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摔PET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5424发布日期:2018-12-11 21:54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摔PET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PET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摔PET膜。



背景技术:

PET膜在磁记录、感光材料、电子、电气绝缘、工业用膜、包装装饰、屏幕保护、光学级镜面表面保护等领域均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显著进步,人们对PET膜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和多样化,使得现有的PET膜越发显得功能单一,不能很好的满足应用需求,防潮、耐摔性能等均需要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摔PET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摔PET膜,包括PET聚酯膜层,PET聚酯膜层通过胶粘剂与聚乙烯发泡棉层的一面相贴合,聚乙烯发泡棉层相对另一面依次通过聚氨酯树脂层、防水橡胶层、橡胶缓冲层、缓冲纸层、石棉阻燃层、金属导电层和防潮层与PET离形膜层相贴合,PET离形膜层上开有若干个通孔,橡胶缓冲层与缓冲纸层的厚度之和不小于聚乙烯发泡棉层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PET聚酯膜层的厚度为10-15μm,所述聚乙烯发泡棉层的厚度为30-60μm,聚乙烯发泡棉层采用聚乙烯发泡棉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聚氨酯树脂层的厚度为20-40μm,聚氨酯树脂层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纸层采用牛皮纸制成,金属导电层为铝箔或铜箔。

进一步的,所述石棉阻燃层的厚度为15-35μm。

进一步的,所述防潮层采用二氧化硅制成,防潮层的厚度为10-20μm,防水橡胶层的厚度与防潮层的厚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缓冲层的厚度与缓冲纸层的厚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PET离形膜层的中央位置开有一个呈正方形的通孔,通孔的边长为PET离形膜层长度的1/6-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摔PET膜,包括PET聚酯膜层,PET聚酯膜层通过胶粘剂与聚乙烯发泡棉层的一面相贴合,聚乙烯发泡棉层相对另一面依次通过聚氨酯树脂层、防水橡胶层、橡胶缓冲层、缓冲纸层、石棉阻燃层、金属导电层和防潮层与PET离形膜层相贴合,PET离形膜层上开有若干个通孔,橡胶缓冲层与缓冲纸层的厚度之和不小于聚乙烯发泡棉层的厚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摔PET膜,兼具耐摔、阻燃、防潮和导电性能,通过PET离形膜层上的通孔便于快速剥离PET离形膜层,功能较为完善,应用环境更加广泛,更好的满足当前对PET膜的多样化需求,使用寿命延长,结构简单,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PET离形膜层和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PET聚酯膜层;2-聚乙烯发泡棉层;3-聚氨酯树脂层;4-防水橡胶层;5-橡胶缓冲层;6-缓冲纸层;7-石棉阻燃层;8-金属导电层;9-防潮层;10-PET离形膜层;1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抗摔PET膜,包括PET聚酯膜层1,PET聚酯膜层1通过胶粘剂与聚乙烯发泡棉层2的一面相贴合,聚乙烯发泡棉层2相对的另一面依次通过聚氨酯树脂层3、防水橡胶层4、橡胶缓冲层5、缓冲纸层6、石棉阻燃层7、金属导电层8和防潮层9与PET离形膜层10相贴合,PET离形膜层10上开有若干个通孔11,通过通孔11提高剥离效率,橡胶缓冲层5的厚度与缓冲纸层6的厚度之和不小于聚乙烯发泡棉层2的厚度。

PET聚酯膜层1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成,PET聚酯膜层1的厚度为10-15μm,聚乙烯发泡棉层2的厚度为30-60μm,聚乙烯发泡棉层2采用聚乙烯发泡棉制成,聚乙烯发泡棉为新型环保材料,具有无毒、无味、隔音、吸音、隔热、焚烧时对大气无污染、回弹力好、可随意调整软硬度和厚度以及重量轻等优点。

聚氨酯树脂层3的厚度为20-40μm,聚氨酯树脂层3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具有高强度、抗撕裂、耐磨等特性。

橡胶缓冲层5的厚度与缓冲纸层6的厚度相同,橡胶缓冲层5采用橡胶材质,缓冲纸层6采用牛皮纸制成,通过橡胶缓冲层5和缓冲纸层6的双重结构提高PET膜的抗摔性,配合聚乙烯发泡棉层2进一步实现耐摔、抗摔的目的。

石棉阻燃层7的厚度为15-35μm,石棉阻燃层7采用石棉布等阻燃材料制成,金属导电层8为铝箔或铜箔,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

防水橡胶层4的厚度与防潮层9的厚度相同,防水橡胶层4采用防水橡胶材料制成,防潮层9采用二氧化硅制成,防潮层9的厚度为10-20μm,防水橡胶层4与防潮层9的双重结构用于提高PET膜的防水、防潮湿性能。

PET离形膜层10的中央位置开有一个呈正方形的通孔11,通孔11的边长为PET离形膜层10长度的1/6-1/2。

本实用新型不限定PET聚酯膜层1、聚乙烯发泡棉层2、聚氨酯树脂层3、防水橡胶层4、橡胶缓冲层5、缓冲纸层6、石棉阻燃层7、金属导电层8、防潮层9和PET离形膜层10相互之间的贴合方式,可采用亚克力胶、胶水等胶粘剂粘结于一体,也不限定PET聚酯膜层1、聚乙烯发泡棉层2、聚氨酯树脂层3、防水橡胶层4、橡胶缓冲层5、缓冲纸层6、石棉阻燃层7、金属导电层8、防潮层9和PET离形膜层10的形状和尺寸,可为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等规则形状中的任一种,前述各膜层的形状和尺寸相互适配。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