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淀粉高阻隔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80067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包装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淀粉高阻隔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基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急需全降解塑料取而代之。聚羟基脂肪酸酯是被国内外广泛研究的一种全降解材料。但是纯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制备的薄膜强度较低,硬度较差,在很多应用领域受到限制。因此,在实际加工过程中,聚羟基脂肪酸酯通常与其他合成聚酯进行共混改性,以提高其应用性能。

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原料成本较高是限制其推广应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聚羟基脂肪酸酯与天然高分子复合,可以显著降低制品的生产成本。采用多层共挤技术生产的薄膜比单层膜具有更好的功能特性,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因此,性能优良、成本低廉、可完全生物降解的复合膜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如何利用这些现有技术提供更加优异的复合膜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现有技术中,发明专利CN201280037127.X公开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聚酯薄膜。该薄膜是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琥珀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乳酸和淀粉的复合物。由于该薄膜属于单层膜,淀粉的添加量较低,因而对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气体的阻隔性能较差,且成本较高。发明专利201280061224.2公开了一种包含淀粉层和聚烯烃层的多层膜。该多层膜具有高阻隔性和高阻水性,在食品包装中应用广泛。但聚烯烃是不可降解的,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发明专利CN201510144196公开了一种多层膜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描述的多层膜中,至少含有一个热塑性聚酯层A和一个热塑性淀粉层B,该膜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能和机械强度。由于热塑性聚酯层和热塑性淀粉层之间的粘附性能较差,两层之间容易分离,从而影响膜的性能和外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专利在热塑性聚酯层和热塑性淀粉层之间额外添加了一个粘结层H,但是添加粘结层显著增加了复合膜的加工难度和生产成本,同时降低了降解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淀粉高阻隔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膜采用夹心结构,所述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层为外层,所述的夹心层为淀粉纳米复合材料层,所述夹心层厚度为整个复合膜的40%-90%;采用这种结构的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生物降解性能、柔韧性、阻水性、热封性和超强的气体阻隔性能,可以广泛应用于生鲜农产品的包装、高油食品的包装、其它易氧化产品的包装、超市购物袋、垃圾袋等包装应用领域。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淀粉高阻隔复合膜,该膜采用夹心结构,所述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层为外层,所述的夹心层为淀粉纳米复合材料层,所述夹心层厚度为整个复合膜厚度的40%-90%;

更为具体的可以为3层或5层结构;

所述的淀粉纳米复合材料层的组成按重量份为:淀粉60-90份、增塑剂10-50份、润滑剂0.5-8份、增容剂0.5-8份、纳米材料3-20份、亲水性聚合物5-50份、多元有机酸0.5-8份、生物降解聚酯2-20份。

所述的淀粉纳米复合材料层中的淀粉是指羟丙基(交联)淀粉、羟乙基(交联)淀粉、醋酸酯(交联)淀粉、氧化(交联)淀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增塑剂是指甘油、山梨醇、三醋酸甘油酯、二醋酸甘油酯、一醋酸甘油酯、柠檬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润滑剂是硬脂酸及其盐类、单脂肪酸甘油酯、石蜡中的一种或其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增容剂是马来酸酐、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纳米填料是有机改性的蒙脱土、纳米微晶纤维素、纳米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其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亲水性聚合物是聚乙烯醇、海藻酸钠、羟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其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多元有机酸是柠檬酸、己二酸、丁二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生物降解聚酯是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碳酸亚丙酯、聚乳酸、聚羟基脂肪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复合材料层的组成按重量份计为:聚羟基脂肪酸酯50-80份,增塑剂10-30份,其它生物降解聚酯5-50份,有机改性蒙脱土3-20份,改性淀粉2-30份,加工助剂0.5-12份。

