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发光组件的灯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89537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设有发光组件的灯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灯条结构,尤其涉及ー种设有发光组件的、可节省成本的灯条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今随着环保意识的高涨,具有省电与符合环保要求的发光二极管(LED)已逐渐应用于生活中的各项电子产品中,例如圣诞灯饰、手电筒、车辆信号灯、交通标志、手机与显示器等商品,且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利用发光二极管来逐渐替代功能相近的传统灯泡。一般发光二极管的基本构造,是在一透明绝缘体的内部设有不同极性的导电端及ー承载部,其承载部处固设有ー芯片,其芯片的外围设有荧光材料,另设有金线构成芯片的电极层与导电端的连接,而各导电端并延伸出透明绝缘体外部成为电源接点。在导电端的通电作用下,其芯片所产生的光源在穿过荧光材料吋,即与荧光材料的波长结合成为预期的可见光。现今一般电子装置(如笔记本电脑)中,需要局部发光或指示灯处,其一般做法是于键盘内的印刷电路板或软性电路板上,设置印刷线路以供发光二极管设置,当通以电源时,发光二极管得以发光而产生指示作用。然而,使用印刷电路板或软性电路板的成本较高,且需视发光二极管所设置的位置而设置印刷线路,其作法较为复杂,容易导致制作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发光组件的灯条,利用聚对苯ニ甲酸こニ酯层来取代现有的印刷电路板或软性电路板中的绝缘材,从而使灯条结构简单,降低生产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有发光组件的灯条,包括一聚对苯ニ甲酸こニ酯层;一绝缘层,设置于该聚对苯ニ甲酸こニ酯层上,该绝缘层设有数个开ロ ;一导线层,设置于该绝缘层与该聚对苯ニ甲酸こニ酯层之间,该导线层外露于该些开ロ以形成数个搭接部;以及数个发光组件,设置于该些开ロ且与该些搭接部形成电性连接。该绝缘层亦为聚对苯ニ甲酸こニ酯层。该绝缘层为UV胶层。该导线层包括平行排列的数条金属导线及连接该些金属导线的数个连接部,该些 金属导线包括ニ电源导线及数个组件导线,该电源导线的末端形成至少ー导电接点,该些组件导线外露于该些开ロ以形成该些搭接部,该ニ电源导线上分别设置该连接部,该连接部一端连接于该电源导线,另一端连接于任ー该组件导线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设有发光组件的灯条,其是利用聚对苯ニ甲酸こニ酯层来取代现有所使用的印刷电路板或软性电路板中的绝缘材,且利用灯条内数条金属导线之间的连接配置来作为发光组件电性连接的线路,如此不仅结构简单且节省成本,即可解决现有技术所造成的制作成本増加的问题。为了能更进一歩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參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然而附图仅提供參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附图中,图I为本实用新型设有发光组件的灯条的俯视图。 图2为图I设有发光组件的灯条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请參阅图I至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设有发光组件的灯条的ー较佳实施例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设有发光组件2的灯条1,此灯条I的主要部分由下绝缘层3、上绝缘层4及导线层5所组成的三层结构,上绝缘层4设置于下绝缘层3上方,而导线层5设置于上绝缘层4与下绝缘层3之间。在本实施例中,下绝缘层3与上绝缘层4皆为聚对苯ニ甲酸こニ酯(PET)的材质所制成的绝缘层,灯条I经由热压制程将导线层5包覆于下绝缘层3与上绝缘层4之间,然不限于此,另ー种选择是,下绝缘层3为聚对苯ニ甲酸こニ酯层,上绝缘层4为UV胶层,灯条I先经由热压制程将导线层5设置于下绝缘层3上,之后再用涂布方式将UV胶层设置于导线层5与下绝缘层3上,本实用新型使用聚对苯ニ甲酸こニ酯层或UV胶层作为绝缘层的作法相较于现有印刷电路板或软性电路板中所使用的绝缘材的作法可有效地降低灯条I的制造成本。导线层5包括平行排列设置且包覆于上绝缘层4与下绝缘层3之间的数条金属导线,该些金属导线包括位于外侧的ニ条电源导线51及位于中间的ニ条组件导线52,电源导线51的末端外露于上绝缘层4以形成导电接点511,于上绝缘层4设有多个开ロ 41,而组件导线52外露于上绝缘层4的开ロ 41处形成数个搭接部521。