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用于细长物品的护套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42343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用于制造用于细长物品的护套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用于细长物品的护套、尤其是用于电缆束的包覆物的方法,根据该方法,将具有载体和基本上全表面覆盖载体前侧的第一胶粘层的胶粘带与无胶粘层的载体带通过如下方式结合成层压物,即,所述胶粘带在其两个纵向边缘的至少一个上定义第一超出部的情况下以其第一胶粘层施加在载体带上。



背景技术:

第一胶粘层在载体的前侧上基本上全表面地覆盖载体。这表示,整个前侧覆盖有胶粘层,除了例如在边缘区域中或在各个带之间可能的留空。也就是说,本发明不仅包括载体的整个前侧的面状连续的胶粘层,而且原则上也包括覆盖前侧的带状涂层或甚至还包括前侧的具有相关胶粘剂的仅点状的涂层。

与此相对,载体带不设有胶粘层。也就是说,载体带明确地并非胶粘带,因为缺少胶粘层。尽管如此,载体带原则上可设有无粘性涂层、如漆层或类似物。

为了与载体带结合,胶粘带以其第一胶粘层施加在载体带上。在此相对于载体带定义胶粘带的第一超出部。在该第一超出部上因此实现胶粘带的朝向外的胶粘层,该胶粘层通常用作层压物的用于固定在细长物品上的固定带,如下面还将详细说明的。

在根据us4327246的现有技术中这样规定:最终两个胶粘带设有一个共同的载体,该载体至少首先不具有胶粘层。具体而言,两个胶粘带沿走向分别在胶料侧具有偏移地相互层合。为了使细长物品集束,已知的层压物平行于此定向并且随后卷绕细长物品。在此原则上也能以螺旋形或盘旋形运动来处理。

现有技术还包括根据ep1875573b1的教导。在此总共使用三个胶粘带。首先将第一和第二单面有粘性的胶粘带沿走向分别在胶料侧具有偏移地相互层合。然后在该包覆物的第一胶粘带的自由边缘上将第三单面有粘性的胶粘带再次沿走向在胶料侧具有偏移地层合到第一胶粘带上。第三胶粘带在此与第二胶粘带设置在第一胶粘带的相同侧上。

由此虽然能够包覆电缆束并且提供重要保护以防通过锐利边缘、毛刺和焊点上的刮蹭和摩擦受到机械损伤。但制造十分复杂。因为总共要将三个单面有粘性的胶粘带按特定方法顺序具有偏移地相互层合。在该操作方法中不能进行可能的校正,因此必要时须使用保护膜。

ep1312097b1涉及一种大致同类型的方法。在此设置纺织覆盖物,该纺织覆盖物在一个窄的边缘区域中设有自粘胶粘带。此外设有另外的第二自粘胶粘带。两个胶粘带在覆盖物的相配纵向边缘上延伸。通过这种方式应实现一种简单、价廉且快速的包覆。覆盖物本身不具有胶料。但又必须使用至少两个自粘胶粘带,其操作在制造层压物时十分复杂并且易出问题。在此本发明总体上将实现弥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基于的技术任务在于进一步改善这种类型的用于制造用于细长物品的护套的方法,以便简化生产并且总体上降低成本。

为了解决该技术任务,同种类型的方法在本发明范围中的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带的载体附加于第一胶粘层在其背侧上基本上在部分面上设有另外的第二胶粘层。

通常在胶粘带与载体结合之后才在胶粘带载体的背侧上施加所述部分表面的另外的第二胶粘层。但原则上也可从一开始就将第一和第二胶粘层设置在载体上并且将如此设置的胶粘带整体与载体结合成层压物。

但通常在此使用自粘胶粘带,所述胶粘带在前侧上已经具有第一胶粘层,但该胶粘带的背侧首先并不设有胶粘层。一旦该自粘胶粘带与载体结合成层压物,可在最后一个步骤中为相关胶粘带的载体的背侧附加地设置所述另外的第二胶粘层。

