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层压板的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17494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造层压板的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层压板的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制造层压板的方法,在该方法中,把合成树脂片和金属片叠在一起,当对金属片进行电加热时可在一压力下使它们整体热成型为层压板,并涉及实施该方法的装置。
通过把合成树脂片与金属片模压成整体可以获得在其表面上具有金属片的层压板。把铜箔或者类似材料用作金属片,而把聚酯胶片用作片形树脂片的层压板常常可应用在印刷电路板及类似物上。这种层压板是通过层叠一组金属片和合成树脂片成型的,这一组材料可以是金属片和内层构件,或者是金属片以及内层和外层构件,在一定的压力下加热,使形成聚脂胶片的合成树脂熔化,并通过加热或冷却使树脂硬化。在压力下对层压的片材和构件进行加热可以采用诸如热压或真空加压之类的方法。
在热压法中,加热一对相对设置的热压板,用这两块热压板从上下两面对层叠的金属片以及聚酯胶片之类的构件进行加压。另一方面,在真空加压法中,用密封件密封地覆盖层叠的片和构件,把它的内部抽成真空,并且在其周围引入高温高压气体。在通过这种热压或者真空加压工艺进行层叠模压时,通常把形成每一层压板的、由多个聚酯胶片之类构成的一组材料制成一个层压组件,把多组这样的层压组件与插在相邻的层压组件之间的各中间板堆叠成层压块,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层压块热成型,这样就可以同时获得多个层压板。所述的中间板用于确保各产品的平滑,通常用不锈钢板作中间板。
如上所述,当叠成多层的层压组件在压力下通过热压工艺来热成型时,模压的压板对层压块的上下两面都进行加热。因而,由于从层压块的两侧开始的热传递和热辐射有所延迟,所以面对着压板的层压组件与中间部分的层压组件之间会产生一加热温度差。这种加热温度的不一致性是不利的,因为它会导致所得层压板产品质量的不稳定,而且限制了在热压中可堆叠的层压组件的数量。
另一方面,在真空加压中,从层压块的周围加热,因此层压块中各个层压组件的温度基本上是均匀上升的,但由于各层压组件的外缘部分与中心部分之间的热传递有一定的延迟,所以仍会产生温度差。因此,对大面积的层压板进行模压并不容易。
有一种方法可以消除上述问题,即,把金属片成型为连续的片材,交替地堆叠合成树脂片和绝缘中间板,把连续的金属片依次折叠地设置在它们中间,以便形成多层构件。连续金属片的两端连接于一电源,因此它可充当一个能产生所需热量的电阻,于是,当通过冷压工艺对所述层压块施加一合适压力时,各构成元件便会粘附在一起,这样便可同时模压多个层压板。用这种加热方法可以使加热温度在层叠的方向上和在构成元件的平面方向上都是均匀的,因而可提高质量稳定性。当采用这样的生产方法时,必须形成如上所述的层压块。
在形成这种层压块时,可采用这样一种配置,即,采用一对分别绕在各自卷筒上的连续金属片所形成的连续金属片卷,连续的金属片在它们的引出端被拉出卷筒,当在层压块的上方移动所述成对的连续金属片卷时,就可以形成层压块。
然而,在形成上述的层压块时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成对的连续金属片会被过量地拉出,因此,当所用的连续金属片比较薄的时候,它们可能会发生褶皱而导致膨胀或者是双层的现象。此外,当有额外的张力施加于连续金属片,特别是在有沿成对卷筒的轴向施加的非均匀张力的情况下,可能会使成对连续金属片的边缘或者是中间板的边缘发生撕裂的现象。
因为在成对连续金属片被过量拉出时,操作者必须卷起或拉出一定量的连续金属片,这样就会消耗更多的操作时间,不能加快生产速度。
日本专利公开号4-192497和7-52354中已经揭示了上述类型的生产层压板的配置。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层压板的方法和用来实施该方法的装置,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防止会导致金属片在层压块形成过程中发生褶皱、双层或撕裂等问题的连续金属片的松弛现象,能缩短操作时间以加快生产,并且因自动化程度较高而使操作更为简便,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上述目的可通过一种用于制造层压板的方法实现,利用该方法可通过一层叠工作把多块层压板堆叠成一层压块,即,依次地来回折叠在各卷筒上卷绕成片卷的薄的、连续的金属片,同时在金属片之间交替地设置合成树脂片和绝缘中间板,把它们一起堆叠成一个由多层构成的层压块,在对层压块内的金属片进行电加热的同时,对层压块加压,其特点在于,在连续的薄的金属片来回折叠时,在金属片卷的引出端和层压块的端部边缘之间能保持张紧状态。
采用这样的制造方法,通过在成型层压块的同时使金属片保持为张紧状态,可以防止连续金属片的松弛现象,进而避免当连续金属片较薄时产生褶皱、双层或撕裂的现象。
在这种制造层压板的方法中,较理想的是,在把由一对连续金属片以及一对卷筒构成的一对连续金属片卷在层压块的两端部边缘之间重复地移动的同时来进行层叠工作。连续金属片可在被拉出时保持为张紧状态,从而可以很容易地防止连续金属片发生松弛现象。通过设定卷筒的引出端轨迹,可以在拉出连续金属片的同时,使它们保持为张紧的状态。
还有较理想的是,在成对的连续金属片拉出时对转动的成对卷筒的转动速度加以控制,因而可以防止由于卷筒的转动惯性而造成的卷筒的过量转动和金属片的过量拉出,并且防止金属片发生松弛现象,同时可以降低同样由于片卷的惯性转动而施加于金属片的冲击张力。
因卷绕其上的连续金属片的拉出而造成的卷筒的转动的速度应该根据金属片卷的移动速度来控制,于是,当片卷的移动速度在片卷移动结束时缓缓降低的时候,卷筒的转速会缓缓降低,因此可以使卷筒的转动惯性力减至最小,从而可防止连续金属片被过量地拉出,进而防止金属片的松弛和褶皱现象,并且可以减小当卷筒从静止状态变成转动状态时对金属片施加的冲击力,从而防止撕裂金属片。此外,通过使片卷在移动开始时停止一次,并且随后以一个略微加速的速度开始移动,可以进一步地减小对金属片的冲击。
