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蜗壳式玻璃钢栽培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06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山药蜗壳式玻璃钢栽培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药材种植技术领域,是一种为山药的种植提供的一种专用种植槽,以解决山药采收难的山药蜗壳式玻璃钢栽培槽。
在山药的栽培中,最令人头痛的是山药采收这个环节既费工又费时,而且操作难度大。原因在于山药地下茎的入土深度可深达一米以上,因此山药的收获工作成了一项浩大的土方工程,每挖一行,都相当于挖一个战壕,甚至比挖战壕的难度更大,因为挖战壕可以大刀阔斧地干,而山药的地下茎既嫩又脆,稍不小心就会挖烂或碰断。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只能在地下茎的周围一点点地掏,简直如同考古发掘。所以凡是种过山药的种植户,都有一种深深的感慨山药种植容易收获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山药的种植提供一种蜗壳式玻璃钢槽,以解决山药的采收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先按说明书附图
所示的形状制作玻璃钢槽,玻璃钢槽的构成材料为玻璃纤维织物与树脂胶的复合体,并使槽宽35-50cm,槽深40-45cm,槽长1.2-1.5m,槽厚3-4mm,槽的横断面成蜗壳状,其底部的曲率半径为30cm,两侧的曲率半径分别为50cm和20cm,三段曲面成平滑过渡,槽底两端各开设一个直径2厘米的通孔,将玻璃钢槽摆放在预定位置后,在槽底外侧两边分别用石块或砖头将槽体支垫固定,槽底通孔与地面距离不小于5厘米。然后在槽中底部铺一层粒度小于30目的细沙,其上依次复盖桔杆、底肥和泥土,槽中细沙、桔杆和泥土的厚度百分率分别为15%、40%、20%和25%。春季将山药种栽入槽中,到秋季收获时只需将槽体掀向曲率半径较小的一侧,使槽体倒扣于地面,将槽揭开后即可收取山药。
采用上述方案后,可收到如下显著效果1.由于山药的生理特性,其地下茎都集中在槽底,而蜗壳式玻璃钢槽曲率半径小的一侧翻转将十分容易,这就使山药的收取由艰难的地下掘取转为轻松的地面拿取,这样不仅省工省时,还可使收获的山药完好无损。
2.由于山药对栽植地的要求较高,所以它占用的农田无疑是上等农田。采用此法后,可将玻璃钢槽置于田边、地角、沟渠边、庭院里、滩涂上,甚至贫瘠的荒坡上,从而可节省出大片的上等农田。同时这种分散式栽培可消除藤架间的相互遮阴,达到最好的采光效果。
3.处理田间垃圾如桔杆、杂草和蔬菜的下脚料等通常是采用焚烧或在田头堆集沤制,前者因污染空气,已被各地法规明令禁止,而后者须额外占地和耗费工时,而此栽培法可有效地消化掉大量的田间垃圾。
4.由于玻璃钢槽在其成型上早就有成熟的制作工艺,加上槽体形状简单、制作容易、重量轻,其造价仅与该槽体一年的产出值持平,一个玻璃钢槽可反复使用12-15年,其经济效益将十分可观。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说明书附图为山药易翻转玻璃钢槽的截面图,图中1.透水孔 2.支垫定槽石 3.玻璃钢槽 4.细沙 5.桔杆 6.底肥 7.泥土。
其中支垫定槽石分别处于槽底两外侧,透水孔处于槽两端的底部,细沙处于槽内底部,细沙上部依次是桔杆、底肥和泥土。
实施例将玻璃钢槽的制作尺寸分别取为长1.5m、宽40cm、深40cm、厚3mm,槽的断面成蜗壳状,其底部的曲率半径为30cm,两侧的曲率半径分别为50cm和20cm,三段曲面成光滑过渡。槽的两端底部各开一直径2厘米的透水孔,孔上各放一小石片,将槽安放于适当位置后,用块石分别支垫于槽底外侧两边,使槽体固定,然后先在槽底铺6cm厚,粒度小于30目的细沙,再依次将桔杆、底肥和泥土装入槽内,直到让槽口以上泥土呈馒头曲面状为止,春季山药种于其中,秋季收获时将槽体向曲率半径较小的一侧掀动,使其倒扣于地面,将槽揭开后即收取山药。
权利要求1.一种山药蜗壳式玻璃钢栽培槽,其特征是槽体宽槽体宽35-50cm,槽深40-45cm,槽长1.2-1.5m,槽壁厚3-4mm,槽的断面成蜗壳状,槽底两端各开设1个直径2cm的通孔,槽底部的曲率半径为30cm,两侧的曲率半径分别为50cm和20cm,三段曲面成光滑过渡,槽体底部两外侧用石块或砖头支垫固定,槽底通孔与地面的距离不小于5cm,槽中底部先铺一层粒度小于30目的细沙,再依次将桔杆、底肥、泥土装入槽内,槽中细沙、桔杆、底肥及泥土的厚度百分率分别为15%、40%、20%、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药蜗壳式玻璃钢槽栽培槽,其特征是槽的构成材料为玻璃纤维织物与树脂胶的复合体。
专利摘要由于山药的生理特性,其根茎入土可深达一米以上,致使山药的收获须耗费大量的劳力和工时,而且还容易将山药挖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山药蜗壳式玻璃钢栽培槽,将山药栽于其中,收获时将槽体翻转扣于地面上,即可将山药的收获由艰难的地下掘取变为轻松的地面拿取。本实用新型不仅可提高产量,还有利于节省耕地和消化掉田间垃圾。
文档编号A01G9/02GK2666133SQ200320104619

公开日2004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4日
发明者黄建群, 梁德富 申请人:四川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