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94603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高层建筑和构筑物的施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超高层建筑及构筑物的快速发展,内爬塔式起重机作为建筑施工中最有效的垂直运输机械,应用日趋广泛。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作为连接塔式起重机与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传力装置,在减少内爬塔式起重机的自由高度,保持内爬塔式起重机的稳定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高层、超高层建筑施工使用的内爬塔式起重机,或置于核心筒的垂直井道内,或外挂于核心筒剪力墙的外侧。超高层建筑多采用钢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如果将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机身置于核心筒内尽管安全性高,但需要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是要选择合适的不影响后续专业施工的井道;其二是其角柱或边柱与核心筒内的机身距离远,在钢柱分段固定情况下需要提升内爬塔式起重机的起重能力,而塔式起重机提高一个等级成本则大幅上扬。若将塔式起重机布置在核心筒外,便可显著减小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机身与角柱或边柱的距离,降低塔式起重机等级节约成本。现有技术中的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机身外挂于筒体剪力墙的外侧时,存在成本高安全控制要求高的问题。如图I和图2所示,在塔式起重机的机身I采用外挂内爬方式时,每道附墙支撑结构均由支撑梁5、竖向斜撑杆15、水平斜撑杆16和内爬框6组成,所述支撑梁
5、竖向斜撑杆15和水平斜撑杆16附着在核心筒剪力墙上2时,需要在剪力墙混凝土浇筑前放置钢预埋件8,并将支撑梁5、竖向斜撑杆15及水平斜撑杆16与预埋件8焊接,所述内爬框6安装于支撑梁5上,每道附墙支撑需要的预埋件8的数量为4-6块,这种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所需的预埋件8数量多,定位精度要求高,且高空现场焊接作业量大,成本和施工安全监管难度均有所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实现了支撑梁的四点支撑,并减少了每道附墙所需预埋件的数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其用于支撑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机身,所述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设置于核心筒剪力墙的外侧,所述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包括两根钢柱,所述两根钢柱间隔设置于所述核心筒剪力墙外侧的地面上;钢梁,所述钢梁设置于所述两根钢柱之间;
两根支撑梁,所述两根支撑梁的两端均分别设置于所述钢梁上和核心筒剪力墙的外侧,所述两根支撑梁水平间隔排列;以及内爬框,所述内爬框设置于所述两根支撑梁之间靠近所述钢梁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两根支撑梁或其中一根支撑梁的一端插入并固定于所述核心筒剪力墙的洞口内。进一步的,所述两根支撑梁或其中一根支撑梁的一端通过预埋件固定于所述核心筒剪力墙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还包括钢牛腿,所述钢牛腿与所述两根支撑梁或其中一根支撑梁的一端焊接固定,所述钢牛腿通过预埋件固定于所述核心筒剪力墙的外侧。进一步的,所述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还包括钢板,所述钢板分别与所述支撑梁及钢梁焊接固定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还包括第一水平斜撑杆,所述第一水平斜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两根支撑梁上。进一步的,所述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还包括第二水平斜撑杆,所述第二水平斜撑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梁上,所述第二水平斜撑杆的另一端通过预埋件固定于所述核心筒剪力墙的外侧。进一步的,所述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还包括销轴和耳板,所述耳板焊接于所述预埋件与所述支撑梁的侧面,所述第一水平斜撑杆和所述第二水平斜撑杆通过销轴与所述耳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还包括两根钢梁,所述两根钢梁分别设置于所述两根钢柱与核心筒剪力墙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中的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通过钢柱与钢梁的设置,减少了每道支撑所需的预埋件数量,并使得支撑梁能够得到四点支撑,这样也使安装在两根支撑梁上的内爬框能够更加牢固,综上所述,该结构因为预埋件的减少,使得其在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机身翻升时就位速度快,内爬塔式起重机爬升前的准备时间短,节省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并且由于四点支撑,使其提高了内爬塔式起重机在爬升或使用时的安全性,具有很好的实用性,易于推广应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中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的俯视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的主视图。