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扬机构及工程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82604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卷扬机构及工程机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扬机构及工程机械,该卷扬机构包括卷筒、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钢丝绳由大滑轮依序穿过第二排第二列上侧的滑轮、第一排第一列上侧的滑轮、第二排第一列上侧的滑轮、第一排第一列下侧的滑轮、第二排第一列下侧的滑轮、第一排第二列上的滑轮、第二排第二列下侧的滑轮、第一排第三列上侧的滑轮、第二排第三列上侧的滑轮、第一排第三列下侧的滑轮、第二排第三列下侧的滑轮并固定连接到定滑轮组的支架上。本实用新型的卷扬机构的动滑轮组的两侧受力均匀,使用十一个滑轮达到十二倍变倍,使滑轮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动滑轮组的效率,而且每根滑轮轴上最多只有两个滑轮,可以增加滑轮轴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卷扬机构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卷扬机构及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起重机、打桩机等工程机械的卷扬机构,通常设置有动滑轮组,现有的动滑轮组大多采用两种,一种是六轴共十一个滑轮的结构形式,还有一种是四轴共十二个滑轮的结构形式。
[0003]对于动滑轮组来说,因为滑轮效率的原因,钢丝绳从卷扬到动滑轮组第一个滑轮的力,远远大于动滑轮组最后一个滑轮到定滑轮组的力,因此,第一种结构形式的动滑轮组的钢丝绳缠绕方法会造成动滑轮组两端受力不均,受力大的一端的钢丝绳有被拉断的危险,而第二种结构形式的动滑轮组虽然避免了动滑轮组受力不均的问题,但每根滑轮轴承受了三个动滑轮的力,对滑轮轴的磨损较大,同时,用了十二个动滑轮,却只有十倍的变倍率,没有充分发挥动滑轮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卷扬机构及工程机械,以解决动滑轮组受力不均的问题并提高动滑轮的效率。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卷扬机构,包括卷筒、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所述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包括两排三列共六根相互平行的滑轮轴以及十一个水平设置的滑轮,其中,第一排的三根滑轮轴为定滑轮组的组件,第二排的三根滑轮轴为动滑轮组的组件,在所述三列滑轮轴中,中间一列为第二列,另外两列分别为第一列和第三列;在第一排第二列的滑轮轴上设有一个滑轮,其余五根滑轮轴上分别设置有上侧和下侧共两个滑轮,且这五根滑轮轴的上侧的滑轮位于同一侧;所述定滑轮组还包括一个竖直设置的大滑轮,钢丝绳由大滑轮依序穿过第二排第二列上侧的滑轮、第一排第一列上侧的滑轮、第二排第一列上侧的滑轮、第一排第一列下侧的滑轮、第二排第一列下侧的滑轮、第一排第二列上的滑轮、第二排第二列下侧的滑轮、第一排第三列上侧的滑轮、第二排第三列上侧的滑轮、第一排第三列下侧的滑轮、第二排第三列下侧的滑轮并固定连接到所述定滑轮组的支架上。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第二列上的滑轮设置在所述滑轮轴的中部。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第一列上侧的滑轮与第一排第三列上侧的滑轮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排的三根滑轮轴的上侧的滑轮位于同一平面。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第一列下侧的滑轮与第一排第三列下侧的滑轮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排的三 根滑轮轴的下侧的滑轮位于同一平面。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大滑轮与所述第一排第二列的滑轮轴对齐。
[0011]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所述工程机械设置有如上所述的卷扬机构。[0012]进一步的,所述工程机械为起重机或打桩机。
[00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卷扬机构的动滑轮组的两侧受力均匀,使用十一个滑轮达到十二倍的变倍,使滑轮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动滑轮组的效率,而且每根滑轮轴上最多只有两个滑轮,可以增加滑轮轴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卷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
