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胺烷基取代葡萄糖酰胺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_2

文档序号:8957892阅读:来源:国知局
2),3. 12 (m,2H,CH2),2. 52 (m,2H,CH2), I. 38 (m,2H,CH2),? 34 (m,2H,CH2),I. 32 (m,2H,CH2),01. 29 (m,2H,CH2)。
[0051] 实施例6
[0052] N-(8_氨基辛基)-2,4_(3,4-二氯苯亚甲基)-D_葡萄糖酰胺(G8)的制备方法:
[0053] 用1,8-辛二胺等摩尔替代实施例3中的1,2-乙二胺,其它同实施例3,制备得到 G s,产率为 62.3%,熔点为 207.2-207.6°C。1H NMR(400MHz,DMS0-d6) :S 7.90-7.92(s,lH, Ar-H),7. 65-7. 80 (d,1H,Ar-H),7. 54-7. 58 (d,1H,Ar-H),7. 46-7. 51 (s,1H,CONH),5. 66 (s, 1H,0CH0),4. 34 (dd,2H,OH),4. 00 (t,1H,OH),3. 75 (s,1H,CH),3. 64 (m,2H,CH2),3. 55 (d,1H, CH),3. 41 (d,1H,CH),3. 40 (m,1H,CH),3. 30 (s,2H,NH2),3. 18 (m,2H,CH2),2. 54 (m,2H,CH2), I. 52 (m,2H,CH2),I. 32 (m,2H,CH2),I. 29 (m,4H,CH2),I. 26 (m,4H,CH2),I. 24 (t,2H,CH2)。
[0054] 实施例7
[0055] N_(12_氨基十二烷基)_2, 4_(3, 4_二氯苯亚甲基)_D_葡萄糖酰胺G12的制备方 法:
[0056] 用1,12-十二二胺等摩尔替代实施例3中的1,2-乙二胺,其它同实施例3,制备得 到 G12,产率为 67. 0%,熔点为 163. 1-164. 9°C。1H NMR(400MHz,DMS0-d6) : S 7. 89-7. 90 (s, 1H,Ar-H),7. 65-7. 80 (d,1H,Ar-H),7. 54-7. 58 (d,1H,Ar-H),7. 46-7. 51 (s,1H,⑶NH), 5. 67(s,1H,0CH0),4. 34(dd,2H,OH),4. 00(t,1H,OH),3. 76(s,1H,CH),3. 64(d,1H,CH), 3. 66 (d,1H,CH),3. 60 (d,2H,CH2),3. 53 (m,1H,CH),3. 18 (m,2H,CH2),I. 52 (m,2H,CH2), I. 29 (m,4H,CH2),I. 27 (m,4H,CH2),I. 26 (t,6H,CH2),I. 24 (m,2H,CH2)。
[0057] 实施例8 N-胺烷基取代葡萄糖酰胺超分子凝胶的制备方法:
[0058] 将66加入邻二氯苯中,使含量为10mg/mL,加热溶解,静置冷却至室温获得超分子 凝胶(见图1A)。该凝胶具有热可逆性,S卩加热后完全溶解,再冷却至室温可形成半透明凝 胶,该过程可以多次重复;该凝胶具有触变性,即在室温下振荡、用玻璃棒搅拌下,将凝胶破 坏成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部分或完全恢复为凝胶(见图2)。
[0059] 将G2,G4,Gs,G12替代本实施例的G6;用正丙醇、正丁醇、正辛醇、异辛醇、甲苯、邻二 甲苯或氯苯替代本实施例中的邻二氯苯,其它同本实施例;获得的产品见表1。
[0060] 表1. N-胺烷基取代葡萄糖酰胺在不同溶剂中的凝胶性能
[0061]