所述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复合材料层中聚羟基脂肪酸酯为3-羟基丁酸的均聚物、3-羟基丁酸与3-羟基戊酸的无规共聚物、3-羟基丁酸与3-羟基己酸的共聚物、3-羟基丁酸与4-羟基丁酸的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其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增塑剂为三醋酸甘油酯、环氧大豆油、环氧甲酯、二乙酰环氧脂肪酸甘油酯、乙酰柠檬酸正丁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其它生物降解聚酯为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乳酸、聚碳酸亚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有机改性蒙脱土使用的改性剂为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二甲基双氢化牛脂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改性淀粉为醋酸酯淀粉、丙酸酯淀粉、羟丙基淀粉、羟乙基淀粉、甲氧基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加工助剂润滑剂或开口剂或稳定剂或粘合剂或其混合物。优选的润滑剂为硬脂酸锌、硬脂酸钙、单硬脂酸甘油酯、石蜡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优选的开口剂为硬脂酸酰胺、油酸酰胺、芥酸酰胺中的一种或其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优选的粘合剂为亚甲基二苯基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其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聚羟基脂肪酸酯/淀粉高阻隔复合膜中,淀粉纳米复合材料层为复合膜的阻隔层,对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挥发性风味物质等气态成分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能,特别适合在需要高阻隔包装的食品中应用。具体的应用实例包括气调包装的生鲜肉和花生、核桃、葵花籽等含油量高、易氧化的食品等;通过调整成分比例,也可用于生鲜果品、蔬菜的气调包装和自发气调包装。由于淀粉的价格较低,淀粉纳米复合材料层还可显著降低全降解塑料的生产成本,因而聚羟基脂肪酸酯/淀粉高阻隔复合膜也可广泛用于购物袋、垃圾袋、快递袋等一次性包装应用中。

所述的聚羟基脂肪酸酯/淀粉高阻隔复合膜中,聚羟基脂肪酸酯复合材料层为复合膜的阻水层,显著降低了淀粉层对空气湿度的敏感性,保证了复合膜的稳定性,扩大了应用范围和应用领域。通过调整聚羟基脂肪酸酯复合材料层的组成,可满足不同应用的要求。

本发明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复合材料外层中添加了一定比例的淀粉,淀粉纳米复合材料夹心层中添加了一定量的聚酯,显著改善了外层和夹心层的相容性,与现有多层膜制备技术在聚酯层和淀粉层间额外增加一层粘合层相比,本技术具有设备投资少,生产成本低,复合膜性能调整范围宽等优势,因而更易于实现全降解复合膜的推广应用。

除此之外,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了复合膜的结构如下:

所述的高阻隔复合膜中,淀粉纳米复合材料层占膜总厚度的40%-90%,聚羟基脂肪酸酯复合材料层占总厚度的10%-60%;所述的高阻隔复合膜总厚度在20-2000微米之间。

为了获得上述结构的复合膜,发明人还提供了具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采用多层共挤流延或多层共挤吹塑的方法制备,由于本发明所制备的复合膜为3层或5层结构,具体制备时:

所述的多层共挤流延是指采用两台挤出机和ABA型挤出流延模具制备三层膜,或者采用三台挤出机和ABCBA型挤出流延模具制备5层膜,然后采用三辊压光机或者双向拉伸装置处理薄膜;

所述的多层共挤吹塑是指采用两台挤出机和ABA型吹膜机头制备三层膜,或者采用三台挤出机和ABCBA型吹膜机头制备五层膜,复合膜从吹膜机头出来后,采用两次吹泡工艺进行后处理,其中聚羟基脂肪酸酯复合材料层的挤出温度为100-160℃,淀粉纳米复合材料层的挤出温度为110-170℃,机头模具温度为150-165℃,后处理温度为70-120℃。

现有的全降解多层膜制备技术中,均没有采用后处理技术。本发明采用三层或五层共挤技术制备出复合膜后,进行了相应的后处理。具体包括多层复合挤出流延膜采用三辊压光机或者双向拉伸装置处理薄膜,多层复合挤出吹膜采用两次吹泡工艺进行后处理。这种后处理对于提高复合膜各层间的粘合性,改善全降解复合膜的性能,提高其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采用上述方法获得的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生物降解性能、柔韧性、阻水性、热封性和超强的气体阻隔性能,可以广泛应用于生鲜农产品的包装、高油食品的包装、其它易氧化产品的包装、超市购物袋、垃圾袋等包装应用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局限于下面的实例。

实施例1:

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淀粉高阻隔复合膜,其具体组分和制备方法如下:

(1)淀粉纳米复合材料层的组成及其粒料的制备方法:将羟丙基木薯淀粉(取代度0.1)6.2Kg,聚乙烯醇1.0Kg,聚羟基脂肪酸酯800g,有机改性蒙脱土600g,马来酸酐60g,硬脂酸锌150g,硬脂酸钙300g,单甘脂45g,己二酸56g,甘油2.0Kg,二醋酸甘油酯0.6Kg,石蜡45g倒入高速混合机中,搅拌混匀;将混匀的物料在双螺杆挤压造粒机中造粒,造粒机参数设定为:螺筒加热温度100℃-170℃,机头温度160℃,螺杆转速190rpm,将混合料加工成直径为1-3mm的粒料。

