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棉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57阅读:7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摘棉桃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摘棉桃机。
霜后棉桃不能吐絮,为了减轻由此造成的产量和经济损失,一般采用人工摘桃,但因棉花种植面积大,劳动力严重不足,故收效甚微,加之劳动力费用高,加大了种植户的成本。为此,新疆兵团于1989年从原苏联引进了一台CKO-2.4型背负式4行摘桃机。它包括背负式机架、传动装置、摘桃装置、横向搅龙、升运装置、集桃箱和支撑轮。其每组摘桃装置由一对搅龙和设于搅龙之间的一对摘辊组成,搅龙前端设有分禾器,两摘辊相对前进方向左右对称设置,两摘辊前端低后端高,且后端相互靠近,摘辊前端通过调整件设于搅龙的前挡板上,摘辊后端穿过搅过后挡板与传动装置相连。上述摘桃机适于采摘等行距棉株,现在新疆乃至全国均采用宽窄行植棉,若要每组摘桃装置采摘一行棉桃,那么,在窄行上即30cm范围内就无法配置两组摘桃装置,故每组摘桃装置因间距所限只能采摘两行棉桃,在采摘中,棉株倒伏较严重,致使下部棉桃漏摘,摘净率较低,而且落桃较多,收获率也较低,再者,含杂率较高。该摘棉桃机采用背负式机架放不能于与通用的牵引式动力配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摘净率高、收获率高、含杂率低和便于与通用的牵引式动力套的摘棉桃机。
一种摘棉桃机,包括机架、传动装置、摘桃装置、横向搅龙、升运装置和集桃箱,每组摘桃装置包括一对搅龙,搅龙前端设有分禾器,搅龙之间设有两对摘辊,位于内侧的摘辊均高于外侧的摘辊,且同侧的一对摘辊后端相互靠近,摘辊前端与搅龙前挡板相连,摘辊后端与传动装置相连,机架前端设有牵引架,其后端设有两个行走轮。
上述的摘棉桃装置,两对摘辊左右对称,且摘辊后端高于前端。
上述的摘棉桃装置,位于内侧的摘辊之问为拱板,拱板后端设于搅龙的后挡板上。
上述的摘棉桃装置,拱板前端设有分禾器。
上述的摘棉桃装置,摘辊前端通过销轴式调整部件与搅龙前挡板相连。
上述的摘桃机,机架上设有集桃箱的翻转装置,翻转装置由三角形的支架和油缸组成,支架下端固定于机架上,支架上端与集桃箱铰接,油缸一端与支架铰接,油缸另一端与集桃箱上部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摘桃装置在搅龙之间设有两对摘辊,且内侧摘辊高于外侧摘辊即呈“八”字形配置。于是就可将摘桃装置的间距缩小至30cm左右,这样的间距即可适应生产中宽窄行植棉的要求(宽窄行植棉要求60×30cm)。工作时,一个搅龙、一对摘辊对应一行棉株,一组摘桃装置一次即可完成两窄行棉桃的采摘,棉株倒伏较少,其漏桃率下降,从而提高了摘净率,也降低了含杂率;位置高的摘辊利于棉桃落到搅龙内,降低了落桃率。若增设拱板,拱板可使棉桃分别落到两侧的搅龙内,进一步降低落桃率。若增设销轴式调整部件,则可调整摘辊间距以适不同的行距和植株直径。若增设集桃箱的翻转装置,则可使棉桃直接到入车厢内,提高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因本实用新型的机架上设有牵引架,故可与通用的牵引式动力配套。本实用新型的摘辊采用“八”字形配置,充分利用立体空间优势,使得该装置具有结构紧凑、合理、便于制造、安装和适用性广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详述。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摘桃装置主视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图2左视图;图5为本实施例集桃箱前视图。
参照
图1~5,本实施例包括机架3、传动装置10、摘桃装置、横向搅龙5、升运装置2和集桃箱1,机架前端设有牵引架11,其后端设有行走轮4;每组摘桃装置包括一对搅龙6,搅龙前端设有分禾器9,搅龙之间设有两对摘辊7,摘辊后端高于前端,位于内侧的摘辊均高于外侧的摘辊呈“八”字形配置,且同侧的一对摘辊后端相互靠近,摘辊前端通过已有的销轴式连接部件14与搅龙前挡板15相连;位于内侧的摘辊之间设有拱板8,拱板前端设有分禾器,其后端设于搅龙的后挡板上;机架上设集桃箱的翻转装置,该翻转装置由三角形的支架12和一对油缸13组成,支架下端固定于机架上,支架上端与集桃箱铰接,油缸一端铰接于支架上,其另一端铰接于集桃箱上部。
权利要求1.一种摘棉桃机,包括机架、传动装置、摘桃装置、横向搅龙、升运装置和集桃箱,每组摘桃装置包括一对搅龙,搅龙前端设有分禾器,其特征在于搅龙之间设有两对摘辊,位于内侧的摘辊均高于外侧的摘辊,且同侧的一对摘辊后端相互靠近,摘辊前端与搅龙前挡板相连,摘辊后端与传动装置相连,机架前端设有牵引架,其后端设有两个行走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摘棉桃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对摘辊左右对称,且摘辊后端高于前端。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摘棉桃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内侧的摘辊之间为拱板,拱板后端设于搅龙的后挡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摘棉桃装置,其特征在于拱板前端设有分禾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摘棉桃装置,其特征在于摘辊前端通过销轴式调整部件与搅龙前挡板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摘桃机,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设有集桃箱的翻转装置,翻转装置由三角形的支架和油缸组成,支架下端固定于机架上,支架上端与集桃箱铰接,油缸一端与支架铰接,油缸另一端与集桃箱上部铰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摘棉桃机,包括机架、传动装置、摘桃装置、横向搅龙、升运装置和集桃箱,每组摘桃装置包括一对搅龙,搅龙前端设有分禾器,搅龙之间设有两对摘辊,位于内侧的摘辊均高于外侧的摘辊,且同侧的一对摘辊后端相互靠近,摘辊前端与搅龙前挡板相连,摘辊后端与传动装置相连,机架前端设有牵引架,其后端设有两个行走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已有摘棉桃装置存在摘净率低、收获率低、含杂率高的问题,具有结构紧凑、适用性广的优点。
文档编号A01D46/12GK2419801SQ002350
公开日2001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9日
发明者张鑫, 张新昌, 苏克诚, 田学艳, 陈伯林, 蔡兴德, 叶云霞 申请人:石河子农业机械学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