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075418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智能型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智能型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系应用于一发光二极管、一光学检测设备及一计算机。该智能型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包含一微处理单元及一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该光学检测设备检测该发光二极管的光学特性之后,该光学检测设备传送一光学特性信号至该计算机;该计算机运算处理该光学特性信号后,传送一控制信号至该微处理单元;该微处理单元纪录该控制信号;依据该控制信号,该微处理单元控制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以一驱动电流驱动该发光二极管。
【专利说明】智能型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型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请参考图1,其为相关技术的发光二极管模块方框图。一发光二极管模块90包含一发光二极管20及一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104 ;该发光二极管20电性连接至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104。
[0003]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104是用以驱动该发光二极管20 ;该发光二极管20的光的强度是取决于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104所输出的电流;如果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104所输出的电流越大,则该发光二极管20的光的强度越强;如果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104所输出的电流越小,则该发光二极管20的光的强度越弱。
[0004]然而,在上述相关技术当中,如果想改变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104所输出的电流,则必须改变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104的硬件;如此将非常地不方便。
[0005]尤其是,在多个该发光二极管20被制造完成时,该些发光二极管20会依照该些发光二极管20的光学特性而被分类。
[0006]如果光学特性不同的该些发光二极管20都被使用制造成相同光学特性的该些发光二极管模块90,则部分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104的硬件必须改变,以达成所有该些发光二极管模块90的光学特性都相同;如此将非常地不方便。
[0007]再者,该发光二极管20使用越久,则该发光二极管20的光的强度越弱;而已经被焊接在一印刷电路板(图1未示)上的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104的硬件不可能再改变以增加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104的输出电流。于是,不可避免地,该发光二极管20使用越久,则该发光二极管20的光的强度越弱。

【发明内容】

[0008]为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型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
[0009]为达成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智能型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是应用于一发光二极管、一光学检测设备及一计算机,该光学检测设备电性连接至该计算机。该智能型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包含:一微处理单元,该微处理单元电性连接至该计算机;及一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电性连接至该微处理单元及该发光二极管。其中该光学检测设备检测该发光二极管的光学特性之后,该光学检测设备传送一光学特性信号至该计算机;该计算机运算处理该光学特性信号后,该计算机传送一控制信号至该微处理单元;该微处理单元纪录该控制信号;依据该控制信号,该微处理单元控制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以一驱动电流驱动该发光二极管。
[001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相关技术的发光二极管模块方框图;
[0012]图2为本发明的智能型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方框图;
[0013]图3为本发明的智能型发光二极管模块方框图;
[0014]图4为本发明的智能型发光二极管系统方框图。
[0015]其中,附图标记
[0016]智能型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10
[0017]发光二极管20
[0018]光学检测设备30
[0019]计算机40
[0020]光学特性信号50
[0021]控制信号60
[0022]智能型发光二极管模块70
[0023]智能型发光二极管系统80
[0024]发光二极管模块90
[0025]微处理单元102
[0026]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104
[0027]计时单元106
[0028]温度感测单元108
[0029]储存单元110
[0030]数字多工接口 112
[0031]数字可定址照明接口 114
[0032]驱动电流116
[0033]第一预设电流118
[0034]第二预设电流120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0036]请参考图2,其为本发明的智能型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方框图;一智能型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10是应用于一发光二极管20、一光学检测设备30及一计算机40。
[0037]并请同时参考图3,其为本发明的智能型发光二极管模块方框图;该发光二极管20与该智能型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10整合成一智能型发光二极管模块70。
[0038]并请同时参考图4,其为本发明的智能型发光二极管系统方框图;该智能型发光二极管模块70、该光学检测设备30与该计算机40整合成一智能型发光二极管系统80。
[0039]该智能型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10包含一微处理单元102、一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104、一计时单元106、一温度感测单元108、一储存单元110、一数字多工接口 112及一数字可定址照明接口(Digital Addressable Lighting Interface,通常简称为 DALI 或DigitalMultiplex,通常简称为 DMX) 114。[0040]该光学检测设备30电性连接至该计算机40 ;该微处理单元102电性连接至该计算机40、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104、该计时单元106、该温度感测单元108、该储存单元110、该数字多工接口 112及该数字可定址照明接口 114 ;该发光二极管20电性连接至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104及该计时单元106。
[0041]该光学检测设备30检测该发光二极管20的光学特性之后,该光学检测设备30传送一光学特性信号50至该计算机40 ;该计算机40运算处理该光学特性信号50后,该计算机40传送一控制信号60至该微处理单元102 ;该微处理单元102纪录该控制信号60 ;依据该控制信号60,该微处理单元102控制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104 ;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104以一驱动电流116驱动该发光二极管20。
