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95034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防止由在异常发生时在最靠近层层间调整没有完成而引起的关入事故。本实施方式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具备电梯控制装置(10)和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电梯控制装置(10)在异常发生时使轿厢框架(1)行驶到最靠近层。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具有在轿厢框架(1)向最靠近层行驶时判定轿厢框架(1)的层间调整工作是否在预先设定的第1时间内完成的完成可否判定部,在判定为轿厢框架(1)的层间调整工作在第1时间内完不成的情况下将轿厢框架(1)的层间调整工作停止。
【专利说明】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3 - 185089(申请日:2013年9月6日)为基础,享受该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照该申请,包含该申请的内容的全部。
[0002]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具有将至少2个轿厢室上下连结的轿厢框架、能够与目的地层的层间长度一致而调整该轿厢框架的轿厢室间的距离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

【背景技术】
[0003]在超高层建筑等中,为了提高建筑的空间效率,作为建筑内的纵向的交通单元,使用将上下2段轿厢室连接起来的电梯。将这样的电梯称为“双层电梯”。
[0004]在该双层电梯中,具有具备使轿厢框架内的上下的轿厢室互相移动而调整轿厢室间的距离的层间调整功能的电梯。通过该层间调整功能,即使在建筑物的各楼层的高度不是一定的情况下,上下的轿厢室也能够与各楼层的高度一致而到站。
[0005]另外,在电梯中,在例如发生地震的情况下,实施在最靠近层紧急停止、在此使乘客下电梯的“地震管制运行”。此时,判断能否在距地震发生预定时间内(大致10秒以内)在最靠近层停止。在电梯不能在预定时间内在最靠近层停止的情况下,强制减速而立即使其停止。


【发明内容】

[0006]然而,在上述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的双层电梯中,有即使能够在预定时间内在最靠近层停止、在上下的轿厢室间的层间调整的期间也来不及完成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能在最靠近层将上下的轿厢室的门打开,所以会将乘客关入轿厢室内。
[0007]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能够防止关入事故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所述关入事故是由在异常发生时在最靠近层层间调整没有完成而引起的。
[0008]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该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具有将至少2个轿厢室在上下方向上连结的轿厢框架,能够调整上述轿厢框架的各轿厢室间的距离,其中,具备:电梯控制装置和层间调整控制装置。
[0009]电梯控制装置在异常发生时使上述轿厢框架行驶到最靠近层。
[0010]层间调整控制装置,具有在上述轿厢框架通过该电梯控制装置而上述最靠近层向行驶时、判定上述轿厢框架的层间调整工作(动作)是否在预先设定的第I时间内完成的完成可否判定部,在判定为上述轿厢框架的层间调整工作在上述第I时间内完不成的情况下将上述轿厢框架的层间调整工作停止。
[0011]根据上述构成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能够防止关入事故,所述关入事故是由在异常发生时在最靠近层层间调整没有完成而引起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的构成的图。
[0013]图2是表示设置于该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的存储装置的构成的图。
[0014]图3是表示设置于该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的层间长度表的一例的图。
[0015]图4是表示设置于该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的工作速度表的一例的图。
[0016]图5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电梯控制装置与层间调整控制装置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0017]图6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的地震管制运行时的处理工作的流程图。
[0018]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电梯控制装置与层间调整控制装置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0019]图8是用于对该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的开门允许区域进行说明的图。
