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隔音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9050发布日期:2018-12-14 23:37阅读:6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隔音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音垫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效隔音垫。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的隔音垫的隔音效果仍然存在缺陷,例如:隔音垫使用的材料的隔音效果较差;隔音垫进行隔音处理后内部出现大量热能积聚,影响隔音垫内部的结构稳定;隔音垫外层较为韧性不足,在受到外力作用后容易出现损坏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地对隔音垫的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使用多种隔音材料混合,整体结构稳定且整体隔音效果良好的高效隔音垫。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效隔音垫,包括第一隔音层、石膏板层、纤维板层、导热板层和第二隔音层,所述导热板层的两侧分别粘合有纤维板层,所述石膏板层粘合在纤维板层的外侧,所述第一隔音层和第二隔音层分别粘合在石膏板层的外侧,所述第一隔音层和第二隔音层的外侧边沿呈波纹状。

进一步,所述第一隔音层和第二隔音层内部分布有若干个小孔。

进一步,所述第一隔音层和第二隔音层由橡胶制成。

进一步,所述第一隔音层和第二隔音层的外侧表面上分别涂有第一粘弹阻尼涂层和第二粘弹阻尼涂层。

进一步,所述第一粘弹阻尼涂层整体呈波浪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第二粘弹阻尼涂层的外侧表面设有若干个V型槽。

进一步,所述导热板层由石墨烯或导热硅脂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隔音垫的两侧外层由沥青、橡胶、三元乙丙、聚氯乙烯或氯化聚乙烯制成,材料具有与隔音毡相近的功效,对外侧的声波进行初步隔除。

隔音垫的两侧外层具有多个小孔,这些小孔可方便声波进入到第一隔音层和第二隔音层内,从而使声波更容易被吸收,提升隔音效率。

石膏板层与隔音垫的两侧外层结合的结构有利于隔音垫整体的隔音处理。

纤维板层不仅能使内层结构更为稳定,更能对声波进行吸收。

导热板层能对隔音垫隔音后产生的热能进行疏导,且能避免隔音垫内部出现大量热能积存的现象。

使用粘弹阻尼涂层可增强隔音垫表层结构的韧性,使隔音垫表层在外力的作用下不容易出现损坏的情况。

第一隔音层和第二隔音层呈波浪状结构,第一粘弹阻尼涂层呈波浪状,第二粘弹阻尼涂层上设有若干个V型槽,延长隔音垫表面的长度,更多的声波与隔音垫接触,从而使隔音垫的声波被吸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隔音层1、石膏板层2、纤维板层3、导热板层4、第二隔音层5、小孔6、第一粘弹阻尼涂层7、第二粘弹阻尼涂层8、V型槽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隔音垫,包括第一隔音层1、石膏板层2、纤维板层3、导热板层4和第二隔音层5,所述导热板层4的两侧分别粘合有纤维板层3,所述石膏板层2粘合在纤维板层3的外侧,所述第一隔音层1和第二隔音层5 分别粘合在石膏板层2的外侧,所述第一隔音层1和第二隔音层5的外侧边沿呈波纹状。

所述第一隔音层1和第二隔音层5内部分布有若干个小孔6。

所述第一隔音层1和第二隔音层5由沥青、橡胶、三元乙丙、聚氯乙烯或氯化聚乙烯制成。

所述第一隔音层1和第二隔音层5的外侧表面上分别涂有第一粘弹阻尼涂层 7和第二粘弹阻尼涂层8。

所述第一粘弹阻尼涂层7整体呈波浪形结构。

所述第二粘弹阻尼涂层8的外侧表面设有若干个V型槽9。

所述导热板层4由石墨烯或导热硅脂制成。

隔音垫内的第一隔音层1和第二隔音层5由橡胶制成,材料具有与隔音毡相近的功效,可对进入到隔音垫外侧的声波进行初步隔除。

隔音垫内的第一隔音层1和第二隔音层5具有多个小孔6,这些小孔6可方便声波进入到第一隔音层1和第二隔音层5内,从而使声波更容易被吸收,提升隔音效率。

石膏板层2与第一隔音层1和第二隔音层5结合的结构有利于隔音垫整体的隔音处理。

纤维板层3不仅能使内层结构更为稳定,更能对进入到隔音垫内层的声波进行吸收。

导热板层4能对隔音垫隔音后产生的热能进行疏导,且能避免隔音垫内部出现大量热能积存的现象。

在隔音垫表层使用第一粘弹阻尼涂层7和第二粘弹阻尼涂层8可增强隔音垫表层结构的韧性,使隔音垫表层在外力的作用下不容易出现损坏的情况。

第一隔音层1和第二隔音层5呈波浪状结构,第一粘弹阻尼涂层7呈波浪状,第二粘弹阻尼涂层8上设有若干个V型槽9,延长隔音垫表面的长度,更多的声波与隔音垫接触,从而使隔音垫的声波被吸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