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透气抗菌多层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40052发布日期:2022-04-13 18:12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然透气抗菌多层面料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然透气抗菌多层面料。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单层家纺面料居多,多层面料可以改善面料的柔软度和舒适度。如现有技术cn214056693u公开了一种阻燃抗菌舒适多层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阻燃层、隔热层和抗菌舒适层,所述隔热层为陶瓷纤维/阻燃粘胶纤维针刺无纺布;所述抗菌舒适层为outlast纤维、大青叶纤维和牛奶蛋白纤维混纺纱平纹织物,所述抗菌舒适层与隔热层通过芳砜纶纱线衍缝连接;该多层面料,不仅具有优异的阻燃和隔热性能,还具有抗菌、舒适和亲肤的优点。
3.而目前现有的多层面料流行于市场的棉料居多,但是棉质产品易生螨生菌,并且现有多层面料的设置又会影响产品的透气性与柔韧性,致使弹性韧度较差。为了解决此问题,本次开发在整体设计上选用棉麻混纺纱线;众所周知,麻具有天然的抗菌功能,并且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棉混纺可以改善麻的硬挺和刺痒感。更贴近天然透气,并且保持柔肤的特点。棉麻纱线还具有良好吸湿透气性,防静电等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天然透气抗菌多层面料。
5.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天然透气抗菌多层面料,包括依次通过棉麻纱线编织连接的上层面料、中上层面料、中层面料、中下层面料以及下层面料;
6.所述中层面料包括设于中上层面料与中下层面料之间的透气通道,所述透气通道内依次设置有多个弹性面料骨架,所述弹性面料骨架具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弹性面料骨架的材料由人造弹性纤维与莫代尔纤维、氨纶弹力面料聚酯纤维、蚕丝纤维、以及棉纤维和麻纤维等多种纤维混纺构成;且弹性面料骨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中上层面料以及中下层面料混纺编制连接;所述弹性面料骨架内还设置有高弹织物基体,所述高弹织物基体由高弹丝与麻纤维丝织成的假捻变形纱织物;
7.位于相邻两个弹性面料骨架之间的透气通道内还设置有高丝弹性圈;所述高丝弹性圈具体由涤纶高弹丝的变形纤维织成的织物螺旋圈形;
8.所述中上层面料具体为抗菌层,且中上层面料主要由棉混纤维、麻混纤维以及抗菌纤维进行混纺编织而成;
9.所述上层面料具体为抗磨层,且上层面料由考杜拉尼龙面料构成;
10.所述中下层面料具体为吸湿排汗层,且中下层面料包括由亚麻面料、竹纤维面料以及尼龙锦纶面料中至少任意两种的组合混纺而成;
11.所述下层面料具体为里层的亲肤面料,且下层面料包括植物纤维、麻纤维、棉纤维、毛纤维以及丝纤维中的至少任意两种的混纺组合而成。
12.作为本发明中进一步地优选,所述高弹丝织物基体中的高弹丝包括由原丝尼龙、
聚酯和聚丙烯纤维组成。
13.作为本发明中进一步地优选,所述中层面料中的弹性面料骨架的两侧外壁均呈内凹形结构,且弹性面料骨架的两侧外部均设有三角凹槽,所述弹性面料骨架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三角凸起。
14.作为本发明中进一步地优选,位于高弹丝织物基体两侧的弹性面料骨架内均对称设置有波浪形天丝,且波浪形天丝还与三角凸起交织连接。
15.作为本发明中进一步地优选,所述中上层面料中的抗菌层原料成分的百分比为:棉混纤维35-40%、麻混纤维30-45%以及抗菌纤维15-25%,且中上层面料的经纬密度为110
×
75。
16.作为本发明中进一步地优选,所述中下层面料的经纬密度为60
×
80。
17.作为本发明中进一步地优选,所述弹性面料骨架的原料百分比为:人造弹性纤维30-40%、莫代尔纤维25-35%、氨纶弹力面料聚酯纤维5-7%、蚕丝纤维5-8%、棉纤维10-20%和麻纤维20-25%。
18.作为本发明中进一步地优选,所述中上层面料的抗菌纤维成分还包括大青叶纤维和牛奶蛋白纤维混纺纱,且其原料原料百分比为:大青叶纤维40-55%、牛奶蛋白纤维45-60%。
19.本发明中的原料成分特性优点如下:
20.通过选用棉麻成分,麻具有天然的抗菌功能,并且有良好的透气性,通过麻与棉的混纺,可以改善麻的硬挺和刺痒感,更贴近天然透气,并且保持柔肤的特点,棉麻纱线还具有良好吸湿透气性,防静电等优点。
