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配方肥及其配制方法

文档序号:164012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生态配方肥及其配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土配制肥料的方法及通过该方法所配制的肥料,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中医式抓配方式针对不同土壤、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期的个性特征来配制定制有机、无机、生物三者结合的生态BB肥(Blending Bulk肥,又称配方肥)的方法及通过使用定制生态BB肥,达到土壤、环境、作物品质安全、健康。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化肥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长期以来大量施用化肥虽然提高了作物的产量,但使用化肥所致的土壤退化、作物品质下降、地下水污染也日益引起社会、政府、科研、企业的广泛关注。
作物在不同种类、不同生长期的情况下对养分的需求量是不同的。我国的土壤中氮磷钾等作物必需的养分含量,以及土壤酸碱度等各地区差异很大。因此,在施肥方法方面,农业专家大力倡导科学施肥方法,提倡根据土壤中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和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再根据作物品种的种类和生长需求量进行施肥,达到作物生长中所需要的养分和供给量的平衡。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另一方面不会造成因盲目施肥而导致的不必要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在肥料类型方面,人们也不再局限于施用化肥,而更加注重开发有机、无机、微生物相结合的新型生态肥,以求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解决长期使用化学肥料所致的作物营养品质退化问题,并解决土壤板结,恢复土壤微生态区际的平衡与功能。有机质、无机养分、微生物和植物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是物质循环的主要动力,在元素循环中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植物和微生物的生物合成将无机营养元素转化为有机物质,并且储存能量。它们在合成有机物质的同时,进行分解作用,通过呼吸代谢,矿化一部分有机质,释放CO2。大量的有机质分解由腐生微生物完成,它们的生命活动能使复杂有机质逐步降解,最终成为CO2,同时将矿质元素释放出来,完成元素的生物循环。
目前市场上的有机、无机和“三合一”生物肥如美国1号、日本EM、阿姆斯、肥士特、稳得高肥料中,“核心菌种”目前很难达到“三合一”肥料结合中带来的高盐分、耐温、耐旱的制造过程及商品化产品的存放标准要求(见表1)。虽然美国MI中使用了耐盐、耐高温、耐旱、抗逆性强的侧孢芽孢杆菌,但生产成本高。另外产品结构单一,只能使用特定的配方制造几种不同养分的肥料。不适合测土施肥。
表1.国外现有的生态肥

