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钵盘育苗有序抛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84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稻钵盘育苗有序抛秧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解决水稻钵盘育苗机械移栽的新型机构,明确地讲是提供了一种水稻钵盘育秧有序抛秧机构,属于农业抛秧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水稻栽培技术的不断研究,其育苗近年来飞速发展了钵盘育苗技术,但到目前还没有有序抛秧机械推向市场。但出现了一些研制的样机,这些样机的抛秧机构一是滚轮拨叶式;二是滚轮拨茎式;三是钵盘后推钵式等。这些机构都未能解决穴距精度问题,且制造成本高,因此,不能被市场所接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稻钵盘育秧有序抛秧机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拨秧准确,穴距均匀,造价低廉,拨秧爪摆动式拨秧抛秧的水稻钵盘育苗有序抛秧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机架上安装有输秧总成和拔秧抛秧总成,输秧总成与拔秧抛秧总成通过棘轮传动机构构成输秧滚轮的间歇式转动,其中,输秧总成包括输秧板、输秧滚轮、分秧板,输秧板装置在输秧滚轮的前端,上部设有分秧板,右侧设有拔秧抛秧总成,拔秧抛秧总成的底部设有抛秧导筒。拔秧抛秧总成由若干组拨秧爪、推杆构成,推杆与动力机构连接,带动其转动,推杆的前端设有凹槽,拨秧爪由弹性钢片制成钳式结构,其两侧设有楔形凸台,与推杆前端的凹槽构成滑动副,随推杆的转动推动拔秧爪摆动并完成闭合、开启动作。当拨秧爪摆动到拨秧位置,推杆的凹槽通过拨秧爪楔形凸台,使拨秧爪闭合夹住秧苗,推杆继续旋转拔出秧苗。当推杆旋转脱离拨秧爪,拨秧爪张开,秧苗脱离拨秧爪进入抛秧导筒落入田间完成有序抛秧。
拨秧爪和推杆数量与水稻钵盘横向钵数相同,每组拨秧抛秧总成完成水稻钵盘秧苗纵向一行的拨秧抛秧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采用拨秧爪摆动式拨秧抛秧,拨秧精确,不出现漏拨或多拨秧苗现象,不损伤秧苗,有序抛穴距均匀。解决了水稻钵盘育苗有序抛秧,实现水稻钵盘秧苗机械移栽。该机构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可安装在人力或动力移栽机上组成有序抛秧机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输秧滚轮3安装机架4与拔秧抛秧总成的推杆7通过棘轮机构构成传动副,使输秧滚轮3完成间歇式转动,即推杆7转动一周,输秧滚轮3转动一个钵位;输秧板1设在输秧滚轮3前端用于放置拨盘秧苗2,将水稻钵盘秧苗2向上输送,分秧板5设在输秧滚轮3的上部定位引导水稻钵盘秧苗2向拨秧位置运动,由拨秧爪6、推杆7构成拔秧抛秧总成,推杆7轴接在机架4上与动力机构连接,其前端为凹槽结构,拨秧爪6为弹性钢片制成钳式结构用于拔抓秧苗,两侧设有楔形凸台,与推杆7前端的凹槽构成滑动连接关系,在当拨秧爪摆动到拨秧位置,推杆的凹槽通过拨秧爪楔形凸台,使拨秧爪闭合夹住秧苗,推杆继续旋转拔出秧苗。推杆7旋转运动,推动拨秧爪6摆动运动。推杆7继续旋转拨出秧苗。当推杆7旋转脱离拨秧爪6,拨秧爪6张开,秧苗脱离拨秧爪6进入抛秧导筒8落入田间完成有序抛秧。
权利要求1.一种水稻钵盘育苗有序抛种机构,在机架上安装有输秧总成和拔秧抛秧总成,输秧总成与拔秧抛秧总成通过棘轮传动机构构成输秧滚轮的间歇式转动,其中,输秧总成包括输秧板、输秧滚轮、分秧板,输秧板装置在输秧滚轮的前端,上部设有分秧板,右侧设有拔秧抛秧总成,拔秧抛秧总成的底部设有抛秧导筒,其特征在于拔秧抛秧总成由若干组拨秧爪、推杆构成,推杆与动力机构连接,带动其转动,推杆的前端设有凹槽,拨秧爪由弹性钢片制成钳式结构,其两侧设有楔形凸台,与推杆前端的凹槽构成滑动啮合副,随推杆的转动推动拔秧爪摆动并完成闭合、开启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稻钵盘育苗有序抛种机构,其特征在于拨秧爪和推杆数量与水稻钵盘横向钵数相同,每组拨秧抛秧总成完成水稻钵盘秧苗纵向一行的拨秧抛秧作业。
专利摘要一种水稻钵盘育苗有序抛种机构,在机架上安装有输秧总成和拔秧抛秧总成,输秧总成与拔秧抛秧总成通过棘轮传动机构构成输秧滚轮的间歇式转动,输秧板装置在输秧滚轮的前端,上部设有分秧板,右侧设有拔秧抛秧总成,拔秧抛秧总成的底部设有抛秧导筒,拔秧抛秧总成的推杆与动力机构连接,推杆的前端设有凹槽,拨秧爪由弹性钢片制成钳式结构,其两侧设有楔形凸台,与推杆前端的凹槽构成滑动啮合副,随推杆的转动推动拔秧爪摆动并完成闭合、开启动作。采用拨秧爪摆动式拨秧抛秧,拨秧精确,不出现漏拨或多拨秧苗现象,不损伤秧苗,有序抛穴距均匀。解决了水稻钵盘育苗有序抛秧,实现水稻钵盘秧苗机械移栽。
文档编号A01C11/02GK2660863SQ200320112
公开日2004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22日
发明者李英一, 姜山, 王大海, 邹世丽 申请人:王大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