21.通过由人造弹性纤维与莫代尔纤维、氨纶弹力面料聚酯纤维、蚕丝纤维、以及棉纤维和麻纤维等多种纤维混纺构成的弹性面料骨架,其中的人造弹性纤维,是弹性最佳的面料,可延伸到原长度的-倍,伸展度极佳,可强化质地垂坠,防皱等优点;其中的莫代尔纤维是一种纤维素纤维,由产自欧洲的灌木林制成木质浆液后经过专门的纺丝工艺制作而成,具有很好的柔软性和优良的吸湿性特点。
22.通过设置的氨纶弹力面料聚酯纤维和蚕丝纤维,大大提高了弹性韧度;通过由高弹丝与麻纤维丝织成的高弹织物基体,其中的高弹丝具有弹性伸缩率高,低静电、耐磨性好、吸水性低的优点,同时具有卓越的柔软性和弹性回复性,优良的抗折皱性和尺寸稳定性。
23.其中的中上层面料具体为抗菌层,主要由棉混纤维、麻混纤维以及抗菌纤维进行混纺编织而成,棉混纤维、麻混纤维中麻纤维本身具体抗菌性能,同时再加上抗菌纤维的设置,而抗菌纤维具体由大青叶纤维、牛奶蛋白纤维等材料,进一步提高了抗菌性能。
24.本发明中,中下层面料具体为吸湿排汗层,且由亚麻面料、竹纤维面料以及尼龙锦纶面料中至少任意两种的组合混纺而成,其中的亚麻面料中的麻纤维的吸湿性能是所有纤维中排名比较靠前的,亚麻布料能够吸收自身重量几十倍的水分,纤维的结构特点的使得亚麻具备非凡的透气性能,汗液被吸收后便很快就会蒸发掉;其中的竹纤维面料中的竹纤维一直被誉为“会呼吸的纤维”,它的吸湿排汗能力一点都不比纯棉差,除此之外它还有抗霉变以及保健的作用,大大满足了人们对服装面料的多方面的需求;其中的尼龙锦纶面料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能。
2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6.该天然透气抗菌多层面料,不仅大大提高了抗菌性能以及吸湿透气性能,还提高了面料整体的弹性韧度性能以及亲肤舒适度,使得整个面料的韧度非常好,柔软舒适度更佳,服用性能更佳。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天然透气抗菌多层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发明局部细节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上层面料;2、中上层面料;3、中层面料;301、弹性面料骨架;302、高弹丝织物基体;303、波浪形天丝;304、三角凸起;305、三角凹槽;306、透气通道;307、高丝弹性圈;4、中下层面料;5、下层面料。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31.实施例一
32.参考图1-2,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天然透气抗菌多层面料,包括依次通过棉麻纱线编织连接的上层面料1、中上层面料2、中层面料3、中下层面料4以及下层面料5;
33.所述中层面料3包括设于中上层面料2与中下层面料4之间的透气通道306,所述透气通道306内依次设置有多个弹性面料骨架301,所述弹性面料骨架301具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弹性面料骨架301的材料由人造弹性纤维与莫代尔纤维、氨纶弹力面料聚酯纤维、蚕丝纤维、以及棉纤维和麻纤维等多种纤维混纺构成;且弹性面料骨架30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中上层面料2以及中下层面料4混纺编制连接;所述弹性面料骨架301内还设置有高弹织物基体302,所述高弹织物基体302由高弹丝与麻纤维丝织成的假捻变形纱织物;
34.位于相邻两个弹性面料骨架301之间的透气通道306内还设置有高丝弹性圈307;所述高丝弹性圈307具体由涤纶高弹丝的变形纤维织成的织物螺旋圈形;
35.所述中上层面料2具体为抗菌层,且中上层面料2主要由棉混纤维、麻混纤维以及抗菌纤维进行混纺编织而成;
36.所述上层面料1具体为抗磨层,且上层面料1由考杜拉尼龙面料构成;
37.所述中下层面料4具体为吸湿排汗层,且中下层面料4包括由亚麻面料、竹纤维面料以及尼龙锦纶面料中至少任意两种的组合混纺而成;
38.所述下层面料5具体为里层的亲肤面料,且下层面料5包括植物纤维、麻纤维、棉纤维、毛纤维以及丝纤维中的至少任意两种的混纺组合而成。
39.在本实例中进一步地,所述高弹丝织物基体302中的高弹丝包括由原丝尼龙、聚酯和聚丙烯纤维组成。
40.在本实例中进一步地,所述中层面料3中的弹性面料骨架301的两侧外壁均呈内凹形结构,且弹性面料骨架301的两侧外部均设有三角凹槽305,所述弹性面料骨架301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三角凸起304。
41.在本实例中进一步地,位于高弹丝织物基体302两侧的弹性面料骨架301内均对称设置有波浪形天丝303,且波浪形天丝303还与三角凸起304交织连接。
42.在本实例中进一步地,所述中上层面料2中的抗菌层原料成分的百分比为:棉混纤维35-40%、麻混纤维30-45%以及抗菌纤维15-25%,且中上层面料2的经纬密度为110
