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化肥深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164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田化肥深施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上使用的把化肥施入土壤下的农业机械-------施肥机,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水田的化肥深施机。
背景技术
化肥深施技术是农业节本增效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我国农业部重点推广的农业技术之一。化肥深施不但能节约化肥,增加产量,还可明显降低水质污染。据统计,我国年化肥用量约1.25亿吨标准肥,其中0.84亿吨为氮肥,但传统的撒肥方式的化肥利用率只有30%左右,与发达国家的65%相比,差距很大。且长期过量施用化肥,造成一定程度的生态环境污染和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若利用深施技术将化肥的利用率从目前的约30%提高到40%,每年即可节约尿素950万吨,同时可减少挥发,保护环境。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先后研制了20多种不同方案的化肥深施机械,但这些化肥深施机械适用于北方早地,不能适用于南方水田。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夏季气候潮湿多雨。大部分化学化肥,尤其碳铵,极易吸水,吸水后流动性大大恶化,而且化肥存放时间稍长,还会结块。南方很多地区夏季空气的相对湿度常在85%以上,有时甚至接近饱和。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即使原来未受潮的化肥,打开后也会很快吸水受潮,使其物理性质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气候条件使那些在北方干燥地区使用情况很好的化肥深施机械的排肥管、落肥管不能正常工作,排肥管、落肥管被堵塞、化肥被架空的情况经常发生,导致排肥不均。这是因为化肥结块后,现有的排肥管中的排肥机构,如槽轮、星轮、滚轮等,都不能对肥料施加一定的力而使其破碎和不粘附于管壁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水田的化肥深施机,解决的是现有的化肥深施机的排肥管、落肥管易被堵塞,排肥不均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水田化肥深施机,包括支架、肥箱、排肥管、排肥机构、落肥管等,排肥管的进口与肥箱底部相通,出口与落肥管的进口相接,在排肥管内设置有排肥机构,所述排肥机构为一螺杆泵,该螺杆泵由一动力机构驱动。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时,将化肥和水加入肥箱中,化肥和水的混合物即可经排肥管的进口进入排肥管内,通过排肥机构-------螺杆泵的输送,混合物经排肥管的出口进入落肥管。由于螺杆泵的作用,使排肥管和落肥管中的混合物保持了一定的压力,有效防止了堵塞。
把化肥和水混合一起加入肥箱中的理由化肥受潮后,自然休止角变得很大并极容易粘附于管壁上造成架空堵塞。但是,由相关研究可知化肥含水率超过某一数值(如碳铵含水率超过8.5%)时,自然休止角便急剧下降,并且其内摩擦角和粘结力均随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化肥中加入水可大大改善其流动性。
本实用新型如果只有一个落肥管,显然整机成本太高,而且施肥效率太低。作为改进,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由壳体和设置在该壳体下部的上下两圆盘组成的分配器;上下两圆盘贴合在一起,且它们的轴线在一直线上;上圆盘在一动力机构的带动下可绕其轴线转动;在上圆盘的某一圆周上设置有一个孔,在下圆盘的某一圆周上设置有数个孔,且这两个圆周的直径相等;下圆盘上的数个孔,分别与一落肥管的进口相接;排肥管的出口与所述壳体相通。在下圆盘上的孔最好为六个。
作为进一步改进,上下圆盘上的孔的大小满足如下条件上圆盘转动过程中,上圆盘上的孔都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只与下圆盘上的一个孔保持相通,且在任一时刻,上圆盘上的孔都与下圆盘上的一个孔或两个孔相通。这样可以保证由螺杆泵排出的物料任一时刻均能排出并且使每一落肥管内都可产生足够的压力以防止落肥管的堵塞(在带水作业的情况下,位于土中的落肥管的出口可能会因为机器倒退、转弯时未及时提起而被泥土堵塞,在此种情况下,肥料不能落至土中而滞留于落肥管中,从而造成落肥管堵塞,为防止落肥管和落肥管的出口的堵塞,落肥管中应有一定的压力),还可以保证各落肥管的出肥量一致。
