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麻剥麻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80阅读:15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苎麻剥麻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苎麻剥仁的工具。
背景技术
苎麻收割时,传统的剥仁方法有左、右种,一种是先将苎麻整皮剥下、浸泡后,用安装在木架上的麻刀将麻外皮一片一片的剥掉,其法速度慢、功效低、剥出的麻仁质量一般;另一种是用机器剥麻,它是将割下的苎麻放进机器内打碎、分离而得到麻仁,其虽速度快、功效高,但麻仁中有麻壳、麻皮,麻仁质量差,另所用机器体积大、耗电、成本高。
现有一些申请专利的剥苎麻器,如《苎麻剥壳钳》(专利号88218577),它由左、右底刀、上、下盖刀、上下螺杆、弹簧等组成。左、右底刀的直立段为左、右侧手柄,横段为三棱形刀刃,左、右底刀置于上、下盖刀的连接之间。它利用手握力与弹簧抗力,使左右底刀在上下盖刀之间产生杠杆剪力作用,将麻皮、麻仁、麻壳分别从各刀隙间分离开而获得麻仁。《一种手提式苎麻刮麻器》(专利号02228790),它具有一刀架座,刀架座的下端安设有一副可张合的刮麻刀,刮麻刀的后端与手握式张合驱动机构相配接。所述的刮麻刀的刀口由一副半圆弧刃口配置而成;在刮麻刀的下方安设有一可进退的剖切刀,剖切刀的后端与手握式张合驱动机构的滑块相接,且剖切刀的进退与刮麻刀的合张保持同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能快速、完整一次性剥取麻仁的苎麻剥麻钳。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方式为,苎麻剥麻钳,左、右手柄7分别与左、右活动臂3为一体,两者用螺杆12、螺母13联为钳状,呈“V”形布置的左、右固定臂4用螺杆12、螺母13固定在左、右手柄7上,左、右活动臂3位于“V”形中间,左、右活动臂、左、右固定臂端头有截面为有弧形双刃刀口的活动刀1、固定刀2,左、右活动臂上有供左、右固定臂上的调节螺栓10凹进的斜面11,左、右固定臂中间有定位销9。
将传统的多道收麻工序改成去外皮、去杆两道工序,且整个工序能在种植地直接完成,这不仅简化了收割加工工序,而且也节省了收割时间和劳力,提高了收麻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简捷、工效快、不耗电、成本低,剥取的麻仁质量好,便于在农村推广使用。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纵向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由左、右手柄7、左、右活动臂3及左、右固定臂4构成,左、右固定臂4呈“V”形布置,左、右活动臂3位于“V”形中间。左、右活动臂上有供左、右固定臂上的调节螺栓10凹进的斜面11,通过调节调节螺栓可调节左、右活动臂与左、右固定臂之间的间隙。左、右固定臂中间有定位销9,对左、右活动臂合拢的间隙进行调节。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手握手柄,让待剥的苎麻皮分别位于两对有弧形双刃刀口的活动刀3与固定刀2之间,左、右手柄7向内合拢,左、右活动臂3张开并向左、右固定臂4合拢,两对活动刀3与固定刀2将苎麻皮夹住,用手向后拉,将苎麻外皮、杆、叶剥下。
左、右手柄7之间有弹片8,剥完后,松开手柄7,两活动臂3在弹片的弹力作用下,迅速回至原位。
权利要求1.苎麻剥麻钳,左、右手柄(7)分别与左、右活动臂(3)为一体,两者用螺杆(12)、螺母(13)联为钳状,其特征在于呈“V”形布置的左、右固定臂(4)用螺杆(12)、螺母(13)固定在左、右手柄(7)上,左、右活动臂(3)位于“V”形中间,左、右活动臂、左、右固定臂端头有截面为有弧形双刃刀口的活动刀(1)、固定刀(2),左、右活动臂上有供左、右固定臂上的调节螺栓(10)凹进的斜面(11),左、右固定臂中间有定位销(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苎麻剥麻钳,其特征在于左、右手柄(7)之间有弹片(8)。
专利摘要苎麻剥麻钳,涉及一种苎仁剥仁的工具。左、右手柄分别与左、右活动臂为一体,两者与呈“V”形布置的左、右固定臂用螺杆、螺母联为钳状。两活动臂、固定臂端头有截面为有弧形双刃刀口的活动刀、固定刀,两固定臂中间有定位销,两手柄之间有弹片。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手握手柄,让待剥的苎麻皮位于活动刀与固定刀之间,两手柄向内合拢,左、右活动臂张开并向左、右固定臂合拢,两活动臂、固定臂上的活动刀、固定刀将苎麻皮夹住,用手向后拉,将苎麻外皮、杆、叶剥下。剥完后,松开手柄,活动臂在弹片弹力作用下,迅速回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简捷、不耗电、去皮去杆与剥外皮在种植地直接完成,工效快、成本低,剥取的麻仁质量好。
文档编号A01D45/06GK2692984SQ2004200
公开日2005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5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5日
发明者汪刚 申请人:汪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