在图I至4中,I :机身;2 :核心筒剪力墙;3 :钢柱;4 :钢梁;5 :支撑梁;6 :内爬框;7 :洞口 ;8 :预埋件;9 :钢牛腿;10 :钢板;11 :第一水平斜撑杆;12 :第二水平斜撑杆;13 :销轴;14 :耳板;15 :竖向斜撑杆;16 :水平斜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其用于支撑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机身,所述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设置于核心筒剪力墙的外侧,所述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包括两根钢柱,所述两根钢柱间隔设置于所述核心筒剪力墙外侧的地面上;钢梁,所述钢梁设置于所述两根钢柱之间;两根支撑梁,所述两根支撑梁的两端均分别设置于所述钢梁上和核心筒剪力墙的外侧,所述两根支撑梁水平间隔排列;以及内爬框,所述内爬框设置于所述两根支撑梁之间靠近所述钢梁的一侧,与现有技术中的外挂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通过钢柱与钢梁的设置,减少了每道支撑所需的预埋件数量,并使得支撑梁能够得到四点支撑,这样也使安装在两根支撑梁上的内爬框能够更加牢固,综上所述,该结构因为预埋件的减少,使得其在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机身翻升时就位速度快,内爬塔式起重机爬升前的准备时间短,节省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并且由于四点支撑,使其提高了内爬塔式起重机在爬升或使用时的安全性,具有很好的实用性,易于推广应用。请参考图I至图4,图I为现有技术中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的俯视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的主视图。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其用于支撑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机身1,所述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设置于核心筒剪力墙2的外侧,所述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包括两根钢柱3,所述两根钢柱3间隔设置于所述核心筒剪力墙2外侧的地面上,所述两根钢柱3是永久钢结构框架柱,而不是搭建于剪力墙2外地面上的临时结构;钢梁4,所述钢梁4设置于所述两根钢柱3之间,所述钢梁4是永久钢结构框架梁,而不是搭建于两根钢柱3之间的临时结构;两根支撑梁5,所述两根支撑梁5的两端均分别设置于所述钢梁4上和核心筒剪力墙2的外侧,所述两根支撑梁5水平间隔排列;以及内爬框6,所述内爬框6设置于所述两根支撑梁5之间靠近所述钢梁4的一侧。与现有技术中的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通过钢柱3与钢梁4的设置,减少了每道支撑所需的预埋件8数量,并使得支撑梁5能够得到四点支撑(两点在核心筒剪力墙2上,两点在钢梁4上),这样也使安装在两根支撑梁5上的内爬框6能够更加牢固,综上所述,该结构因为预埋件8的减少,使得其在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机身I翻升时就位速度快,内爬塔式起重机爬升前的准备时间短,节省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并且由于四点支撑,使其提高了内爬塔式起重机在爬升或使用时的安全性,具有很好的实用性,易于推广应用。进一步的,当核心筒剪力墙2上有洞口 7时,根据洞口 7的数量而定,将所述两根支撑梁5或其中一根支撑梁5的一端插入并固定于所述核心筒剪力墙2的洞口 7内,将另一根支撑梁5的一端通过预埋件8固定于所述核心筒剪力墙2的外侧;当核心筒剪力墙2上没有洞口 7时,将两根支撑梁5均通过预埋件8固定于所述核心筒剪力墙2的外侧,这样的设计使得该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能够尽量地减少预埋件8的使用,使内爬塔式起重机在爬升时所需其支撑结构固定的步骤减少,内爬塔式起重机爬升前的准备时间缩短,节省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进一步的,所述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还包括钢牛腿9,所述钢牛腿9与所述两根支撑梁5或其中一根支撑梁5的一端焊接固定,所述钢牛腿9通过预埋件8固定于所述核心筒剪力墙2的外侧,所述钢牛腿9能够加强支撑梁5与预埋件8固定的牢固程度,增加了该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的安全性。