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导弹发射导流装置及具有该导流装置的发射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25394发布日期:2019-03-16 00:21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导弹发射导流装置及具有该导流装置的发射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导弹发射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车载导弹发射导流装置及具有该导流装置的发射车。



背景技术:

中近程地地战术弹道导弹的发射一般采用车载热发射方式,而车载热发射发射车上一般会设置导流装置,导流装置用于对导弹发射时喷出的高温、高速燃气流进行导引,防止燃气流侵蚀损坏发射台设施、设备,同时避免燃气及燃烧残留物冲击地面后反弹对导弹本体造成影响。

车载热发射燃气导流装置可分为单面导流装置和双面导流装置两种,单面导流装置将燃气向车后导流,双面导流装置将燃气由横向两侧导出。双面导流装置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如胡晓磊等在车载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中使用了双面导流器,并分析了导流效果(胡晓磊,盛文成,乐贵高等,车载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双面导流器【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3,(11):53-55),陈劲松等分析了双面导流器排导规律(陈劲松,林禹,双面导流器排导规律研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6,(2):11-15,doi:10.3969/j.issn.1004-7182.2006.02.003.)。在使用双面导流装置时,燃气扩散范围大,在发射时两侧障碍物和燃气相互作用下,发射车易受到影响,而单向导流装置则不会有这种问题,因此单面导流装置已经开始得到应用。曾国庆等提出了一种用于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正立式试车燃气导流的单面导流器(专利号:cn201610550774.0),该导流器截面曲线由两段线段和一段弧线段组成,对车载固体导弹机动垂直热发射燃气导流的单面导流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采用单面导流装置的发射车一般将导流装置固定在发射台上,同时发射台与发射车底盘上的后梁回转轴铰接,在发射前,调平液压支腿支撑住发射车,发射台旋转至竖起状态;发射时,导弹燃气流喷出,导流装置将向下喷射的燃气流导引向后方,而导流装置受到燃气流的冲击力,该冲击力有水平向车头方向的分力,需要依靠液压支腿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来平衡,由于液压支腿的抗剪能力较弱,在燃气流冲击力的作用下受到损伤的风险较大,降低了整个发射系统的可靠性,因此,降低燃气流对导流装置的冲击力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降低燃气流水平方向冲击力,提高整个发射系统可靠性的车载导弹发射导流装置及具有该导流装置的发射车。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导弹发射导流装置,包括:

用于导引燃气流的导流器,所述导流器包括向下凹陷的弧形的主型面,及分别与所述主型面首、尾两侧连接的连接面;

节流板,所述节流板设置于所述导流器上方,节流板表面设置有多个通孔,且节流板位于燃气流的流动路径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节流板垂直于燃气流的流动路径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节流板整体形状为矩形或圆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多个所述通孔大小相等且均匀分布于所述节流板表面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多个所述通孔环形分布,且位于所述节流板表面中心位置的通孔大小较小,而位于节流板表面周围位置的通孔大小较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连接面包括与所述主型面首部相连的第一连接面,及与主型面尾两侧相连的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均为水平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连接面通过向上凸起的过渡面与所述主型面首部均匀过渡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主型面尾部连接处相切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导流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型面左右两侧的凸起的挡流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车载导弹发射导流装置的发射车,包括:

车体;

设置于所述车体内的发射装置,所述发射装置包括燃气流出口;

设置于所述车体尾部的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的导流器与所述燃气流出口相对设置,导流装置的导流器上方还设置有节流板,节流板表面设置有多个通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发射装置可旋转至竖直发射状态,所述导流装置随发射装置同步旋转至其导流器的主型面朝向车尾方向,并确保其导流器始终与燃气流出口相对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本发明的车载导弹发射导流装置包括导流器及节流板,车载导弹发射时,向下喷射的导弹燃气流竖直向下喷射在导流器的主型面上,经过所述主型面及与其尾部连接的连接面导引向车尾方向,从而对导流器产生朝向车头方向的作用力,而由于设置于燃气流的流动路径上的节流板表面上设置有多个通孔,造成燃气流流动通道截面突然缩小,燃气流在通孔处发生摩擦,使部分动能转换为摩擦热能,对燃气流造成节流效应,使燃气流的压力降低,从而降低了燃气流对导流器的冲击作用,进而减轻了液压支腿由于和地面之间的摩擦产生的剪切力,降低了液压支腿在燃气流冲击力的作用下受到损伤的风险,提高了整个发射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导弹发射导流装置的整体结构轴侧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节流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节流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节流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导流装置的导弹发射时的燃气流轨迹仿真图;

