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爆破炮孔内药包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7234发布日期:2019-02-12 21:11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爆破炮孔内药包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爆破炮孔内药包连接装置,属于爆破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程爆破施工中,药包位置的准确固定是决定爆破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装药方式多采用炮棍或炮绳测量,难以精确的给出药包位置,尤其是在空气间隔装药过程中,往往产生药包高度与空气间隔高度比例不协调或空气间隔位置难以固定的情况,极大的影响了爆破施工质量。另外,对于爆破过程中盲炮的处理,虽已有挖掘机深挖、钻机洗孔、重新钻孔引爆等方法,但这些措施安全风险大(尤其是孔内含有起爆药柱时)、处理效率低、施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空气间隔装药时炮孔内药包和空气间隔柱位置难以固定、盲炮时药包难以取出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爆破炮孔内药包连接装置来实现药包位置的固定及盲炮时药包的取出。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爆破炮孔内药包连接装置,包括弧形板和设于弧形板两端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内侧设有卡位部。

进一步地,所述卡位部包括沿弧形板顶面或底面径向设置的支撑杆和沿弧形板顶面或底面周向设置的与弧形板轴向方向平行的固定柱;所述支撑杆一端与弧形板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柱连接。所述支撑杆用于固定药包或空气间隔的位置,所述固定柱用于防止药包或空气间隔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柱沿弧形板顶面或底面除弧形板所占圆周外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的个数与固定柱的个数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与固定柱的中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上设有连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应用本实用新型装置对炮孔进行装药,在发生盲炮或拒爆后,可通过装置的连接口取出药包;本实用新型装置还可应用于空气间隔装药时对空气间隔柱位置和长度的精确控制。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原材料来源广泛、尺寸调控范围广,无需投入较多的工程机械,现场操作方便且便于工业化生产,提高爆破效果,降低岩石破碎块度,避免产生爆破根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A-A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B-B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弧形板;2、连接件;3、支撑杆;4、固定柱;5、连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4所示,一种爆破炮孔内药包连接装置,包括弧形板1和设于弧形板1两端的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上设有连接口5,所述连接件2的内侧设有卡位部。所述卡位部包括沿弧形板1顶面或底面径向设置的支撑杆3和沿弧形板1顶面或底面周向设置的与弧形板1轴向方向平行的固定柱;所述支撑杆3一端与弧形板1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柱4的中点连接。所述固定柱4和支撑杆3的数量均为为三个,所述固定柱4沿弧形板1顶面或底面除弧形板1所占圆周外周向均匀分布,进而所述支撑杆3沿弧形板1顶面或底面径向均匀分布。所述弧形板1所占角度为120°,则所述固定柱4之间的夹角为60°。

在药包位置固定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岩石破碎效率,某工程需要采用空气间隔装药方式提高炸药在炮孔内的装填高度,设计药包直径为90mm,每炮孔底部和顶部分别装药1500mm,中间装填500mm的空气间隔。为了合理确定炸药高度与空气间隔高度的比值,决定采用本实用新型装置,为了便于药包和空气间隔的固定,设计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尺寸为:固定柱4长度为40mm,支撑杆3长度为90mm,连接件2长度为60mm,弧形板1长度为500mm,连接口5为圆形通孔,其直径为40mm。

装药时,应用本实用新型装置支撑杆3固定药包或空气间隔柱,首先通过连接口5将三个分别装有药包的爆破炮孔内药包连接装置连接,形成长度为1500mm的底部药柱;然后,再通过连接口5连接一个装有长度为500mm空气间隔柱的爆破炮孔内药包连接装置;最后通过连接口5将三个分别装有药包的爆破炮孔内药包连接装置连接,形成长度为1500mm的顶部药柱。按照上述的方式装药完成后,进行爆破,爆破后岩石块度均匀,避免了二次破碎;无爆破根底,节约了场地平整成本;提高了炸药有效能量利用率,降低了炸药消耗量。

在盲炮处理中的应用:

为了解决爆破时产生盲炮对安全施工产生影响,采用本实用新型装置进行盲炮处理。首先,应用风机或其它机械去除炮孔上方的填充物,使用一端带有挂钩的炮棍,通过挂钩与连接口5相连,缓慢上拉,即可取出没有引爆的药包,由于弧形板1对药包的保护作用,在整个过程中不会对药包本身产生任何拉伤、撕裂等损伤,保证了药包的完整性;由于爆破炮孔内药包连接装置本身采用的均是非金属材料,可有效防范安全风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己,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均等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