本申请人经筛选得到定制多功能菌,即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laterosporus)STP-B.lat,并于2004年3月23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19。参见2004年5月18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0410042433.X、题目为“一种侧孢短芽孢杆菌、其发酵过程及应用”的中国专利申请,其整体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所述侧孢短芽孢杆菌是目前国际上最具开发价值的多功能菌株之一,有很强的促生、分泌胞外酶、生长激素、分裂素及解析土壤中微量元素的作用。同时还有分泌几丁质酶、裂杀有害真菌、线虫卵壁的功能。该菌株耐热、耐盐、耐旱且抗逆性强,可以将无机养分、有机质共融螯合。
申请人所了解的现有技术中尚没有使用侧孢短芽孢杆菌,并和科学施肥概念相结合,针对不同土壤、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期的个性特征来配制成千上百种养分含量不同的、包含有机质、微生物和无机养分的专用肥。本发明就是针对这一目的而设计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使用中医式抓配方式、以植物土壤营养、理化性能、生态功能为基础、配制定制生态BB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i)用生物有机快腐剂对有机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使之转化成可被利用的有机质;(ii)将包含耐热、耐盐、耐旱、抗逆性强的侧孢短芽孢杆菌的菌剂与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质混合造粒,制成含水量≤8%的有机生物颗粒;(iii)对土壤样品进行测定,确定所需各无机养分和有机生物颗粒的比例;(iv)将有机生物颗粒和各无机养分按照确定好的比例混合。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用于配制定制生态BB肥的有机废弃物是经过无害化处理,如图1所示。进行无害化处理所用的生物有机快腐剂包含分解纤维素的优良菌株,选自施氏芽孢杆菌、泛酸芽孢杆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巴氏芽孢杆菌和球状芽孢杆菌中的至少一种(详见表2)。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选用定制生物有机快腐剂(购字生太平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将有机物的碳氮比调整为25∶1后,以菌剂与物料1∶200的比例充分混拌均匀。经过15-20天的厌氧或半厌氧发酵腐熟,杀死有机物中的有害菌。
表2.用于生物快腐剂的菌株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中用于配制定制生态BB肥的菌剂包含耐热、耐盐、耐旱、抗逆性强的定制多功能菌,即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STP-B.lat。其于2004年3月23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19。一般细菌只有当个体死亡、细胞破壁后才能释放体内的酶,而定制生物多功能菌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即可分泌各种胞外酶如蛋白酶、淀粉酶、碳解酶、脂肪酶等。定制生物多功能菌剂可破坏线虫卵壁结构,阻止线虫卵的孵化并最终被分解。促使作物具有明显抗寒能力。定制多功能菌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能够满足工业化生产、造粒的要求,在高温低含水量的条件下仍能保持菌种的活性功能。
上述菌剂在严格净化条件下生产。其生产过程包括下述步骤使侧孢芽孢杆菌经过无菌制药生产线发酵,然后对发酵产物进行喷雾干燥,即得含水率不超过8%的高含量菌粉。产品为粉状,侧孢短芽孢杆菌含量大于等于50亿个/克,易运输及保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将包含耐热、耐高盐、抗逆性强的侧孢短芽孢杆菌的菌剂添加到经腐熟的、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质中,经过70℃-180℃高温的造粒烘干生产工艺,制造出含水率不超过8%的有机生物颗粒,存放期不少于一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土壤测试包括水分测定、土壤pH测定、土壤氨态氮测定、土壤速效磷测定、土壤速效钾测定、土壤有机质测定、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和土壤腐殖质含量测定。
土壤水分的测定土壤水分含量是土壤的重要性状之一。土壤水分含量多少,可直接影响农作物的长势和耕作栽培措施,并为适时灌排提供依据。土壤水分含量测定可以采用本领域中公知的方法进行,例如适于田间使用的土壤水分含量测定方法——酒精燃烧速测法。
土壤pH值的测定土壤酸碱性反应是土壤的重要属性之一。它影响土壤养分的存在状态、转化和有效性,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一般pH值小于5.5为酸性土壤,5.5-6.5为微酸性土壤,6.5-7.5为中性土壤,7.5-8.5为微碱性土壤,大于8.5为强碱性土壤。土壤pH值的测定可以采用本领域中公知的方法进行,例如适于田间使用的土壤pH值的测定方法——混合指示剂比色法。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使用DSD速测仪(中国农业科学院研制)完成对土壤铵态氮、速效钾、速效磷和有机质的测定。
使用DSD速测仪对土壤铵态氮的测定氮是植物需要较多的必需元素之一,在土壤中呈交换性铵状态存在的铵态氮,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它是速效性氮素。通常土壤中含量为30-40毫克/千克,高的达60-80毫克/千克以上,粮田一般在40毫克/千克以下,菜田通常在40毫克/千克以上。
使用DSD速测仪对土壤速效钾的测定土壤速效钾是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的钾,农业生产常以其含量的高低作为是否使用钾肥及确定钾肥使用量的依据。一般情况下,土壤速效钾含量为25-420毫克/千克。
使用DSD速测仪对土壤速效磷的测定土壤中的速效磷是指能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的磷。土壤中磷的有效性是指土壤中存在的磷能为植物吸收利用的程度。了解土壤中有效磷供应状况,对于施肥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我国土壤有效磷含量一般为1-100毫克/千克。
使用DSD速测仪对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土壤有机质代表着土壤供肥的潜在能力及稳定性,包括处于不同分解阶段死亡的各种动植物残体,它是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特别是氮、磷的重要来源,含有刺激植物生长的胡敏酸类物质,既是土壤中异养型微生物的能源物质,又是形成土壤结构的重要因素,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供肥潜力大,抗逆性强。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存在形态取决于气候、母质、生物残体、地形、时间等因素。这些因素不同,有机质含量差异很大,一般土壤有机质在0.5-3.0重量%之间,高者可达7重量%以上,低的不足1重量%。
