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摇粒绒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9653发布日期:2018-07-04 06:19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摇粒绒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摇粒绒面料。



背景技术:

摇粒绒是针织面料的一种,在九十年代初先在中国台湾生产,它是小元宝针织结构,由大圆机编织而成,织成后坯布先经染色,再经拉毛、梳毛、剪毛、摇粒等多种复杂整理工艺后加工处理而成,面料正面拉毛,摇粒蓬松密集而又不易掉毛、起球,反面拉毛疏稀匀称,绒毛短少,组织纹理清晰、蓬松弹性特好。它的成分一般是全涤的,手感柔软,另外摇粒绒还可以与一切面料进行复合处理。

目前现有的针织摇粒绒布料,包括基布层,在所述基布层的一侧表面涂覆有粘结层,在所述粘结层上粘结有尼龙绒毛,在所述基布层的另一侧表面也涂覆有粘结层,在所述粘结层上粘结有针织摇粒绒。但这种结构的摇粒绒针织面料,吸湿透气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摇粒绒面料,具有吸湿透气性良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复合摇粒绒面料,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粘结层、摇粒绒层,所述基布层的另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二粘结层和活性炭面料层,所述活性炭面料层由活性炭纤维纺织而成。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活性炭面料层具有抗菌性好的优点,由于活性炭纤维横截面布满了大大小小椭圆形的孔隙,可以瞬间吸收并蒸发大量的水分,因此吸湿透气性好。

进一步,所述活性炭面料层背离第二粘结层的一侧粘结有舒敏层。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舒敏层能有效的减少皮肤与该复合摇粒绒面料接触后产生的过敏现象。

进一步,所述舒敏层由抗过敏腈纶纤维纺织而成。

是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抗过敏腈纶纤维是一种抗真菌纤维,它可防止蜡虫菌落沾染布料,蜡虫分泌物是人体主要致敏源,因此该纤维是一种有效的抗过敏纤维,提高了该复合摇粒绒面料的抗过敏性。

进一步,所述基布层由锦纶纤维纺织而成。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锦纶染色性好,易于布料的染色。

进一步,所述摇粒绒层由涤纶纤维和金属丝线纺织而成。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金属丝线均匀分布,减少了电荷的聚集从而起到减少静电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涤纶纤维缠绕包覆在金属丝线上。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涤纶纤维缠绕包覆在金属丝线上的结构能够在清洗过程中减少金属丝线受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活性炭面料层吸湿性透气性好;

二、舒敏层有效的提高布料的抗过敏性;

三、金属丝线的均匀分布减少电荷的聚集,提高了布料的抗静电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复合摇粒绒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涤纶纤维与金属丝线的缠绕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基布层;2、第一粘结层;3、摇粒绒层;31、涤纶纤维;32、金属丝线;4、第二粘结层;5、活性炭面料层;6、舒敏层。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地理解。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复合摇粒绒面料,包括基布层1,基布层1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粘结层2、摇粒绒层3,摇粒绒层3由涤纶纤维31和金属丝线32纺织而成。参见图2,涤纶纤维31缠绕包覆在金属丝线32上,基布层1的另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二粘结层4和活性炭面料层5,活性炭面料层5由活性炭纤维纺织而成。活性炭面料层5背离第二粘结层4的一侧粘结有舒敏层6,舒敏层6由抗过敏腈纶纤维纺织而成。

活性炭面料层5具有抗菌性好的优点,由于活性炭纤维横截面布满了大大小小椭圆形的孔隙,可以瞬间吸收并蒸发大量的水分,因此吸湿透气性好。抗过敏腈纶纤维可防止蜡虫菌落沾染布料,是一种有效的抗过敏纤维,因此提高了该复合摇粒绒面料的抗过敏性。锦纶染色性好,使布料易于染色。摇粒绒层3中加入了金属丝线32,金属丝线32均匀分布,减少了电荷的聚集从而达到减少静电的效果,并且涤纶纤维31包覆在金属丝线32上减少了在清洗布料时金属丝线32断裂的现象。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特征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增删或作其他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本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其他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也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