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秋季滋阴补津的营养食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59331阅读:7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秋季滋阴补津的营养食品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0001](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营养保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秋季滋阴补津的营养食品。
[0002](二)
【背景技术】
人体阴阳相互依存,维持着动态平衡,如果阴阳的这种平衡受到破坏,阴阳的某一方出现偏盛或偏衰,人就会发生疾病。秋季天气干燥,气温下降,人体容易出现阴虚现象,阴虚可与气虚、血虚、阳虚、阳亢、精亏、津液亏虚以及燥邪等证候同时长期存在,或互为因果,表现为气阴亏虚证、阴血亏虚证、阴阳两虚证、阴虚阳亢证、阴精亏虚证、阴津(液)亏虚证、阴虚内燥证等阴虚证候,进而可发展成亡阴、动风等病理变化,因此,人体一旦发生阴虚显现应该及时调理,滋补。
[0003](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秋季滋阴补津的营养食品,能够滋阴补气,调理阴阳,有效改善阴虚症状。
[0004]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秋季滋阴补津的营养食品,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山药10-20份、粳米15-30份、赤豆5-10份、红枣5-15份、枸杞子10-15份、百合10-12份、莲子8-12份、葡萄干10-15份、山萸肉8-10份、熟地黄6_9份、泽泻8_10份、茯苓6_8份、石斛6-7份、白芍5-8份、女贞子6-8份、旱莲草5-9份、麦冬8_10份、干贝8_12份、地骨皮4-8份、天花粉3-6份、玉竹3-6份、青蒿5-8份、白薇4_6份、西洋参8_10份、龙眼3_5份、茵陈4-7份、桑葚6-8份、覆盆子3-5份、蚌肉4-6份、玄参2_3份、薄荷4_6份、凤尾参5_7份、燕窝3-5份、银耳8-10份、知母6-8份、黄柏6-8份。
[0005]本发明的优选配方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山药15份、粳米20份、枸杞子12份、百合10份、莲子10份、葡萄干12份、山萸肉9份、熟地黄8份、泽泻9份、茯苓7份、石斛6份、白苟6份、女贞子7份、旱莲草8份、麦冬9份、丹皮10份、地骨皮6份、天花粉5份、玉竹5份、青蒿6份、白薇5份、西洋参9份、龙眼4份、茵陈5份、桑葚7份、覆盆子4份、胡桃5份、玄参3份、薄荷5份、凤尾参6份、蚌兰叶5份、紫菀4份。
[0006]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作用如下:
山药:甘、平、无毒。归脾、肺、肾经。山药含有黏蛋白、淀粉酶、皂苷、游离氨基酸、多酚氧化酶等物质,且含量较为丰富,具有滋补作用,为病后康复食补之佳品,有强健机体、滋肾益精的作用。
[0007]粳米:粳米具有养阴生津、除烦止渴、健牌胃、补中气、固肠止泻的功效。用粳米煮米粥时,浮在锅面上的浓稠液体(俗称米汤、粥油),具有补虚的功效,对于病后产后体弱的人有辅助疗效。粳米的糙米比精自米更有营养,它能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概率。
[0008]赤豆:含蛋白质21-23%,脂肪0.3%,碳水化合物65%。红色赤豆入药治水肿脚气、泻痢、痈肿,并为缓和的清热解毒药及利尿药;浸水后捣烂外敷,治各种肿毒。
[0009]红枣:维生素含量非常高,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具有滋阴补阳,补血之功效。中国的草药书籍《本经》中记载到,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而现代的药理学则发现,红枣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有机酸、维生素A、维生素C、多种微量钙以及氨基酸等丰富的营养成份。
[0010]枸杞子:甘,平。归肝、肾经。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肝肾阴虚证本品甘平质润,平补肝肾,有滋补强壮作用,凡肝肾阴虚诸证均可应用。
[0011]百合:味甘,性寒。归心、肺经。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燥咳,劳嗽咳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0012]莲子:味甘、湿,性平。归脾、肾、心经。补脾止湾,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用于脾虚泄泻,带下,遗精,心悸失眠。
[0013]葡萄干:葡萄干中的铁和钙含量十分丰富,是儿童、妇女及体弱贫血者的滋补佳品,可补血气、暖肾,帮助改善贫血,血小板减少。
[0014]山萸肉:酸、湿、微温。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治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小便频数,肝虚寒热,虚汗不止,心摇脉散。
[0015]熟地黄:味甘;性温。归肝;肾经。补血滋润;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不止;肝肾阴亏;潮热盗汗;遗精阳痿;不育不孕;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头目昏花;须发早白;消渴;便秘;肾虚喘促。
[0016]泽泻:味甘、淡,性寒。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脂血症。
[0017]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0018]石斛:味甘,性微寒。归胃、肾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目暗不明,筋骨痿软。
[0019]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0020]女贞子:甘、苦,凉。归肝、肾经。补益肝肾,明目,清虚热。头晕目眩,须发早白,视物昏花,阴虚发热。
[0021]旱莲草:味甘酸,性凉,入肝肾二经,无毒。滋补肝肾、凉血止血,可治各种吐血,肠出血等症。捣汁涂眉发,能促进毛发生长,内服有乌发、黑发功效。
[0022]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胃、肺、心经,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症。
[0023]干贝:又称江珧柱、马甲柱,为一种海鲜食品。性平,味甘咸,能滋阴补肾.干贝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属高蛋白食品,故阴虚之人宜常用干贝炖汤,最为有益。
[0024]地骨皮:甘,寒。入肺、肝、肾经。清热,凉血。治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压,痈肿,恶疮。
[0025]天花粉: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0026]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0027]青蒿:味苦、辛,性寒。归肝、胆经。清虚热,除骨蒸,解暑热,截疟,退黄。用于温邪伤阴,夜热早凉,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暑邪发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等病症的治疗。
[0028]白薇:苦咸,寒。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用于温邪伤营发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热淋,血淋,痈疽肿毒。刀伤。
[0029]西洋参:性凉,味甘、微苦。补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