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损齿盘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831476阅读:来源:国知局
径向之间的夹角为优选40° -50°。其中,粉碎齿3与第一齿盘本体11 (或第二齿盘本体12)径向之间的夹角的最佳角度为45°。
[0025]更具体地,如图3和4所示,第一齿盘本体1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51,第一定位孔51优选为沉头螺丝孔,其主要起到安装固定的作用,使部件可以通过螺丝的方式固定,从而方便安装和检查。第一定位孔51为3-5个,均布在第一齿盘本体11的环上。采用这样的设置,在减少定位孔数量、增加第一齿盘本体11刚性强度的同时可以使第一齿盘本体11很好的固定。在第一定位孔51与第一定位孔51之间均布有2-9个第一粉碎齿卡槽21。第一粉碎齿卡槽21设置在第一齿盘本体11右端面,呈细长条状。粉碎齿卡槽21的个数与尺寸与粉碎齿3的个数和尺寸有关,个数和尺寸的设置主要考虑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增多粉碎齿以增加粉碎效率,二是减少粉碎齿以减少堵塞的发生。例如本实施例中,粉碎齿3的长度与第一齿盘本体11的半径之比为1:3,第一定位孔51为4个,分别位于第一齿盘本体11的相互垂直的两条直径处,此时第一定位孔51与第一定位孔51之间的粉碎齿个数为3个。第一粉碎齿卡槽21与第一齿盘本体11径向之间的夹角等于粉碎齿3与第一齿盘本体11径向之间的夹角,即优选为40° -50°,最佳选择为45°。在第一齿盘本体11的中心还设置有供物料穿过的通孔6,通孔6可使物料从第一齿盘本体11的左端面直接进入齿盘内部,从而加大粉碎速度。
[0026]第二齿盘本体12的形状和结构如图5、图6和图7所示。由图中可见,第二齿盘本体12呈圆形凸台状。在第二齿盘本体12凸出一侧即右端面开设有一安装孔4,用于安装驱动轴。安装孔4优选为方形。方形孔可使第二齿盘本体12和驱动轴更加牢固的连接,即使在研磨受力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很好的连接。在第二齿盘本体12中与安装孔4对应的左端面设置有固定孔7,用于固定驱动轴。在第二齿盘本体12的左端面还设置有第二粉碎齿卡槽22和第二定位孔52。第二定位孔52亦为沉头螺丝孔并与第一定位孔51的位置相对应,从而可通过螺丝将第一齿盘本体11和第二齿盘本体12紧密地固定在一起。第二粉碎齿卡槽22亦呈细条状,其形状、尺寸以及与第二齿盘本体12径向之间的夹角均和第一粉碎齿21的形状、尺寸以及第一粉碎齿21与第一齿盘本体11径向之间的夹角相同,从而可使粉碎齿3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一粉碎齿卡槽21和第二粉碎齿卡槽22中。在第二齿盘本体12上设置有与固定孔7同圆周的导向孔8,导向孔8用于使第二齿盘本体12的安装和拆卸更方便。
[0027]安装时,首先将驱动轴通过固定孔7固定在第二齿盘本体12中,再将粉碎齿3插入第二粉碎齿卡槽22中,然后使第二齿盘本体12的左端面与第一齿盘本体11的右端面相对,将粉碎齿3的另一端插入第一粉碎齿卡槽21中,最后通过第一定位孔51和第二定位孔52将第一齿盘本体11和第二齿盘本体12固定在一起。由此,完成了本实用新型耐磨损齿盘的安装。当粉碎机工作时,电机驱使驱动轴旋转,驱动轴带动第二齿盘本体12、第一齿盘本体11以及第一齿盘本体11和第二齿盘本体12之间的粉碎齿高速旋转,一部分物料直接与粉碎齿碰撞,从而达到粉碎的目的,另一部分物料通过第一齿盘本体11中央的通孔6进入齿盘内部,与其中一个粉碎齿3发生碰撞,然后再从第一个粉碎齿3流动到第二个粉碎齿3上,继续碰撞粉碎,从而达到高效粉碎的目的。
[0028]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主权项】
1.一种耐磨损齿盘,包括圆形齿盘本体、粉碎齿以及设置在所述齿盘本体中心的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盘本体分为第一齿盘本体和第二齿盘本体,所述粉碎齿可拆卸式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齿盘本体和所述第二齿盘本体之间,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二齿盘本体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损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盘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齿盘本体右端面设置有第一粉碎齿卡槽,所述第一齿盘本体的中心设置有供物料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齿盘本体呈圆形凸台状,在所述第二齿盘本体的凸出一侧即右端面开设有一安装孔,用于安装驱动轴,在所述第二齿盘本体中与所述安装孔对应的左端面设置有固定孔,用于固定驱动轴,在所述第二齿盘本体的左端面还设置有第二粉碎齿卡槽和第二定位孔;使所述第一齿盘本体的右端面与所述第二齿盘本体的左端面相对,将所述粉碎齿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一粉碎齿卡槽和所述第二粉碎齿卡槽中,然后通过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将所述第一齿盘本体和所述第二齿盘本体固定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磨损齿盘,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第二齿盘本体中的固定孔的水平方向上同圆周设置有导向孔,便于所述耐磨损齿盘的安装和拆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磨损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均为3-5个,均布在所述第一齿盘本体和所述第二齿盘本体的环上,在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定位孔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之间均布有2-9个粉碎齿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损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盘本体上的安装孔为方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损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齿卡槽呈细条状,且所述粉碎齿与所述齿盘本体径向之间的夹角为40° -5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磨损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齿与所述齿盘本体径向之间的夹角为4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损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齿为细条状刀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损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盘本体和所述粉碎齿均采用结构陶瓷构件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耐磨损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陶瓷构件为氧化锆陶瓷构件、氮化硅陶瓷构件或碳化硅陶瓷构件中的一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磨损齿盘,属于破碎、研磨或粉碎加工机械技术领域。该耐磨损齿盘包括圆形齿盘本体、粉碎齿以及设置在所述齿盘本体中心的安装孔,所述齿盘本体分为第一齿盘本体和第二齿盘本体,所述粉碎齿可拆卸式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齿盘本体和所述第二齿盘本体之间,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二齿盘本体中心。本实用新型的耐磨损齿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粉碎效率高、耐磨损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IPC分类】B02C7-12
【公开号】CN204544300
【申请号】CN201520189720
【发明人】陈旭
【申请人】东莞市煜田新材料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3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