上面所述的任一种水田化肥深施机,在肥箱内可有一搅拌器,该搅拌器由一动力机构驱动。搅拌器可对加入肥箱中的化肥和水进行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并起到防止化肥沉淀和将已结块的化肥粉碎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适用于南方大部分地区的水田的化肥深施;(2)不易被堵塞,排肥均匀;(3)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上圆盘的A向视图;图3是图1中的下圆盘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2、3中所示的水田化肥深施机,在肥箱1内有一搅拌器2,排肥管5的进口接于肥箱底部,在排肥管5内设置有排肥机构-------螺杆泵3,排肥管5的出口与壳体6相通。壳体6和设置在该壳体下部的上圆盘7、下圆盘8组成一分配器。上圆盘7、下圆盘8贴合在一起,且它们的轴线在一直线上。在上圆盘7的某一圆周9上设置有一个孔10。在下圆盘8的某一圆周11上均布有六个孔12,圆周9与圆周11的直径相等。下圆盘8上的六个孔12分别与一落肥管13的进口相接。
动力轴14通过链条传动(图中19为链轮、20为链条)带动搅拌器2绕轴17转动;轴17又通过链条传动带动轴18旋转,轴18通过伞齿轮传动(图中21、22为伞齿轮)带动轴16旋转,轴16带动上圆盘7旋转;动力轴14还通过链条传动带动螺杆泵3绕轴15转动。
上圆盘7转动过程中,上圆盘7上的孔10都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只与下圆盘8上的一个孔12保持相通,且在任一时刻,上圆盘7上的孔10都与下圆盘8上的一个孔或两个孔相通。
将化肥和水从肥箱的入口4加入肥箱中,搅拌器2可对加入肥箱中的化肥和水进行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化肥和水的混合物经接于肥箱底部的排肥管5的进口进入排肥管5内,通过在排肥管5内的螺杆泵3的输送,混合物通过排肥管5的出口进入壳体6内。当上圆盘上的孔10与下圆盘上的孔12相通时,化肥和水的混合物即通过孔10、孔12进入落肥管13内,最后经位于土壤中的落肥管13的出口进入土壤,完成化肥深施。
支架(图中未示出)主要是将各个零部件固定起来,起到定位作用。
为降低本实用新型制造和使用成本,本实用新型可与中拖旋耕机配套使用。此时,动力轴14即为中拖旋耕机的某一动力轴。
权利要求1.水田化肥深施机,包括支架、肥箱、排肥管、排肥机构、落肥管等,排肥管的进口与肥箱底部相通,出口与落肥管的进口相接,在排肥管内设置有排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肥机构为一螺杆泵,该螺杆泵由一动力机构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田化肥深施机,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由壳体和设置在该壳体下部的上下两圆盘组成的分配器;上下两圆盘贴合在一起,且它们的轴线在一直线上;上圆盘在一动力机构的带动下可绕其轴线转动;在上圆盘的某一圆周上设置有一个孔,在下圆盘的某一圆周上设置有数个孔,且这两个圆周的直径相等;下圆盘上的数个孔,分别与一落肥管的进口相接;排肥管的出口与所述壳体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田化肥深施机,其特征在于上下圆盘上的孔的大小满足如下条件上圆盘转动过程中,上圆盘上的孔都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只与下圆盘上的一个孔保持相通,且在任一时刻,上圆盘上的孔都与下圆盘上的一个孔或两个孔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水田化肥深施机,其特征在于在肥箱内有一搅拌器,该搅拌器由一动力机构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水田化肥深施机,其特征在于在下圆盘的某一圆周上的孔为六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水田化肥深施机,解决的是现有的化肥深施机的排肥管、落肥管易被堵塞的问题。它包括支架、肥箱、排肥管、排肥机构、落肥管等,排肥管的进口与肥箱底部相通,出口与落肥管的进口相接,在排肥管内设置有由一动力机构驱动的排肥机构螺杆泵。作为改进,它还包括一由壳体和设置在该壳体下部的上下两圆盘;上下两圆盘的轴线在一直线上,且贴合在一起;上圆盘在一动力机构的带动下可绕其轴线转动;在上圆盘的某一圆周上设置有一个孔,在下圆盘的某一圆周上设置有六个孔,且这两个圆周的直径相等;下圆盘上的六个孔,分别与一落肥管的进口相接;排肥管的出口与所述壳体相通。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南方大部分地区的水田的化肥深施;不易被堵塞,排肥均匀。
文档编号A01C15/16GK2728192SQ200420078508

公开日2005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11日
发明者姬长英, 吕正泮, 鲁植雄, 齐新丹, 李忠国, 汤拯东, 徐嘉梁, 陆中明 申请人:姬长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