[0020]图9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的地震管制运行时的处理工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2](第I实施方式)
[0023]图1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的构成的图。另外,在这里,以在I个轿厢框架I具有2个轿厢室(以下,称为上轿厢与下轿厢)2、3的双层电梯为例进行说明。
[0024]在曳引机11上,经由偏导轮12等卷绕有主曳引绳13。通过该曳引机11的驱动,轿厢框架I经由主曳引绳13而在升降通道内升降工作。在该轿厢框架I上,经由滚珠丝杠5a、5b、6a、6b将上轿厢2与下轿厢3连结得在上下方向上移动自如。这些滚珠丝杠5a、5b、6a、6b由上梁Ia与中间梁7支撑,分别通过马达4a、4b的驱动使上轿厢2与下轿厢3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0025]另外,在轿厢框架I上,搭载有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和/或未图示的门控制装置等。这些装置类经由布线于轿厢下管道15的引线14而连接于电梯控制装置10。
[0026]电梯控制装置10被称为所谓“控制盘”,设置于建筑的机械室等。电梯控制装置10进行曳引机11的驱动控制等电梯全体的控制。在电梯控制装置10上连接有地震探测器16。在通过该地震探测器16检测到预定级别以上的地震时,电梯控制装置10使行驶中的轿厢框架I在最靠近层停止,在此使乘客下电梯而等待。将这样的运行称为“地震管制运行”。
[0027]另一方面,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根据来自电梯控制装置10的指示,驱动马达4a、4b,上调整轿厢2与下轿厢3之间的距离。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具备能够更换的存储装置30。作为存储装置30,使用例如EEPR0M、存储卡或者USB存储器等。
[0028]在存储装置30中,如图2所示,设有与控制上的目的地层相对的层间长度表31 (参照图3)、与出发层和目的地层相对的工作速度表32 (参照图4)。
[0029]在图3中表示层间长度表31的一例。在该例中,通过从电梯控制装置10输出的楼层指令信号表示所指定的控制上的目的地层的层间长度。
[0030]在图4中表示工作速度表32的一例。在该工作速度表32中,设定有进行层间调整工作的情况下的速度。例如,相对于从IF向3F的行驶,设定有使上轿厢2与下轿厢3以45mm/s的速度移动那样的参数。另外,图中的负号意味着以该速度使上轿厢2与下轿厢3的间隔变窄。
[0031 ] 在这里,对双层电梯的到站控制进行简单说明。
[0032]在双层电梯中,当在目的地层到站时,通过轿厢框架用的到站检测板21对轿厢框架I进行定位而使其到站。详细地说,在设置于轿厢框架I的到站开关24进入到到站检测板21的范围内时停止。另外,在带层间调整功能的双层电梯中,以轿厢框架I的中央成为上轿厢2与下轿厢3的层间中央的方式,确定到站检测板21的位置。
[0033]另外,在目的地层确定了的时间点通过马达4a、4b的驱动开始层间调整,与该目的地层的层间长度一致而调整轿厢框架I内的上轿厢2与下轿厢3的间隔。与轿厢框架I同样相对于上轿厢2与下轿厢3也设有到站开关25、26。通过这些到站开关25、26与轿厢室用的到站检测板22、23的位置关系,能够确认上轿厢2与下轿厢3的定位(级别一致)。另外,到站检测板21?23被配设于升降通道壁。另外,图中的27a、27b表示各层的乘梯厅。
[0034]图中的40?42为PG (pulse generator)。PG40被设置于曳引机11的旋转轴,与曳引机11的旋转同步而输出脉冲信号。PG41、42被设置于层间调整用的马达4a、4b的旋转轴,分别与马达4a、4b的旋转同步而输出脉冲信号。这些脉冲信号被向电梯控制装置10给予。
[0035]另外,在图1中,设为根据功能而将电梯控制装置10与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分割的构成,但也可以设为在物理上仅将马达4a、4b的驱动控制部分搭载于轿厢框架1、其他设置于电梯控制装置的构成。
[0036]图5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中的电梯控制装置10与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0037]在电梯控制装置10与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上设有未图示的输入输出装置,经由该输入输出装置对各种信号进行交换。具体地说,在轿厢框架I的目的地层(也称为目的层)确定了时,从电梯控制装置10与表示该目的地层的信号一起向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输出调整指令。由此,在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中,从存储装置30读出与目的地层相对应的层间长度数据,与该目的地层的层间长度一致而对轿厢框架I内的上轿厢2与下轿厢3的间隔进行调整。另外,轿厢框架I的目的地层包含与上轿厢2相对应的层和与下轿厢3相对应的层。