(2)聚羟基脂肪酸酯复合材料组成及粒料的制备方法:聚羟基脂肪酸酯7.0Kg,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2.5Kg,三醋酸甘油酯1.0Kg,环氧大豆油0.3Kg,有机改性蒙脱土0.9Kg,醋酸酯淀粉(取代度0.4)0.5Kg,单硬脂酸甘油酯0.3Kg,硬脂酸锌0.1Kg,硬脂酸钙0.15Kg,油酸酰胺0.2Kg。将聚羟基脂肪酸酯、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有机改性蒙脱土、醋酸酯淀粉、硬脂酸锌、硬脂酸钙等固体原料在高速混合机中充分混匀后,在80℃的烘箱中干燥4小时。干燥后的固体原料采用双螺杆喂料机喂料,液体原料采用计量泵注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造粒;造粒机温度为120℃-175℃,机头温度160℃,螺杆转速230rpm。

(3)聚羟基脂肪酸酯/淀粉三层复合膜的制备

聚羟基脂肪酸酯/淀粉三层复合膜的制备采用两台挤出机连接ABA型三层吹膜机头的方式进行吹膜。挤出机A喂聚聚羟基脂肪酸酯料(内层和外层),工艺参数为:120-160℃,螺杆转速120rpm,挤出机B喂淀粉料(中间层),工艺参数为:110℃-160℃,螺杆转速300rpm,机头温度为160℃,吹胀比为2,拉伸比为2。吹出的膜泡再进行第二次吹胀,膜泡加热温度100℃,吹胀比为2,拉伸比为2。

采用以上配料和方法制备的聚羟基脂肪酸酯/淀粉三层复合膜的总厚度为83微米,其中外层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厚度为15微米,内层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厚度为13微米,淀粉层的厚度为55微米;膜的横向抗拉强度为10.63MPa,断裂伸长率为193.47%,纵向抗拉强度为12.69MPa,断裂伸长率为204.73%;复合膜水蒸气透过系数为1.33×10-14g·m-1·s-1·Pa-1,氧气透过系数为6.34×10-16cm2·S-1·Pa-1

用本实施例制备的复合膜包装冷鲜肉,以聚乙烯膜为对照包装,在4℃下,存放20天。在存放到15天时,聚乙烯包装的冷鲜肉菌落总数为6.54CFU/g,复合膜包装的冷鲜肉菌落总数为3.17CFU/g。存放20天后,复合膜包装的冷鲜肉仍然能够达到二级鲜肉的标准,聚乙烯膜包装的冷鲜肉已严重腐烂。可见本实施例制备的复合膜的保鲜效果远高于现有技术。

实施例2

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淀粉高阻隔复合膜,其具体组分和制备方法如下:

(1)淀粉纳米复合材料层的组成及其粒料的制备方法:将醋酸酯木薯淀粉(取代度0.3)7.4Kg,羟丙基纤维素1.2Kg,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400g,有机改性蒙脱土(改性剂为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660g,硬脂酸锌100g,硬脂酸钙200g,硅烷偶联剂KH550 80g,单甘脂60g,柠檬酸56g,甘油2.4Kg,乙酰柠檬酸正丁酯500g,石蜡48g倒入高速混合机中,搅拌混匀;将混匀的物料在双螺杆挤压造粒机中造粒,造粒机温度为:110℃-175℃,机头温度170℃,螺杆转速200rpm,将粉料加工成直径为1-3mm的粒料。

(2)聚羟基脂肪酸酯复合材料组成及粒料的制备方法:聚羟基脂肪酸酯5.5Kg,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2.0Kg,聚碳酸亚丙酯0.5Kg,三醋酸甘油酯1.2Kg,环氧甲酯0.3Kg,二乙酰环氧脂肪酸甘油酯0.5Kg,有机改性蒙脱土0.8Kg,甲氧基淀粉(取代度0.2)0.7Kg,单硬脂酸甘油酯0.2Kg,硬脂酸锌0.1Kg,硬脂酸钙0.1Kg,芥酸酰胺0.1Kg。将聚羟基脂肪酸酯、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碳酸亚丙酯、有机改性蒙脱土、甲氧基淀粉、硬脂酸锌、硬脂酸钙等固体原料在高速混合机中充分混匀后,在80℃的烘箱中干燥3小时。干燥后的固体原料采用双螺杆喂料机喂料,液体原料采用计量泵注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造粒;造粒机温度为110-175℃,机头温度160℃,螺杆转速230rpm。

