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车式渔线轮的发声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371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纺车式渔线轮的发声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车式渔线轮的发声机构,特别涉及通过卷线筒和卷线筒轴的相对回转来发声的纺车式渔线轮的发声机构,其中,卷线筒用于进行钓线的卷绕及放线,卷线筒轴相对于纺车式渔线轮不能回转。
背景技术
一般的纺车式渔线轮具有渔线轮主体、转子、卷线筒。其中,渔线轮主体支承着手把,且该手把相对于渔线轮主体可回转;卷线筒安装在卷线筒轴上,且该卷线筒相对于卷线筒轴可回转。纺车式渔线轮的卷线筒具有卷线筒部和大口径的筒状的裙部。其中,卷线筒部相对于渔线轮主体可前后移动,钓线卷绕在其外周;裙部设置在卷线筒部的后端部上。在卷线筒部的后端部上配置有卷线筒接收部,该卷线筒接收部安装在卷线筒轴上且相对于卷线筒轴不能回转,它限制卷线筒向后方的移动。在前制动器型的纺车式渔线轮中,在卷线筒部的内部具有由多决制动板构成的制动机构以及制动机构动作时发声的发声机构等(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平2004-81097号公报)。
这种发声机构用例如配置在卷线筒部的后端部的卷线筒接收部兼做发声机构。这种发声机构具有安装在卷线筒部的后端部的合成树脂制的板状构件和与板状构件触打而发声的圆板构件。另外,圆板构件在内周上卡合卷线筒轴,使其不能回转且不能向后方移动,起着限制卷线筒向后方移动的卷线筒接收部的作用。圆板构件在外周形成有凹凸部,通过与板状构件相对回转,板状构件与凹凸部碰撞而使之发声。

发明内容
前述以往的发声机构在圆板构件的外周上形成有凹凸部,它可以在制动机构动作时,即在卷线筒向放出钓线的方向回转时发声。而且,当钓鱼人使卷线筒向与放出钓线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回转时,即,使卷线筒向卷绕钓线的方向回转时,该发声机构也同样发声。
但是,这样的发声机构在实际钓鱼时只要能够确认制动机构的动作就可以了,所以仅在卷线筒向放出钓线的方向回转时发声就足够了。而且,由于在实际钓鱼时钓鱼人并不使卷线筒向卷绕钓线的方向回转,所以这时发声也没有什么意义,在使卷线筒向卷绕钓线的方向回转时,即使不发声也无妨。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使纺车式渔线轮的发声机构在卷线筒向放出钓线的方向回转时发声。
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的纺车式渔线轮的发声机构通过卷线筒和卷线筒轴的相对回转来发声,卷线筒进行钓线的卷绕及放线,卷线筒轴相对于渔线轮主体不能回转。其中,该发声机构具有环状构件,它安装在卷线筒轴上,不能回转,也不能向后方移动;筒状的第1发声部,它安装在环状构件的外周侧且相对于环状构件可回转,具有多个锯齿状的锯齿部,这些锯齿部在外周面的圆周方向上隔开间隔设置且只能允许卷线筒向放出钓线的方向回转;第2发声部,它安装在卷线筒上且其顶端部能触打锯齿部,当卷线筒向放出钓线的方向回转时,顶端部反复触打锯齿部而发声;回转限制构件,它配置在环状构件和第1发声部之间,用于限制第1发声部回转。
在该发声机构中,当卷线筒向放出钓线的方向回转时,第1发声部和第2发声部相对回转而发声。在此,由于第1发声部被形成为只能允许卷线筒向放出钓线的方向回转,所以它只在制动机构动作时,即只在卷线筒向放出钓线的方向回转时触打第2发声部而发声。换言之,发声机构只在卷线筒向放出钓线的方向回转时发声,而在卷线筒向卷绕钓线的方向回转时不发声。由此,通过这样的构成可以使卷线筒在向放出钓线的方向回转时发声。