如上所述,胶粘带的载体在其前侧上设有第一胶粘层,该第一胶粘层基本上全表面地覆盖相关前侧。与此相反,设置在载体背侧上的第二胶粘层仅确保基本上部分表面的胶粘层。这表示,载体的相关背侧仅部分被第二胶粘层覆盖、即可在部分表面上看到。大致可与第一胶粘层相同地来相对描述第二胶粘层,即第二胶粘层原则上也可构造为带状涂层、点状涂层等,只要胶粘层仅部分表面地覆盖相关背侧。

总之,本发明首先避免操作和处理三个分别在单面有粘性的胶粘带,其根据ep1875573b1的教导必须被强制地相互进行处理。而是仅使用一个(唯一的)单面有粘性的胶粘带,该胶粘带与载体结合成层压物并且最终在该胶粘带的背侧上基本上在部分面上设置第二胶粘层。因此从一开始就避免了可能的操作问题。不同于根据ep1312097b1的教导,也看到了简化,因为在本发明范围中并且根据有利方案一个唯一的、具有载体和前侧上的胶粘层的胶粘带与载体带结合成层压物。

无胶粘层的载体带通常是纺织带材。原则上在此也可使用塑料膜、金属膜、纸膜、纸幅或其它面状材料。当载体材料或者说用于载体带的材料构造为纺织带材时,面状非织造材料、织物、针织物、丝绒、毛毡或泡沫材料层已证明是有利的。此外,因为按本发明的包覆物用于制造细长物品的护套,因此可根据材料选择在载体带中实现某些附加性能。

总之本发明基于下述认识:所述载体带在制造护套时与细长物品直接物理接触。大多数时候在至少相应于半圈的长度上看到载体带与细长物品的接触。因为在制造护套时这样操作,即,将包覆物或者说层压物围绕细长物品纵向卷绕。

通过在载体带与细长物品之间的物理接触在制造护套时例如适宜的是,当担心细长物品的啪嗒声或必须抑制这种声音时,可使用丝绒或泡沫材料来制造载体带。载体带也可具有其它功能、如吸收水分,因此非织造材料是特别合适的。载体材料也可提供附加的电绝缘,这在此例如通过加工具有高电阻的塑料来实现。无论如何所有这些材料的共同点在于,载体带的单位面积质量通常低于500g/m2、甚至尤其是低于250g/m2

如上所述,载体带根据本发明构造成无胶粘层的,即不具有胶粘层。当然原则上可想到涂层、如漆层。出于成本考虑,通常省却涂层并且载体带不仅无胶粘层,而且通常甚至设计成无涂层的。

由于载体带构造成无胶粘层的,因此其可在定向时毫无问题且无困难地与单面设有胶粘层的(唯一的)胶粘带结合成层压物。为此只需使相关(唯一的)胶粘带以其第一胶粘层附着在载体带上。因此载体带与第一胶粘层相互接触并且在该过程中在极简单的情况下简单且牢固地与胶粘带粘接。

在胶粘带载体背侧上的第二胶粘层涉及这样的胶粘层,其在极简单的情况下借助掩膜被施加到载体的相关背侧上。由此可借助另外的第二胶粘层简单且毫无问题地实现所提到的部分表面的涂层。作为替代方案,第二胶粘层也可由转印带或转印膜携带并且随后借助转印带或转印膜施加到胶粘带的背侧上。

在此,大多这样操作,胶粘带以其第一胶粘层在胶粘带的两个纵向边缘上分别定义一个超出部的情况下附着在载体带上。也就是说,根据有利方案不仅实现第一超出部,而且也附加地实现另一超出部,更确切地说,在胶粘带的两个纵向边缘上。由此,胶粘带以其两个纵向边缘相对于载体带突出并且在相应超出部区域中胶粘带的胶粘层朝向外。由此,两个超出部可特别有利地用于护套在细长物品上的固定和包封。