卷筒的引出端的轨迹最好是经过设定,以便使卷筒的转速在连续金属片拉出之时可缓缓地加速,因此可以减小在金属片卷开始移动时施加于金属片的冲击张力,由于可降低因受片卷的转动惯性的影响而施加于金属片的张力,所以能防止金属片被撕裂。
卷筒的引出端的轨迹最好是经过设定,以便在因金属片被拉出而造成的卷筒转动停止时,使卷筒的转速缓缓降低,于是,通过使金属片的拉出速度在片卷移动结束之前缓缓降低,可以使在金属片卷的移动结束时卷筒的惯性转动减至最小,从而防止金属片的松弛现象。
较理想的是,设有用来测量连续金属片卷的尺寸,即半径或直径的装置,卷筒的引出端的轨迹可按照测得的片卷尺寸来变化,因此可以在片卷的尺寸测量值的基础上设定对该片卷尺寸最佳的轨迹,可以把卷筒的引出端的轨迹作成恒定的,无需操作者在片卷尺寸变化之时相应于尺寸变化来重新设置轨迹。
较理想的是,成对卷筒的转动装置是和成对连续金属片卷的移动同步,由此可以从片卷的移动路径(引出端的轨迹)来假设连续金属片的必须拉出量,通过确定各卷筒的转动量进而使金属片的拉出量略小于假设必须的拉出量,可以在金属片被拉出时防止它们发生松弛以及受多余张力的作用。
较理想的是,设置用来探测成对卷筒的位置以及连续金属片卷之半径或直径之类片卷尺寸的装置,根据这些探测到的位置和片卷尺寸可控制卷筒的转动量,于是,从由探测到卷筒的位置以及探测到的片卷的尺寸精确计算出的金属片的必须拉出量,可获得相应卷筒的必须转动量,根据这样获得的必须转动量可只拉出所需数量的金属片,于是可防止金属片发生松弛和受多余张力的现象。
较理想的是,设置用来探测成对金属片之松弛量的装置,根据探测到的松弛量可控制成对卷筒的转动量,因此,当探测到金属片有松弛时,可对卷筒的转动量加以控制,以使金属片的拉出量或多或少地降低,从而抑制金属片的松弛现象。
较理想的是,对卷筒的轴线的角度和位置加以调节,以便使施加于金属片的张力沿卷筒的轴向均匀地分布,从而防止对金属片施加任何一种单侧的张力,即,通过按照金属片之张力的不同偏斜方向来精密调节卷筒轴线的角度及位置,使施加于金属片的张力沿卷筒的轴线方向均匀地分布。
较理想的是,当连续金属片卷从层压块的一端到另一端的移动终止时,卷筒的轴线角度可以恢复到原来状态,于是当片卷停止移动而变成静止状态时,施加于金属片的张力会小于其移动过程中的张力值,这样就可以防止金属片的偏斜程度,使其不会增加,通过把下一块中间板的端部设置成平行于卷筒的轴线,可以修正已恢复原始状态的轴线角度和位置,以及随后发生的金属片的任何偏斜。
较理想的是,设有用来探测施加于卷筒之轴线的力矩以及连续金属片卷之半径或直径之类片卷尺寸的装置,以及使卷筒的轴线产生力矩的装置,在探测到的力矩和片卷尺寸以及在卷筒的轴线上产生力矩的基础上,计算出施加于金属片的张力,这样就可以把施加于金属片的张力控制成恒定不变,从而可以可靠地防止对金属片施加多余的张力或者是防止金属片产生松弛现象,通过从施加于卷筒轴线的力矩探测值以及片卷的片卷尺寸探测值获得的施加于金属片的张力大小,可以获得一个施加于卷筒的轴线的所需力矩,以便使所施加的张力保持恒定,并且产生所需力矩。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制造层压板的装置,它包括一层压块成型装置,该成型装置包括由分别卷绕在各自卷筒上的第一和第二连续金属片所形成的第一和第二连续金属片卷、分别用来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移动第一和第二片卷的动力源、以及一工作台,在该工作台上可放置通过层叠第一和第二连续金属片与合成树脂片以及交替插入其间的绝缘中间板而成型的层压块;一电源装置,用于向层压块中的第一和第二金属片供电;以及一模压机,用于在层压块处于被电加热的状态下对其进行模压。
在上述配置下,通过动力源的作用可使第一和第二片卷分别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移动,并使第一和第二连续金属片处于张紧状态,从而让形成层压块的金属片保持张紧状态,防止了金属片由于松弛而造成的褶皱、双层或撕裂现象,即使在金属片较薄的情况下也能够做到。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制造层压板的装置,它包括一个层压块成型装置,该成型装置包括分别卷绕在各自卷筒上的第一和第二连续金属片所形成的连续金属片卷、两个相应于第一和第二片卷设置的用于垂直移动以拉伸第一和第二金属片的第一和第二阶梯辊、两个支承着第一和第二片卷以及第一和第二阶梯辊的第一和第二移动支座、用来使两移动支座水平移动的第一和第二驱动动力源;一用于在其上放置一由第一和第二金属片、合成树脂片以及中间板交替叠成的层压块的工作台;一电源装置,用于向层压块中的两连续金属片供电;以及一模压机,用于在层压块处于被电加热的状态下对其进行模压。
在上述配置下,其上支承着第一和第二阶梯辊的第一和第二移动支座可通过驱动源的作用而水平移动,并且可凭藉第一和第二阶梯辊的作用而使第一和第二金属片保持为张紧的状态,因此可以使用来形成层压块的金属片保持张紧,即使在金属片非常薄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由于松弛而造成的褶皱、双层或撕裂现象。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制造层压板的装置,它包括一个层压块成型装置,该成型装置包括由分别卷绕在两卷筒上的连续金属片构成的连续金属片卷、两个相应于第一和第二片卷设置的用于垂直移动以拉伸金属片的阶梯辊、两个水平移动以用来供给第一和第二金属片的移动支座、用来使移动支座水平移动的第一和第二驱动动力源、以及一用于在其上放置由第一和第二金属片、合成树脂片以及绝缘中间板交替层叠所构成的层压块并且设置在两连续金属片卷之间的工作台;一电源装置,用于对层压块中的金属片进行电加热;以及一模压机,用于在层压块处于被电加热的状态下对其进行模压。
在上述配置下,可在使连续金属片保持张紧的同时,成型层压块。通过从第一和第二移动支座上供给第一和第二金属片并同时藉第一和第二阶梯辊来拉伸金属片,并且通过驱动源使移动支座水平地移动,这样就可以防止因金属片松弛而发生的褶皱、双层或撕裂现象,即使在金属片非常薄的情况下也可以做到。
在这种层压板的制造装置中,最好是设置一个能使卷筒的转轴停止转动的制动装置,因此,当因为拉出金属片而引起的卷筒转动结束时,可提供一个不让卷筒因转动惯性而转动的缓冲力,从而防止连续金属片被过量地拉出。