进一步的,所述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还包括钢板10,所述钢板10分别与所述支撑梁5及钢梁4焊接固定在一起,这样的结构让所述两根支撑梁5不会由于其与钢梁 4之间的连接不牢固而使支撑梁5在水平平面内移动,从而导致支撑结构的松动。进一步的,所述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还包括第一水平斜撑杆11和第二水平斜撑杆12,所述第一水平斜撑杆11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两根支撑梁5的侧面,所述第二水平斜撑杆12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梁5上,所述第二水平斜撑杆12的另一端通过预埋件8固定于所述核心筒剪力墙2的外侧,所述第一水平斜撑杆11与第二水平斜撑杆12能够在水平平面内起到支撑两根支撑梁5的作用,使得支撑梁5在受到水平方向的压力时不会变形或损坏。进一步的,所述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还包括销轴13和耳板14,所述耳板14焊接于所述预埋件8与所述支撑梁5的侧面,所述第一水平斜撑杆11和所述第二水平斜撑杆12通过销轴13与所述耳板14连接,该支撑结构在翻拆重复使用,经过几次气割和焊接后,耳板14会损耗报废,这时只需重新更换新的耳板14,第一水平斜撑杆11和第二水平斜撑杆12无需更换,此外,第一水平斜撑杆11、第二水平斜撑杆12和耳板14上的销孔需精加工,保证销轴13连接的紧密。进一步的,所述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还包括两根钢梁4,所述两根钢梁4分别设置于所述两根钢柱3与核心筒剪力墙2之间,所述两根钢梁4是永久钢结构框架梁,而不是搭建于钢柱3与核心筒剪力墙2之间的临时结构,在两根钢柱3受到这两根钢梁4延伸方向的压力时,这两根钢梁4能够起到支撑上述两根钢柱3的作用,以免压力致使钢柱3变形或扭曲。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其用于支撑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机身,所述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设置于核心筒剪力墙的外侧,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根钢柱,所述两根钢柱间隔设置于所述核心筒剪力墙外侧的地面上; 钢梁,所述钢梁设置于所述两根钢柱之间; 两根支撑梁,所述两根支撑梁的两端均分别设置于所述钢梁上和核心筒剪力墙的外侧,所述两根支撑梁水平间隔排列; 内爬框,所述内爬框设置于所述两根支撑梁之间靠近所述钢梁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支撑梁或其中一根支撑梁的一端插入并固定于所述核心筒剪力墙的洞口内。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支撑梁 或其中一根支撑梁的一端通过预埋件固定于所述核心筒剪力墙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牛腿,所述钢牛腿与所述两根支撑梁或其中一根支撑梁的一端焊接固定,所述钢牛腿通过预埋件固定于所述核心筒剪力墙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板,所述钢板分别与所述支撑梁及钢梁焊接固定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水平斜撑杆,所述第一水平斜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两根支撑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水平斜撑杆,所述第二水平斜撑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梁上,所述第二水平斜撑杆的另一端通过预埋件固定于所述核心筒剪力墙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销轴和耳板,所述耳板焊接于所述预埋件与所述支撑梁的侧面,所述第一水平斜撑杆和所述第二水平斜撑杆通过销轴与所述耳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根钢梁,所述两根钢梁分别设置于所述两根钢柱与核心筒剪力墙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其用于支撑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机身,所述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设置于核心筒剪力墙的外侧,所述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包括两根钢柱、钢梁、两根支撑梁以及内爬框,与现有技术中的外挂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支撑结构通过钢柱与钢梁的设置,减少了每道支撑所需的预埋件数量,并使得支撑梁能够得到四点支撑,这样也使安装在两根支撑梁上的内爬框能够更加牢固,提高了内爬塔式起重机在爬升或使用时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B66C23/78GK102642784SQ20121013327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8日
发明者吴欣之, 崔晓强, 张松, 石端学 申请人:上海市机械施工有限公司,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