[0038]在这里,在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中,具备完成可否判定部20a,其用于从在电梯控制装置10接受了调整指令时、判定是否在预定的时间K。以内(大致10秒以内)将轿厢框架1(上轿厢2与下轿厢3)的层间调整工作完成。在不能在时间Ktl以内将层间调整工作完成的情况下,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将判定结果(否)向电梯控制装置10输出。由此,在电梯控制装置10,识别为不能完成。
[0039]电梯控制装置10在通过地震探测器16探测到预定级别以上的地震的情况下,进行使轿厢框架I在最靠近层停止的地震管制运行。此时,在电梯控制装置10中,具备用于判定是否能够使轿厢框架I在预定的时间TO以内在最靠近层停止的停止可否判定部10a。如果能够在时间TO以内在最靠近层停止,则电梯控制装置10将最靠近层设为目的地层而使轿厢框架I行驶并且对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输出调整指令。
[0040]另一方面,在不能在时间TO以内在最靠近层停止的情况下,电梯控制装置10使轿厢框架I立即强制减速停止。另外,在输出调整指令后、从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输出判定结果(否)的情况下,将调整指令中止,使轿厢框架立即强制减速停止。
[0041]另外,在从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对电梯控制装置10输出判定结果(否)的情况下,电梯控制装置10将与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相对的调整指令的输出停止。由此,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的工作停止。调整工作的主导权位于电梯控制装置10侧。这为了防止在地震发生以外时随便地在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侧将调整工作停止。
[0042]以下,对地震管制运行时的处理工作进行详细说明。
[0043]图6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的地震管制运行时的处理工作的流程图。
[0044]在通过地震探测器16探测到预定级别以上的地震时(步骤All的Yes),电梯控制装置10判定是否能够在预定的时间TO以内在最靠近层将轿厢框架I停止(步骤A12)。详细地说,将距轿厢框架I的现在位置最近的层定为最靠近层。通过基于到该最靠近层的距离与行驶速度而计算到该最靠近层的到达时间,判定是否能够在时间TO以内将轿厢框架I停止。时间TO通过管制运行时的行驶速度等而预先设定,例如为10秒。
[0045]在不能在时间TO以内在最靠近层将轿厢框架I停止的情况下(步骤A13的No),电梯控制装置10将轿厢框架I在最靠近层的跟前强制减速而立即使其停止(步骤A23)。这因为当在运行到最靠近层的途中再次发生地震等时危险。减速停止后,等待预定时间经过,如果在该期间内没有再次发生地震,则从减速停止的位置向最靠近层再出发,此时改为进行层间调整,在最靠近层到站而开门而使乘客下电梯。
[0046]如果能够在时间TO以内在最靠近层将轿厢框架I停止(步骤A13的Yes),则电梯控制装置10使轿厢框架I以预定的速度向最靠近层行驶(步骤A14)。此时,电梯控制装置10对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输出将最靠近层设为目的地层的调整指令(步骤A15)。
[0047]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接受该调整指令而开始层间调整工作(步骤A16)。详细地说,从层间长度表31读出与最靠近层相对应的层间长度数据,并且从工作速度表32读出与从现在位置到最靠近层的距离相对应的工作速度数据。基于这些数据而驱动马达4a、4b,使上轿厢2与下轿厢3的间隔与该最靠近层的层间长度一致。
[0048]此时,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判定是否能够在预定的时间K。以内使层间调整工作完成(步骤A17)。在判定为能够在时间Ktl以内将层间调整工作完成的情况下(步骤A18的Yes),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继续层间调整工作,使上轿厢2与下轿厢3的间隔与该最靠近层的层间长度一致(步骤A19)。时间Ktl与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的工作速度相应而预先设定,例如为10秒。
[0049]在轿厢框架I在最靠近层到站时,电梯控制装置10将上轿厢2与下轿厢3开门而使乘客下电梯后,将运行停止(步骤A20)。另外,轿厢框架I在最靠近层到站从到站开关24与到站检测板21的位置关系而得知。另外,上轿厢2与下轿厢3是否分别在最靠近层的乘梯厅位置停止从到站开关25、26与到站检测板22、23的位置关系而得知。
[0050]另一方面,在不能在时间Ktl以内使层间调整工作完成的情况下(步骤A18的No),电梯控制装置10将与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相对的调整指令的输出停止(步骤A21)。由此,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将层间调整工作停止(步骤A22)。
