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蜂同巢多王群的组建技术和饲养管理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1507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意大利蜂同巢多王群的组建技术和饲养管理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昆虫的培养饲养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意大利蜂同巢多王群的组建技术和饲养管理技术。
背景技术
蜂王是蜂群中唯一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性蜂,其主要职能是产卵。蜂王通过其产卵和分泌激素直接影响蜂群的生殖力和生产力。在蜂王的诸多生物学特性中有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她不能容忍蜂群内有其它的蜂王存在,如果出现二只以上的蜂王,则相互咬杀,直到剩下一只蜂王。如果发现王台,蜂王就会将王台壁刺破,并把王台内的蜂王刺死。所以除了蜂群自然交替外,一个蜂群中只有一只蜂王,这是蜜蜂生物学中的一条基本规律。
在养蜂生产中,提高蜂群繁殖速度,培养和维持强群是提高蜂群生产力和养蜂经济效益的前提。单位时间内蜂王产卵数量的增加,有利于加快蜂群的繁殖速度,有利于维持强群,有利于培养适龄采集蜂,有利于提高蜂产品的产量,也有利于增强蜂群的抗病能力。而在单位时间内蜂王的产卵量一方面与每只蜂王的产卵能力有关,另一方面单位工蜂中的蜂王数量、即蜂群的王蜂指数有关。在蜂王产卵能力相同的情况下,蜂群中蜂王越多,则单位时间内蜂王的产卵量就越大。但由于在自然状态下,同一蜂巢内不能长其存在二只以上健壮蜂王,所以无法达到上述的提高蜂群繁殖速度,培养和维持强群,以提高蜂群生产力和养蜂经济效益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究出一种意大利蜂同巢多王群的组建技术和饲养管理技术。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多只蜂王在同一蜂群内和平相处,成功越冬。
本发明所述的意大利蜂同巢多王群的组建技术,它包括生物诱导和环境诱导,生物诱导方法是在蜂王得以交配受精后,让其在蜂群内产卵半年以上,而后把蜂王两侧上颚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部分剪去,并放回到原来的蜂群内饲养,待伤口愈放入到幼蜂群,组建多王蜂,或把剪了上颚后的蜂王直接放入幼蜂群内组建多王群。每群幼蜂群内放三只到十只蜂王。环境诱导方法是选择在蜜粉充足的、气候温和的环境,进行生物诱导。
本发明所述的意大利蜂同巢多王群的饲养管理技术,包括组建初期饲养管理和利用期饲养管理,在初期饲养管理阶段要从大群中抽出小部出房、外围大部临出的子脾加到多王群的蜂箱内,每箱内加入2-3张子脾,以刺激蜂王恢复正常产卵并同时补足幼蜂;在多王群恢复正常产卵后的利用期饲养管理有三种方式,一种方式是蜂箱内不分区,从多王群蜂中抽取卵脾,补给需要卵脾的蜂群,在抽取一张卵脾的同时就补进一张空脾,供多只蜂王产卵,这种饲养管理方式需要注意定期清除赘脾和王台,第二种饲养管理方式是蜂箱内用隔王栅隔为单蜂王区和多王区,靠箱壁处为单王区,在这个区内有四到五框蜂、一只蜂王,它与单王蜂群一样的产卵繁殖,隔王栅另一侧为多蜂王区,在这个区内,集中有多只蜂王,并放有一张空脾,多只蜂王集中在该张空脾上产卵,每天定时把产满卵的脾取走放到大群内孵化,在取走满卵脾的同时补进一张空脾,对单王区需定期清除赘脾和王台;第三种饲养管理方式是用隔王栅把蜂箱隔为孵化区和产卵区,靠蜂箱壁的一侧为孵化区,在这个区内放有一日龄、二日龄和三日龄卵脾各一框,一日龄幼虫脾一框,在隔王栅另一侧为产卵区,在这个区内集中多只蜂王,并放一张空脾供蜂王产卵,每日从孵化区内移走一框幼虫脾供生产王浆用,同时产卵区已产满卵的脾移入到孵化区,在产卵区内补进一张空脾,如此反复,移虫那张幼虫脾,傍到产卵区边补产12小时左右的卵,再放到大群孵化,该脾在多王群的蜂箱内幼蜂不够时,可作补充幼蜂用,补充方法是将孵化了20天的该脾放回到产卵区。意大利蜂同巢多王群的饲养管理技术还包括多王群蜂箱位置的摆放、蜂扬的处理和越冬饲养,越冬饲养主要是培育适龄的越冬蜂、狠治蜂螨、补足越冬饲料、创造安静的越冬环境和不关蜂王。