(3)聚羟基脂肪酸酯/淀粉三层复合膜的制备

聚羟基脂肪酸酯/淀粉三层复合膜的制备采用两台挤出机连接ABA型三层流延模具进行挤出流延制膜。挤出机A喂聚羟基脂肪酸酯料(上层和下层),工艺温度为130-160℃,螺杆转速110rpm,挤出机B喂淀粉料(中间层),工艺温度为:130-175℃,螺杆转速330rpm,机头温度为170℃,拉伸比为2。得到的薄膜进行双向拉伸处理,双向拉伸的加热温度80℃,拉伸比为3。

采用以上配料和方法制备的聚羟基脂肪酸酯/淀粉三层复合膜的总厚度为69微米,其中外层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厚度为12微米,内层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厚度为14微米,淀粉层的厚度为43微米;膜的横向抗拉强度为13.64MPa,断裂伸长率为196.32%,纵向抗拉强度为15.71MPa,断裂伸长率为203.14%;复合膜水蒸气透过系数为0.96×10-14g·m-1·s-1·Pa-1,氧气透过系数为4.58×10-16cm2·S-1·Pa-1

用本实施例制备的复合膜包装冷鲜肉,以聚乙烯膜为对照包装,在4℃下,存放20天。在存放到15天时,聚乙烯包装的冷鲜肉菌落总数为6.47CFU/g,复合膜包装的冷鲜肉菌落总数为2.94CFU/g。存放20天后,复合膜包装的冷鲜肉仍然能够达到二级鲜肉的标准,聚乙烯膜包装的冷鲜肉已严重腐烂。可见本实施例制备的复合膜的保鲜效果远高于现有技术。

实施例3

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淀粉高阻隔复合膜,其具体组分和制备方法如下:

(1)淀粉纳米复合材料层的组成及其粒料的制备方法:将氧化交联马铃薯淀粉8.3Kg,聚乙烯醇1.2Kg,海藻酸钠0.5Kg,聚羟基脂肪酸酯900g,有机改性蒙脱土800g,马来酸酐60g,硬脂酸锌120g,硬脂酸钙240g,单甘脂53g,己二酸65g,甘油2.3Kg,环氧甲酯340g,石蜡40g倒入高速混合机中,搅拌混匀;将混匀的物料在双螺杆挤压造粒机中造粒,造粒机温度80℃-170℃,机头温度165℃,螺杆转速150rpm,将粉料加工成直径为1-3mm的粒料。

(2)聚羟基脂肪酸酯复合材料组成及粒料的制备方法:聚羟基脂肪酸酯6.6Kg,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1.6Kg,聚乳酸1.0Kg,乙酰柠檬酸正丁酯1.0Kg,三醋酸甘油酯0.5Kg,有机改性蒙脱土0.8Kg,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取代度0.05)0.6Kg,单硬脂酸甘油酯0.2Kg,硬脂酸锌0.2Kg,硬脂酸钙0.1Kg,油酸酰胺0.1Kg。将聚羟基脂肪酸酯、聚乳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有机改性蒙脱土、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硬脂酸锌、硬脂酸钙等固体原料在高速混合机中充分混匀后,在80℃的烘箱中干燥4小时。干燥后的固体原料采用双螺杆喂料机喂料,液体原料采用计量泵注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造粒;造粒机温度115℃-170℃,机头温度160℃,螺杆转速210rpm。

(3)聚羟基脂肪酸酯/淀粉五层复合膜的制备

聚羟基脂肪酸酯/淀粉五层复合膜的制备采用三台挤出机连接ABCBA型五层吹膜机头的方式进行吹膜。挤出机A喂聚羟基脂肪酸酯(最外层和最里层),工艺温度为130-170℃,螺杆转速100rpm,挤出机B喂淀粉料(中间夹层),工艺温度为:140-170℃,螺杆转速300rpm,挤出机C喂聚羟基脂肪酸酯(中心层),工艺温度为:130-175℃,螺杆转速80rpm,机头温度为175℃,吹胀比为2,拉伸比为2。吹出的膜泡再进行第二次吹胀,膜泡加热温度95℃,吹胀比为4,拉伸比为4。