对卷筒的转轴而言,最好是设置一个大于一定水平的抗转动值,以便防止连续金属片被过量拉出,从而控制卷筒的惯性转动。
较理想的是,为卷筒的转轴设置一个回转驱动用驱动源,因此,通过用该回转驱动源在有助于拉出金属片的方向上施加一力矩,就可以降低当连续金属片被拉出时对它们施加的张力。
较理想的是,设置一个回转驱动装置,以用来对卷筒的转轴施加一个能卷绕连续金属片的力矩,该回转驱动装置可充当一用来使卷筒停止转动的制动器,这样就可以防止由于卷筒的转动惯性而造成的过量转动,并且防止金属片被过量拉出。此外,即使金属片被过量地拉出,也可以把它们重新卷绕起来而防止松弛。
较理想的是,设有一个使其上具有多层层压板的工作台垂直移动的机构,这样就可以根据层叠的高度、通过使工作台垂直移动而使其保持在一个恒定的高度上,因此就可以使卷筒的引出端的轨迹保持一定。
较理想的是,在卷筒的转轴上设置一吸震器,通过该吸震器可防止对连续金属片所施加的冲击张力,因此可以避免金属片被撕裂。
通过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发明的各较佳实施例所作的描述,可以使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变得清楚。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来制造层压板的装置的说明性示意图;图2是说明图1所示实施例之层叠状态的示意的侧视图;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之装置的立体图;图4a和图4b是两个示意图,示出了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一连续金属片卷开始移动的情况;图5a和图5b是两个示意图,示出了金属片卷结束移动和移动终止的情况;图6是一说明性的示意图,说明了图1所示实施例中卷筒引出端的轨迹,以及图1所示实施例中金属片卷的移动速度和位置之间的关系;图7a和图7b是说明图1所示实施例之层叠步骤的示意图;图8a和图8c是说明图1所示实施例之层叠步骤的示意图;图9a和图9b是说明图1所示实施例之层叠步骤的示意图;图10a和图10b是说明图1所示实施例之层叠步骤的示意图;图11a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整个工作过程的流程图;图11b是上述过程中层叠步骤的流程图;图1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卷筒引出端的另一个轨迹的示意图;图13是图6中引出端的另一个轨迹的示意图;图1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装置部件的侧视图;图15a和图15b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装置部件的侧视图和前视图;图1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装置的示意的侧视图;图17是用来说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框图;图18是用来说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框图;图19a是用来说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框图;图19b是图19a所示实施例之装置部件的侧视图;图20a和图20b分别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和前视图;图21a到图21c是说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之工作过程的视图;图22a到图22d是说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之工作过程的视图;图23a和图23b分别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装置部件的侧视图和前视图;图2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装置部件的侧视图25是说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框图;图2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层压板制造装置的立体图;图27a和图27b是说明图26所示实施例中层叠步骤的示意图;图28a和图28b是说明图26所示实施例中层叠步骤的示意图;图29a和图29b是说明图26所示实施例中层叠步骤的示意图;图30a和图30b是说明图26所示实施例中层叠步骤的示意图;图31a和图31b是说明图26所示实施例中层叠步骤的示意图;图32a和图32b是说明图26所示实施例中层叠步骤的示意图;图33a和图33b是说明图26所示实施例中层叠步骤的示意图;图34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层压板制造装置的立体图;图35a和图35b是说明图34所示实施例中层叠步骤的示意图;图36a和图36b是说明图34所示实施例中层叠步骤的示意图;图37a和图37b是说明图34所示实施例中层叠步骤的示意图;图38a和图38b是说明图34所示实施例中层叠步骤的示意图;图39a和图39b是说明图34所示实施例中层叠步骤的示意图;图40a和图40b是说明图34所示实施例中层叠步骤的示意图;图41a和图41b是说明图34所示实施例中层叠步骤的示意图;图42a和图42b是两个示意图,示出了在另一实施例中连续金属片卷开始移动的情况;图43a和图43b说明了图42中片卷在移动终止之前和终止之时的情况;图44a是说明在图42操作过程中,卷筒引出端轨迹的示意图;图44b是说明在图42操作过程中,连续金属片卷的移动速度和位置之间的关系;以及图45是图42中引出端轨迹的另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尽管下面将结合各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