请人:王孝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