本发明通过生物诱导及环境诱导组建的多王群,能在同一蜂巢内长期同时相处,自由活动,从而达到维持强群,提高产量的效果。并且本发明的多王群能成功越冬。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意大利蜂同巢多王群组建技术,包括生物诱导和环境诱导,生物诱导方法是在蜂王得以交配受精后,让其在蜂群内产卵半年以上,而后把蜂王两侧上颚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部分剪去,并放回到原来的蜂群内饲养,待伤口愈放入到幼蜂群,组建多王蜂,或把剪了上颚后的蜂王直接放入幼蜂群内组建多王群。每群幼蜂群内放三只到十只蜂王,构成多王群。环境诱导方法是选择在蜜粉充足的、气候温和的环境,进行生物诱导。
蜂王交配受精的时间,在江南地区,选择在每年的4-6月份为宜。蜜粉充足的、气候温和的环境在江南地区选择在4-6月和9-10月为宜。剪蜂王上颚时,要轻轻捏住蜂王的胸背部,口器向上,且不能伤及喙和触角。幼蜂群的组建方式为从原群中取出即将出房的二张带蜂封盖脾和一张带蜂蜜粉脾,集中放在空蜂箱内,再抖入二框蜂,并敞开巢门,让外勤蜂返回原巢,这时箱内就只剩幼蜂。上述意大利蜂同巢多王群组建后的饲养管理技术,包括组建初期饲养管理和利用期饲养管理,在初期饲养管理阶段要从大群中抽出小部出房、外围大部临出的子脾加到多王群的蜂箱内,每箱内加入2-3张子脾,以刺激蜂王恢复正常产卵并同时补足幼蜂。在多王群恢复正常产卵后的利用期饲养管理有三种方式,一种方式是蜂箱内不分区,从多王群蜂中抽取卵脾,补给需要卵脾的蜂群,在抽取一张卵脾的同时就补进一张空脾,供多只蜂王产卵,这种饲养管理方式需要注意定期清除赘脾和王台。第二种饲养管理方式是蜂箱内用隔王栅隔为单蜂王区和多王区,靠箱壁处为单王区,在这个区内有四到五框蜂、一只蜂王,它与单王蜂群一样的产卵繁殖,隔王栅另一侧为多蜂王区,在这个区内,集中有多只蜂王,并放有一张空脾,多只蜂王集中在该张空脾上产卵,每天定时把产满卵的脾取走放到大群内孵化,在取走满卵脾的同时补进一张空脾,对单王区需定期清除赘脾和王台。第三种饲养管理方式是用隔王栅把蜂箱隔为孵化区和产卵区,靠蜂箱壁的一侧为孵化区,在这个区内放有一日龄、二日龄和三日龄卵脾各一框,一日龄幼虫脾一框,在隔王栅另一侧为产卵区,在这个区内集中多只蜂王,并放一张空脾供蜂王产卵,每日从孵化区内移走一框幼虫脾供生产王浆用,同时产卵区已产满卵的脾移入到孵化区,在产卵区内补进一张空脾,如此反复,移虫那张幼虫脾,傍到产卵区边补产12小时左右的卵,再放到大群孵化,该脾在多王群的蜂箱内幼蜂不够时,可作补充幼蜂用,补充方法是将孵化了20天的该脾放回到产卵区。
利用期饲养管理还包括多王群蜂箱位置的摆放及蜂扬的处理,多王群的蜂箱位置应摆放在蜂场的下风头,并尽量靠蜂场后面;蜂场在必要时设置防风屏障和便于蜂辨认的标记物,以防蜜蜂偏集。
利用期饲养管理还包括多王群的越冬饲养管理,越冬饲养管理主要是培育适龄的越冬蜂、狠治蜂螨、补足越冬饲料、创造安静的越冬环境和不关蜂王;在适龄越冬蜂的培育期间,应抽出隔王栅,喂足糖浆,迫使箱内巢脾储满饲料并封盖,下部为子圈;狠治蜂螨时间应选在培育越冬蜂的初期,即在多王群内没有封盖子脾和大幼虫脾的时候,一般利用早、晚短时间内突击用杀螨剂喷雾,隔1-2天一次,到无落螨为止,再挂氟胺氰菊酯条,直到过冬;多王群蜂箱内应有充足的越冬饲料,如果饲料不足,应补充1-2张封盖蜜脾;越冬时,多王群蜂箱应摆放在整个蜂场后边的避风处或半阴半阳的树下,并注意不能关蜂王,让其保持蜂王自然的越冬习惯。
本发明所述的意大利蜂,其学名是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spinola,英文名为Italian bee,原产地为意大利,后传入中国。
权利要求
1.一种意大利蜂同巢多王群的组建技术,它包括生物诱导和环境诱导,生物诱导方法是在蜂王得以交配受精后,让其在蜂群内产卵半年以上,而后把蜂王两侧上颚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部分剪去,并放回到原来的蜂群内饲养,待伤口愈放入到幼蜂群,组建多王蜂,或把剪了上颚后的蜂王直接放入幼蜂群内组建多王群,每群幼蜂群内放三只到十只蜂王;环境诱导方法是选择在蜜粉充足的、气候温和的环境,进行生物诱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意大利蜂同巢多王群的组建技术,其特征在于蜂王交配受精的时间,在江南地区,选择在每年的4-6月份为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