但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所有在此基础上作出的变换、改进和等价的配置均应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下面将参照图1到图3来描述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来制造层压板的设备,该设备包括一层压块成型装置,该成型装置包括由分别卷绕在各自卷筒1和2上的第一和第二连续金属片3和4所形成的第一和第二连续金属片卷5和6、分别用来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移动第一和第二片卷5和6以拉伸第一和第二金属片3和4的电动机7和8、以及一工作台11,在该工作台上可放置通过层叠第一和第二连续金属片3和4与合成树脂片9以及交替插入其间的绝缘中间板10而成型的层压块12;一电源装置14,用于向层压块12中的第一和第二金属片3和4供电,从而通过电加热产生热量;以及一模压机15,用于在层压块12处于被电加热的状态下对其进行模压。如图2所示,在工作台11上成型的层压块12通过例如一个输送器而输送到模压机15上,并且在通过连续金属片3和4而受到电加热之时,用模压机15模压。
在此,连续金属片3和4都是由细长的铜片构成,金属片3和4沿纵向的两端均连接于电源装置14,因此可使电流从它们的一端流向另一端。连续金属片3和4所采用铜箔的厚度可以是例如18μm,这样两个连续的铜箔被依次折成曲折的形状,使片材3和4的折叠部分交替地设置在各叠层之间的相对两侧面上。铜箔充当了能产生所需热量的电阻,因此,当用冷压法对层压块12施加一合适压力时,可使各相应的构件粘合在一起,这样就可同时模压多个层压板。作为电加热装置的电源装置14连接于由两铜箔形成的连续金属片3和4的纵向两端,对金属片供电可使金属片起到电阻的作用而产生热量。对电流而言,也可以采用交流电。
合成树脂片9包括一两侧表面上形成有内层电路的玻璃布基体,以及一环氧树脂的内层基片,其两侧表面上带有浸透了环氧树脂的玻璃布聚酯胶片,这样就可以制造出一种作为层压板的四层结构的多层电路板。
中间板10是用来保证各层压板的平滑,它可以是这样一块铝板,其表面上具有30到60μm电绝缘层并且该绝缘层是形成在处理过的表面上以具有一硬质防腐蚀层,而后使该铝板受到四氟乙烯的浸渍。
对作为驱动动力源的电动机7和8而言,可设置译码器17,以便测量使连续金属片卷5和6移动的电动机7和8的转动角度。模压机15是用来模压由合成树脂件9和连续金属片3和4层叠而成的各层压板组件,在模压时连续的金属片同时受到电加热装置的加热,故使合成树脂片9也被加热,这样就可以把各层压组件热压模制成层压板。可以用真空层压装置代替模压机15,所述真空模压机可以在一个真空腔室内覆盖一待压体。
此外,其上卷绕了连续金属片3和4的卷筒1和2凭藉联接于螺柱的电动机7的驱动作垂直移动,并且可凭藉电动机8从工作台11的一边移动到另一边。在这种驱动力的作用下,使连续金属片卷5和6沿它们轴向的移动成为可能。
接下来将要描述的是,使连续金属片3和4在张力作用下于卷筒1和2的引出端与层压块12的每一端部边缘之间拉伸的具体工作情况。
金属片卷5和6的移动路径被设定成可让卷筒1和2的引出端16的轨迹如图4到6所示。具体地说,如图6所示,在片卷5和6移动的起点和终点处,连续金属片的拉出量是与片卷相对层压块之端边的相对转动量相对应,不会导致连续金属片发生松弛。此外,在片卷5和6的移动起点和移动终点之间,所产生的轨迹(曲线轨迹H1→直线轨迹H3→曲线轨迹H2)可把金属片逐渐拉出片卷5和6。即,假设卷筒1在曲线轨迹H1和H2移动的过程中几乎不转动,图4a中层压块12的宽度是w,金属片在移动起点处的拉出量是a,片卷5的半径是r,那么金属片在曲线轨迹H1(图6)上的点P处的长度L是(a+rθ),而在曲线轨迹H1上的终端A处的长度M是(a+π·r/2),金属片在曲线轨迹H1上的拉出量缓缓地增加,而金属片在曲线轨迹H2上的点Q处的长度L’是(a’+w-rθ),金属片在曲线轨迹H2上的拉出量是缓缓减少的。在此,这种安排使得金属片卷5能够充分地、逐渐地移动,从而不会因连续金属片3被拉出而导致卷筒惯性转动,进而使卷筒1过度地转动,这样就可以避免金属片3被过量拉出,防止了松弛现象,因此可在层叠的过程中使金属片3一直保持拉紧的状态。
还可以这样来安排上述的配置,即,使如图4到6所示的片卷和金属片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变成如图42到图44中所示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当片卷处在如图44所示的点B和E之间的曲线轨迹上时,卷筒的引出端处在片卷的上侧,这样,点B和点E之间的曲线轨迹便会是一个与图6中的凸线轨迹H2相反的凹线轨迹,而它可以用与图6所示相同的方式达到防止松弛的目的,而在图42到44所示的工作过程中,连续金属片3也可以在层叠的时候一直保持张紧状态。
下面将要说明层压板的制造步骤。
图11A中的步骤n1到n7说明了整个工作过程的控制流程,而图11b中的步骤n11到n26则说明了层叠工作的控制流程。首先在图11b的步骤n12处,设定连续金属片的初始位置,接着,在步骤n13把中间板放到金属片上。随后,依次移动卷筒1和2,使连续的金属片来回折叠,同时使它们交替地设置在中间板和例如聚酯胶片之类的合成树脂片之间。重复步骤n13-n20的这一系列操作,直至达到层压板的预定数量。在接下来的步骤n22-n24中,放置最后一中间板,而后再移动卷筒1和2,在步骤n25处把现已相互覆盖的连续金属片切断,层压块就这样制成了。
在图11a的步骤n3处,把通过上述层叠工作获得的层压块移动到带有电加热装置的模压机上,在步骤n4处,在通过为连续金属片通电而加热层压块的同时,对层压块进行模压,把模压后的层压块从模压机上取出,在步骤n5和n6处进行分离工作,并在步骤n7处完成多个层压板。
下面将具体地描述前述的层叠工作的一个例子。