实际上第一超出部在此情况下大多用作固定带并且确保层压物在细长物品上的固定。与此相对,第二超出部借助同样在那里露出并且朝向外的胶粘层大多用作封闭带。实际上通常这样设计,使得封闭带的朝向外的胶粘层与所述另外的第二胶粘层在包覆过程结束时相互接触,从而通过两个相互接触的第一和第二胶粘层提供特别持久的端侧封闭。

所述两个有利地设置的超出部通常具有不同宽度。实际上在此看到两个超出部和因此固定带或者说第一超出部与封闭带或者说第二超出部的宽度比介于1:1至1:5的范围中并且优选介于1:1至1:3的范围中。

此外大多这样设计,使得胶粘带的宽度比载体带的宽度超出所述一个或多个超出部的量。当相对于载体带仅实现胶粘带的一个超出部时,胶粘带的宽度是载体带宽度和第一超出部宽度之和。但当实现两个超出部时,则载体带的宽度是两个超出部宽度加上载体带宽度之和。

由于胶粘带在其两个超出部上分别设有朝向外的胶粘层并且所述胶粘层用于粘接,因此可简单地如所描述的那样定义和实现一方面固定带和另一方面封闭带。

在载体背侧上的第二胶粘层通常不相对于胶粘带设置在中央。更确切地,载体背侧上的第二胶粘层相对于中央平面朝向第一超出部方向偏移地设置。胶粘带的中央平面是胶粘带的镜像对称平面,该镜像对称平面将单面设有胶粘层的胶粘带沿其纵向延伸方向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带。在载体背侧上的第二胶粘层相对于该中央平面朝向第一超出部方向偏移地设置。

这种设置考虑到下述情况,即第一超出部用作固定带并且随后围绕细长物品纵向卷绕护套。在该过程中产生至少在纵向包套端部或封闭区域中可见的层压物的多层结构,由此可解释偏移。

第二胶粘层的宽度大致相应于第二超出部的宽度。基于之前已描述的第一超出部与第二超出部之间介于1:1至1:5范围内的尺寸比或者说宽度比,第二胶粘层的宽度相应于第二超出部的宽度并且常常超过第一超出部的宽度。尤其是第二超出部或者说封闭带的宽度至少应相应于第二胶粘层的宽度,以便通过所描述的相互接触实现护套的希望的可靠封闭。

超出部本身的宽度明显低于胶粘带的宽度。实际上本发明在此情况下提出这样的设计,即超出部的宽度是胶粘带宽度的5%至30%。优选超出部的宽度是胶粘带宽度的10%至20%。由此确保胶粘带以其一个或两个超出部在相应纵向边缘上最多突出其宽度的30%。

在包覆细长物品时常常这样操作,使得层压物以其第一超出部平行于细长物品定向并且固定在其上。第一超出部因此用作固定带。随后层压物纵向卷绕物品并且最后与第二胶粘层粘接成纵向包套。在此情况下第二超出部通常用作封闭带并且如所描述的那样与第二胶粘层相互接触,从而在纵向包覆物或者说纵向包套的端侧可看到特别牢固且耐久的封闭。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也包括一种包覆物,其特别适合用于制造用于细长物品的护套。相关包覆物在权利要求10中描述。

因此,描述了一种用于制造用于细长物品的护套的方法和一种相对应的包覆物,这两者可为细长产品提供特殊的机械保护。细长物品通常是一个或多个电缆线。此外,护套或者说包覆物通常结合电缆线用于汽车中。在此护套总体上能够保护各个电缆线或电缆束不受机械损伤。所述机械损伤例如可通过机动车中的刮蹭或切割出现并且根据本发明被避免。