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测定使用本领域中公知的平板计数法或血球板计数法进行测定。
土壤中腐殖质含量的测定本领域中公知的重铬酸钾—硫酸氧化法是优选的方法,该方法步骤简单、测定迅速,准确度高。
最后根据实地采集的土壤数据以及各种农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要,根据下面用于测土配肥的科学公式计算出所需添加的无机养分量,就地进行配比混合成定制生态BB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在肥料销售站点搭建测土配肥站,以前店后厂的模式,由庄稼医生、农技人员进行测土配肥,如图2所示。测试简单、经济而快速。一般情况下10~20分钟就可以完成一个测试配制专用肥的程序。
本发明还提供根据上述方法配制的、包括有机质、多功能菌剂和各无机养分组成的定制生态BB肥。其中所述多功能菌剂包含耐热、耐高盐、抗逆性强的侧孢短芽孢杆菌,其中有机质、微生物和无机养分对植物、土壤的作用标准为
1)有机质定制生态BB肥的有机质含量在25重量%以上,可以满足各类作物每茬对土壤有机养分的需求及微生物繁殖的需要。
2)有益促生菌定制生态BB肥所含的有益活菌数为每克2000万个以上,通过竞争抑制作用能够使有益菌在土壤中发挥解析、活化功能。
3)无机养分定制生态BB肥的无机养分含量在18重量%以上,并根据土壤以及作物需求的不同而灵活配比。能够保产、增产并提高作物品质。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和有益效果。实施例的描述只是说明性的,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作任何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条件下,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所述的这些改动显然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所示为本发明中生产定制生态BB肥的流程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中进行测土配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定制生态BB肥的制备1.有机质的无害化处理将农村中大量废弃的玉米秆、稻秆、麦秆(切碎)、畜禽粪便按碳氮比1∶30混兑,物料含水要在60%,添入定制生物快腐剂5‰进行堆放。2-3天臭味全部消除菌群快速的繁衍,温度可升至60-70℃,维持10-15天。废弃物的病原菌、大肠杆菌、蛔虫卵、肝类病毒、沙门氏螺旋菌(霍乱菌)、禽流感病毒等经过高温发酵全部被杀死。同时消除有机磷、农药残留与气化的有毒化合物。
经过生物无害化处理后的有机质可以直接作为有机肥施用。使土壤中全氮增加34%,碱解氮增加44%,速效磷增加186%,速效钾增加76%。同时提高土壤有机物矿化的土壤酶活性,使土壤向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从而促进作物健康的生长发育。没有经过生物快腐剂发酵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质(包括有机肥)含有害菌高达60-70%,同时由于工业化学物品的污染汞、铅、铬、镉、镍、铜、砷、氟等。挥发有害气体有NH3、H2S、胺等,其臭味将成倍增加。
无害化处理后的有机质是制作生物有机颗粒的重要保障(主要指消除了有害菌对有益菌的影响)。
2.有机生物颗粒的制造使用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质和侧孢短芽孢杆菌的菌粉进行造粒。其中侧孢短芽孢杆菌菌粉的具体成分和制备方法参见本申请人于2004年5月18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0410042433.X的中国专利申请,其整体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将无害化处理后的有机质粉碎筛分后取80目以上的粉状原料与所述菌粉混拌均匀后上转盘造粒。添水110斤/吨料,滚动成直径1.5-2.5mm的圆颗粒。为了形成球状可添加凹凸棒粘合剂。造粒后的颗粒直接送进烘干滚筒,进口温度180℃,出口温度52℃。烘干时间在10-11分钟。然后再进入冷却风筒风干下线,装入包装袋即可。
生态BB肥制造过程中,有机质与多功能菌粉混拌时,由于多功能菌粉添加量仅为3-4‰,容易混拌不均,需要做两次放大混拌。第一次1∶100第二次1∶10即可。
其它微生物做不到180℃进口温度与长达10-11分钟的50-80℃的高温烘干,而定制生态BB肥所用菌种可以按此工艺大生产。产品可以保存1年以上。
3.测土配肥常规的化肥、复混肥、生物肥的施用是沿用传统概念用肥方法。按农村习惯采用经验估算的方法一个村、一个乡大致统一的用肥量。而定制生态BB肥采用先测土、后配置专用肥方式。
首先,用DSD测土仪对每户土地进行存量测检。获得土壤的pH值、有机质、土壤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的数据。根据下述方法确定配肥量。
地力分区(级)法按土壤肥力高低分为若干等级,或划出一个肥力均等的田片,作为一个配方区,利用过去的土壤普查资料和过去田间试验成果,结合群众的实践经验,估算出这一配方区内比较适宜的肥料种类及其施用量。
地力分区(级)配方法的优点是具有针对性强,提出的用量和措施接近当地经验,群众易于接受,推广的阻力比较小。但其缺点是在地区局限性,依赖于经验较多,适用于生产水平差异小、基础较差的地区。在推行过程中,必须结合试验示范,逐步扩大科学测试手段和指导的比重。
目标产量配方法根据土壤养分供给量,以及计划获取的作物产量所需肥料养分量来计算肥料用量。分为养分平衡和地力差减两种方法(a)分平衡法以土壤养分测定值来计算土壤供肥量,施肥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公斤/亩) 其中作物吸收养分量=目标产量×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土壤供养量土壤养分测定值×0.15上式中各项参数应根据各地多年试验结果为依据加以确定,才能比较切合实际,既避免了盲目施肥,又能使作物得到充足的养分供给,以达到测土配方施肥的目的。参数的确定●目标产量是根据土壤肥力的综合指标来确定的。经验上常以当地前三年作物的平均产量为基础,增加5-15%的产量作为目标产量。
●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作物在完成从种子到种子的生活周期中,需要吸收一定量的养分,以构成自己完整的组织,通过对正常成熟的作物全株养分的化学分析,就可获得这种数据,表3是常见作物形成单位产量所吸收的氮、磷、钾量。
●土壤供养量即利用速测仪和农化测试技术得到的土壤速效养分值(单位毫克/千克),乘以每亩表土换算系数0.15,即每亩含养分多少公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中当季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有效养分含量。
●肥料的养分含量即化肥成品中纯养分含量,常见化肥养分含量见表4。
●肥料的利用率即肥料施入土壤后,能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部分的百分比(见表二)。影响肥料利用率的因素很多,如作物、肥料的品种、土壤肥力、施肥时期、方法及气候条件等,往往使肥料利用率出现较大变幅。
表3、主要作物百公斤产量所吸收氮磷钾养分量

