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成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19763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一种ct成像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T成像系统,该技术方案通过对X射线接收装置的结构改进提升了其接收能力、细化了像素,使得X射线发射装置与接收装置之间即使存在一定的相对位移也不会影响其正常成像,且信噪比更高,基于该技术优势,对传统CT装置进行了重新设计,大大简化了CT装置的探测部分,仅依靠旋转臂和伸缩臂的机械运动即可对被检测者执行全身扫描,从而简化了设备结构、降低了整体成本同时缩短了检测时间。本发明以相对简单的结构模式实现了突出的技术效果,且易于实现、成本可控,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极具推广前景。
【专利说明】
一种CT成像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影像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T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0002]CT检测作为一种常规的影像诊断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约占影像诊断总量的70%,其普遍性和有效性不言而喻。
[0003]现有技术的CT成像系统依据其探测器类别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使用平板探测器,其各个灵敏单元排列成了一个两维的平面矩阵,在诊断拍片时,同时直接获取一幅由像素矩阵组成的平面图像;另一类是狭缝式X射线扫描与线阵探测器组合的方法,线阵探测器是探测灵敏单元排列成了一条直线的一维线阵探测器,它要与扫描运动相配合才能得到一幅两维的图像。线阵探测器具有无本底噪声、辐射剂量低、动态范围宽、密度分辨率高、制造成本低的优点,因此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0004]现有技术的CT成像装置为了保证检测的精准性,要求X射线发射部、接收部、被测人体等单元位置精确固定,进而设计了较大、较复杂的机械结构,其通常模式如附图1所示,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成本较高,且设备质量、体积较大,同时执行一次检测所需的时间和步骤也相对繁琐。然而如果简化设备结构,往往难以满足X射线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契合性要求。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CT成像系统,在有效保证X射线收发效率的基础上解决现有技术中CT成像系统机械结构复杂、检测步骤繁琐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种CT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台架,旋转臂,第一伸缩臂,第二伸缩臂,X射线发射器,X射线接收器,电机,检测台,信号处理器,显示屏,其中信号处理器分别与显示屏、X射线接收器通过线路连接,电机连接在固定台架内部,旋转臂连接在电机下端,第一伸缩臂和第二伸缩臂分别位于旋转臂两端且向下延伸,X射线发射器固定连接在第一伸缩臂下端,X射线接收器固定连接在第二伸缩臂下端,检测台固定安置于旋转臂下方;同时,所述X射线接收器包括主基板和均匀固定在主基板上的若干探测单元,每个探测单元包括晶体和光电二极管,光电二极管的接收面与晶体的一个面相贴合,各探测单元方向相同排列、并以光电二极管的接收面平行于X射线、垂直于主基板的方向固定在主基板上。
[0008]优选的,还包括铅板,所述铅板固定连接在每个探测单元的光电二极管端面上。
[0009]优选的,所述电机位步进马达。
[0010]优选的,所述旋转臂的臂长可调整。
[0011 ] 优选的,所述旋转臂的旋转中心可调整。
[0012]在以上技术方案中,伸缩臂具备上下伸缩功能,且执行伸缩动作时第一伸缩臂和第二伸缩臂同步、同距离伸缩,以保证二者相对位置固定、进而保证信号收发的顺畅。铅板的作用旨在阻挡X射线照射到光电二极管上,从而避免干扰。
[0013]在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中,通过对X射线接收装置的结构改进提升了其接收能力、细化了像素,使得X射线发射装置与接收装置之间即使存在一定的相对位移也不会影响其正常成像,且信噪比更高。基于该技术优势,对传统CT装置进行了重新设计,大大简化了 CT装置的探测部分(即信号收发相关部分),仅依靠旋转臂和伸缩臂的机械运动即可对被检测者执行全身扫描,从而简化了设备结构、降低了整体成本同时缩短了检测时间。
[0014]在优选技术方案中:增设铅板旨在阻挡X射线照射到光电二极管上,从而避免干扰;将电机限定为步进马达是为了满足某些情况下,需要固定某几个精确位置执行扫描的检测要求;限定旋转臂的长度可调整是考虑到待测物体尺寸不同、或部分X射线发射装置有效距离不同的情况;限定旋转臂的旋转中心可调整是便于检测的便捷化,可任意调整。
[0015]本发明以相对简单的结构模式实现了突出的技术效果,且易于实现、成本可控,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极具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发明【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CT成像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CT成像系统的X射线接收器上一个探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CT成像系统的X射线接收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固定台架,2、旋转臂,3、第一伸缩臂,4、第二伸缩臂,5、X射线发射器,6、X射线接收器,61、主基板,62、探测单元,621、晶体,622、光电二极管,623、接收面,63、铅板,