根据本发明的操作方法以及相配的包覆物可特别简单且低成本地实现。这在汽车行业的巨大价格竞争背景下特别重要。在此可看到显著的优势。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仅示出一种实施例的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a至1c示出处于不同方法阶段中的、用于制造用于细长物品的护套的方法;并且

图2示出设置在细长物品上的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示出用于细长物品2的护套1。细长物品2在本实施例中且不受限制地涉及机动车中的多个组合的电缆线、电缆束等。现在借助护套1沿细长物品2或者说单个电缆线的纵向延伸方向包覆细长物品或电缆线。护套1因此相应于作为包覆物的纵向包套,这在图2中示出并且其制造在图1a至1c中详细示出。在此可见处于伸直状态中的护套1以及各个制造步骤。

在制造护套1时,首先提供一个设有胶粘层3的胶粘带3、4。该胶粘层3在胶粘带3、4的前侧上基本上全表面地覆盖胶粘带3、4的载体4,如图1a清楚示出。胶粘带3、4总体上具有宽度b。

胶粘带3、4的载体4可以是由织物或针织物制成的载体。通常使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织物或聚酰胺织物。但一般而言载体4也可构造为丝绒载体或针织物以及稀松布。通常载体4是纺织载体4,其原则上也可构造为无纺布。

除了其基本功能、即为胶粘层3提供支承面之外,胶粘带3、4的载体也可具有其它功能。因此可设想,载体4在其与胶粘层3相对置的表面上设有漆层、膜层等,以便在施加护套1之后保护如此被包覆的电缆线或细长物品2以防水分、如飞溅水进入。在此情况下载体4原则上也可构造为膜。在此,本发明基于以下基本认识:在施加护套1到细长物品2上时胶粘带3、4的与胶粘层3相对置的表面朝向外侧,因此可特别有利时承担所描述的附加功能。

此外,当护套1应设置在热的发动机部件区域中时、尤其是用于包覆机动车的发动机舱中的电缆时,载体4可用作热屏蔽装置或隔热装置。在此情况下,载体4可构造为金属膜。但也可设想,为纺织载体在其与胶粘层3相对置的表面上设置金属膜,以便尤其是反射热辐射。于是朝向外侧的金属膜大致用作隔热装置。

胶粘带3、4具有在约80mm至600mm范围内的宽度b。优选宽度b介于80mm至300mm之间的范围中。相应的胶粘带3、4的单位面积重量介于40g/m2至800g/m2的范围中并且优选介于100g/m2和500g/m2的范围中。胶粘带的厚度可在0.1mm至5mm之间的范围中并且优选在0.2mm至1mm之间的范围中。

胶粘层3涉及基于天然或合成橡胶的胶料。大多使用丙烯酸胶粘剂和尤其是热熔胶粘剂。原则上也可使用基于硅、聚氨酯或聚醚的胶料。作为胶粘层3的涂覆重量本发明建议介于约20g/m2至300g/m2范围内的值。

单面设有胶粘层3的胶粘带3、4借助载体带5结合成层压物3、4、5。为此目的,所述(唯一的)胶粘带3、4沿纵向延伸方向附着在载体带5上并且在胶粘带的两个纵向边缘的至少一个上定义第一超出部例如这在从图1b至图1c的过渡中清楚可见。

在该过程中无胶粘层构造的载体带5与相配的胶粘带3、4的胶粘层3粘接。这如此进行,使得单面有涂层的唯一胶粘带3、4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载体带5的前侧5a上或者说与前侧5a粘接。在图1b中还可看到载体带5的背侧5b。无论如何,载体带5以其前侧5a直接被压到胶粘带3、4的胶粘层3上并因此附着于胶粘层3上。

在载体带5与胶粘带3、4结合成层压物3、4、5之后,根据本发明为胶粘带3、4的载体4在其背侧、即远离载体带5或胶粘层3的一侧上设置另外的第二胶粘层7。因此,载体带5位于胶粘带3、4的前侧上并设置在那里,而第二胶粘层7则位于胶粘带3、4的背侧上。