[0042]如前所述,在多个该发光二极管20被制造完成时,该些发光二极管20会依照该些发光二极管20的光学特性而被分类。
[0043]因此,该光学检测设备30检测该发光二极管20的光学特性,该光学检测设备30即通知该计算机40,该计算机40运算处理该光学特性信号50后,该计算机40通知该微处理单元102,该微处理单元102即纪录下该发光二极管20的光学特性。
[0044]于是,当该智能型发光二极管模块70被焊接在一印刷电路板(图2?图4未示)时,该微处理单元102即依据该控制信号60控制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104以驱动该发光二极管20。而需求的光的强度、光学特性及输出电流等等设定信息可由该计算机40及该微处理单元102作设定处理。
[0045]藉此,如果光学特性不同的该些发光二极管20都被使用制造成相同光学特性的该些智能型发光二极管模块70,则该些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104的硬件不必改变,即可达成所有该些智能型发光二极管模块70的光学特性都相同;如此将非常地方便。
[0046]再者,该计时单元106是用以计算该发光二极管20已使用时间;该微处理单元102是用以累计该发光二极管20已使用时间;当该发光二极管20已使用超过一第一预定时间时,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104以一第一预设电流118驱动该发光二极管20,该第一预设电流118大于该驱动电流116。
[0047]例如,该驱动电流116为500mA ;当该发光二极管20已使用超过1000个小时,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104以520mA的电流驱动该发光二极管20 ;当该发光二极管20已使用超过5000个小时,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104以550mA的电流驱动该发光二极管20 ;当该发光二极管20已使用超过10000个小时,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104以570mA的电流驱动该发光二极管20。藉此,即使该发光二极管20被使用很久,该发光二极管20的光学特性可以保持稳定。
[0048]再者,该温度感测单元108是用以感测该发光二极管20的温度;当该发光二极管20的温度超过一预设温度(例如摄氏85度)时,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104以一第二预设电流120 (例如450mA)驱动该发光二极管20,该第二预设电流120 (例如450mA)小于该驱动电流116 (例如500mA)。甚至在温度超过摄氏100度时,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104停止驱动该发光二极管20。
[0049]该微处理单元102可为例如一微处理器,但并不限定;该计时单元106可为例如一计时器,但并不限定;该温度感测单元108可为例如一温度感测器,但并不限定;该储存单元110可为例如一记忆体,但并不限定。[0050]本发明的功效在于,该光学检测设备30检测该发光二极管20的光学特性之后,该光学检测设备30传送该光学特性信号50至该计算机40 ;该计算机40运算处理该光学特性信号50后,该计算机40传送该控制信号60至该微处理单元102 ;该微处理单元102纪录该控制信号60 ;依据该控制信号60,该微处理单元102控制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104 ;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104以该驱动电流116驱动该发光二极管20。
[0051]藉此,如果光学特性不同的该些发光二极管20都被使用制造成相同光学特性的该些智能型发光二极管模块70,则该些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104的硬件不必改变,即可达成所有该些智能型发光二极管模块70的光学特性都相同。再者,即使该发光二极管20被使用很久,该发光二极管20的光学特性可以保持稳定。再者,本发明可保护该发光二极管20免于过热。
[0052]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智能型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应用于一发光二极管、一光学检测设备及一计算机,该光学检测设备电性连接至该计算机,其特征在于,该智能型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包含: 一微处理单元,该微处理单元电性连接至该计算机;及 一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电性连接至该微处理单元及该发光二极管, 其中该光学检测设备检测该发光二极管的光学特性之后,该光学检测设备传送一光学特性信号至该计算机;该计算机运算处理该光学特性信号后,该计算机传送一控制信号至该微处理单元;该微处理单元纪录该控制信号;依据该控制信号,该微处理单元控制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以一驱动电流驱动该发光二极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计时单元,该计时单元电性连接至该微处理单元及该发光二极管,该计时单元用以计算该发光二极管已使用时间, 其中该微处理单元用以累计该发光二极管已使用时间;当该发光二极管已使用超过一第一预定时间时,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以一第一预设电流驱动该发光二极管,该第一预设电流大于该驱动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型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温度感测单元,该温度感测单元电性连接至该微处理单元,该温度感测单元用以感测该发光二极管的温度, 其中当该发光二极管的温度超过一预设温度时,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以一第二预设电流驱动该发光二极管,该第二预设电流小于该驱动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型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储存单元,该储存单元电性连接至该微处理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型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数字多工接口,该数字多工接口电性连接至该微处理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型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数字可定址照明接口,该数字可定址照明接口电性连接至该微处理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型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微处理单元为一微处理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型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计时单元为一计时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型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温度感测单元为一温度感测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型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储存单元为一记忆体。
【文档编号】H05B37/02GK103906308SQ201310611043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5日
【发明者】李正仁, 丘聪展, 盧俊宏 申请人:合钜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