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63795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吊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臂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旋转式吊臂的吊装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制造中,已经实现了汽车组装的自动化,其中,吊装设备就是实现汽车装配自动化的重要设备,在汽车装配过程中,可通过吊装设备将需要吊装的部件,例如车身吊起, 并自动传输到相应的装配工位,以满足汽车自动化组装的需要。图1为现有汽车车身吊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吊装设备包括轨道 201、悬挂提升装置202、吊架203、光电控制系统205、传动机构206、吊臂207、电机208和吊臂轴209,其中,光电控制系统205可感应到车身,并可控制电机208和悬挂提升装置202 工作,电机208可带动吊臂207转动,悬挂提升装置202可带动整个吊装设备上升或下降, 从而使得吊装设备可对车身204进行吊装,将车身传输至所需的装配工位。具体地,汽车装配时,当车身204位于吊装设备的两吊臂207之间时,光电控制系统205会捕捉到车身204, 并产生感应信号,此时光电控制系统205就发出工作指令给电机208,控制电机208工作; 电机208输出动力,通过传动机构206将动力输送给吊臂207,由于吊臂轴209与吊架203 连接并固定,使得吊臂207可以吊臂轴209为中心顺时针旋转,直到吊臂207下端深入到车身204的下部,电机208停止工作;悬挂提升装置202工作,以牵引整个吊装设备上升,车身 204就会随吊臂207同时上升,同时可带着车身204沿着预定轨道201运行至下个工位,实现车身自动输送的目的。但是,现有吊装设备工作时,需要将吊装设备两侧的两个吊臂向两侧张开,造成车身吊装设备的占用空间过大,影响生产线旁工艺、设备的布局,不利于生产线旁的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装设备,可有效克服现有吊装设备存在的问题,减少吊装设备的占用空间,减少空间浪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装设备,包括吊架,所述吊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吊柱,所述吊柱的下端设置有旋转吊臂装置;所述旋转吊臂装置包括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两端分别轴连接有吊装支架,所述吊装支架旋转设置在所述吊柱的端部的转轴上;所述第一传动杆轴连接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连接有带动所述第二传动杆运动的动力输入装置,使得所述吊装支架在所述第二传动杆和第一传动杆带动下绕所述转轴转动。上述的吊装设备还可包括感知车身位置,并控制所述动力输入装置工作的光电控制系统,所述光电控制系统与所述动力输入装置连接。[0011]上述的吊装设备还可包括牵引所述吊装设备整体运动的悬挂提升装置,所述悬挂提升装置一端与所述吊架连接,另一端滑设在导轨上。上述的吊装设备还可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所述吊柱和动力输入装置连接,将所述动力输入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吊柱上。上述的吊装设备中,所述动力输入装置具体为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入轴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二传动杆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且所述第二传动杆相对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旋转轴垂直设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啮合连接。或者,上述的吊装设备中,所述动力输入装置也可为液压驱动装置;所述液压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入轴的端部与所述第二传动杆轴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装设备,通过在吊柱的下端设置悬挂吊臂装置,使得吊装工作时,只需要控制悬挂吊臂装置中的吊装支架转动,在吊装过程中,吊柱是固定不动的,从而可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吊臂整体需要向两侧张开导致的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可有效减少吊装设备的占用空间,使得生产线旁工艺、设备的布局更加紧凑、合理,可有效提高生产线旁的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装设备结构简单、实现方便,可有效提高吊装设备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图1为现有汽车车身吊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吊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动力输入轴与主动旋转臂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吊装支架处于初始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吊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B-B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吊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动力输入轴与主动旋转臂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如图2 