意大利蜂同巢多王群的组建技术,其特征在于蜜粉充足的、气候温和的环境在江南地区选择在4-6月和9-10月为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意大利蜂同巢多王群的组建技术,其特征在于剪蜂王上颚时,要轻轻捏住蜂王的胸背部,口器向上,且不能伤及喙和触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意大利蜂同巢多王群的组建技术,其特征在于幼蜂群的组建方式为从原群中取出即将出房的二张带蜂封盖脾和一张带蜂蜜粉脾,集中放在空蜂箱内,再抖入二框蜂,并敞开巢门,让外勤蜂返回原巢,这时箱内就只剩幼蜂。
6.一种意大利蜂同巢多王群的饲养管理技术,包括组建初期饲养管理和利用期饲养管理,在初期饲养管理阶段要从大群中抽出小部出房、外围大部临出的子脾加到多王群的蜂箱内,每箱内加入2-3张子脾,以刺激蜂王恢复正常产卵并同时补足幼蜂;在多王群恢复正常产卵后的利用期饲养管理有三种方式,一种方式是蜂箱内不分区,从多王群蜂中抽取卵脾,补给需要卵脾的蜂群,在抽取一张卵脾的同时就补进一张空脾,供多只蜂王产卵,这种饲养管理方式需要注意定期清除赘脾和王台,第二种饲养管理方式是蜂箱内用隔王栅隔为单蜂王区和多王区,靠箱壁处为单王区,在这个区内有四到五框蜂、一只蜂王,它与单王蜂群一样的产卵繁殖,隔王栅另一侧为多蜂王区,在这个区内,集中有多只蜂王,并放有一张空脾,多只蜂王集中在该张空脾上产卵,每天定时把产满卵的脾取走放到大群内孵化,在取走满卵脾的同时补进一张空脾,对单王区需定期清除赘脾和王台;第三种饲养管理方式是用隔王栅把蜂箱隔为孵化区和产卵区,靠蜂箱壁的一侧为孵化区,在这个区内放有一日龄、二日龄和三日龄卵脾各一框,一日龄幼虫脾一框,在隔王栅另一侧为产卵区,在这个区内集中多只蜂王,并放一张空脾供蜂王产卵,每日从孵化区内移走一框幼虫脾供生产王浆用,同时产卵区已产满卵的脾移入到孵化区,在产卵区内补进一张空脾,如此反复,移虫那张幼虫脾,傍到产卵区边补产12小时左右的卵,再放到大群孵化,该脾在多王群的蜂箱内幼蜂不够时,可作补充幼蜂用,补充方法是将孵化了20天的该脾放回到产卵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意大利蜂同巢多王群的饲养管理技术,其特征在于利用期饲养管理还包括多王群蜂箱位置的摆放及蜂扬的处理,多王群的蜂箱位置应摆放在蜂场的下风头,并尽量靠蜂场后面;蜂场在必要时设置防风屏障和便于蜂辨认的标记物,以防蜜蜂偏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意大利蜂同巢多王群的饲养管理技术,其特征在于利用期饲养管理还包括多王群的越冬饲养管理,越冬饲养管理主要是培育适龄的越冬蜂、狠治蜂螨、补足越冬饲料、创造安静的越冬环境和不关蜂王;在适龄越冬蜂的培育期间,应抽出隔王栅,喂足糖浆,迫使箱内巢脾储满饲料并封盖,下部为子圈;狠治蜂螨时间应选在培育越冬蜂的初期,即在多王群内没有封盖子脾和大幼虫脾的时候,一般利用早、晚短时间内突击用杀螨剂喷雾,隔1-2天一次,到无落螨为止,再挂氟胺氰菊酯条,直到过冬;多王群蜂箱内应有充足的越冬饲料,如果饲料不足,应补充1-2张封盖蜜脾;越冬时,多王群蜂箱应摆放在整个蜂场后边的避风处或半阴半阳的树下,并注意不能关蜂王,让其保持蜂王自然的越冬习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意大利蜂同巢多王群的组建技术,包括生物诱导和环境诱导,生物诱导方法是在蜂王得以交配受精后,让其在蜂群内产卵半年以上,而后把蜂王两侧上颚部分剪去,待伤口愈合后供组建多王群或直接放入幼蜂群内组建多王群。环境诱导方法是选择在蜜粉充足的、气候温和的环境,进行生物诱导。该意大利蜂同巢多王群的饲养管理技术,包括组建初期饲养管理和利用期饲养管理,初期饲养管理主要是补充临出的子脾,利用期饲养管理包括蜂箱不分区饲养管理、分区饲养管理和越冬饲养管理。本发明十分适合在养蜂行业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A01K49/00GK1781365SQ20041008470
公开日2006年6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30日
发明者胡福良, 金水华, 姜全清, 符林杰, 潘永根, 李新鑫, 郑火青 申请人:浙江省平湖市种蜂场,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