如图7a所示,连续金属片3和4现被设置在工作台11上,有一中间板10被放诸其上。然后,移动卷筒1以及金属片卷5,使它们覆盖在中间板10上,同时使金属片3在张紧的状态下被拉出片卷5(图7b)。金属片3被拉到中间板10的上方并将其覆盖,接着再将例如聚酯胶片之类的合成树脂片9放到金属片3上(如图8a所示)。随后,在经过整个工作台11的方向上移动另一卷筒2和金属片卷6,同时使金属片4在张紧的状态下被拉出片卷6,金属片4被拉到树脂片9的上方并将其覆盖(图8b和图8c)。接着再把另一中间板10放到金属片4上(图8c)。类似地,通过让卷筒2和片卷6向回移动而使金属片4向回折叠,从而覆盖该中间板10(图9a)。在金属片4上放置另一树脂片9(图9b)。而后,使卷筒1和片卷5向回移动,在保持张紧的状态下把金属片3折叠回来盖住树脂片9(图10a和图10b)。之后,交替地层叠中间板10和树脂片并使每一金属片3和4交替地夹设其间,这样就可以把各中间板10相应地设置在各层压组件之间,用这些叠成多层的层压组件可形成层压块12。
在用如上方式形成层压块12后,用模压机15的模压板从层压块的上下两侧对其进行模压。对模压机15而言,可以采用一种在一真空腔室内对待压体进行模压的真空层压机,该真空层压机的真空腔内部被抽成10乇的真空,此后进行加压,把10kgf/cm2的压力加到层压块的顶面和底面,同时,从电加热装置的电源向两端连接于电源的两连续铜箔供给直流电,使铜箔起到电阻的作用,从而产生热量以进行加热。用热电偶测量层压组件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持续进行100分钟热加压,同时使电流值经反馈控制到达180℃。树脂片9也因而得到加热,因此可以把包括各树脂片9的层压组件压制成层压板。在图2的安排中,可同时制造六块层压板。如果所堆叠的层压组件的数量增加,那么可同时制造更多数量的层压板。尽管该实施例中用两个连续的金属片作金属箔,但也可以只采用一单个的金属片,只要把它们设置在各层压组件的两侧即可。
如上所述,层叠工作是通过拉伸在卷筒1和2的引出端16以及层压块12的每一端边之间连续的金属片3和4来进行的,因而可以防止金属片3和4发生松弛进而发生褶皱和双层的现象,所以操作者可免于对金属片3和4进行以前所需的手工卷绕或退绕工作,这样就缩短了操作时间,加快了制造速度。同时,各操作步骤可以很简单的实现自动化,于是可进一步地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可以在使连续金属片3和4一直保持张紧的状态下进行层叠工作,即,通过对卷筒1和2的引出端16的轨迹加以合适的设定,使连续金属片卷5和6充分渐进地移动,因而在片卷5和6移动的起点和终点处,不会因金属片3和4被拉出片卷而导致卷筒惯性转动,从而不会使卷筒1和2过量转动。同时,由于拉出连续金属片3和4而造成卷筒1和2具有的一定转速是可以调节的,因此可防止金属片由于卷筒1和2的过量转动(因其惯性转动)而被过量地拉出,进而防止了褶皱或双层现象的发生。此外,当卷筒1和2从静止状态变成转动状态时,可以减少对金属片3和4施加冲击力,因此可防止金属片3和4在片卷5和6移动时被撕裂。
在采用图6所示的轨迹时,如其下部所示,当移动速度缓缓地降低直至从直线轨迹H3进入曲线轨迹H2的那一个点B时,由于金属片拉出而引起的卷筒1(卷筒2也一样)的转速是缓缓降低的,因此可以使卷筒1的惯性转动减至最小,从而防止卷筒1过量转动,进而防止金属片3过量拉出。此外,一旦片卷5在从曲线轨迹H1变动到直线轨迹H3的点A处停止移动,随后再以一个比较小的加速度重新移动,这样就可以进一步避免施加于金属片的冲击力。
在不可能进行这种速度控制的情况下,可以作这样的安排,即,用所述轨迹来调节因金属片拉出而引起的卷筒1(卷筒2也一样)的转速。也就是说,如图6所示,当转动速度在点A处急剧增加时,可能会增加对金属片施加冲击力的危险。在此,如图13中一实线所示的、移动开始时的曲线轨迹H1’,相对于图6所示的移动开始时的曲线轨迹H1(在图13中以虚线表示)有一个轻微的转向,因此可使片卷5的转速缓缓地升高,并且可降低施加于金属片的冲击力。再者,从点B’处开始直到移动终点处的曲线轨迹H2’相对图6的曲线轨迹H2略有回缩,因此可使因金属片3拉出而引起的卷筒1的转速缓缓地降低,并防止卷筒1因其转动惯性的作用而过量地转动。即,可通过略有回缩的轨迹H2’充分地吸收由于卷筒1的惯性转动而造成的任何转动分量,这样就可以防止金属片被过量地拉出。此外,当卷筒1和2从静止状态变成转动状态时,可以减少对金属片3和4施加的冲击力,还可防止金属片3和4在片卷5和6开始移动时被撕裂。
尽管图42-44示出的曲线和直线轨迹与图4-6示出的那些轨迹有所不同,但还是可以通过使移动开始时的曲线轨迹如图45中实线所示的那样相对图44中所示的轨迹(在图45中以一双点划线表示)有一个轻微的转向,使连续金属片卷5的转速缓缓地增加,并且可降低施加于金属片的冲击力。此外,通过使轨迹变得平滑,即,与图44示出的在移动结束前呈转折型的轨迹相比,使从点B’到移动结束点的曲线轨迹略有回缩,并且逐渐减缓转动,这样就可以防止卷筒1过量地转动,并且防止金属片3被撕裂。
此外,卷筒1和2之引出端16的轨迹并不限于如图6、图13和图44所示的曲线和直线轨迹相结合的形式,点A和点B之间的直线轨迹可以是例如图12中所示的曲线轨迹H3。
在如图3所示的装置中设置如图14所示的制动装置19以用来制动卷筒1和2的转轴的情况下,可以防止金属片3和4被过量拉出的现象,制动装置19可对卷筒1和2施加一缓冲力,该缓冲力的大小是可使卷筒1和2不会在转动结束时因拉出金属片3和4所引起的转动惯性力的作用而转动。对制动装置19而言,可以采用粉末式制动器。粉末式制动器的构造是它可通过一电磁装置和磁粉所产生的电磁力来自由地设定一个缓冲力矩。在一个例子中,粉末式制动器通常包括一电磁部件,它结合了一螺线管和一转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包括一驱动侧的气缸和一被驱动侧的转子,磁粉被放在气缸和转子之间的气体中,因而当螺线管通电而处于激励状态时,气缸和转子会藉磁粉的联接力而联接在一起以传递力矩,而当螺线管失电时,气缸和转子会相互脱开。通过在卷筒1和2的转轴上设置这样的粉末式制动器,可以为卷筒1和2提供恒定的缓冲力。
另外,在如图3所示的装置中设置用于驱动两卷筒转轴的旋转驱动式电动机36以带动卷筒1和2之转轴转动的情况下,可以由驱动电动机36施加一反向力矩,以此充当一缓冲力,以用来停止卷筒1和2的由于拉出连续金属片3和4所造成的转动,这样就可以防止卷筒1和2由于其转动惯性的作用而过量地转动,进而防止连续金属片被过量拉出的现象发生。即使金属片被过量地拉出,也可以通过电动机36把它们重新卷绕起来,于是可防止金属片3和4发生褶皱或双层现象。