可以看出,所述另外的第二胶粘层7——附加于胶粘带3、4的第一胶粘层3——仅在部分面上设置在相关胶粘带3、4背侧上。

为了具体实现胶粘带3、4的载体的背侧的该在部分面上的装备,在此使用的胶粘剂可借助掩膜通过喷涂施加到载体4的背侧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另外的第二胶粘层7明显厚于第一胶粘层3地示出。这种不同的显示方式仅用于清楚表示所述另外的第二胶粘层7的制造过程和设置。实际上两个胶粘层3、7通常以相似的单位面积涂覆重量或者说单位面积质量施加在相配的载体4上。所述单位面积涂覆重量或者说单位面积质量大多介于30g/m2至300g/m2的范围中。

作为替代方案,胶粘层7也可存在于未示出的转印膜上并且借助转印膜施加于载体4的背侧上。本发明也包括其它用于将胶粘层7施加于载体4背侧上的操作方式、如所谓的“吻合涂布”或“帘膜式淋涂”。此外,胶粘层7可借助前面已经提到的“喷涂法”限定于载体4的背侧上。

在拓扑方面总体上这样设计,使得胶粘带3、4以其第一胶粘层3分别在其两个纵向边缘上定义一个超出部的情况下附着在载体带5上。在此这样定向,使得胶粘带3、4在这两个超出部上以相应朝向外的胶粘层3定向。第一超出部是开头已经提到的固定带。而第二超出部用作封闭带,这在下面还将详细说明。

尤其是参考图1b可见,在该图中两个超出部具有大致相同的宽度。但实际上在此大多这样处理,即,在超出部之间的宽度比为1:1至1:5。也就是说,超出部或者说与之对应的固定带明显窄于超出部和与之对应的封闭带。

此外,胶粘带3、4总体上具有已经提到的宽度b,该宽度比载体带5的宽度c超出两个超出部的量。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的范围中适用:

参考图1b和1c可知,载体4背侧上的第二胶粘层7相对于中央平面z朝向第一超出部方向偏移地设置。该偏移考虑下述情况,即,在相应于根据图2的显示设置护套时层压物3、4、5包覆细长物品2一圈以上,因而不会看到细长物品2未被覆盖的区域并且在此被包围的电缆可最佳地被保护以防机械影响。

第二胶粘层7具有宽度d,该宽度大致相应于第二超出部或者说封闭带的宽度或超过相关超出部的宽度。各超出部本身具有与胶粘带的宽度b相比小得多的宽度。实际上在此可看到超出部的宽度介于胶粘带宽度的5%至30%的范围中,即:

至0.3b

通过使胶粘带3、4在其两个超出部上分别以相应朝向外的胶粘层3定向,层压物3、4、5可特别简单地纵向卷绕细长物品2。为此目的,层压物3、4、5首先借助在第一超出部或者说固定带上的胶粘层3固定在细长物品2上。

随后将包覆物根据图1c或2的显示纵向卷绕细长物品2。最后,将另外的第二超出部即固定带与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纵向包套粘接。另外,第二超出部上的胶粘层3与第二胶粘层7相互接触。通过这种方式可看到特别紧密的粘接,因为两个胶粘层3、7相互粘接(参见图2)。

在图2中示出,包覆物通过几乎双层的纵向卷绕包覆细长物品。这当然并非强制性的。也就是说,在本发明范围中并不仅存在如图所示的多层包覆物,而且细长物品也可例如仅具有单层包覆物。但这并未详细示出。

很明显,根据宽度b、c、d的变化和超出部宽度的变化可实现层压物3、4、5的不同总宽度以及固定带和封闭带的不同位置和尺寸。在此,总体上可实现在约80mm至600mm范围内的层压物3、4、5总宽度,从而可包覆各种不同直径的细长物品2。当然在此仅涉及示例性且非限制性的估值。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