7、电机,8、检测台,9、信号处理器,10、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将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
[0023]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重要性,而仅用于区别一种元件和另一种元件。
[002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25]实施例1
[0026]—种CT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台架1,旋转臂2,第一伸缩臂3,第二伸缩臂4,X射线发射器5,X射线接收器6,电机7,检测台8,信号处理器9,显示屏10,其中信号处理器9分别与显示屏10、X射线接收器6通过线路连接,电机7连接在固定台架I内部,旋转臂2连接在电机7下端,第一伸缩臂3和第二伸缩臂4分别位于旋转臂2两端且向下延伸,X射线发射器5固定连接在第一伸缩臂3下端,X射线接收器6固定连接在第二伸缩臂4下端,检测台8固定安置于旋转臂2下方;同时,所述X射线接收器6包括主基板61和均匀固定在主基板61上的若干探测单元62,每个探测单元62包括晶体621和光电二极管622,光电二极管622的接收面623与晶体621的一个面相贴合,各探测单元62方向相同排列、并以光电二极管622的接收面623平行于X射线、垂直于主基板61的方向固定在主基板61上。
[0027]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0028]还包括铅板63,所述铅板63固定连接在每个探测单元62的光电二极管622端面上;所述旋转臂2的臂长可调整;所述旋转臂2的旋转中心可调整。
[0029]实施例2
[0030]—种CT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台架1,旋转臂2,第一伸缩臂3,第二伸缩臂4,X射线发射器5,X射线接收器6,电机7,检测台8,信号处理器9,显示屏10,其中信号处理器9分别与显示屏10、X射线接收器6通过线路连接,电机7连接在固定台架I内部,旋转臂2连接在电机7下端,第一伸缩臂3和第二伸缩臂4分别位于旋转臂2两端且向下延伸,X射线发射器5固定连接在第一伸缩臂3下端,X射线接收器6固定连接在第二伸缩臂4下端,检测台8固定安置于旋转臂2下方;同时,所述X射线接收器6包括主基板61和均匀固定在主基板61上的若干探测单元62,每个探测单元62包括晶体621和光电二极管622,光电二极管622的接收面623与晶体621的一个面相贴合,各探测单元62方向相同排列、并以光电二极管622的接收面623平行于X射线、垂直于主基板61的方向固定在主基板61上。
[0031]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0032]所述电机7位步进马达。
[0033]实施例3
[0034]—种CT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台架1,旋转臂2,第一伸缩臂3,第二伸缩臂4,X射线发射器5,X射线接收器6,电机7,检测台8,信号处理器9,显示屏10,其中信号处理器9分别与显示屏10、X射线接收器6通过线路连接,电机7连接在固定台架I内部,旋转臂2连接在电机7下端,第一伸缩臂3和第二伸缩臂4分别位于旋转臂2两端且向下延伸,X射线发射器5固定连接在第一伸缩臂3下端,X射线接收器6固定连接在第二伸缩臂4下端,检测台8固定安置于旋转臂2下方;同时,所述X射线接收器6包括主基板61和均匀固定在主基板61上的若干探测单元62,每个探测单元62包括晶体621和光电二极管622,光电二极管622的接收面623与晶体621的一个面相贴合,各探测单元62方向相同排列、并以光电二极管622的接收面623平行于X射线、垂直于主基板61的方向固定在主基板61上。
[0035]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主权项】
1.一种CT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台架(1),旋转臂(2),第一伸缩臂(3),第二伸缩臂(4),X射线发射器(5),X射线接收器(6),电机(7),检测台(8),信号处理器(9),显示屏(10),其中信号处理器(9)分别与显示屏(10)、X射线接收器(6)通过线路连接,电机(7)连接在固定台架⑴内部,旋转臂⑵连接在电机(7)下端,第一伸缩臂(3)和第二伸缩臂(4)分别位于旋转臂(2)两端且向下延伸,X射线发射器(5)固定连接在第一伸缩臂(3)下端,X射线接收器(6)固定连接在第二伸缩臂(4)下端,检测台(8)固定安置于旋转臂⑵下方; 同时,所述X射线接收器(6)包括主基板(61)和均匀固定在主基板(61)上的若干探测单元(62),每个探测单元(62)包括晶体(621)和光电二极管(622),光电二极管(622)的接收面(623)与晶体(621)的一个面相贴合,各探测单元(62)方向相同排列、并以光电二极管(622)的接收面(623)平行于X射线、垂直于主基板¢1)的方向固定在主基板(6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铅板(63),所述铅板(63)固定连接在每个探测单元¢2)的光电二极管(622)端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7)位步进马达。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臂(2)的臂长可调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臂(2)的旋转中心可调整。
【文档编号】A61B6/03GK105982689SQ201510090497
【公开日】2016年10月5日
【申请日】2015年2月28日
【发明人】朱全祥, 刘涛
【申请人】朱全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