另外,可用如图15所示的一个间隙传感器20来测量连续金属片卷的尺寸,在测量值的基础上可设定每个时刻下的最佳轨迹,这样就可以设定卷筒1和2之引出端16的轨迹,无需根据片卷尺寸的变化重新设定轨迹,大大增加了层叠工作的安全性。如图所示,间隙传感器20通过一保持件21固定在位。
图16示出了一个工作方面,其中的装置包括一用来使工作台11垂直移动的机构,工作台上堆叠着多层层压板。工作台11的底板上安装着一处在一螺柱18上的螺母18a,与螺母18a螺合的一雄螺纹部分18b的下端与电动机80相联,而螺柱的无螺纹上端则由电动机安装架81上的一轴承支承。当电动机80转动时,带动螺柱18的雄螺纹部分18b旋转。由于该雄螺纹部分18b固定于电动机80的侧面,所以雄螺纹部分18b上的螺母件18a随电动机的转动而上下移动,这样就可以使联接于螺母件18a的工作台11垂直移动。当用这种藉螺杆18和电动机18的配置而使工作台11垂直移动,以在工作台11上成型层压块时,可以在层压块12变高时降低工作台11,从而可保持在一个固定的高度上进行工作。因此,无论层压块12的高度如何,均可以使卷筒1和2的引出端16的轨迹保持不变,这样可以避免装置在垂直方向所占的空间过大。
图17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其中卷筒1和2的旋转驱动与连续金属片卷5和6的移动同步。例如,可以从卷筒1和2之引出端16的设定轨迹、金属片卷的瞬时尺寸以及片卷的位置来推算所需的连续金属片拉出量(X)。转动量是用式子[(X-α)/r)](其中α是一个略微减小的修正量)计算出来的,而电动机7和9是根据该转动量来控制的。这样,就可以根据金属片卷5和6的移动来推算所需的金属片拉出量,使金属片3和4的拉出量比推算量小一些,防止在拉出金属片3和4时产生任何多余的张力,以避免金属片被撕毁。图17中的控制步骤是在图11中相应的步骤n14、n16、n18、n20、n23和n24中执行的。对金属片的张力而言,较理想的是,例如当金属片的厚度是18μm时,可以把张力值设定成10g/cm到1kg/cm。这个张力值对下面所有的工作都是适用的。
图18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其中设有用来探测卷筒1和2位置以及金属片卷5和6之片卷尺寸的装置,根据探测值来控制卷筒1和2的转动量。可通过译码器17(图3)来探测卷筒1和2的位置,所述译码器可测量使金属片卷5和6移动的电动机7和8的转角。如图15所示,当测量出片卷5和6的尺寸时,就可以精确地计算出金属片3和4的所需拉出量,通过确定用于所需拉出量的卷筒1和2的转动量并且进行所需的转动量之后,就可以拉出所需数量的金属片3和4。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金属片3和4的松弛现象以及张力过大现象,从而防止褶皱、双层或撕裂现象。图18中的控制步骤是在图11中相应的步骤n14、n16、n18、n20、n23和n24中执行的。
图19a和19b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其中设置了一个用来探测连续金属片3和4的松弛量的间隙传感器20,可以根据探测到的松弛量来控制卷筒1和2的转动量。可通过金属片卷5和6的移动路径(引出端16的轨迹)来推算金属片3和4的所需拉出量,使所确定的金属片3和4的拉出量略小于推算值,这样就可以制约金属片3和4的松弛现象,从而防止发生褶皱或双层。例如,假设由于对金属片的所需拉出量估算过多而发生松弛现象,那么就把拉出量的推算值(X)修正为(X-β),再进一步地把它修正成[(X-β)-δ]以确定转动量。当金属片中发生松弛现象时,用这种方式控制卷筒1和2的转动量就可以限制金属片发生褶皱或松弛现象。图19a中的控制步骤是在图11中相应的步骤n14、n16、n18、n20、n23和n24中执行的。
图20a和20b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其中卷筒1和2的转轴藉弹簧22和阻尼器23在三个方向被支承,弹簧和阻尼器充当了吸震元件,当有冲击张力施加于金属片3和4时,它们可以吸收这些冲击,从而防止了金属片被撕裂。
图21a到21c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其中卷筒1(卷筒2也一样)的角度和位置是可调节的,以便使金属片3(或4)上的张力分布较为均匀。在这种情况下,中间板10的端边平行于卷筒1(或2)的轴线,当呈如图21a所示的那样有所偏斜的设置时,会增加对金属片3(或4)施加一偏斜张力的危险。然而,当设置一个用来精密调节卷筒1之转轴的机构(例如图20a和20b中所示的、用结合了弹簧22和阻尼器23的轴承24来支承转轴的机构),可根据张力的偏斜方向来精确地改变卷筒1之轴线的姿态和位置,并可作出这样的修正,即,使针对金属片的张力均匀地施加到卷筒1的轴线方向上(图21b)。在这种方式下,张力可以是如图21c所示的均匀状态,这样可以防止金属片3和4被撕裂。
这时,较理想的是,当金属片卷5从层压块12的一端到另一端的移动结束时,卷筒1的轴线角度可以返回到原始状态。即,当卷筒1的姿态和位置如图22a所示那样变动时,金属片3的偏斜是逐渐加大的,但下一个中间板10还是可以放置成使其端边平行于卷筒1的轴线。此外,当片卷5的移动结束而转成静止状态时,在移动过程中施加的张力会消失。所以,在采用图20a和20b所示机构的情况下,卷筒1的转轴是由结合了弹簧22和阻尼器23的轴承24来支承的,通过如图22b所示那样重新设定弹簧22的作用力,可以使卷筒轴线的姿态和位置返回到原来状态,因此,即使将下一个中间板10设置成使其端边平行于卷筒轴线,也可限制金属片的偏斜进一步加大,金属片3或4的偏斜是可以修正的。
此外,如图23a和23b所示,即使在两侧设置了用来探测金属片3和4之松弛度的间隙传感器,并且设置了藉液压缸而在三个方向上对卷筒1的转轴施加一作用力的机构,但还是可以用与如上所述一样的方式来对金属片的偏斜加以修正,图24示出了一种配置情况,它包括一用来在卷筒1的转轴上产生力矩的带动卷筒轴旋转的电动机36、一用来探测卷筒轴上产生之力矩的力矩传感器35、以及一用来探测金属片卷5的尺寸(例如半径或直径)的间隙传感器20,这样就可以根据探测到的力矩和片卷的尺寸来计算施加于金属片3的张力,而且可以把施加于金属片3的张力控制成与卷筒轴上所产生的力矩相一致。如图24所示,螺柱30是相应于卷筒1设置的,而两侧则设置了用于移动的导向件32。电动机31联接于螺杆30,以为卷筒1的转轴提供转动力,因此就可以在帮助金属片拉出的方向上给予一力矩,于是可降低拉动金属片时对金属片施加的张力,从而防止金属片被撕裂。
