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水堆非能动保护系统以及压差自力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214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压水堆非能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余热冷却系统:其至少由反应堆一回路以及用于在反应堆一回路停堆后对压水堆堆水余热冷却的堆芯余热冷却系统构成,反应堆一回路和堆芯余热冷却系统之间能够通过单向阀连通;安全注水系统:其包括高压注水系统、中压注水系统和低压注水系统,三者均与压力壳的进出口连通用于反应堆一回路停堆降压后对压力壳内注水;该三个注水系统与压力壳连通的注水管路上均设置非能动压差自力阀,所述压差自力阀阀门外壳内部的入口端内壁上设有阀瓣膜,阀瓣膜具有向下弯曲的弧度使阀瓣膜的纵切面为倒置的“人”字形,阀瓣膜上端固定在阀门内壁上,底端设有密封塞;以及安全壳冷却系统:包括储水凝结装置和空冷凝汽装置用于反应堆一回路停堆后冷却安全壳内的堆芯余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堆一回路包括堆芯、堆芯上部一侧出口连通一回路冷管道,一回路冷管道通过主循环泵连通至蒸汽发生器底部进口;蒸汽发生器上部连通二回路给水管道且蒸汽发生器顶部连通二回路主蒸汽管道,蒸汽发生器底部出口通过一回路热管道连通至堆芯进口,堆芯外设有压力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堆芯余热冷却系统包括:常压大容积水池,其内设有提升筒,提升筒内设有余热冷却器;常压大容积水池的顶部出口通过送水管连通池水空冷器上部进口,池水空冷器下部出口通过回水管连通至大容积水池底部进口,池水空冷器的出口高于大容积水池进口,池水空冷器的进口不高于大容积水池的出口;一回路热管道上通过连接管连通至单向阀进口,单向阀出口连通热水管,热水管穿过余热冷却器并连通冷水管,冷水管回流至堆芯;单向阀底部通过脐带管连通至一回路冷管道,脐带管上设有止回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注水系统包括高压安全注水箱,中压注水系统包括中压安全注水箱,低压注水系统包括常压大容积水池;压力壳两侧的进口和出口均连通有安全注水管,两侧安全注水管上均连通高压安全注水箱,且两侧安全注水管上均连通低压安全在注水箱,且两侧安全注水管之间通过低压安全注水管连通,低压安全注水管连通常压大容积水池;在各安全注水管与各安全注水箱之间的管路上均依次设置非能动的所述压差自力阀、常开电动截止阀和疏水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瓣膜为其侧边依次密封连接的至少三片,其上端均固定在阀门内壁上,其弧度使各阀瓣膜下端恰能够互相推抵,阀瓣膜下端围绕成的孔内设有橡胶密封塞,密封塞的塞头拔出方向为向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两相的所述阀瓣膜侧边之间的密封结构为分别设置在该两侧边且彼此咬合的密封密封胶条,迷宫密封胶条为交错设置的至少两层带有矩形牙的胶条。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高压安全注水箱和中压安全注水箱内均充以压缩氮气,高压安全注水箱的压力低于反应堆一回路压力允许值的下限且大于中压安全注水箱氮气压力,中压安全注水箱的氮气压力相当于反应堆一回路额定工作压力值的一半,低压安全注水的水源为常压大容积水池。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储水凝结装置包括常压水箱、板式凝汽器及排水管;板式凝气器上端为自由开口,直通安全壳内的空间;板式凝气器浸于常压水箱内并通过排水管连通至常压水箱外。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空冷凝汽装置包括空冷凝汽器、输汽管与回水管;安全壳由外层安全壳和钢制安全壳构成,空冷凝汽器布置于两层安全壳构成的之间的空间内,位于钢制安全壳的顶部高度;空冷凝汽器上部通过输汽管连通至钢制安全壳内,输气管高于板式凝汽器,空气凝汽器下部通过回水管进入钢制安全壳内且回水管低于板式凝汽器。10.一种在压水堆非能动保护系统中使用的压差自力阀,其特征在于:压差自力阀阀门外壳内部的入口端内壁上设有阀瓣膜,阀瓣膜具有向下弯曲的弧度使阀瓣膜的纵切面为倒置的“人”字形,阀瓣膜上端固定在阀门内壁上,底端设有密封塞。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