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61478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铰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链。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一般的便携式电子产品,如手机、随身碟等通常使用标准的铰链达到旋转的目的。此种旋转结构需外购铰链,产品需与外购的铰链结构搭配设计,从而会增加产品的成本及增加设计的复杂度。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铰链,应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既可简化旋转结构的设计,又可以降低产品的成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铰链包括第一主体及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包括第一本体、 位于所述第一本体两侧边的一对阻挡部及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定位连接所述阻挡部,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主体及所述阻挡部共同形成开孔。所述第二主体包括第二本体、一对挡板及弹性臂。所述挡板分别自所述第二本体的两侧边平行延伸。所述弹性臂连接所述第二本体并位于所述挡板之间,且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第三延伸部及连接部。所述第一延伸部自所述第二本体并与所述挡板同向延伸,所述第二延伸部自所述第一延伸部向偏离所述挡板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三延伸部自所述第二延伸部向靠近所述挡板方向弯折延伸,且所述第三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连接处形成弧形轴部。所述连接部自所述第三延伸部远离所述第二本体且平行于所述挡板的方向延伸。所述连接部伸入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转轴形成的开孔内并抵顶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底部,且所述第一主体的阻挡部分别贴合与所述第二主体的挡板,所述转轴抵靠所述弹性臂的弧形轴部。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述弧形轴部可绕所述转轴转动,同时所述弹性臂发生弹性形变,并在所述第一主体垂直于所述第二主体时,所述第二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无外力稳定定位。优选地,所述阻挡部与所述第一本体之间形成第一缺口,所述转轴置于所述第一缺口内。优选地,所述挡板与所述弹性臂之间分别形成第二缺口以增强所述弹性臂的弹性。优选地,每一个阻挡部包括自所述第一本体的一侧平行延伸的定位部及沿所述定位部远离所述第一本体一端垂直延伸的抵持部,所述转轴定位连接于所述定位部之间, 当所述第二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旋转定位时,所述抵持部分别抵顶所述第二主体的挡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铰链,利用弹性臂的弹性力来实现旋转定位功能,简化了旋转结构设计的复杂度。同时,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铰链,无需外购标准的铰链就可以实现产品的旋转定位,可以降低产品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
中铰链处于自然状态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铰链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图1中铰链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图1中铰链旋转定位后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图4中铰链的截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铰链100第一主体 10第一本体 11底部111阻挡部12定位部 121抵持部 122第一缺口13开孔14第二主体20第二本体21挡板22弹性臂23第二缺口 24第一延伸部 231第二延伸部 232第三延伸部 233连接部234弧形轴部2;35转轴3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
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铰链100包括第一主体10及可相对于第一主体10旋转的第二主体20。第一主体10包括第一本体11及位于第一本体11两侧边的一对阻挡部12。每一个阻挡部12包括自所述第一本体11的一侧平行延伸的定位部121及沿所述定位部121远离第一本体11 一端垂直延伸的抵持部122。这样第一本体11及所述阻挡部12共同形成第一缺口 13。转轴30置于所述第一缺口 13中,转轴30的两端分别定位连接所述阻挡部12。这样转轴30与所述第一本体11及所述阻挡部12共同形成开孔14。第二主体20包括第二本体21、一对挡板22及弹性臂23。所述挡板22分别自所述第二本体21的两侧边平行延伸。所述弹性臂23连接所述第二本体21并位于所述挡板 22之间。所述弹性臂23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延伸部231、第二延伸部232、第三延伸部233及连接部234。所述第一延伸部231自所述第二本体21并与所述挡板22同向延伸,所述第二延伸部232自第一延伸部231向偏离所述挡板22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三延伸部233 自所述第二延伸部232向靠近所述挡板22方向弯折延伸,且所述第三延伸部233与所述第二延伸部232的连接处形成弧形轴部235,如图3所示。连接部234自所述第三延伸部233 远离所述第二本体21且平行于所述挡板22的方向延伸。