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效圆周式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10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高效圆周式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破碎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高效圆周式破碎机。
背景技术
破碎机是工业及民用的主要物料破碎设备,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其效率及使用寿命,现有的锤式破碎机,其转子部份结构较好,但机体部份设计不合理,使转子上锤头的旋转圆周与下机体上的篦条之间有一定的间隙,特别是锤头磨损后间隙随之增加,经破碎后粒度大于篦缝尺寸的物料覆盖在下机体的篦条上,达到粒度要求的物料就很难通过覆着层排出,符合要求的物料在锤头的打击作用下,在破碎腔内重复旋转,使破碎物料过于粉碎,电能无效浪费,同时也大大消耗了锤头的冲击功,使其总体存在能耗高、效率低的缺陷,并增加了锤头及其它部件的无功磨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新型高效圆周式破碎机,打破了卧式破碎机上机体部份起破碎作用,下机体部份起卸料作用的单一模式,被破碎块状物与反击面的篦条冲击面为点接触,转子360°旋转圆周范围内均有破碎和卸料功能,它能加快物料通过篦子的速度,即时排出物料,可达到节能、高效、磨损少的使用效果,并满足物料破碎的各项技术性能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高效圆周式破碎机,由上、下部份构成的机壳、篦条、安装有锤头的锤盘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机壳中的破碎腔内沿环向圆周360°的腔壁都装有成45°尖角篦条,在相邻篦条之间留有缝隙。
所述破碎腔体的上端设有进料口,机壳的内表面与破碎腔体的外表面间构成的夹层空间形成卸料槽和溜料槽,出料在机壳的底部。
所述的篦条呈波浪形式联接在破碎腔内壁表面,在尖角与尖角之间有缝隙。
所述的篦条也可设计为整体篦板结构。
所述机壳为上、下部份可拆卸式相联。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篦条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篦条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附图及其实施例。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高效圆周式破碎机,由上、下部份可拆卸式相联的机壳1、篦条2、安装有锤头3的锤盘4等联接构成。物料由机壳上端的进料口5进入装有篦条的破碎腔体中,设计成45°尖角的篦条在破碎腔体内腔壁上沿圆周环向360°均匀布置呈波浪形式,篦条与篦条之间有缝隙,可根据破碎物大小需要,调整篦条之间的缝隙,缝隙之间进行加固。
破碎腔体内环向360°的腔壁也可设计为整体篦板孔卸料形式。
上、下部份构成的机壳内表面与破碎腔体的外表面间构成的夹层空间形成卸料槽6和溜料槽7,当物料在高速旋转的锤头反复冲击、撞击下破碎,再加上破碎腔内的波浪凸起尖角的碰撞作用,达到料度要求的物料随转子做圆周运动时,就可直接从破碎腔壁上的篦条缝隙或篦板孔进入卸料槽,再落入溜料槽,从下机壳底部排出。在破碎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上机壳部份不会有覆着物,从下破碎腔内被锤头带起的细物料也可以从上机壳的卸料槽中流出,及时把符合要求的物料从破碎腔中分离出来,避免了细物料在破碎腔中的存在,影响大物料的破碎效果,这就充分发挥了最佳的破碎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从上机体缝流出的物料占总量的60%,克服了阻料带来的弊端,同时降低了电耗,提高了产量。该产品外形体积是同产量其它机型的五分之三,结构体积小;比同产量其它锤式破碎机每吨碎石电耗下降50%,在功率相同的情况下产量增加80%~100%,其上下机壳可拆卸成几部份,现场搬运,安装方便,运转平稳。该机应用范围广,从民用建筑的砂石破碎,到工矿企业的规模化生产的物料破碎,多种型号都能满足生产要求,是一种锤式破碎机的更新换代产品。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高效圆周式破碎机,由上、下机体构成的机壳、篦条、固定有锤头的锤盘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机壳中破碎腔内环向圆周360°的腔壁装有成45°尖角的篦条,在相邻篦条之间留有缝隙;其转子部份的锤盘采用合金钢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碎机,其特征在于破碎腔体的上端设有进料口,机壳的内表面与破碎腔体的外表面间构成的夹层空间形成卸料槽和溜料槽,出料在机壳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碎机,其特征在于篦条呈波浪形状联接在破碎腔内壁表面,在尖角与尖角之间有缝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篦条可为整体篦板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机壳的上、下机体之间为可拆卸式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高效圆周式破碎机,结构特征是机壳中的破碎腔内沿环向圆周360°的腔壁都装有成45°尖角箅条,在相邻箅条之间留有缝隙,它打破了卧式破碎机上机体部分起破碎作用,下机体部分起卸料作用的单一模式,被破碎块状物与反击面的箅条冲击面为点接触,转子360°旋转圆周范围内均有破碎和卸料功能,它能加快物料通过箅子的速度,即时排出物料,可达到节能、高效、磨损少的使用效果,并满足物料破碎的各项技术性能要求。
文档编号B02C13/02GK2669981SQ20032010
公开日2005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31日
发明者王树江 申请人:王树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