[0017]1-卷筒,2-大滑轮,3-滑轮,4-滑轮轴,5-支架,A-第一排第一列,B-第二排第三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19]图1即为本实施例的相关附图,如图中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卷扬机构包括卷筒1、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包括两排三列共六根相互平行的滑轮轴4以及十一个滑轮3,其中,第一排的三根滑轮轴4为定滑轮组的组件,第二排的三根滑轮轴4为动滑轮组的组件,在三列滑轮轴4中,中间的一列为第二列,另外两列分别为第一列和第三列,在本实施例中,取标记A`处为第一排第一列,取标记B处为第二排第三列;在第一排第二列的滑轮轴4的中部上设有一个滑轮3,其余五根滑轮轴4上分别设置有上侧和下侧共两个滑轮3,这里所说的上侧和下侧,均是相对于第一排第二列中部的滑轮3而言。且这五根滑轮轴4中,第一排第一列上侧的滑轮3与第一排第三列上侧的滑轮3位于同一平面,第二排的三根滑轮轴4的上侧的滑轮3位于同一平面,第一排第一列下侧的滑轮3与第一排第三列下侧的滑轮3位于同一平面,第二排的三根滑轮轴4的下侧的滑轮3也位于同一平面;定滑轮组还包括一个竖直设置的大滑轮2,钢丝绳由大滑轮2依序穿过第二排第二列上侧的滑轮3、第一排第一列上侧的滑轮3、第二排第一列上侧的滑轮3、第一排第一列下侧的滑轮
3、第二排第一列下侧的滑轮3、第一排第二列上的滑轮3、第二排第二列下侧的滑轮3、第一排第三列上侧的滑轮3、第二排第三列上侧的滑轮3、第一排第三列下侧的滑轮3、第二排第三列下侧的滑轮3并固定连接到定滑轮组的支架5上。该大滑轮2与第一排第二列的滑轮轴4对齐。
[0020]本实施例所述的卷扬机构的动滑轮组的两侧受力均匀,使用十一个滑轮达到十二倍的变倍率,使滑轮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动滑轮组的效率,而且每根滑轮轴上最多只有两个滑轮,可以增加滑轮轴的使用寿命。
[0021]除了上述卷扬机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设置有上述卷扬机构的工程机械,该工程机械可以为起重机或打桩机,该起重机或打桩机的其它各部分的结构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卷扬机构,包括卷筒(I)、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包括两排三列共六根相互平行的滑轮轴(4)以及十一个水平设置的滑轮(3),其中,第一排的三根滑轮轴(4)为定滑轮组的组件,第二排的三根滑轮轴(4)为动滑轮组的组件,在所述三列滑轮轴(4)中,中间一列为第二列,另外两列分别为第一列和第三列;在第一排第二列的滑轮轴(4)上设有一个滑轮(3),其余五根滑轮轴(4)上分别设置有上侧和下侧共两个滑轮(3);所述定滑轮组还包括一个竖直设置的大滑轮(2),钢丝绳由大滑轮(2)依序穿过第二排第二列上侧的滑轮(3)、第一排第一列上侧的滑轮(3)、第二排第一列上侧的滑轮(3)、第一排第一列下侧的滑轮(3)、第二排第一列下侧的滑轮(3)、第一排第二列上的滑轮(3)、第二排第二列下侧的滑轮(3)、第一排第三列上侧的滑轮(3)、第二排第三列上侧的滑轮(3)、第一排第三列下侧的滑轮(3)、第二排第三列下侧的滑轮(3)并固定连接到所述定滑轮组的支架(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第二列上的滑轮(3)设置在所述滑轮轴(4)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第一列上侧的滑轮(3)与第一排第三列上侧的滑轮(3)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排的三根滑轮轴(4)的上侧的滑轮(3)位于同一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第一列下侧的滑轮(3)与第一排第三列下侧的滑轮(3)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排的三根滑轮轴(4)的下侧的滑轮(3)位于同一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滑轮(2)与所述第一排第二列的滑轮轴(4)对齐。
6.一种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机械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卷扬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机械为起重机或打桩机。
【文档编号】B66D1/20GK203545548SQ201320598207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6日
【发明者】赵悦, 陈白禹, 安贵平 申请人: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