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玻纤增强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2204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玻纤增强垫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强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玻纤增强垫。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生产不断的发展及需要,塑料改性产品在塑料工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塑料改性中物理填充玻纤增强材料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尺寸稳定性、耐热性及较好的电性能。因此,尼龙玻纤增强、聚酯、聚碳、ABS、AS、PP PPS PBT PPA等玻纤增强材料近年来得到很大发展。玻纤增强材料的弊病即玻纤外露及制品表面毛糙、机械加工设备磨损严重。

玻纤增强垫的玻纤易外露,且与之接触的制品或者是机械零件易发生磨损,影响其他制品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设计出了一种高强度玻纤增强垫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强度玻纤增强垫。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度玻纤增强垫,包括垫子,所述垫子的两侧均设有防磨损层,所述防磨损层由括海绵发泡、加强筋、隔热层和无纺布层组成,所述隔热层靠近垫子的一侧设有加强筋,且加强筋呈网状交织分布,所述加强筋的缝隙之间填充有海绵发泡,所述隔热层远离加强筋的一侧设有无纺布层,两组所述防磨损层和垫子并列设置,且两组防磨损层和垫子的两端均通过压合块连接,所述压合块为U形块,压合块的开口朝向垫子的一侧,所述压合块开口的两组内壁上均通过弹簧连接有压紧板,所述压紧板远离弹簧的一侧均垂直设有限位杆,所述垫子和两组防磨损层的两端均设有与限位杆相配合的限位孔,所述两组压合块远离垫子的一侧连接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为双层带,固定带远离压合块的一端设有磁铁。

优选的,所述垫子物理填充有玻璃纤维增强材料。

优选的,所述垫子与两组防磨损层之间设有弹性垫,且弹性垫靠近压合块。

优选的,所述垫子和两组防磨损层形状大小均相同。

优选的,两组所述限位杆的长度之和略小于垫子和两组防磨损层的厚度之和相同。

优选的,所述隔热层上均匀设有透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填充有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的增强垫,提高了自身性能,通过加强筋和海绵发泡的配合,增强了增强垫的韧性和强度,利用压合块压合,便于防磨损层的替换,同时通过固定带固定位置,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限的减少了增强垫对其他制品的磨损,同时提高了增强垫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强度玻纤增强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强度玻纤增强垫的压合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垫子、2防磨损层、3海绵发泡、4加强筋、5隔热层、6无纺布层、7压合块、8压紧板、9限位杆、10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高强度玻纤增强垫,包括垫子1,垫子1物理填充有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垫子1的两侧均设有防磨损层2,垫子1和两组防磨损层2形状大小均相同,防磨损层2由括海绵发泡3、加强筋4、隔热层5和无纺布层6组成,隔热层5上均匀设有透气孔,隔热层5靠近垫子1的一侧设有加强筋4,且加强筋4呈网状交织分布,加强筋4的缝隙之间填充有海绵发泡3,隔热层5远离加强筋4的一侧设有无纺布层6,两组防磨损层2和垫子1并列设置,且两组防磨损层2和垫子1的两端均通过压合块7连接,垫子1与两组防磨损层2之间设有弹性垫,且弹性垫靠近压合块7,压合块7为U形块,压合块7的开口朝向垫子1的一侧,压合块7开口的两组内壁上均通过弹簧连接有压紧板8,压紧板8远离弹簧的一侧均垂直设有限位杆9,两组限位杆9的长度之和略小于垫子1和两组防磨损层2的厚度之和相同,垫子1和两组防磨损层2的两端均设有与限位杆9相配合的限位孔,两组压合块7远离垫子1的一侧连接有固定带10,固定带10为双层带,固定带10远离压合块7的一端设有磁铁,本实用新型中,填充有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的增强垫,提高了自身性能,通过加强筋和海绵发泡的配合,增强了增强垫的韧性和强度,利用压合块压合,便于防磨损层的替换,同时通过固定带固定位置,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限的减少了增强垫对其他制品的磨损,同时提高了增强垫的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利用压合块7将垫子1和防磨损层2叠装在一起时,将压紧板8往两边拉即可,限位杆9可以使垫子1和防磨损层2不分离,加强筋4和海绵发泡3的配合,增强了垫子1的韧性和强度,同时通过固定带10固定位置,防磨损层2将垫子1填充的玻璃纤维包住,减少了增强垫对其他制品的磨损,同时提高了增强垫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