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体压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070437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连体压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体压机,包括机架,在所述机架的横板上设置至少2个双动气缸,每个双动气缸的缸体均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板上,每个双动气缸的推杆均竖直向下,在每个推杆的端部均固定设置一水平压板;还包括一双通气阀,该双通气阀的入气口通过管道连接至压缩机,一个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双动气缸的一个进气口,另一个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双动气缸的另一个进气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个机架上设置多个气缸工作单元,效率高;采用双动气缸,保证推进的冲压力度;一个压缩机同时为多个气缸提供压缩空气,降低成本。
【专利说明】连体压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体压机,特别是一种可通过一个压缩机为多个下压单元提供动 力的连体压机。

【背景技术】
[0002] 在对两种物品需要压合或粘合的过程中(例如压合三合板、粘合乒乓球手柄两侧 的具有弧度的板子、粘合鞋跟与鞋底等),一般需要使以一外部压力。在现有技术中,压合或 粘合的外力一般还是靠人力通过提高外部重物,通过重物的冲击力使以外部压力(例如通 过抡锤敲击/砸击),这种方式不但慢效率低下,而且容易使粘合物受理不均而造成较高的 次品或达不到产品的生产标准要求。还出现了一种连体压机,采用单动气缸方式,一个压缩 机为一个单动气缸提供压缩空气一提供动力。由于单动气缸的复位依靠弹簧弹回,因此在 推进过程中,弹簧的缓冲作用会大大降低推进的力度和冲击力;同时一个单动气缸就需要 一个压缩机,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采用双动气缸,且一个压 缩机可以为多个双动气缸提供压缩空气的连体压机。
[0004]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连体压机,包括机架,在所述机架的横板上 设置至少2个双动气缸,每个双动气缸的缸体均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板上,每个双动气缸的 推杆均坚直向下,在每个推杆的端部均固定设置一水平压板;还包括一双通气阀,该双通气 阀的入气口通过管道连接至压缩机,一个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双动气缸的一个进气 口,另一个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双动气缸的另一个进气口。
[0005]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机架的横板上设置2个双动气缸,所述双通气阀的一个出 气口管道连接至2个双动气缸的推进进气口,另一个出气口连接至2个双动气缸的复位进 气口。
[0006]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机架的横板上设置2个双动气缸,所述双通气阀的一个出 气口管道连接至一个双动气缸的推进进气口和另一个双动气缸的复位进气口,另一个出气 口连接至2个双动气缸的剩余进气口。
[0007]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双通气阀上设置有可调节气压大小的阀门。
[0008]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个机架上设置多个 气缸工作单元,效率高;采用双动气缸,保证推进的冲压力度;一个压缩机同时为多个气缸 提供压缩空气,降低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本发明连体压机的架构图。
[0010] 图2是2个双动气缸时一种与双通气阀的连接关系图。
[0011] 图3是2个双动气缸时另一种与双通气阀的连接关系图。
[0012] 图中标记:
[0013] 1-机架 21-第一双动气缸
[0014] 2-双通气阀22-第二双动气缸
[0015] 11-横板 211-第一双动气缸的缸体
[0016] 212-第一双动气缸的推杆
[0017] 213-第一压板
[0018] 221-第二双动气缸的缸体
[0019] 222-第二双动气缸的推杆
[0020] 223-第二压板
[0021] 21a-第一双动气缸的推进进气口
[0022] 21b-第一双动气缸的复位进气口
[0023] 22a-第二双动气缸的推进进气口
[0024] 22b-第二双动气缸的复位进气口
[0025] 41-第一三通。
[0026] 42-第二三通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0028]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 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9] 实施例一:
[0030] 双动气缸,包括两个进气口:一个是推进进气口,位于远离推杆一端的缸体上,另 一个是复位进气口,位于靠近推杆一端的缸体上。该双通气阀,有一个进气口和两个出气 口,其有三种状态:第一种是完全关闭状态,即进气口与两个出气口均隔断;第二种状态是 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相通,与第二出气口隔断;第三种状态是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相通,与 第一出气口隔断。双通气阀还可以设置有用于调节气压大小的阀门,以便调节通向双动气 缸的空气压力,使得连体压机的压力可调。