采用以上配料和方法制备的聚羟基脂肪酸酯/淀粉五层复合膜的总厚度为256微米,其中外层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厚度为21微米,内层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厚度为15微米,其中一层淀粉层的厚度为106微米,另一层淀粉层的厚度为90微米;中心聚羟基脂肪酸酯层的厚度为24微米;膜的横向抗拉强度为15.47MPa,断裂伸长率为187.91%,纵向抗拉强度为18.54MPa,断裂伸长率为230.12%;复合膜水蒸气透过系数为0.86×10-14g·m-1·s-1·Pa-1,氧气透过系数为1.24×10-16cm2·S-1·Pa-1

用本实施例制备的复合膜包装冷鲜肉,以聚乙烯膜为对照包装,在4℃下,存放20天。在存放到15天时,聚乙烯包装的冷鲜肉菌落总数为6.62CFU/g,复合膜包装的冷鲜肉菌落总数为3.46CFU/g。存放20天后,复合膜包装的冷鲜肉仍然能够达到二级鲜肉的标准,聚乙烯膜包装的冷鲜肉已严重腐烂。可见本实施例制备的复合膜的保鲜效果远高于现有技术。

实施例4

一种聚羟基脂肪酸酯/淀粉高阻隔复合膜,其具体组分和制备方法如下:

(1)淀粉纳米复合材料层的组成及其粒料的制备方法:将羟丙基高直链玉米淀粉(羟丙基取代度0.2)8.0Kg,聚乙烯醇2.0Kg,羟丙基纤维素0.4Kg,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800g,纳米微晶纤维素900g,三异硬酯酸钛酸异丙酯70g,硬脂酸锌140g,硬脂酸钙280g,单甘脂57g,丁二酸46g,甘油2.15Kg,二醋酸甘油酯340g,石蜡65g倒入高速混合机中,搅拌混匀;将混匀的物料在双螺杆挤压造粒机中造粒,造粒机温度90-170℃,机头温度165℃,螺杆转速210rpm,将粉料加工成直径为1-3mm的粒料。

(2)聚羟基脂肪酸酯复合材料组成及粒料的制备方法:聚羟基脂肪酸酯7.5Kg,聚乳酸2.0Kg,有机改性蒙脱土1.2Kg,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取代度0.05)0.8Kg,单硬脂酸甘油酯0.15Kg,硬脂酸锌0.1Kg,硬脂酸钙0.2Kg,油酸酰胺0.1Kg。将聚羟基脂肪酸酯、聚乳酸、有机改性蒙脱土、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硬脂酸锌、硬脂酸钙等固体原料在高速混合机中充分混匀后,在80℃的烘箱中干燥6小时。干燥后的固体原料采用双螺杆喂料机喂料,液体原料采用计量泵注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造粒;造粒机的温度为125-175℃,机头温度165℃,螺杆转速200rpm。

(3)聚羟基脂肪酸酯/淀粉五层复合膜的制备

聚羟基脂肪酸酯/淀粉五层复合膜的制备采用三台挤出机连接ABCBA型五层流延模具的方式进行生产。挤出机A喂聚羟基脂肪酸酯(两个最外层),工艺温度为:120℃-165℃,螺杆转速100rpm,挤出机B喂淀粉料(中间夹层),工艺温度为:145-170℃,螺杆转速330rpm,挤出机C喂聚羟基脂肪酸酯(中心层),工艺温度为:120-165℃,螺杆转速80rpm,机头温度为175℃,拉伸比为2。得到的薄膜进行双向拉伸处理,双向拉伸的加热温度90℃,拉伸比为3。

采用以上配料和方法制备的聚羟基脂肪酸酯/淀粉五层复合膜的总厚度为186微米,其中外层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厚度为16微米,内层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厚度为17微米,其中一层淀粉层的厚度为67微米,另一层淀粉层的厚度为60微米;中心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厚度为26微米;膜的横向抗拉强度为13.41MPa,断裂伸长率为186.37%,纵向抗拉强度为16.29MPa,断裂伸长率为203.47%;复合膜水蒸气透过系数为1.62×10-14g·m-1·s-1·Pa-1,氧气透过系数为3.41×10-16cm2·S-1·Pa-1

用本实施例制备的复合膜包装冷鲜肉,以聚乙烯膜为对照包装,在4℃下,存放20天。在存放到15天时,聚乙烯包装的冷鲜肉菌落总数为6.37CFU/g,复合膜包装的冷鲜肉菌落总数为3.91CFU/g。存放20天后,复合膜包装的冷鲜肉仍然能够达到二级鲜肉的标准,聚乙烯膜包装的冷鲜肉已严重腐烂。可见本实施例制备的复合膜的保鲜效果远高于现有技术。

以上实施例是本发明选择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