图6是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流装置的导弹发射时的燃气流轨迹仿真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车载导弹发射导流装置的发射车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车载导弹发射导流装置的发射车的发射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1—导流器,11—主型面,12—连接面,121-第一连接面,122-第二连接面,13—挡流板,2-节流板,21—通孔,3—车体,4—发射装置,41—燃气流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导弹发射导流装置,包括:

用于导引燃气流的导流器1,所述导流器1包括向下凹陷的弧形的主型面11,及分别与所述主型面11首、尾两侧连接的连接面12;

节流板2,所述节流板2设置于所述导流器1上方,节流板2表面设置有多个通孔21,且节流板2表面位于燃气流的流动路径上。

本发明的车载导弹发射导流装置包括导流器1及节流板2,车载导弹发射时,向下喷射的导弹燃气流竖直向下喷射在导流器1的主型面11上,经过所述主型面11及与其尾部连接的连接面12导引向车尾方向,从而对导流器1产生朝向车头方向的作用力,而由于设置于燃气流的流动路径上的节流板2表面上设置有多个通孔21,造成燃气流流动通道截面突然缩小,燃气流在通孔21处发生摩擦,使部分动能转换为摩擦热能,对燃气流造成节流效应,使燃气流的压力降低,从而降低了燃气流对导流器1的冲击作用,进而减轻了液压支腿由于和地面之间的摩擦产生的剪切力,降低了液压支腿在燃气流冲击力的作用下受到损伤的风险,提高了整个发射系统的可靠性。

参见图5至图6,图5是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导流装置的导弹发射时的燃气流轨迹图,可见其中燃气流的流动相对较杂乱、分散,且对导流器1产生的冲击力相对较大,则其水平向车头方向的分力也较大,液压支腿在燃气流冲击力的作用下受到损伤的风险较高;图6是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流装置的导弹发射时的燃气流轨迹图,可见其中燃气流的流动相对较平稳、集中,由于在节流板2表面受到的节流效应,对导流器1产生的冲击力相对较小,则其水平向车头方向的分力也较小,液压支腿在燃气流冲击力的作用下受到损伤的风险相应降低,发射系统的可靠性高。

在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节流板2表面垂直于燃气流的流动路径设置;节流板2表面垂直于燃气流的流动路径设置,可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节流板2对燃气流的节流效应,并降低燃气流对导流器1的冲击作用。

在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连接面12包括与所述主型面11首部相连的第一连接面121,及与主型面11尾两侧相连的第二连接面122,所述第一连接面121与第二连接面122均为水平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面121通过向上凸起的过渡面与所述主型面11首部均匀过渡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面122与所述主型面11尾部连接处相切设置;与主型面11首部相连的第一连接面121及与主型面11尾部相连的第二连接面122均为水平设置,并且通过设置过渡面使首尾两侧均光滑过渡,不仅保持导流部1的外形美观,便于导流部1的加工制造,且有利于将首部、尾两侧的燃气流导向车头、车尾方向,避免燃气及燃烧残留物飞溅后对导弹本体或其余发射设备造成影响。

在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导流器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型面11左右两侧的凸起的挡流板13;设置挡流板13可防止燃气流向左右两侧横向扩散,保护左右两侧发射系统中的其它设备及人员安全。

实施例二

参见图1与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导弹发射导流装置,包括:

用于导引燃气流的导流器1,所述导流器1包括向下凹陷的弧形的主型面11,及分别与所述主型面11首、尾两侧连接的连接面12;