[0031] 本发明的一种连体压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包括一水平设置的横 板11,在所述机架的横板11上设置2个双动气缸:第一双动气缸21和第二双动气缸22,第 一双动气缸的缸体211和第二双动气缸的缸体221均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板11上,第一双动 气缸的推杆212和第二双动气缸的推杆222均坚直向下,在第一双动气缸的推杆212的端 部水平固定设置第一压板213,在第二双动气缸的推杆222的端部水平固定设置第二压板 223 ;还包括一双通气阀3,该双通气阀3的入气口通过管道连接至压缩机,一个出气口通过 管道连接至所述第一双动气缸的推进进气口 21a和第二双动气缸的推进进气口 22a,其可 以利用第一三通41完成管道的一分为二,以一个出口与两个进气口连同;另一个出气口通 过管道连接至所述第一双动气缸的复位进气口 21b和第二双动气缸的复位进气口 22b,其 可以利用第二三通42完成管道的一分为二,以一个出口与两个进气口连通。
[0032] 由于上述的第一双动气缸的推进进气口 21a和第二双动气缸的推进进气口 22a是 连接至双通气阀3的同一个出气口,第一双动气缸的复位进气口 21b和第二双动气缸的复 位进气口 22b是同时连接至双通气阀3的另一个出气口的,因此第一双动气缸的推杆212 和第二双动气缸的推杆222是同步的,当双通气阀3的进气口是与第一双动气缸的推进进 气口 21a和第二双动气缸的推进进气口 22a连通的出气口相通时,气压推动推杆伸出,向被 压物体使以压力;当压制或粘合完成后,转换双通气阀3的进气口是与第一双动气缸的复 位进气口 21b和第二双动气缸的复位进气口 22b连通的出气口相通,使推杆收缩复位。
[0033] 实施例二:
[0034] 该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管道的连接方式,S卩:双通气阀3的一个出 气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第一双动气缸的推进进气口 21a和第二双动气缸的复位进气口 22b,其利用第一三通41完成管道的一分为二,以一个出口与两个进气口连同;另一个出 气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第一双动气缸的复位进气口 21b和第二双动气缸的推进进气口 22a,其利用第二三通42完成管道的一分为二,以一个出口与两个进气口连通。
[0035] 由于上述的第一双动气缸的推进进气口 21a和第二双动气缸的复位进气口 22b是 连接至双通气阀3的同一个出气口,第一双动气缸的复位进气口 21b和第二双动气缸的推 进进气口 22a是同时连接至双通气阀3的另一个出气口的,因此第一双动气缸的推杆212 和第二双动气缸的推杆222是反向的,当双通气阀3的进气口是与第一双动气缸的推进进 气口 21a和第二双动气缸的复位进气口 22b连通的出气口相通时,气压推动第一双动气缸 的推杆212伸出向被压物体使以压力的同时推动第二双动气缸的推杆222复位,当双通气 阀3的进气口是与第一双动气缸的复位进气口 21b和第二双动气缸的推进进气口 22a连通 的出气口相通时,气压推动第一双动气缸的推杆212复位的同时推动第二双动气缸的推杆 222伸出向被压物体使以压力。这样的方式,可以在一个气缸向下施压工作的时候为另一个 气缸上料,然后完成切换。
[0036] 上述两个实施例只是以2个双动气缸为例说明该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3个 或者3个以上双动气缸,利用管路连接器(例如三通、四通等)完成管路连接;当有3个或者 3个以上双动气缸时,其两个进气口与双通气阀的两个出气口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工作需 要,自由设置连通。
[003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连体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在所述机架的横板上设置至少2个双动气 缸,每个双动气缸的缸体均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板上,每个双动气缸的推杆均坚直向下,在每 个推杆的端部均固定设置一水平压板;还包括一双通气阀,该双通气阀的入气口通过管道 连接至压缩机,一个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双动气缸的一个进气口,另一个出气口通 过管道连接至所述双动气缸的另一个进气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压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的横板上设置2个双动气 缸,所述双通气阀的一个出气口管道连接至2个双动气缸的推进进气口,另一个出气口连 接至2个双动气缸的复位进气口。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压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的横板上设置2个双动气 缸,所述双通气阀的一个出气口管道连接至一个双动气缸的推进进气口和另一个双动气缸 的复位进气口,另一个出气口连接至2个双动气缸的剩余进气口。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连体压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双通气阀上 设置有可调节气压大小的阀门。
【文档编号】B30B1/38GK104097344SQ201310129897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5日
【发明者】顾红雨 申请人:沭阳艾瑞奇文体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