注大豆、花生等豆科作物主要借助根瘤菌固定空气中的氮素,从土壤中吸取的氮仅占1/3左右;块根、块茎为鲜重,籽粒为风干重。
表4、肥料主要成分、性质、养分含量和当年利用率参考数据表


(b)地力差减法作物在不施任何肥料的情况下所得的产量称空白田产量,它所吸收的养分全部取自土壤。从目标产量中减去空白田产量,就应是施肥所得的产量。按下列公式计算肥料需要量

这一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进行土壤养分测试,避免了养分平衡法的缺点。但空白田产量不能预先获得,给推广带来了困难。同时,空白田产量是构成产量诸因素的综合反映,无法代表若干营养元素的丰缺情况,只能以作物吸收量来计算需肥量。当土壤肥力愈高,作物对土壤的依赖率愈大(即作物吸自土壤的养分越多)时,需要由肥料供应的养分就越少,可能出现剥削地力的情况而又不能及时察觉,另外,目前化肥用量多,有机肥用量较少,就更应该注意微量元素的缺乏。
肥料效应函数法通过简单的对比,或应用正交、回归等试验设计,进行多点田间试验,从而选出最优的处理,确定肥料的施用量,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a)因子正交、回归设计法此法一般采用单因素或二因素多水平试验设计为基础,将不同处理得到的产量进行数量统计,求得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即肥料效应方程式)。根据方程式,不仅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元素肥料的增产效应以及其配合施用的联应效果,而且还可以分别计算出经济施用量(最佳施肥量)、施肥上限和施肥下限,可以作为建议施肥量的依据。
此法的优点是能客观地反应影响肥效诸因素的综合效果,精确度高,反馈性好。缺点是有地区局限性,需要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布置多点试验,积累不同年度的资料,费时较长。
(b)分丰缺指标法利用土壤养分测定值与作物吸收土壤养分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对不同作物通过田间试验,把土壤测定值以一定的级差分等,制成养分丰缺及应施肥料数量检索表。取得土壤养分测定值,就可对照检索表按级确定肥料施用量。
此法的优点是直感性强,定肥简捷方便。缺点是精确度较差,由于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土壤氮的测定值和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很差,一般只用于磷、钾和微量元素肥料的定肥。
(c)氮、磷、钾比例法通过一种养分的定量,然后按各种养分之间的比例关系来决定其它养分的肥料用量,例如,以氮定磷、定钾,以磷定氮等。
此法的优点是减少了工作量,容易为群众所理解。缺点是作物对养分吸收的比例和应施肥料养分之间的比例不同,在使用上不一定能反映缺素的真实情况。由于土壤各养分的供应强度不同,因此,作为补充养分的肥料需要量只是弥补了土壤的不足。所以,推行这一定肥方法时,必须预先做好田间试验,对不同土壤条件和不同作物相应地做出符合于客观要求的肥料氮、磷、钾比例。
配方施肥的三类方法可以互相补充,并不互相排斥。形成一个具体配方施肥方案时,可以一种方法为主,参考其它方法,配合起来运用。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吸收各法的优点,消除或减少存在的缺点,在产前能确定更符合实际的肥料用量。
依据以上三种方法,定制生态BB肥经测土配肥时,重要的是将有机、生物、无机兼容统一。基本原则是i.有机质对控制化肥流失量掌握在20%-30%间。经多年的验证含有养分20%的生态BB肥与含有养分45%的化肥比较,产量不仅没有降低,施用生态BB肥产量比施用化肥还要增产5-7%。
ii.由于定制生态BB肥使用的PGPR促生菌对作物根际具有很大的促生作用,同时解析功能、分泌功能强大,对无机养分的吸收、转化作用,提高化肥利用率10-15%左右。
iii.有机质微生物促进土壤的团粒结构,微生态区际明显转好,有利于作物的健康生长。
具体配肥模式为 4.配肥实例若某块田土壤养分测试结果为氮=33毫克/千克、磷=36毫克/千克、钾=42毫克/千克,而该块田种小麦,我们从测土中得知这块田属高氮、中磷、低钾水平。需要添加3公斤氮、3公斤磷、7公斤钾。根据每公斤氮实际需要多少公斤肥料量,得到6.6公斤尿素/亩、过磷酸钙21.3公斤/亩、硫酸钾14公斤/亩。考虑有机、生物的作用可节省15-25%用肥量。实际用定制生态BB肥为35公斤,其中有机、生物占20-25重量%,无机占75-80重量%。
实施例2.定制生态BB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1)较基质对照的增产试验试验安排了10个省市、20种作物、上百个试验点,亩增产量33.3~664.7kg,平均304.9kg,增产率8.7%,表明定制生态BB有机肥(多功能菌)的增产作用占8.7%。其中增产率<5%的1个,占试验总数的2%;增产率5%~10%的24个,占试验总数的48%,增产率10%~15%的16个,占试验总数的32%;增产率15%~20%的3个,占试验总数的6%;增产率>20%的2个,占试验总数的4%。定制生态BB有机肥与基质对照的增产试验,可以得出结论定制生态BB有机肥中生物多功能菌对作物增产是起作用的,作用份额为15%左右。
表5.定制生态BB有机肥较基质对照增产统计表