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主体20的材质为易于弯折的金属材料或塑性材料,弹性臂23通过在第二主体20上冲压折弯或注塑形成。所述挡板22与所述弹性臂23之间分别形成第二缺口 M以增强弹性臂23的弹性。请同时参照图3。装配时,所述弹性臂23的连接部234伸入第一主体10与转轴30 之间的开孔14并抵顶于所述第一本体11的底部111,且所述第一主体10的阻挡部12贴合于所述第二主体20的挡板22,这样使得所述转轴30抵靠所述弹性臂23的弧形轴部235。请同时参照图4及图5。施加外力于第二主体20,使第二主体20相对于第一主体 10转动。弹性臂23的弧形轴部235在外力的作用下克服弹性臂23的弹性变形产生的力矩并绕所述转轴30转动。弹性臂23的连接部234离开所述第一主体10的第一本体11, 第一主体10的阻挡部12相对于第二主体20的挡板22滑动。在此过程中,弹性臂23的第一延伸部231相对于第二延伸部232发生的弹性形变所产生的力矩在抵持部122处对阻挡部12产生的作用力没有被阻挡部12完全克服,从而需要借助外力克服所述作用力以使第二主体20相对于第一主体10旋转。当第二主体20相对于对第一主体10呈90度位置时,第一主体10的阻挡部12垂直抵持于第二主体20的挡板22。此时,弹性臂23的第一延伸部231相对于第二延伸部232 发生的弹性形变所产生的力矩在抵持部122处对阻挡部12产生的作用力被阻挡部12完全克服,也就是说,所述力矩在抵持部122处对第一主体10的阻挡部12产生的作用力与第一主体10的阻挡部12对第二主体20的挡板22产生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第二主体20相对于第一主体10相互垂直时,所述第二主体20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10处于无外力稳定定位状态,此时,外力可被取消。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主体20相对于第一主体10旋转的过程中,弹性臂23的弧形轴部235与转轴30始终保持贴合状态,第一主体10的阻挡部12在所述弹性臂23的弹力作用下与第二主体20的挡板22始终保持抵持状态,从而保证第一主体10与第二主体20 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30定位连接于所述定位部121之间。当所述第二主体20 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10旋转定位时,所述抵持部122分别抵顶于第二主体20的挡板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铰链,利用金属弹性臂的弹性力来实现旋转定位功能,简化了旋转结构设计的复杂度。同时,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铰链,无需外购标准的铰链就可以实现旋转定位,可以降低产品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体,包括第一本体、位于所述第一本体两侧边的一对阻挡部及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定位连接所述阻挡部并与所述第一主体及所述阻挡部共同形成开孔;及第二主体,包括第二本体、一对挡板及弹性臂,所述挡板分别自所述第二本体的两侧边平行延伸,所述弹性臂连接所述第二本体并位于所述挡板之间,所述弹性臂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第三延伸部及连接部,所述第一延伸部自所述第二本体并与所述挡板同向延伸,所述第二延伸部自所述第一延伸部向偏离所述挡板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三延伸部自所述第二延伸部向靠近所述挡板方向弯折延伸,且所述第三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连接处形成弧形轴部,所述连接部自所述第三延伸部远离所述第二本体且平行于所述挡板的方向延伸;其中,所述连接部伸入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转轴形成的开孔内并抵顶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底部,且所述第一主体的阻挡部分别贴合与所述第二主体的挡板,所述转轴抵靠所述弹性臂的弧形轴部,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述弧形轴部可绕所述转轴转动,同时所述弹性臂发生弹性形变,并在所述第一主体垂直于所述第二主体时,所述第二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无外力稳定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与所述第一本体之间形成第一缺口,所述转轴置于所述第一缺口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与所述弹性臂之间分别形成第二缺口以增强所述弹性臂的弹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每一个阻挡部包括自所述第一本体的一侧平行延伸的定位部及沿所述定位部远离所述第一本体一端垂直延伸的抵持部,所述转轴定位连接于所述定位部之间,当所述第二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旋转定位时,所述抵持部分别抵顶所述第二主体的挡板。
专利摘要一种铰链,包括第一主体及第二主体。第一主体包括第一本体、位于第一本体两侧边的一对阻挡部及转轴。转轴定位连接于所述阻挡部之间并与第一本体及所述阻挡部共同形成开孔。第二主体包括第二本体、一对挡板及弹性臂。所述挡板分别自第二本体的两侧边平行延伸。弹性臂包括弧形轴部。连接部伸入开孔内并抵顶于第一本体的底部,且第一主体的阻挡部分别贴合于第二主体的挡板,转轴抵靠弧形轴部。在外力的作用下弧形轴部可绕转轴转动,同时弹性臂发生弹性形变,并在第一主体垂直于第二主体时,第二主体相对于第一主体无外力稳定定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铰链,可简化旋转结构设计的复杂度并降低产品成本。
文档编号H05K5/02GK202183920SQ20112024010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8日
发明者洪培裕 申请人: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