节流板2,所述节流板2设置于所述导流器1上方,节流板2表面设置有多个通孔21,且节流板2表面位于燃气流的流动路径上。

本发明的车载导弹发射导流装置包括导流器1及节流板2,车载导弹发射时,向下喷射的导弹燃气流竖直向下喷射在导流器1的主型面11上,经过所述主型面11及与其尾部连接的连接面12导引向车尾方向,从而对导流器1产生朝向车头方向的作用力,而由于设置于燃气流的流动路径上的节流板2表面上设置有多个通孔21,造成燃气流流动通道截面突然缩小,燃气流在通孔21处发生摩擦,使部分动能转换为摩擦热能,对燃气流造成节流效应,使燃气流的压力降低,从而降低了燃气流对导流器1的冲击作用,进而减轻了液压支腿由于和地面之间的摩擦产生的剪切力,降低了液压支腿在燃气流冲击力的作用下受到损伤的风险,提高了整个发射系统的可靠性。

参见图5至图6,图5是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导流装置的导弹发射时的燃气流轨迹图,可见其中燃气流的流动相对较杂乱、分散,且对导流器1产生的冲击力相对较大,则其水平向车头方向的分力也较大,液压支腿在燃气流冲击力的作用下受到损伤的风险较高;图6是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流装置的导弹发射时的燃气流轨迹图,可见其中燃气流的流动相对较平稳、集中,由于在节流板2表面受到的节流效应,对导流器1产生的冲击力相对较小,则其水平向车头方向的分力也较小,液压支腿在燃气流冲击力的作用下受到损伤的风险相应降低,发射系统的可靠性高。

其中,所述节流板2整体形状为矩形或圆形;多个所述通孔21大小相等且均匀分布于所述节流板2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节流板2整体采用圆形结构,其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大小相等的矩形通孔21,燃气流流经节流板2表面时,流动通道截面突然缩小,燃气流在通孔21处发生摩擦,使部分动能转换为摩擦热能,对燃气流造成节流效应,使燃气流的压力降低,从而降低了燃气流对导流器1的冲击作用,进而减轻了液压支腿由于和地面之间的摩擦产生的剪切力。

实施例三

参见图1与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导弹发射导流装置,包括:

用于导引燃气流的导流器1,所述导流器1包括向下凹陷的弧形的主型面11,及分别与所述主型面11首、尾两侧连接的连接面12;

节流板2,所述节流板2设置于所述导流器1上方,节流板2表面设置有多个通孔21,且节流板2表面位于燃气流的流动路径上。

本发明的车载导弹发射导流装置包括导流器1及节流板2,车载导弹发射时,向下喷射的导弹燃气流竖直向下喷射在导流器1的主型面11上,经过所述主型面11及与其尾部连接的连接面12导引向车尾方向,从而对导流器1产生朝向车头方向的作用力,而由于设置于燃气流的流动路径上的节流板2表面上设置有多个通孔21,造成燃气流流动通道截面突然缩小,燃气流在通孔21处发生摩擦,使部分动能转换为摩擦热能,对燃气流造成节流效应,使燃气流的压力降低,从而降低了燃气流对导流器1的冲击作用,进而减轻了液压支腿由于和地面之间的摩擦产生的剪切力,降低了液压支腿在燃气流冲击力的作用下受到损伤的风险,提高了整个发射系统的可靠性。

参见图5至图6,图5是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导流装置的导弹发射时的燃气流轨迹图,可见其中燃气流的流动相对较杂乱、分散,且对导流器1产生的冲击力相对较大,则其水平向车头方向的分力也较大,液压支腿在燃气流冲击力的作用下受到损伤的风险较高;图6是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流装置的导弹发射时的燃气流轨迹图,可见其中燃气流的流动相对较平稳、集中,由于在节流板2表面受到的节流效应,对导流器1产生的冲击力相对较小,则其水平向车头方向的分力也较小,液压支腿在燃气流冲击力的作用下受到损伤的风险相应降低,发射系统的可靠性高。

其中,所述节流板2整体形状为矩形或圆形;多个所述通孔21大小相等且均匀分布于所述节流板2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节流板2整体采用矩形结构,其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大小相等的矩形通孔21,燃气流流经节流板2表面时,流动通道截面突然缩小,燃气流在通孔21处发生摩擦,使部分动能转换为摩擦热能,对燃气流造成节流效应,使燃气流的压力降低,从而降低了燃气流对导流器1的冲击作用,进而减轻了液压支腿由于和地面之间的摩擦产生的剪切力。

实施例四

参见图1与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导弹发射导流装置,包括:

用于导引燃气流的导流器1,所述导流器1包括向下凹陷的弧形的主型面11,及分别与所述主型面11首、尾两侧连接的连接面12;

节流板2,所述节流板2设置于所述导流器1上方,节流板2表面设置有多个通孔21,且节流板2表面位于燃气流的流动路径上。

本发明的车载导弹发射导流装置包括导流器1及节流板2,车载导弹发射时,向下喷射的导弹燃气流竖直向下喷射在导流器1的主型面11上,经过所述主型面11及与其尾部连接的连接面12导引向车尾方向,从而对导流器1产生朝向车头方向的作用力,而由于设置于燃气流的流动路径上的节流板2表面上设置有多个通孔21,造成燃气流流动通道截面突然缩小,燃气流在通孔21处发生摩擦,使部分动能转换为摩擦热能,对燃气流造成节流效应,使燃气流的压力降低,从而降低了燃气流对导流器1的冲击作用,进而减轻了液压支腿由于和地面之间的摩擦产生的剪切力,降低了液压支腿在燃气流冲击力的作用下受到损伤的风险,提高了整个发射系统的可靠性。

参见图5至图6,图5是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导流装置的导弹发射时的燃气流轨迹图,可见其中燃气流的流动相对较杂乱、分散,且对导流器1产生的冲击力相对较大,则其水平向车头方向的分力也较大,液压支腿在燃气流冲击力的作用下受到损伤的风险较高;图6是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流装置的导弹发射时的燃气流轨迹图,可见其中燃气流的流动相对较平稳、集中,由于在节流板2表面受到的节流效应,对导流器1产生的冲击力相对较小,则其水平向车头方向的分力也较小,液压支腿在燃气流冲击力的作用下受到损伤的风险相应降低,发射系统的可靠性高。

其中,所述节流板2整体形状为矩形或圆形;多个所述通孔21大小相等且均匀分布于所述节流板2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节流板2整体采用圆形结构,其表面环形分布有多个通孔21,且位于所述节流板2表面中心位置的通孔21大小较小,而位于节流板2表面周围位置的通孔21大小较大,采用这种结构的节流板2中心位置处通孔21较密集和集中,降低冲击力的作用更加明显,而边缘处通孔21相对分散,充分适应导弹发射时中心位置燃气流密集,而边缘处燃气流分散的特点,针对性更强,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降低冲击力的效果更加明显,燃气流流经节流板2表面时,流动通道截面突然缩小,燃气流在通孔21处发生摩擦,使部分动能转换为摩擦热能,对燃气流造成节流效应,使燃气流的压力降低,从而降低了燃气流对导流器1的冲击作用,进而减轻了液压支腿由于和地面之间的摩擦产生的剪切力。

实施例五

参见图7与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车载导弹发射导流装置的发射车,包括:

车体3;

设置于所述车体3内的发射装置4,所述发射装置4包括燃气流出口41;

设置于所述车体3尾部的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的导流器1与所述燃气流出口41相对设置,导流装置的导流器1上方还设置有节流板2,节流板2表面设置有多个通孔21。

本发明的具有车载导弹发射导流装置的发射车将导流装置的导流器1与所述燃气流出口41相对设置,导流装置的导流器1上方还设置有节流板2,即节流板2设置在燃气流出口41与导流器1之间,车载导弹发射时,燃气流首先流经节流板2表面,流动通道截面突然缩小,燃气流在通孔21处发生摩擦,使部分动能转换为摩擦热能,对燃气流造成节流效应,使燃气流的压力降低,随后流经导流器1表面,被导流器1导向车尾方向,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发射车,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降低燃气流对导流器1的冲击作用,进而减轻了液压支腿由于和地面之间的摩擦产生的剪切力,降低了液压支腿在燃气流冲击力的作用下受到损伤的风险,提高了整个发射系统的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发射装置4可旋转至竖直发射状态,所述导流装置随发射装置4同步旋转至其导流器1的主型面11朝向车尾方向,并确保其导流器1始终与燃气流出口41相对设置,且节流板2表面始终位于燃气流的流动路径上;导流装置随发射装置4同步旋转,不需要在发射状态下单独调整其位置与状态,确保导流装置随时处于使用状态,使用更方便。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在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这些修改和变型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中未详细描述的内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