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防治小菜蛾的具有杀卵作用的化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966阅读:8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防治小菜蛾的具有杀卵作用的化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该发明涉及的农药有效成份哒螨灵,通过作用于小菜蛾的卵而达到防治小菜蛾的目的。
背景技术
农业上的重要害虫,如棉铃虫、甜菜夜蛾、小菜蛾等,是具有典型的全变态的昆虫,即它们的完整的生活史由成虫、卵、幼虫、蛹四个阶段组成。成虫交配后产卵,卵孵化出幼虫,幼虫生长到一定阶段就化蛹,蛹经过发育而变成成虫,成虫再交配产卵繁殖,开始再次的生命循环。
农业上的重要害虫,如棉铃虫、甜菜夜蛾、小菜蛾等,对农业上的危害主要是幼虫阶段造成的。幼虫通过直接取食作物的花、叶、果等部位,一方面造成产量的直接损失,另一方面,又因为取食过程中造成的伤口感染、排泄的粪便的污染,导致作物发生病害等,造成很严重的间接损失。
为了防止害虫所造成的损失,利用农药对害虫进行杀灭是重要的方法。理论上讲,对害虫各个阶段进行杀灭,都可以大量的降低害虫的数量,从而减轻害虫的危害。
目前所使用的农药品种,有氨基甲酸酯类,如灭多威、拉维因等,有拟除虫菊酯类,如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还有有机磷、有机氯、杂环类等。这些农药品种都主要是针对害虫的幼虫阶段有效,同时对成虫也有一定的效果。
对害虫的卵有杀灭作用的农药有效成分,目前有报道的主要集中在杀螨剂,如四螨嗪对多种螨的卵有防治效果,哒螨灵对二斑叶螨等害螨的卵具有杀灭作用等。防治棉铃虫、小菜蛾等鳞翅目害虫的卵的药剂,这方面的报道很少,目前有双甲脒、拉维因防治棉铃虫的卵的成功先例。
小菜蛾,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以幼虫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常造成毁灭性灾害。尤其在南方区域,小菜蛾全年发生。在有些严重的区域,常规农药成分如拟除虫菊酯中的氰戊菊酯、有机磷中的辛硫磷、氨基甲酸酯类的灭多威等,由于大量反复使用,导致严重的抗性的产生,使常见这些的农药品种,单独防治小菜蛾已经几乎没有任何效果了。
为了有效的控制小菜蛾的危害,对它们的卵进行杀灭是很好的方法。通过施药,使小菜蛾的卵被“杀死”而不能孵化成幼虫,从而无法造成为害。
哒螨灵,是一种常见的杀虫杀螨剂,对一些害螨如二斑叶螨、朱砂叶螨的包括卵在内的各个虫态有效,对一些害虫如蚜虫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对于小菜蛾的卵的杀灭作用,此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发现对小菜蛾的卵具有杀灭作用的农药品种,我们以哒螨灵、克螨特、辛硫磷、溴氰菊酯等成分进行了杀卵的研究。具体方法为试验药剂为厂家提供原药,由诺普信公司研究部配制成需要的制剂。采集田间的小菜蛾蛹,在室内培养,蛹孵化为成虫后,用蜜糖喂养1-2天。将成虫放入特置的产卵笼,笼内放置一叶期的箩卜幼苗。黑暗下24小时后取出箩卜幼苗,上面即有供试验需要的小菜蛾的卵。
挑选外观均匀一致的虫卵,连整片叶片一起剪下,放入直径9厘米的培养皿,有卵的叶面朝上,每皿接30--40粒卵,每处理接三个皿,用POTT喷雾塔在50PSI压力下喷雾,每次喷一个皿,每皿喷药液3毫升。一般每个处理设置6-7个浓度梯度。处理过的培养皿放入25℃,12H/12H光照培养箱内保湿培养,120小时后检查卵的孵化数,计算减退率。空白对照喷等量清水。
试验结果见表1表1 杀卵剂对小菜蛾卵的处理数据


从表中可以看出,哒螨灵对小菜蛾的卵有很好的杀灭作用,而溴氰菊酯、辛硫磷、克螨特等成分在试验的浓度范围内无效。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一按哒螨灵15%,乳化剂0201B 10%,二甲苯余量,制成乳油。在小菜蛾的产卵高峰,按1000和2000倍稀释喷雾,药后7天防治效果分别为85.7%和65.3%。
权利要求
1.一种农药有效成份哒螨灵,通过作用于小菜蛾的卵而达到防治小菜蛾的目的。
2.权利要求1中提及的有效成份,根据需要可以制成不同的应用剂型,如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等。
3.权利要求1中提及的有效成份,在应用剂型中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在1%--99%之间。
4.权利要求3中提及的含量,在实际使用的浓度为稀释50-10000倍使用。
全文摘要
该发明涉及一种农药有效成分哒螨灵,通过作用于小菜蛾的卵而达到防治小菜蛾的目的。
文档编号A01N43/48GK1640255SQ20041000217
公开日2005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4日
发明者罗才宏, 刘新兆, 岑红梅, 李宏伟, 朱卫锋, 孔建 申请人:深圳市诺普信农化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