图25示出了一个用来在金属片卷5和6的移动过程中控制张力的配置,其中的控制步骤是在图11b中相应的步骤n14、n16、n18、n20、n23和n24中执行的。与图24的配置相类似,间隙传感器20是设置在一个相对卷筒轴固定的位置上,可以用间隙传感器20探测到的值以及传感器的位置数据来获得片卷的尺寸。可用式子(T=τ/r)来计算施加于金属片的张力,其中r是片卷的半径,而τ是探测到的力矩。在确定产生的力矩的时候,对电动机31进行控制,以使在一预定值和一计算值之间的差值变为零,而所确定的力矩将是一个恒定不变的值。因此,可防止金属片受到任何多余的张力,从而避免发生撕裂、松弛和褶皱现象。
如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形态一样,可以作出这样的安排,即,可以对卷筒1和2的转轴的转动施加一个一定幅度的阻力。在这种情况下,对卷筒轴施加的是一个其大小可使卷筒1和2不会在转动(因拉出金属片3和4所导致的)结束时由于转动惯性的作用而转动的阻力,这样就可以防止金属片3和4被过量地拉出片卷,因而可防止卷筒1和2发生惯性转动,进而防止由于金属片3和4的松弛而发生的褶皱或类似现象。
图26到33示出了层压板制造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26所示,可相应于第一和第二连续金属片卷5和6设置可垂直移动的第一和第二阶梯辊40和41以用来拉伸第一和第二连续金属片3和4,还设置了第一和第二移动支座52和53以用来支承第一和第二片卷5和6以及第一和第二阶梯辊40和41,并且设置了第一和第二电动机7以用来使移动支座52和53水平移动。除此之外,该装置均是由与图3相同的方式构成的。此外,如图26所示,其中还设置了另一个带动卷筒转动的电动机8。
对移动支座52和53而言,阶梯辊40和41是设置在连续金属片卷5和6与各送给辊之间,它们可沿垂直轨道55和56滑动。此外,如图27所示,还设置了辅助杆70。
下面将结合图27-33来描述采用该装置进行生产的步骤。首先,如图27a所示,把两张连续金属片3和4设置在工作台11上,并且在这两张金属片上放置一块中间板10。然后,第一移动支座52移动,以使卷绕在卷筒1上的金属片卷5移动并经过工作台11,这时,当移动支座到达工作台11的近端边缘时,第一阶梯辊40开始沿轨道55向下移动,阶梯辊40下降的量就是金属片3被多余拉出的量,并且金属片3可以一直保持在张紧状态下(图27b和图28a)。当片卷5经过工作台11的远端边缘的上方时,阶梯辊40开始沿轨道55上升,直至到达轨道55的顶端。阶梯辊40可与一个限位开关57接触,藉此探测到阶梯辊是否到达上极限点。此时,卷筒的回转驱动用电动机8被驱动,拉出金属片3,一直到阶梯辊40到达下极限点,在该点上设置了一个限位开关58以探测辊子40是否达到下极限点。当移动继续而使片卷5经过远端边缘的上方时,移动支座52停在一个预定的位置上。在此,于金属片3上放置一个聚酯胶片之类的合成树脂片9,使其覆盖在中间板10上,这时,使工作台11下降,其下降的量等于金属片3和聚酯胶片9的厚度,使操作高度恢复到图27a所示的初始状态(如图28b所示)。接着,移动第二移动支座53,使卷绕在卷筒2上的由连续金属片4构成的片卷6移动到处于工作台11上的层压块12的第一部分的上方。当片卷6到达层压块12的近端时,第二阶梯辊41沿轨道56向下移动,因而使金属片4可以一直保持在张紧的状态下(图29a)。在通过了近端边缘之后,阶梯辊41开始向上移动,直至到达上极限点,这是由限位开关57来探测的。在此,卷筒的回转驱动用电动机8被驱动,拉出金属片4,一直到阶梯辊41到达下极限点,这是由另一个限位开关58探测的(图29b)。随后,继续移动,使移动支座53和片卷6通过层压块12之远端边缘并且停在一个预定的位置上(图30a)。然后,如图30b所示,在金属片4上放置另一个中间板10。随后,如图31-33所示,在相反的方向上继续进行类似的工作,这样就可以成型出两组层压板。重复进行这样的工作,藉叠成多层的层压板可形成层压块12。在如上所述的一系列操作过程中,凭藉阶梯辊40和41的作用可以使连续金属片3和4保持在一个张紧状态下,因而可以防止金属片3和4发生褶皱或双层的现象。
图34-4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层压板制造装置,相应于第一和第二连续金属片卷5和6设置了可垂直移动的第一和第二阶梯辊50和51以用来拉伸第一和第二连续金属片3和4,同时还设置了第一和第二移动支座62和63以通过水平移动来供给第一和第二连续金属片,并且设置了用于水平移动的第一和第二电动机7。除此之外,该装置均是由与图3相同的方式构成的。如图34和35所示,该装置上还设置了卷筒回转驱动用电动机8,垂直移动的导轨55和56,以及辅助杆70和71。
下面将结合图35-41来描述采用该装置进行生产的步骤。首先,如图35a所示,把两张连续金属片设置在工作台11上,并且在这两张金属片上放置第一块中间板10。然后,使通过辅助杆70和71而在其上设置金属片3的第一移动支座62移动,以使金属片3封盖在中间板10的上方。此时,当移动支座62到达工作台11的近端时,第一阶梯辊50沿轨道55向下移动,因而使金属片3一直保持张紧状态(图35b)。随后,移动支座62继续移动(图36a),在通过工作台11的远端边缘后停在一个预定的位置上(图36b)。在此,于金属片3上放置第一块例如聚酯胶片之类的合成树脂片9,使工作台11下降相当于金属片3和聚酯胶片9那样厚的高度,这样就可以使工作状态恢复到如图35a所示的初始状态。然后,使移动支座63移动,以让金属片4覆盖在聚酯胶片9上(图37a)。当移动支座63通过了工作台11上层压块12的近端边缘时,第二阶梯辊51开始沿轨道56向下移动。限位开关57可探测辊子51是否到达上极限点,在该极限点上,卷筒回转用电动机8被驱动,以便拉出金属片4直至辊子51到达下极限点,到达下极限点的那一时刻是由限位开关58探测的(图37b)。移动支座63继续移动,直到其通过层压块12的远端边缘后停止在一个预定的位置上(图38a)。接着,在金属片4上堆叠另一个中间板10(图38b)。随后,如图39-41所示,在相反的方向上重复同样的工作,这样就可以成型出两组层压板。重复这些操作步骤,可以形成由多个层压板堆叠在一起而形成的层压块12。