[0062] 表中:1加热不溶;OG不透明凝胶;TG透明凝胶;PG部分凝胶;S全部溶解,不凝 胶;化合物G在溶剂中的浓度为10mg/mL。
[0063] 实施例9
[0064] N-胺烷基取代葡萄糖酰胺制备的超分子凝胶,用下述方法制成:
[0065] 将66加入邻二氯苯中,使含量为0.lmg/mL,加热溶解,静置冷却至室温获得超分子 凝胶。
[0066] 实施例10
[0067] N-胺烷基取代葡萄糖酰胺制备的超分子凝胶,用下述方法制成:
[0068] 将66加入邻二氯苯中,使含量为30mg/mL,加热溶解,静置冷却至室温获得超分子 凝胶。
[0069] 实施例11
[0070] N-胺烷基取代葡萄糖酰胺超分子凝胶的流变学实验,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0071] 采用安东帕高级旋转流变仪PhysicaMCR51,在25°C条件下通过一个简单的应 变试验测定了凝胶的触变性能。应力试验分为三步:第一步,给予凝胶一个稳定的剪切应 变0.1%,角速度IOrad S \温度25°C下,测得弹性模量数值G'以及储能模量G",G'高 于G"表明所测试的物质为凝胶态;第二步,将剪切应变从0. 1%变为100%,在通过100% 剪切应变破坏5min后凝胶完全破坏;第三步,将剪切应变变为0. 1 %,10秒后测定弹性模量 (该弹性模量数值定义为:G' RW);保持剪切应变为0.1%,测定回复到初始凝胶所需要的 时间(定义为:回复时间)。测得的G' __与G'的数值之比定义为:瞬间回复率。
[0072] &G6、GS为代表的效果。由G 6SG8在邻二甲苯、氯苯或邻二氯苯中制备的凝胶具 有不同的触变性能,所产生的弹性模量值、触变后的瞬时回复率和回复时间等流变学数据 各有不同,其流变学数据见表2和表3,G6在邻二氯苯中凝胶(浓度为1. 0%)的流变学性 能(见图3)。
[0073] 表2.G6在不同溶剂中凝胶的流变学数据
[0074]
[0075] 表3.G8在不同溶剂中凝胶的流变学数据
[0076]
[0077] 实施例12
[0078] N-胺烷基取代葡萄糖酰胺制备的双组份凝胶,用下述方法制成:
[0079] 将06与硬脂酸等摩尔量混合在一起,加入邻二氯苯中,使G6含量为10mg/mL,加热 溶解,静置冷却至室温获得双组份凝胶(见图1B)。该凝胶具有热可逆性,即加热后完全溶 解,再冷却至室温可形成半透明凝胶,该过程可以多次重复;该凝胶具有触变性,即在室温 下振荡、用玻璃棒搅拌下,将凝胶破坏成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部分或完全恢复为凝胶(见 图4)。
[0080] 将G2,G4, Gs,G12替代本实施例的G6;用正丙醇、正丁醇、正辛醇、异辛醇、甲苯、邻二 甲苯、氯苯、环己烷、正己烷、三氯甲烷或乙二醇替代本实施例中的邻二氯苯,其它同本实施 例;获得的广品见表4。
[0081] 表 4
[0082]
[0083] 表中:1加热不溶;OG不透明凝胶;TG透明凝胶;PG部分凝胶;S全部溶解,不凝 胶;化合物G在溶剂中的浓度为10mg/mL。"G/硬脂酸"表示G与硬脂酸等摩尔量混合物。
[0084] 实施例13
[0085] N-胺烷基取代葡萄糖酰胺制备的双组份凝胶,用下述方法制成:
[0086] 66与硬脂酸等摩尔量混合在一起,加入邻二氯苯中,使G6含量为0. lmg/mL,加热溶 解,静置冷却至室温获得双组份凝胶。
[0087] 实施例14
[0088] N-胺烷基取代葡萄糖酰胺制备的双组份凝胶,用下述方法制成:
[0089] 06与硬脂酸等摩尔量混合在一起,加入邻二氯苯中,使G6含量为30mg/mL,加热溶 解,静置冷却至室温获得双组份凝胶。
[0090] 实施例15
[0091] N-胺烷基取代葡萄糖酰胺制备的双组份凝胶的流变学实验,具体实施步骤如实施 例11〇