图4所示,本实施例吊装设备包括吊架1、吊柱2和旋转吊臂装置3,其中,吊架1 的两端分别固设有吊柱2,且吊柱2的下端设置有旋转吊臂装置3 ;旋转吊臂装置3包括第一传动杆31,第一传动杆31的两端分别轴连接有吊装支架32,吊装支架32旋转设置在吊柱2的端部的转轴21上;第一传动杆31的中部还轴连接有第二传动杆33,第二传动杆33 连接有带动第二传动杆33运动的动力输入装置,使得吊装支架32可在第二传动杆33和第一传动杆31带动下绕转轴21转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杆31和第二传动杆33之间轴连接,使得第二传动杆33可在第一传动杆31的带动下运动,同时,吊装支架32又可在第一传动杆31的带动下绕转轴21转动。本实施中,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动力输入装置为电机4,电机4具有一动力输入轴41,该动力输入轴41在电机4工作时可输入旋转力,为使得电机4输入的旋转力可带动第二传动杆33和第一传动杆31运动,进而带动吊装支架32绕转轴21转动,动力输入轴41和第二传动杆33之间可通过锥形齿轮连接。具体地,可在电机4的动力输入轴41 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42,第二传动杆33的端部可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43,且第二传动杆33相对第二锥形齿轮43的旋转轴44垂直设置;第一锥型齿轮42和第二锥形齿轮43 啮合连接,这样,电机4工作时,动力输入轴41的旋转力即可通过第一锥形齿轮42和第二锥形齿轮43传动后,转换为带动第二传动杆33如图3所示a方向的摆动,从而可带动第一传动杆31前后移动,进而可带动吊装支架32绕转轴21转动。可以看出,通过控制电机4 的动力输入轴41动力输出方向(即旋转方向),就可以控制吊装支架32的转动方向,并可将吊装支架32转动到合适的位置。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吊装支架处于初始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 当吊装设备工作前,吊装支架32可处于如图5所示的收缩状态,而需要吊装车身时,则可通过电机4的驱动,带动吊装支架32绕转轴21旋转至如图4所示的伸出状态,此时,吊装支架32的前端吊臂就会深入到车身的下部,从而可通过将整个吊装设备抬升,就可以将车身吊起,并可将其移动到所需装配工位。本实施例中,为实现吊装设备的操作的自动化,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吊装设备还可包括有光电控制系统5,与动力输入装置连接,具体地,该光电控制系统5可感知车身位置,并可控制作为动力输入装置的电机4工作,以使得吊装支架32工作于如图4所示的伸出状态,或者图5所示的收缩状态。其中,所述的光电控制系统5具体可以包括光电感应器,以及控制电路,当车身位于吊装设备下方合适位置时,光电感应器就可以感应到车身的存在,并产生感应电信号,而控制电路就可以根据该电信号来控制电机4工作,以带动吊装支架32深入到车身下方。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吊装设备进行抬升,将车身传输至所需的装配工位,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吊装设备上还可设置有悬挂提升装置6,该悬挂提升装置6的一端可与吊架1 连接,另一端可滑设在导轨7上,从而可通过该悬挂提升装置6牵引吊装设备整体提升,并可沿导轨7移动到所需的装配工位。本实施例中,为便于作为动力输入装置的电机工作,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吊装设备上还可设置有固定架8,该固定架8与吊柱2和电机4连接,以将电机4固定连接在吊柱 2上,从而可将电机4与吊柱2连接为一个整体,使得吊装设备可便于被悬挂提升装置6提升并移动到所需的装配工位。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有更好的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吊装设备可作为汽车装配中,车身的吊装,具体地,如图2所示,当车身9位于吊架1下,两侧吊柱2之间时,设置在吊柱2上的光电控制系统5就会捕捉到车身9的信息,并向电机4发出工作指令,电机4通过动力输入轴41输出旋转力,而动力输入轴41 可通过第一锥形齿轮42、第二锥形齿轮43将旋转力转换为带动第二传动杆33的摆动力, 此时第二传动杆33就会带动第一传动杆31向前,即如图3所示a方向移动,因此设置在第一传动杆31两端的吊装支架32就会沿转轴21转动,从而旋转至图2和图4所示的位置, 吊装支架32端部的吊臂就会深入到车身9的下端;当吊装支架32位于车身9的下端时,悬挂提升装置6就可以工作,牵引整个吊装设备上升,在上升到一定高度后,该悬挂提升装置 6就可托住并带动车身9沿着导轨7运动到下个装配工位;运行到所需装配工位后,可控制悬挂提升装置6将吊装设备下降,并通过控制电机4,使得第一传动杆31沿如图5所示b方向移动,带动吊装支架32回到如图5所示的收缩状态,此时就完成车声在不同装配工位之间的吊装和传输。