在一系列操作过程中,通过第一和第二阶梯辊50和51的作用,可使连续金属片3和4在保持张紧的状态下进行层叠工作,从而可防止金属片3和4发生褶皱或双层的现象。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对层压块12中连续金属片3和4的电加热的时间以及通过模压机15对层压块进行模压的时间可以设定成这样,即,先开始电加热,随后再进行模压,但也可以安排成相反方式进行,即,在层压块的模压过程中对其进行电加热。还可以同时进行电加热和模压。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制造层压板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可通过一层叠工作把多块层压板堆叠成一层压块,即,依次地来回折叠卷绕在一卷筒上的薄的、连续的金属片,同时在金属片之间交替地设置合成树脂片和绝缘中间板,在对层压块内的金属片进行电加热的同时,对层压块进行模压,其特征在于,在层压工作进行时,连续金属片在金属片卷的引出端和层压块的端边之间能保持张紧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叠工作是这样进行的,即,使卷绕在卷筒上的连续金属片卷在层压块的一端边缘和另一端边缘之间重复地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移动时所述片卷的转动速度被控制在把连续金属片拉出片卷所造成的转动速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通过控制卷筒的移动速度来控制所述金属片的拉出速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卷筒的移动轨迹是设定为使连续金属片的拉出速度在卷筒开始移动时是缓缓地增加。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卷筒的移动轨迹是设定为使连续金属片的拉出速度在卷筒移动结束之前是缓缓地降低。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连续金属片卷的尺寸大小,使卷筒按照测得的片卷尺寸沿一可变轨迹移动。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的转动量和移动量是同步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探测卷筒的位置和片卷的尺寸,在所探测到的位置和尺寸的基础上对卷筒的转动量加以控制。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应于卷筒的轴线对卷筒加以调节,以使把金属片拉出片卷的力在卷筒的轴线方向上均匀地分布。
11.一种用于制造层压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层压块成型装置,该成型装置包括分别卷绕在两卷筒上的两连续金属片卷、分别用来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移动两连续金属片卷并同时使连续金属片保持张紧的驱动动力源、以及一用于在其上成型层压块的工作台;一电源装置,用于向层压块中的两金属片供电;以及一模压机,用于在层压块处于被电加热的状态下对其进行模压。
12.一种用于制造层压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层压块成型装置,该成型装置包括分别卷绕在两卷筒上的两连续金属片卷、两个相应于所述片卷设置的用于垂直移动以拉伸金属片的阶梯辊、两个支承着所述片卷和阶梯辊的移动支座、一用来使两移动支座水平移动的驱动动力源、以及一用于在其上放置一层压块的工作台;一电源装置,用于向层压块中的两连续金属片供电;以及一模压机,用于在层压块处于被电加热的状态下对其进行模压。
13.一种用于制造层压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层压块成型装置,该成型装置包括分别卷绕在两卷筒上的两连续金属片卷、两个相应于所述片卷设置的用于垂直移动以拉伸金属片的阶梯辊、两个水平移动以用来供给两金属片的移动支座、一用来使两移动支座水平移动的驱动动力源、以及一用于在其上放置一层压块并且设置在两连续金属片卷之间的工作台;一电源装置,用于对层压块中的金属片进行电加热;以及一模压机,用于在层压块处于被电加热的状态下对其进行模压。
14.如权利要求11-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压块成型装置还包括一用来使卷筒停止转动的制动装置。
15.如权利要求11-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上设有一用来驱动卷筒转轴的驱动动力源。
16.如权利要求11-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上设有一回转驱动用动力源,用于向卷筒的转轴提供一用来卷绕连续金属片的力矩。
17.如权利要求11-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上堆叠着多层层压板的工作台上设有一使工作台垂直移动的机构。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制造层压板的方法和装置,利用该方法可通过一层叠工作把多块层压板堆叠成一层压块,即,从卷绕在卷筒1和2上的片卷5和6的引出端16拉出连续的金属片3和4,并依次地来回折叠,同时在金属片之间交替地设置合成树脂片9和绝缘中间板10,把它们叠成具多个层压板的层压块,在对层压块12内的金属片3和4进行电加热的同时,对层压块进行模压成型,其中,在堆叠工作进行时,连续金属片3和4可在金属片卷的引出端16和层压块12的端部边缘之间保持张紧状态。
文档编号H05K3/02GK1169915SQ9710488
公开日1998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21日
发明者前田裕史, 川村和司, 冈本刚 申请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