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排放无污染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19259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零排放无污染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零排放无污染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包括垃圾处理炉、旋风分离装置、粉尘处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分离箱体的进料口与垃圾处理炉的出渣口连接;粉尘处理装置包括粉尘处理箱体,粉尘处理箱体内设有处理水,进尘管的进口与分离箱体的粉尘出料口连接,进尘管的出口伸入粉尘处理箱体内的处理水液面以下;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尾气处理箱体,进水管的进口与粉尘处理箱体的第一出水口接通,进水管的出口与蓄水箱的进口接通,蓄水箱内设有加碱装置,喷淋管设置在尾气处理箱体内顶端,喷淋管的进口与蓄水箱的出口连接;尾气进口与垃圾处理炉的尾气出口接通,尾气进口位于喷淋管下方。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无污染零排放的垃圾处理。
【专利说明】
一种零排放无污染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零排放无污染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高速增长,历年垃圾堆积存量巨大。通常采用垃圾填埋的方式处理,造成垃圾侵蚀大量土地。焚烧法能够最大限度实现生活垃圾的有效处理,并且占用土地资源最少,然而如焚烧尾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空气污染严重。因此,如何高效、低成本、无污染地对生活垃圾进行较为彻底的清理,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零排放无污染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000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零排放无污染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包括用于燃烧垃圾的垃圾处理炉、用于分离炉渣与粉尘的旋风分离装置、用于回收粉尘的粉尘处理装置、用于净化尾气的尾气处理装置,其中:
[0005]垃圾处理炉设有出渣口和尾气出口;
[0006]旋风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箱体,分离箱体设有进料口、炉渣出料口和粉尘出料口,分离箱体的进料口与垃圾处理炉的出渣口连接;
[0007]粉尘处理装置包括粉尘处理箱体,粉尘处理箱体设有设有进尘管、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一排渣口,粉尘处理箱体内设有处理水,进尘管的进口与分离箱体的粉尘出料口连接,进尘管的出口伸入粉尘处理箱体内的处理水液面以下;
[0008]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尾气处理箱体,尾气处理箱体设有尾气进口、进水管、蓄水箱、喷淋管、第二出水口、第二排渣口和出气口,进水管的进口与粉尘处理箱体的第一出水口接通,进水管的出口与蓄水箱的进口接通,蓄水箱内设有加碱装置,喷淋管设置在尾气处理箱体内顶端,喷淋管的进口与蓄水箱的出口连接;尾气进口与垃圾处理炉的尾气出口接通,尾气进口位于喷淋管下方。
[0009]优选的,垃圾处理炉内设有多个导气管,垃圾处理炉包括相互连通的上炉体和下炉体,上炉体外周设有环形的预热腔,预热腔设有空气进口,上炉体炉壁上设有与预热腔相通的多个空气出口,导气管竖直布置并伸入下炉体内,导气管的进口与空气出口接通。
[0010]优选的,下炉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形成冷却腔,冷却腔内设有冷却介质。
[0011]本实用新型垃圾处理炉用于燃烧垃圾,垃圾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尾气以及炉渣,炉渣中掺杂有粉尘,经旋风分离装置将炉渣与粉尘分离开,炉渣回收再利用,粉尘通过进尘管导入粉尘处理装置内的处理水中,粉尘在处理中沉淀之后再次投入垃圾处理炉中再次处理,将粉尘处理装置中的水抽出通过进水管导入尾气处理装置的蓄水箱中,蓄水箱内的加碱装置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然后喷淋管将碱水喷进尾气处理箱体内,尾气与碱水充分接触,除去尾气中硫化氢等酸性气体后经过出气口排出干净的空气,尾气中含有的粉尘经沉淀之后排出;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无污染零排放的垃圾处理。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零排放无污染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零排放无污染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的垃圾处理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零排放无污染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包括用于燃烧垃圾的垃圾处理炉1、用于分离炉渣与粉尘的旋风分离装置、用于回收粉尘的粉尘处理装置、用于净化尾气的尾气处理装置,其中:
[0015]垃圾处理炉I设有出渣口 11和尾气出口 12。垃圾处理炉I内设有多个导气管13,垃圾处理炉I包括相互连通的上炉体和下炉体,上炉体外周设有环形的预热腔14,预热腔14设有空气进口 15,上炉体炉壁上设有与预热腔14相通的多个空气出口,导气管13竖直布置并伸入下炉体内,导气管13的进口与空气出口接通。下炉体包括外壳体16和内壳体17,外壳体16和内壳体17之间形成冷却腔18,冷却腔18内设有冷却介质。
[0016]旋风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箱体2,分离箱体2设有进料口21、炉渣出料口 22和粉尘出料口 23,分离箱体2的进料口 21与垃圾处理炉I的出渣口 11连接。
[0017]粉尘处理装置包括粉尘处理箱体3,粉尘处理箱体3设有设有进尘管31、进水口32、第一出水口 33、第一排渣口 34,粉尘处理箱体3内设有处理水,进尘管31的进口与分离箱体2的粉尘出料口 23连接,进尘管31的出口伸入粉尘处理箱体3内的处理水液面以下。
[0018]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尾气处理箱体4,尾气处理箱体4设有尾气进口41、进水管42、蓄水箱43、喷淋管44、第二出水口 45、第二排渣口 46和出气口 47,进水管42的进口与粉尘处理箱体3的第一出水口 33接通,进水管42的出口与蓄水箱43的进口接通,蓄水箱43内设有加碱装置,喷淋管44设置在尾气处理箱体4内顶端,喷淋管44的进口与蓄水箱43的出口连接;尾气进口 41与垃圾处理炉I的尾气出口 12接通,尾气进口 41位于喷淋管44下方。
[0019]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零排放无污染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垃圾处理炉I用于燃烧垃圾,垃圾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尾气以及炉渣,炉渣中掺杂有粉尘,经旋风分离装置将炉渣与粉尘分离开,炉渣回收再利用,粉尘通过进尘管31导入粉尘处理装置内的处理水中,粉尘在处理中沉淀之后再次投入垃圾处理炉I中再次处理,将粉尘处理装置中的水抽出通过进水管42导入尾气处理装置的蓄水箱43中,蓄水箱43内的加碱装置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然后喷淋管44将碱水喷进尾气处理箱体4内,尾气与碱水充分接触,除去尾气中硫化氢等酸性气体后经过出气口排出干净的空气,尾气中含有的粉尘经沉淀之后排出;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无污染零排放的垃圾处理。
[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零排放无污染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燃烧垃圾的垃圾处理炉(I)、用于分离炉渣与粉尘的旋风分离装置、用于回收粉尘的粉尘处理装置、用于净化尾气的尾气处理装置,其中: 垃圾处理炉(I)设有出渣口(11)和尾气出口(12); 旋风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箱体(2),分离箱体(2)设有进料口( 21)、炉渣出料口(22)和粉尘出料口( 23),分离箱体(2)的进料口( 21)与垃圾处理炉(I)的出渣口( 11)连接; 粉尘处理装置包括粉尘处理箱体(3),粉尘处理箱体(3)设有设有进尘管(31)、进水口(32)、第一出水口(33)、第一排渣口( 34),粉尘处理箱体(3)内设有处理水,进尘管(31)的进口与分离箱体(2)的粉尘出料口( 23)连接,进尘管(31)的出口伸入粉尘处理箱体(3)内的处理水液面以下; 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尾气处理箱体(4),尾气处理箱体(4)设有尾气进口(41)、进水管(42)、蓄水箱(43)、喷淋管(44)、第二出水口(45)、第二排渣口(46)和出气口(47),进水管(42)的进口与粉尘处理箱体(3)的第一出水口( 33)接通,进水管(42)的出口与蓄水箱(43)的进口接通,蓄水箱(43)内设有加碱装置,喷淋管(44)设置在尾气处理箱体(4)内顶端,喷淋管(44)的进口与蓄水箱(43)的出口连接;尾气进口(41)与垃圾处理炉(I)的尾气出口(12)接通,尾气进口(41)位于喷淋管(44)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排放无污染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垃圾处理炉(I)内设有多个导气管(13),垃圾处理炉(I)包括相互连通的上炉体和下炉体,上炉体外周设有环形的预热腔(14),预热腔(14)设有空气进口(15),上炉体炉壁上设有与预热腔(14)相通的多个空气出口,导气管(13)竖直布置并伸入下炉体内,导气管(13)的进口与空气出口接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排放无污染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下炉体包括外壳体(16)和内壳体(17),外壳体(16)和内壳体(17)之间形成冷却腔(18),冷却腔(18)内设有冷却介质。
【文档编号】F23J15/04GK205606568SQ201620226540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1日
【发明人】李启仁, 曹文波, 明永刚, 舒志强
【申请人】安徽未名生物环保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