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狗皮压咀嚼物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26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宠物狗皮压咀嚼物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宠物狗皮压咀嚼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提高产品品质的宠物狗皮压咀嚼物的结构。
背景技术
公知技术中使用猪皮或牛皮的二层皮多层压制而成的皮压咀嚼物形状很多,例如骨形咀嚼物、棒状咀嚼物、拐杖形咀嚼物、网球棒形咀嚼物、环形咀嚼物、火腿形咀嚼物以及哑铃形咀嚼物等。上述各种形状的皮压咀嚼物共同特点是味道和颜色单一。
为改善皮压咀嚼物的产品品质,一种皮压骨在其主体的盲孔中镶嵌味道和颜色不同于主体的可食镶嵌物,对于改善皮压咀嚼物产品的品质体现了独特的效果,但存在着加工工艺较复杂以及不适用各种形状的皮压咀嚼物的实际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公知技术中皮压咀嚼物以及皮压骨镶嵌结构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一种加工简单、对于改善皮压咀嚼物产品的品质效果明显的宠物狗皮压咀嚼物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公知技术中皮压咀嚼物以及皮压骨镶嵌结构存在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皮压咀嚼物部分表面设有可食皮料条缠绕层。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所述的可食皮料条缠绕层,是分段设置于皮压咀嚼物表面。
所述的可食皮料条缠绕层,其两端的皮料条端头分别置于紧密接合的可食皮料条缠绕层与皮压咀嚼物之间。
所述的可食皮料条缠绕层,其味道和/或颜色区别于皮压咀嚼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和优点是本结构使皮压咀嚼物的表面分布有味道和/或颜色区别于皮压咀嚼物的可食皮料条缠绕层,对于改善皮压咀嚼物产品的品质具有明显的效果。本结构的加工工艺非常简单,并且完全可以适用于目前各种形状的皮压咀嚼物。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加工简单、对于改善皮压咀嚼物产品的品质效果明显和适用于目前各种形状皮压咀嚼物的突出优点。


附图1 实施例1皮压骨结构示意图。
附图2 实施例2棒状皮压咀嚼物结构示意图。
附图3 实施例3拐杖形皮压咀嚼物结构示意图。
附图4 实施例4网球棒形皮压咀嚼物结构示意图。
附图5 实施例5环形皮压咀嚼物结构示意图。
附图6 实施例6火腿形皮压咀嚼物结构示意图。
附图7 实施例7哑铃形皮压咀嚼物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皮压咀嚼物,2可食皮料条缠绕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实施例1,皮压咀嚼物1是常见的皮压骨,它的两端设有象征骨骺的凸缘,两端凸缘之间的扁平体设置可食皮料条缠绕层2。如图中虚线所示的缠绕层两端的皮料条端头,分别置于紧密接合的可食皮料条缠绕层与皮压咀嚼物之间实现其固定。
如图2所示实施例2,咀嚼物1是棒状皮压咀嚼物,棒体的大部分设置可食皮料条缠绕层2,缠绕层两端的皮料条的固定方式同如图3所示实施例3,咀嚼物1是拐杖形皮压咀嚼物,拐杖的弯曲部分和主体部分分段设置可食皮料条缠绕层2,各缠绕层两端的皮料条的固定方式同实施例1。
附图4所示实施例4,咀嚼物1是网球棒形皮压咀嚼物,网球棒的握把部分设置可食皮料条缠绕层2,缠绕层两端的皮料条的固定方式同实施例1。
如图5所示实施例5,咀嚼物1是环形皮压咀嚼物,环形体分5段设置可食皮料条缠绕层2,各缠绕层两端的皮料条的固定方式同如图6所示实施例6,咀嚼物1是火腿形皮压咀嚼物,其较窄的中间部分设置可食皮料条缠绕层2,各缠绕层两端的皮料条的固定方式同实施例1。
如图7所示实施例7,咀嚼物1是哑铃形皮压咀嚼物,它由连接柄及其两端球形体构成,连接柄的大部分设置可食皮料条缠绕层2,缠绕层两端的皮料条的固定方式同实施例1。
上述各实施例的可食皮料条缠绕层所选用的皮料条,其味道和/或颜色区别于皮压咀嚼物,例如皮压咀嚼物为本色牛皮,皮料条则选用熏味并呈红褐色的猪皮。
权利要求1,宠物狗皮压咀嚼物的结构,由皮压咀嚼物本体所组成,其特征在于皮压咀嚼物部分表面设有可食皮料条缠绕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压咀嚼物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食皮料条缠绕层,是分段设置于皮压咀嚼物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压咀嚼物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食皮料条缠绕层,其两端的皮料条端头分别置于紧密接合的可食皮料条缠绕层与皮压咀嚼物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压咀嚼物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食皮料条缠绕层,其味道和/或颜色区别于皮压咀嚼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宠物狗皮压咀嚼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提高产品品质的宠物狗皮压咀嚼物的结构。特征在于皮压咀嚼物部分表面设有可食皮料条缠绕层。本结构使皮压咀嚼物的表面分布有味道和/或颜色区别于皮压咀嚼物的可食皮料条缠绕层,对于改善皮压咀嚼物产品的品质具有明显的效果。本结构的加工工艺非常简单,并且完全可以适用于目前各种形状的皮压咀嚼物。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加工简单、对于改善皮压咀嚼物产品的品质效果明显和适用于目前各种形状皮压咀嚼物的突出优点。
文档编号A01K29/00GK2631216SQ032
公开日2004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16日
发明者张士平, 金大元 申请人:张士平, 金大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