[0051]另外,在电梯控制装置10,在从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接受调整工作的判定结果(否)时,使轿厢框架I强制减速而使其立即停止(步骤A23)。在减速停止后,等待预定时间经过。如果在该期间再次发生地震,则从减速停止的位置向最靠近层再出发,此时改为进行层间调整,在最靠近层开门而使乘客下电梯。
[0052]这样,具备在地震发生时在时轿厢框架I在最靠近层停止时判定层间调整工作是否在预定的时间Ktl以内完成的功能,在判定为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将层间调整工作停止。由此,能够防止在最靠近层停止后没有将门打开而将乘客关入轿厢室内的事态。
[0053]在将层间调整工作停止的情况下将轿厢框架I减速停止,然后在确认为安全的时间点使其从减速停止的位置向最靠近层移动。此时,将层间调整再开始,所以能够在最靠近层开门而使乘客安全地下电梯。
[0054](第2实施方式)
[0055]接下来,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56]在上述第I实施方式中,在判定为层间调整工作在预定的时间Ktl以内完不成的情况下将层间调整工作停止。在第2实施方式中,以在时间Ktl以内来得及完成的方式适当变更层间调整的工作速度和/或层间长度。
[0057]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电梯控制装置10与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的功能构成的框图。另外,对于与上述第I实施方式中的图5相同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其详细的说明省略。
[0058]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中除了完成可否判定部20a,还具备速度变更判定部20b与层间长度变更判定部20c。
[0059]速度变更判定部20b,在通过完成可否判定部20a判定为轿厢框架I的层间调整工作在预定的时间Ktl内完不成的情况下将调整时的工作速度提高到最高速度而判定是否在时间Ktl内来得及完成。在通过该速度变更判定部20b判定为在时间Ktl内来得及完成的情况下,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切换为最高速度而进行轿厢框架I的层间调整。
[0060]层间长度变更判定部20c,在判定为轿厢框架I的层间调整工作在预定的时间K。内完不成的情况下通过在开门允许区域内变更层间长度而判定是否在时间Ktl内来得及完成。在通过该层间长度变更判定部20c判定为在时间Ktl内来得及完成的情况下,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变更与最靠近层相对的层间长度而进行轿厢框架I的层间调整。
[0061]所谓开门允许区域,是由轿厢室用的到站检测板22、23定的能够开门的范围,也称为“开门行驶保护区域”。在上轿厢2与下轿厢3在开门允许区域内到站时允许开门,当在该开门允许区域外由于任何的异常而开门的情况下将行驶禁止。
[0062]在这里,如图8所示,如果上轿厢2与下轿厢3在各层的乘梯厅27a、27b正确地到站,则到站开关25、26分别位于到站检测板22、23的范围内即开门允许区域内。另外,2a、3a为轿厢门,在到站时与未图示的乘梯厅门配合而开闭。
[0063]在上轿厢2与下轿厢3在任意的层到站时,理想地,优选为上轿厢2与下轿厢3以到站开关25、26位于到站检测板22、23的各自的中心位置的方式到站的状态。但是,只要到站开关25、26位于到站检测板22、23的范围内,便允许上轿厢2与下轿厢3的开门。因此,如果层间调整工作在时间Ktl内来得及完成,则在轿厢室用检测板22、23的范围内即开门允许区域内变更与最靠近层相对的层间长度而进行轿厢框架I的层间调整。
[0064]以下,对地震管制运行时的处理工作进行详细说明。
[0065]图9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的地震管制运行时的处理工作的流程图。另夕卜,在图9中,步骤Bll?B20的处理与上述图6的步骤All?A20的处理同样。另外,步骤B13的No — B28的处理与上述图6的步骤A13的No — A23的处理同样。
[0066]在这里,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步骤B18中,在判定为不能在预定的时间K。以内将层间调整工作完成的情况下(步骤B18的No),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获取物件的最高速度(步骤B21)。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将调整时的工作速度提高到该最高速度而判定是否在时间Ktl内来得及完成(步骤B22)。所谓“物件的最高速度”,为由本件的电梯所搭载的层间调整控制功能而规定的最高速度。
[0067]如在图4中说明,层间调整的工作速度从出发层与目的地层的关系而预先设定。该工作速度不是最高速度,是具有某种程度余量的额定速度。这因为,如果加快层间调整的工作速度,则上轿厢2与下轿厢3较大摆动从而乘客感觉不舒服,另外也产生噪音。但是,由于是发生地震的紧急事态,所以使层间调整比乘坐感觉优先。
[0068]如果在最高速度下层间调整工作在时间Ktl内来得及完成(步骤B23的Yes),则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将层间调整的工作速度T提高到最高速度而进行层间调整而在时间Ktl内将工作完成(步骤B19)。