×
75。
43.在本实例中进一步地,所述中下层面料4的经纬密度为60
×
80。
44.在本实例中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面料骨架301的原料百分比为:人造弹性纤维30-40%、莫代尔纤维25-35%、氨纶弹力面料聚酯纤维5-7%、蚕丝纤维5-8%、棉纤维10-20%和麻纤维20-25%。
45.在本实例中进一步地,所述中上层面料2的抗菌纤维成分还包括大青叶纤维和牛奶蛋白纤维混纺纱,且其原料原料百分比为:大青叶纤维40-55%、牛奶蛋白纤维45-60%。
46.实施例二
47.与实施例一中的区别如下:
48.在本实例中进一步地,所述中上层面料2中的抗菌层原料成分的百分比为:棉混纤维36-40%、麻混纤维30-43%以及抗菌纤维20-25%,且中上层面料2的经纬密度为105
×
80。
49.在本实例中进一步地,所述中下层面料4的经纬密度为65
×
80。
50.在本实例中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面料骨架301的原料百分比为:人造弹性纤维35-40%、莫代尔纤维25-30%、氨纶弹力面料聚酯纤维5-7%、蚕丝纤维5-8%、棉纤维10-15%和麻纤维20-25%。
51.在本实例中进一步地,所述中上层面料2的抗菌纤维成分还包括大青叶纤维和牛奶蛋白纤维混纺纱,且其原料原料百分比为:大青叶纤维45-55%、牛奶蛋白纤维50-60%。
52.实施例三
53.与实施例二中的区别如下:
54.在本实例中进一步地,所述中上层面料2中的抗菌层原料成分的百分比为:棉混纤维38-40%、麻混纤维35-45%以及抗菌纤维22-25%,且中上层面料2的经纬密度为100
×
85。
55.在本实例中进一步地,所述中下层面料4的经纬密度为65
×
80。
56.在本实例中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面料骨架301的原料百分比为:人造弹性纤维37-40%、莫代尔纤维27-30%、氨纶弹力面料聚酯纤维5-7%、蚕丝纤维7-8%、棉纤维13-15%和麻纤维20-24%。
57.在本实例中进一步地,所述中上层面料2的抗菌纤维成分还包括大青叶纤维和牛奶蛋白纤维混纺纱,且其原料原料百分比为:大青叶纤维45-55%、牛奶蛋白纤维55-60%。
58.对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制得的天然透气抗菌多层面料,对比常规技术制动的面料,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59.[0060][0061]
由上述表格可知,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天然透气抗菌多层面料具有明显提高,且实施例二为最佳实施例。
[0062]
本发明与常规面料相比:通过选用棉麻成分,麻具有天然的抗菌功能,并且有良好的透气性,通过麻与棉的混纺,可以改善麻的硬挺和刺痒感,更贴近天然透气,并且保持柔肤的特点,棉麻纱线还具有良好吸湿透气性,防静电等优点。通过由人造弹性纤维与莫代尔纤维、氨纶弹力面料聚酯纤维、蚕丝纤维、以及棉纤维和麻纤维等多种纤维混纺构成的弹性面料骨架301,其中的人造弹性纤维,是弹性最佳的面料,可延伸到原长度的4-6倍,伸展度极佳,可强化质地垂坠,防皱等优点;其中的莫代尔纤维是一种纤维素纤维,由产自欧洲的灌木林制成木质浆液后经过专门的纺丝工艺制作而成,具有很好的柔软性和优良的吸湿性特点。通过设置的氨纶弹力面料聚酯纤维和蚕丝纤维,大大提高了弹性韧度。通过由高弹丝与麻纤维丝织成的高弹织物基体302,其中的高弹丝具有弹性伸缩率高,低静电、耐磨性好、吸水性低的优点,同时具有卓越的柔软性和弹性回复性,优良的抗折皱性和尺寸稳定性;中上层面料2具体为抗菌层,主要由棉混纤维、麻混纤维以及抗菌纤维进行混纺编织而成,棉混纤维、麻混纤维中麻纤维本身具体抗菌性能,同时再加上抗菌纤维的设置,而抗菌纤维具体由大青叶纤维、牛奶蛋白纤维等材料,进一步提高了抗菌性能;中下层面料4具体为吸湿排汗层,且由亚麻面料、竹纤维面料以及尼龙锦纶面料中至少任意两种的组合混纺而成,其中的亚麻面料中的麻纤维的吸湿性能是所有纤维中排名比较靠前的,亚麻布料能够吸收自身重量几十倍的水分,纤维的结构特点的使得亚麻具备非凡的透气性能,汗液被吸收后便很快就会蒸发掉;其中的竹纤维面料中的竹纤维一直被誉为“会呼吸的纤维”,它的吸湿排汗能力一点都不比纯棉差,除此之外它还有抗霉变以及保健的作用,大大满足了人们对服装面料的多方面的需求;其中的尼龙锦纶面料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能;最终,可以使得该天然透气抗菌多层面料,不仅大大提高了抗菌性能以及吸湿透气性能,还提高了面料整体的弹性韧度性能以及亲肤舒适度,使得整个面料的韧度非常好,柔软舒适度更佳,服用性能更佳。
[006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