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高强度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7630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物,具体涉及一种保温高强度面料。



背景技术:

棉织物在工业领域比如工作服、劳保手套、物品遮盖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其中,作为物品包装应用时,需要面料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避免因为外界温度的变化导致被包装物品温度波动。现有纺织品所用的材料单一,即是几种化纤的混纺也无法满足柔性、保温要求;棉产品力学性能跟不上;而且现有面料纯靠加厚面料来达到保温效果,不仅浪费资源,更主要是无法应用于对厚度有要求的特种场所。因此需要研发新的面料,获得有效的保温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柔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温高强度面料。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温高强度面料,包括棉织物层、相变层、化纤混纺层;所述相变层包括多孔空心纤维、位于多孔空心纤维内的相变材料;所述相变层外表面设有胶黏剂层;所述相变层位于棉织物层与化纤混纺层之间;所述棉织物层远离相变层的一面设有毛圈结构;所述化纤混纺层远离相变层的一面设有壳聚糖层;所述化纤混纺层的经密度为580~592根/10厘米,纬密度为420~428根/10厘米;所述毛圈结构的经密度为160~172根/10厘米,纬密度为150~160根/10厘米。

本实用新型中,混纺是指织物的经线材料与纬线材料材质不同,比如锦纶涤纶混纺织物,化纤混纺层的厚度为0.3~0.35毫米,化纤混纺层可以增加面料的强度;在化纤混纺层远离相变层的一面设有壳聚糖层,壳聚糖层的厚度为0.08~0.1毫米,壳聚糖浸入化纤混纺层空隙,可以增加面料的稳定性,形成统一的整体,另外,设置壳聚糖层还可以减弱微生物等细菌对面料的侵蚀,延长使用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毛圈结构来自于棉织物,毛圈结构参数,包括毛圈高度、毛圈密度,会影响面料的透气度与柔软性,从而对面料的应用效果有很大影响。毛圈高度是带毛圈结构特有的一个指标,它是指毛圈顶部到织物基部之间的长度;本实用新型限定毛圈结构的高度为0.1~0.15毫米,能充分体现其柔性效果,同时不会降低接触摩擦力,保证面料的应用不受影响。在应用于物品遮盖、包装的时候,毛圈结构与物品接触,形成柔性接触,避免现有面料导致的摩擦过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棉织物层的经密度为380~392根/10厘米,纬密度为392~410根/10厘米;棉织物的厚度为0.6~0.7毫米。棉织物作为面料的本体,也是基体材料,需要具有相当的强度,能够支撑其两面的各层材料;同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棉织物柔性合适,利于加工成型。

本实用新型中,相变层的厚度为0.6~0.65毫米,相变层包括多孔空心纤维、位于多孔空心纤维内的相变材料。相变层是面料调温性能的重要结构,相变材料随着温度的变化发生相变从而调节温度;以多孔空心纤维为壳体,可以满足相变材料的相变,不会导致破裂等问题,保证面料应用安全性;可以将多孔空心纤维进入相变材料溶液,烘干即可得到相变层;相变层的主体为纤维结构,与棉织物层以及化纤混纺层有较好的相容性,限定厚度可以在保温的同时保持面料本身的韧性与强度。

本实用新型中,相变层通过粘接层与棉织物层以及化纤混纺层粘接,相变层位于面料中间,一方面可以保护相变层不被损坏,另外位于外侧的棉织物或者化纤混纺层可以提供与物品更好的接触性能。

本实用新型中,面料一面设置毛圈结构,另一面设有化纤混纺层;具有耐磨性、高强度的同时质地柔软,加工成纺织成品后,化纤混纺层朝外,毛圈结构在内;产品与毛圈结构接触,可以减少摩擦损伤;外侧化纤混纺层有效保证纺织成品的耐磨性,增加使用寿命。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首次提供了一种质软、保温性好的面料,可用于特种物品比如危化品的遮盖、包装;通过在棉织物一面设置毛圈结构,使得棉织物面料具有透气性好、柔软的优点,同时利用化纤混纺层使面料具有良好的强度、韧性、耐磨性。

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面料由于中间设置相变层结构,通过相变材料的调节,可以有效延迟外界温度变化对内在物品的影响;以多孔空心纤维为壳体,可以满足相变材料的相变,不会导致破裂等问题,保证面料应用安全性;特别的,本实用新型的面料中相变层结合毛圈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

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面料通过不同材料层的复合,来达到保温、柔软的效果;易于通过各种后处理加工方式,来实现不同领域纺织成品的制造;而且该面料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利于面料整体的使用寿命延长,避免了材料的浪费,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保温高强度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棉织物层1、相变层2、化纤混纺层3、多孔空心纤维4、相变材料5、胶黏剂层6、毛圈结构7、壳聚糖层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保温高强度面料包括棉织物层1、相变层2、化纤混纺层3;相变层位于棉织物层与化纤混纺层之间,相变层包括多孔空心纤维4、位于多孔空心纤维内的相变材料5;相变层外表面设有胶黏剂层6;棉织物层远离相变层的一面设有毛圈结构7,化纤混纺层远离相变层的一面设有壳聚糖层8;化纤混纺层的经密度为585根/10厘米,纬密度为425根/10厘米;毛圈结构的经密度为165根/10厘米,纬密度为155根/10厘米;毛圈结构的高度为0.12毫米;棉织物层的经密度为385根/10厘米,纬密度为405根/10厘米;相变层的厚度为0.62毫米;化纤混纺层的厚度为0.32毫米;棉织物的厚度为0.65毫米;壳聚糖层的厚度为0.09毫米。根据测试,本实用新型面料的温度延迟达到85分钟;拉伸强度达到56MPa。

实施例二:一种保温高强度面料包括棉织物层、相变层、化纤混纺层;相变层位于棉织物层与化纤混纺层之间,相变层包括多孔空心纤维、位于多孔空心纤维内的相变材料;相变层外表面设有胶黏剂层;棉织物层远离相变层的一面设有毛圈结构,化纤混纺层远离相变层的一面设有壳聚糖层; 化纤混纺层的经密度为580根/10厘米,纬密度为428根/10厘米;毛圈结构的经密度为160根/10厘米,纬密度为160根/10厘米;毛圈结构的高度为0.1毫米;棉织物层的经密度为392根/10厘米,纬密度为410根/10厘米;相变层的厚度为0.6毫米;化纤混纺层的厚度为0.3毫米;棉织物的厚度为0.7毫米;壳聚糖层的厚度为0.08毫米。根据测试,本实用新型面料的温度延迟达到82分钟;拉伸强度达到57MPa。

实施例三:保温高强度面料包括棉织物层、相变层、化纤混纺层;相变层位于棉织物层与化纤混纺层之间,相变层包括多孔空心纤维、位于多孔空心纤维内的相变材料;相变层外表面设有胶黏剂层;棉织物层远离相变层的一面设有毛圈结构,化纤混纺层远离相变层的一面设有壳聚糖层;化纤混纺层的经密度为592根/10厘米,纬密度为420根/10厘米;毛圈结构的经密度为172根/10厘米,纬密度为150根/10厘米;毛圈结构的高度为0.15毫米;棉织物层的经密度为380根/10厘米,纬密度为392根/10厘米;相变层的厚度为00.65毫米;化纤混纺层的厚度为0.35毫米;棉织物的厚度为0.6毫米;壳聚糖层的厚度为0.1毫米。根据测试,本实用新型面料的温度延迟达到88分钟;拉伸强度达到55MPa。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