[0069]另一方面,在将层间调整的工作速度提高到最高速度、层间调整工作在时间Ktl内也来不及完成的情况下(步骤B23的No),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通过在图8中说明的开门允许区域内变更层间长度而判定层间调整工作是否在时间Ktl内来得及完成(步骤B24)。在通过变更层间长度从而层间调整工作在时间Ktl内来得及完成的情况下(步骤B25的Yes),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在开门允许区域内对与最靠近层相对的层间长度进行调整而在时间K0内将工作完成(步骤B19)。
[0070]在变更层间长度层间调整工作在时间Ktl内也来不及完成的情况下(步骤B25的No),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对电梯控制装置10输出判定结果(否)(步骤B26),将层间调整工作停止(步骤B27)。
[0071]另外,在电梯控制装置10,在从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接受调整工作的判定结果(否)时,将轿厢框架I强制减速而立即使其停止(步骤B28)。减速停止后,等待预定时间经过,如果在该期间内没有再次发生地震,则使其从减速停止的位置向最靠近层移动,再开始层间调整而在最靠近层使乘客下电梯。
[0072]这样根据第2实施方式,以在时间Ktl以内来得及完成的方式适当变更层间调整的工作速度和/或层间长度。由此,与上述第I实施方式同样,能够防止在最靠近层停止后没有将门打开而将乘客关入轿厢室内的事态。
[0073]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假设发生地震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也能够适用于例如建筑由于强风而较大摆动的情况下等需要使电梯(轿厢框架I)在最靠近层停止那样的异常发生时。
[0074]根据以上述的至少I个实施方式,提供能够防止关入事故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所述关入事故是由在异常发生时在最靠近层层间调整没有完成而引起的。
[0075]另外,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意图并不是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的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和/或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和/或宗旨,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与同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该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具有将至少2个轿厢室在上下方向上连结的轿厢框架,能够调整上述轿厢框架的各轿厢室间的距离,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梯控制装置,其在异常发生时使上述轿厢框架行驶到最靠近层;和 层间调整控制装置,其具有在上述轿厢框架通过该电梯控制装置而向上述最靠近层行驶时、判定上述轿厢框架的层间调整工作是否在预先设定的第1时间内完成的完成可否判定部,在判定为上述轿厢框架的层间调整工作在上述第1时间内完不成的情况下将上述轿厢框架的层间调整工作停止。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其特征在于: 上述层间调整控制装置, 在上述轿厢框架向上述最靠近层行驶时开始上述轿厢框架的层间调整工作,在该工作中在通过上述完成可否判定部判定为上述轿厢框架的层间调整工作在上述第1时间内完不成的情况下将上述轿厢框架的层间调整工作停止。
3.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其特征在于: 上述层间调整控制装置, 具有在判定为上述轿厢框架的层间调整工作在上述第1时间内完不成的情况下将调整时的工作速度提高到最高速度而判定是否在上述第1时间内来得及完成的速度变更判定部,在判定为在上述第1时间内来得及完成的情况下切换为上述最高速度而进行上述轿厢框架的层间调整。
4.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其特征在于: 上述层间调整控制装置, 具有在判定为上述轿厢框架的层间调整工作在上述第1时间内完不成的情况下通过在开门允许区域的范围内变更层间长度而判定是否在上述第1时间内来得及完成的层间长度变更判定部,在判定为在上述第1时间内来得及完成的情况下在上述开门允许区域内对与该最靠近层相对的层间长度进行变更而进行上述轿厢框架的层间调整。
5.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梯控制装置, 具有判定能否使上述轿厢框架在预先设定的第2时间内在上述最靠近层停止的停止可否判定部,在判定为不能使上述轿厢框架在上述第2时间内停止的情况下或者判定为上述轿厢框架的层间调整工作在上述第1时间内完不成的情况下将上述轿厢框架的行驶强制减速停止。
【文档编号】B66B1/06GK104418189SQ201410347446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6日
【发明者】原英敬 申请人: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