在本实施例中,此导线层5以热压制程包覆于下绝缘层3与上绝缘层4之间,所以其作法相较于现有印刷电路板或软性电路板中的线路图案的作法更可有效降低灯条I的制造成本。ニ条电源导线51上分別设置有一连接部6,连接部6 —端连接于电源导线51,另一端连接于最邻近的组件导线52上。连接部6与导线层5同样设置于上绝缘层4与下绝缘层3之间,其可为银浆或是其他可导电材料构成,ニ个连接部6分别位于邻近灯条I的两末端处,且较多个开ロ 41更靠近于灯条I的末端。在本实施例中,ニ电源导线51的两末端均外露于上绝缘层4以形成导电接点511,ニ组件导线52各设有数个切断点522以使组件导线52形成数条导线段523,连接部6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电源导线51及最邻近的导线段523上,使电源导线51与导线段523之间形成电性连接。灯条I的ニ组件导线52用于布设数个发光组件2及其他组件以构成ー特定发光串联回路,在本实施例中,三发光组件2并列设置于平行相対的ニ组件导线52上,每ー发光组件2设置于开ロ 41且与搭接部521形成电性连接,其中每ー发光组件2的一端连接于导 线段523,而另一端连接于平行相对的另一导线段523上。一被动组件7亦设置于平行相对的ニ组件导线52上,且被动组件7的一端连接于导线段523且其另一端连接于平行相対的另ー导线段523上。导接部8连接于平行相対的ニ组件导线52上,此导接部8配合被动组件7及三发光组件2彼此相互串联形成电性回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设有发光组件2的灯条1,是利用设置电源导线51的方式,使每个灯条I能形成一独立单位且可彼此链接延长,当多个灯条I被导通连结在一起时,单一灯条I的失效不会影响到其他灯条I的运作。此外,可依据电源功率的大小,来选择连结延长适当数量的灯条1,如此可以达到较佳的电源使用的效果。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设有发光组件的灯条,其是利用聚对苯ニ甲酸こニ酯层来取代原先所使用的印刷电路板或软性电路板中的绝缘材,且利用灯条上的平行排列设置的数条金属导线之间的连接配置来作为发光组件电性连接的线路,如此不仅结构简单且节省成本,即可解决现有技术所造成的制作成本増加的问题。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设有发光组件的灯条,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聚对苯ニ甲酸こニ酯层; 一绝缘层,设置于该聚对苯ニ甲酸こニ酯层上,该绝缘层设有数个开ロ ; 一导线层,设置于该绝缘层与该聚对苯ニ甲酸こニ酯层之间,该导线层外露于该些开ロ以形成数个搭接部;以及 数个发光组件,设置于该些开ロ且与该些搭接部形成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设有发光组件的灯条,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层为聚对苯ニ甲酸 こニ酯层。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设有发光组件的灯条,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层为UV胶层。
4.如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有发光组件的灯条,其特征在干,该导线层包括平行排列的数条金属导线及连接该些金属导线的数个连接部,该些金属导线包括ニ电源导线及数个组件导线,该电源导线的末端形成至少ー导电接点,该些组件导线外露于该些开ロ以形成该些搭接部,该ニ电源导线上分别设置该连接部,该连接部一端连接于该电源导线,另一端连接于任ー该组件导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有发光组件的灯条,其包括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层、一绝缘层、一导线层及数个发光组件,其中绝缘层设置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层上,绝缘层设有数个开口,导线层设置于绝缘层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层之间,导线层外露于该些开口以形成数个搭接部,数个发光组件设置于该些开口且与该些搭接部形成电性连接。
文档编号H05K1/02GK202435709SQ201120533980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9日
发明者王建淳 申请人: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