[0092] 以G6与硬脂酸的混合物、G8与硬脂酸的混合物为代表的效果。由G 6与硬脂酸的混 合物或&与硬脂酸的混合物在邻二甲苯、氯苯或邻二氯苯中制备的凝胶具有不同的触变性 能,所产生的弹性模量值、触变后的瞬时回复率和回复时间等流变学数据各有不同。其流变 学数据见表5和表6,66与硬脂酸的混合物在邻二氯苯中凝胶(浓度为1.0%)的流变学性 能(见图5)。
[0093] 表5. G6与硬脂酸混合物在不同溶剂中凝胶的流变学数据
[0094]
[0095] 表6. G8与硬脂酸混合物在不同溶剂中凝胶的流变学数据
[0096]
[0097] 将本发明的N -胺烷基取代葡萄糖酸酰胺衍生物作为新型凝胶因子在芳烃等涂料 和油漆领域中常用的溶剂中,可以形成具有触变性的超分子凝胶。与脂肪酸混合后引入凝 胶体系,可以形成双组份凝胶,并且凝胶的触变性明显增强,瞬时回复率高达70%,触变后 在短时间内能达到完全回复。因此通过调控凝胶屈服应力、屈服应力对应的最大黏度值、瞬 时回复率以及触变回复时间等流变学指标,可以在涂料、墨水和油漆等领域应用。
【主权项】
1. N-胺烷基取代葡萄糖酰胺,其特征是以式(I)所示:其中 η = 2,4,6,8 或 12。2. 权利要求1的N-胺烷基取代葡萄糖酰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 2, 4-(3, 4-二氯苯亚甲基)-D-葡萄糖酸甲酯(II)与NH2CnH2nNH 2反应,得到N-胺烷基取代 葡萄糖酰胺(I),反应式如下:所述 η = 2,4,6,8 或 12。3. 权利要求1的N-胺烷基取代葡萄糖酰胺制备的超分子凝胶,其特征是用下述方法制 成:将N-胺烷基取代葡萄糖酰胺加入溶剂中,使含量为0. l-30mg/mL,加热溶解,静置冷却 至室温获得超分子凝胶。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分子凝胶,其特征是所述溶剂优选为正丙醇、正丁醇、正辛 醇、异辛醇、甲苯、邻二甲苯、氯苯或邻二氯苯。5. 权利要求1的N-胺烷基取代葡萄糖酰胺制备的双组份凝胶,其特征是用下述方法制 成:将N-胺烷基取代葡萄糖酰胺和硬脂酸等摩尔量混合在一起,加入溶剂中,使N-胺烷基 取代葡萄糖酰胺含量为0. l_30mg/mL,加热溶解,静置冷却至室温获得双组份凝胶。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组份凝胶,其特征是所述溶剂优选为正丙醇、正丁醇、正辛 醇、异辛醇、乙二醇、三氯甲烷、正己烷、环己烷、甲苯、邻二甲苯、氯苯或邻二氯苯。7. 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超分子凝胶在制备涂料或油漆的用途。8. 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双组份凝胶在制备涂料或油漆的用途。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胺烷基取代葡萄糖酰胺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N-胺烷基取代葡萄糖酰胺,是以式(I)所示:其中n=2,4,6,8或12。本发明的N-胺烷基取代的葡萄糖酰胺在溶剂中形成的超分子凝胶具有热可逆性和触变性。本发明的N-胺烷基取代的葡萄糖酰胺与脂肪酸的混合物在溶剂中形成的双组份凝胶也具有热可逆性和触变性。触变后的瞬时回复率高,能达到完全回复,触变过程可逆并且可以重复。具有触变性的凝胶有望用于涂料、油漆和颜料等领域中。
【IPC分类】C07D319/06, C09D5/04
【公开号】CN105175388
【申请号】
【发明人】宋健, 刘佳慧, 管西栋
【申请人】天津大学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