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20634阅读:1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保护膜,尤其涉及一种2.5D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曲面屏幕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手机采用了带有弧面的盖板玻璃。市场上现有的手机保护膜也被要求具有热弯定型功能以适应现在的手机发展。而现行的PET保护膜热塑性差,热压后容易反弹,难以成型。

针对以上难题,现有技术大致有三种解决方案:

1、将玻璃做成2.5D弧形的形状,用AB胶将玻璃固定,此方案价格昂贵,且玻璃难以成型,工艺复杂,良率低。

2、将保护膜的PET基材做薄,将压敏胶层加厚加粘,使保护膜牢牢贴合在手机屏幕上,此方案导致胶层剥离力过大,且容易残胶,排气性差,不方便普通用户使用。

3、采用软质基材,如TPU,利用软质材料的柔软性贴合弧面屏幕。此方案软质材料难以控制涂布张力,易变形,且表面不能做硬化处理,防刮性差,软质材料难以模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2.5D保护膜,利用PC/PMMA良好热弯性能,解决了PC面不耐溶剂、附着力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2.5D保护膜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2.5D保护膜,所述保护膜从上到下依次为PET基材、有机硅压敏胶保护层、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硬化层、PMMA层、PC层、有机硅压敏胶保护层、PET离型膜,所述PMMA层与所述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硬化层的接触面上涂覆有预处理底涂层,所述PC层与所述有机硅压敏胶保护层的接触面上涂覆有预处理底涂层。

优选的,所述预处理底涂层由异丙醇、丙二醇甲醚和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组成。

优选的,所述保护膜各层厚度为:PET基材15-75μm,有机硅压敏胶保护层5-15μm、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硬化层3-6μm、PMMA层和PC层的总厚度为100-200μm、有机硅压敏胶保护层20-60μm、PET离型膜25-75μm,预处理底涂层0.3-1μm。

优选的,所述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硬化层由溶剂和树脂以及光引发剂组成,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甲苯、PMA、丁酮、IPA、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所述树脂由单官能度的聚氨酯丙烯酸和六官能度的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组成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组成,所述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

一种制备上述的2.5D保护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PC/PMMA基材预处理:PC/PMMA基材共挤后,通过网纹辊涂布的方式在PC和PMMA面涂布预处理底涂层,将基材处理好后,双面贴合PE膜收卷;

(2)、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硬化液涂布:将步骤(1)中预处理后的基材的PMMA面,通过网纹辊的方式涂覆硬化液;

(3)、涂布加成型液体有机硅压敏胶保护层:将步骤(2)处理好的基材的另一面涂布加成型有机硅压敏胶,并通过贴合辊,将离型膜贴合在所述压敏胶保护层上,收卷;

(4)贴合保护膜:在已硬化好的PMMA面贴合一层有机硅压敏胶保护膜。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预处理底涂层由异丙醇、丙二醇甲醚和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组成。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硬化液由溶剂和树脂以及光引发剂组成,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甲苯、PMA、丁酮、IPA、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所述树脂由单官能度的聚氨酯丙烯酸和六官能度的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组成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组成,所述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

优选的,所述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硬化液按重量份计由40-80份的溶剂、20-60份的树脂和0.3-1份的光引发剂组成。

优选的,步骤(2)中,网纹辊线数直径为20-100mm之间,线数选择为20-200LPI,控制涂布干膜厚度为3-6μm。

优选的,步骤(3)中有机硅压敏胶保护层的厚度控制在20-60μm。

PC/PMMA基材共挤后,表面达因值很低,普通胶水与硬化液难以涂覆,而且PC基材本身耐溶剂性能差,接触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甲苯等溶剂时,会导致膜面发雾,因此需要对基材本身做预处理。

运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复合材料透光率高,雾度低,提高了视觉体验;2、保护膜成型性良好,生产良率高;3、有机硅压敏胶保留了很好的排气性,适合普通消费者使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2.5D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2.5D保护膜,所述保护膜从上到下依次为PET基材1、有机硅压敏胶保护层2、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硬化层3、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5、PC(聚碳酸酯)层6、有机硅压敏胶保护层2、PET离型膜7,所述PMMA层5与所述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硬化层4的接触面上涂覆有预处理底涂层4,所述PC层6与所述有机硅压敏胶保护层2的接触面上涂覆有预处理底涂层4。

具体的,所述预处理底涂层4由异丙醇、丙二醇甲醚和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组成。

具体的,本发明的2.5D保护膜各层厚度为:PET基材15-75μm,有机硅压敏胶保护层5-15μm、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硬化层3-6μm、PMMA层和PC层的总厚度为100-200μm、有机硅压敏胶保护层20-60μm、PET离型膜25-75μm,预处理底涂层0.3-1μm。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硬化层由溶剂和树脂以及光引发剂组成,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甲苯、PMA、丁酮、IPA、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所述树脂由单官能度的聚氨酯丙烯酸和六官能度的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组成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组成,所述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

本发明的2.5D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PC/PMMA基材预处理:PC/PMMA基材共挤后,通过网纹辊涂布的方式在PC和PMMA面涂布预处理底涂层,将基材处理好后,双面贴合PE膜收卷;PC/PMMA基材共挤后,表面达因值很低,普通胶水与硬化液难以涂覆,而且PC基材本身耐溶剂性能差,接触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甲苯等溶剂时,会导致膜面发雾,因此需要对基材本身做预处理;具体的,所述预处理底涂层由异丙醇、丙二醇甲醚和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组成。

(2)、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硬化液涂布:将步骤(1)中预处理后的基材的PMMA面,通过网纹辊的方式涂覆硬化液;具体的,步骤(2)中,所述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硬化液由溶剂和树脂以及光引发剂组成,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甲苯、PMA、丁酮、IPA、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所述树脂由单官能度的聚氨酯丙烯酸和六官能度的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组成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组成,所述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

具体的,所述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硬化液按重量份计由40-80份的溶剂、20-60份的树脂和0.3-1份的光引发剂组成。

具体的,网纹辊线数直径为20-100mm之间,线数选择为20-200LPI,控制涂布干膜厚度为3-6μm。

(3)、涂布加成型液体有机硅压敏胶保护层:将步骤(2)处理好的基材的另一面涂布加成型有机硅压敏胶,并通过贴合辊,将离型膜贴合在所述压敏胶保护层上,收卷;具体的,有机硅压敏胶保护层的厚度控制在20-60μm。

(4)贴合保护膜:在已硬化好的PMMA面贴合一层有机硅压敏胶保护膜。

本发明技术PC/PMMA良好热弯性能,解决了PC面不耐溶剂、附着力差的问题,通过低剥离力、高排气性的有机硅压敏胶,实现了易用性与高性能的完美结合。

运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复合材料透光率高,雾度低,提高了视觉体验;2、保护膜成型性良好,生产良率高;3、有机硅压敏胶保留了很好的排气性,适合普通消费者使用。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