2)较减施25%养分的化肥增产试验在2个地区、5种作物上进行试验,施用定制生态BB有机肥平均亩产量1727.4kg,亩增产量150.7kg,增产率6.24~10.4%,平均8.08%,试验结果表明20%养分的定制生态BB有机肥可充当25%的复合肥使用,并可达到增产效果。
表6.定制生态BB有机肥较单质化肥减施25%养分的增产试验统计表

实施例3.定制生态BB肥对作物品质的影响2002年检测对象以水稻、大豆和花生等大田作物为主,以大米和大豆为例,其检测结果见表7和表8。从表中可以看出,施用定制生态肥后,大米中总糖和粗脂肪含量有显著增加,一些氨基酸如酪氨酸、异亮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等均有大幅度的提高,对大米品质的改善起着重要作用;而亚硝酸盐含量有了较大幅度降低,降低幅度在8.3%~51.1%。说明施用定制生态肥后,作物营养品质得到了较大改善,而有害物质含量降低。
1)作物营养指标的检测结果表7.各地施用定制生态肥后作物营养指标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相比变化)

2)作物中氨基酸指标的检测结果表8.各地施用定制生态肥后作物氨基酸指标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相比变化)

3)作物中农药残留的检测结果农药残留方面,大豆和花生上除了三唑酮,其他农药均未检出。施用定制生态肥后,明显降低了大豆和花生中三唑酮的残留量,且均符合无公害大米标准要求。
表9.2002年各地施用定制生态肥后作物农药残留的检测结果(mg/kg)

4)蔬菜优化品质检测结果对施用定制生态BB有机肥的18种作物32个样品进行NO3含量测定,其中27个样品的NO3含量在规定标准以下(北京市蔬菜NO3含量限量参考标准),占检测样品的84.4%;对39种作物42个样品进行重金属含量测定,其中37个样品的重金属含量在卫生标准以下,降低幅度为10~100%,平均73.8%,占检测样品的88%;对8个样品的含糖测定,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增加幅度0.05~1.1%,平均为0.43%。
表10.施用定制生态BB有机肥生产的蔬菜NO3含量测定统计表