综上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吊装设备通过在吊柱的下端设置悬挂吊臂装置,使得吊装工作时,只需要控制悬挂吊臂装置中的吊装支架转动,在吊装过程中,吊柱是固定不动的,从而可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吊臂整体需要向两侧张开导致的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可有效减少吊装设备的占用空间,使得生产线旁工艺、设备的布局更加紧凑、合理,可有效提高生产线旁的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本实施例通过采用电机作为动力输入装置,电机控制方便、精确,可有效提高控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实施例吊装设备结构简单、实现方便,可有效提高吊装设备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吊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B-B向的示意图。与上述图2 图5所示实施例技术方案不同的是,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吊装设备可采用液压驱动装置10作为动力输入装置,相应的,液压驱动装置10的动力输入轴101 可与第二传动杆33的端部轴连接,这样,液压驱动装置10工作时,可通过动力输入轴101 的直线运动,来带动第二传动杆33和第一传动杆31运动,同样可以使得吊装支架32沿转轴21转动。可以看出,通过控制液压驱动装置10的动力输入轴101的直线运动,就可以控制吊装支架32转动,将吊装支架32处于收缩状态或伸出状态。实际应用中,也可利用其它具有直线运动的驱动装置,例如气缸等,同样可以达到与液压驱动装置相同的功能,驱动吊装支架沿转轴转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架(1),所述吊架(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吊柱 O),所述吊柱O)的下端设置有旋转吊臂装置(3);所述旋转吊臂装置(3)包括第一传动杆(31),所述第一传动杆(31)的两端分别轴连接有吊装支架(32),所述吊装支架(3 旋转设置在所述吊柱( 的端部的转轴上;所述第一传动杆(31)轴连接有第二传动杆(33),所述第二传动杆(3 连接有带动所述第二传动杆(3 运动的动力输入装置,使得所述吊装支架(3 在所述第二传动杆(3 和第一传动杆(31)带动下绕所述转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感知车身位置,并控制所述动力输入装置工作的光电控制系统(5),所述光电控制系统 (5)与所述动力输入装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牵引所述吊装设备整体运动的悬挂提升装置(6),所述悬挂提升装置(6) —端与所述吊架(1)连接,另一端滑设在导轨(7)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架(8),所述固定架(8)与所述吊柱( 和动力输入装置连接,将所述动力输入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吊柱( 上。
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入装置为电机⑷;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入轴Gl)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42),所述第二传动杆 (33)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43),且所述第二传动杆(3 相对所述第二锥形齿轮 (43)的旋转轴(44)垂直设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0 和第二锥形齿轮^幻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入装置为液压驱动装置(10);所述液压驱动装置(10)的动力输入轴(101)的端部与所述第二传动杆(3 轴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装设备。包括吊架,所述吊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吊柱,所述吊柱的下端设置有旋转吊臂装置;所述旋转吊臂装置包括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两端分别轴连接有吊装支架,所述吊装支架旋转设置在所述吊柱的端部的转轴上;所述第一传动杆轴连接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连接有带动所述第二传动杆运动的动力输入装置,使得所述吊装支架在所述第二传动杆和第一传动杆带动下绕所述转轴转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通过旋转吊臂装置自身来调整吊装支架的旋转,来对车身进行吊装,降低吊装设备的占用空间。
文档编号B66C1/28GK202201623SQ20112030637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2日
发明者张博岩, 张雪珠, 郭仁杰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