表11.定制生态BB有机肥优化品质的试验统计表


表12 定制生态BB有机肥生产的蔬菜重金属含量测定统计表


实施例4.定制生态BB肥对土壤的影响使用定制生态BB肥,土壤微生态环境得到较显著改善。见下列表表13.使用定制生态BB肥后土壤微生态环境改善情况

实施例5.使用定制生态BB肥的经济效益分析(农民投入产出比)表14.定制生态BB有机肥经济效益分析表表14-1

表14-2


表14-3

综上所述,定制生态BB肥可以具有以下作用1.减少化肥使用30%-40%。据有关资料统计,化肥利用率分别为氮素损失率可达20%-60%,其中被土壤固化25%。减少化肥使用的机理之一是由于定制生态BB肥是有机、微生物螯合一体的肥型,有机质及微生物可以吸收、固化、转化作物一时吸收不了的化学养分。其二是由于有机质及微生物的转化、解析分泌代谢作用也可以适当减少化肥使用量。因此使用定制生态BB肥具有以下可预测的前景
(1)我国现有耕地19.14亿亩。每年每亩减少化肥用量5公斤,全国可节省化肥957万吨;(2)我国现有耕地19.14亿亩。每年每亩增施有机质30公斤,全国可消耗经无害化腐熟处理的有机废弃物5742万吨;(3)我国现有耕地19.14亿亩。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2%的土地约占总量的30%。使用定制生态BB肥与生态有机肥,每年每亩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2%~0.3%。
(4)我国现有耕地19.14亿亩。每年每亩可增粮食4~7%(按平均亩产600公斤计算),全国每年可增加粮食4593.6万吨。即使扣除其中用于经济作物耕地30%,也可增加粮食产量3215.5万吨;(5)使用定制生态BB肥带来的生态效应、环境、土壤、作物品质等方面的改善是不可估量的。
2.减少农民的投入,土壤微生态环境的改善。
使用定制生态BB肥相比化肥可以节省农民投入20%-30%,见下表17表15.使用化肥、生物肥和定制生态BB肥的投入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配制定制生态BB肥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i)用生物有机快腐剂对有机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使之转化成可被利用的有机质;(ii)将包含耐热、耐盐、耐旱、抗逆性强的侧孢短芽孢杆菌的菌剂与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质混合造粒,制成含水量≤8%的有机生物颗粒;(iii)对土壤样品进行测定,确定所需各无机养分和有机生物颗粒的比例;(iv)将有机生物颗粒和各无机养分按照确定好的比例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有机快腐剂包含分解纤维素的优良菌株,选自施氏芽孢杆菌、泛酸芽孢杆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巴氏芽孢杆菌和球状芽孢杆菌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有机快腐剂为定制生物有机快腐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孢短芽孢杆菌为Brevibacilluslaterosporus SPT-B.lat,其保藏号为CGMCC No.11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为含水率不超过8%的、侧孢短芽孢杆菌含量大于等于50亿个/克的菌粉。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菌剂,其制备过程包括使所述侧孢短芽孢杆菌经过无菌生产线进行发酵;对发酵产物进行喷雾干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生物颗粒的制备过程包括将有机质添加所述后经过180℃~52℃高温的造粒烘干工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土壤样品的测定包括土壤中水分、pH、铵态氮、磷、钾、有机质、微生物数量、腐殖质含量的测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养分包括选自氮、磷、钾的至少一种。
10.使用权利要求1的方法配制的定制生态BB肥,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质、含有所述侧孢短芽孢杆菌的菌剂和各无机养分,其中所述有机质含量在25重量%以上;所述活菌数为每克2000万个以上;无机养分含量在18重量%以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配制定制生态BB肥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i)用生物有机快腐剂对有机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使之转化成可被利用的有机质;(ii)将包含耐热、耐盐、耐旱、抗逆性强的侧孢短芽孢杆菌的菌剂与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质混合造粒,制成含水量≤8%的有机生物颗粒;(iii)对每个土壤样品进行测定,确定所需各无机养分和有机生物颗粒的比例;(iv)将有机生物颗粒和各无机养分按照确定好的比例混合。本发明还提供根据上述方法配制的、包括有机质、含有侧孢短芽孢杆菌的菌剂和各无机养分的定制生态BB肥,其中所述有机质含量在25重量%以上;所述活菌数为每克2000万个以上;无机养分含量在18重量%以上,并根据土壤以及作物需求的不同而灵活配比。
文档编号C05F11/08GK1789217SQ200410098598
公开日2006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4日
发明者曾飞, 曾晓舟 申请人:曾飞, 曾晓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