再有,在该发声机构中,第1发声部具有形成为锯齿状的多个锯齿部,使之只在卷线筒向放出钓线的方向回转时发声。而在以往的发声机构中,第1发声部的与第2发声部接触的部分形成为左右对称的形状,发声机构在卷线筒向放出钓线的方向及卷绕钓线的方向回转时都发声。因此,与以往的发声机构相比,该发声机构可以明显提高爪在发声时的动作幅度和节距等发声性能。
在第1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第2技术方案的纺车式渔线轮的发声机构中,在被向第1发声部方向加载的状态下,限制回转构件安装在第1发声部上。在该场合,例如通过把被向第1发声部方向加载的弹簧构件或弹性构件设置在环状构件和第1发声部之间,能准确地进行对第1发声部的回转的限制。
在第2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第3技术方案的纺车式渔线轮的发声机构的第1发声部还具有沿内周面的圆周方向形成的槽部。在被向第1发声部加载的状态下,回转限制构件安装在槽部内。在该场合,通过把回转限制构件安装在槽部内,使得回转限制构件的安装容易进行。
在第3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第4技术方案的纺车式渔线轮的发声机构的环状构件具有通过将外周的一部分切除而形成的切口部。回转限制构件是将一端折弯而形成的金属丝状构件,该一端卡定在切口部内。在该场合,可以廉价地设置回转限制构件。
在第2至第4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基础上,本发明第5技术方案的纺车式渔线轮的发声机构的回转限制构件是折弯成大致多边形的弹簧构件。在该场合,例如通过将其折弯成大致5边形或大致6边形,可以用简易的结构得到加载力。
在第1至第4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基础上,本发明第6技术方案的纺车式渔线轮的发声机构的第2发声部具有爪构件和弹簧构件。爪构件安装在卷线筒上且相对于卷线筒可摆动,其顶端部能触打锯齿部。弹簧构件对爪构件的顶端部向锯齿部方向加载。在该场合,可以用简练的结构使第1发声部和第2发声部接触。
根据本发明,在纺车式渔线轮的发声机构中,由于第1发声部被形成为只能允许卷线筒向放出钓线的方向回转,所以可以使其只在制动机构动作时,即只能在卷线筒向放出钓线的方向回转时发声。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纺车式渔线轮的侧视图。
图2是图1中的纺车式渔线轮的侧剖视图。
图3是主齿轮的剖视图。
图4是放大表示图3中的主齿轮的剖面的模式图。
图5是表示图3中的主齿轮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图。
图6是图1中的纺车式渔线轮的卷线筒的放大剖面图。
图7是放大表示图6中的卷线筒轴的支承部分的侧视图。
图8是放大表示图7中的发声机构的后剖视图。
图9是图6中的卷线筒的支承部分周边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图8中的卷线筒的发声机构周边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采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纺车式渔线轮,如图1所示,具有渔线轮主体2、转子3和卷线筒4,其中渔线轮主体2支承着手把1,且该手把1相对于该渔线轮主体可回转。转子3支承在渔线轮主体2的前部上且相对于该渔线轮主体可回转。卷线筒4是把钓线卷绕在外周面上的构件,它配置在转子3的前部且可前后自如移动。
渔线轮主体2具有机身2a和从机身2a向前上方倾斜延伸的钓竿安装脚2b。机身2a,如图2所示,在内部具有空间,在其空间内,设置有转子驱动机构5和摆动机构6,该转子驱动机构5使转子3与手把1的回转联动回转,该摆动机构6用于使卷线筒4前后移动来均匀地卷饶钓线。
转子驱动机构5具有与手把1一起回转的主齿轮11和与该主齿轮11啮合的小齿轮12。小齿轮12被形成为筒状,其前部穿过转子3的中心部,并由螺母13固定在转子3上。另外,小齿轮12的轴向中间部和后端部,分别经轴承14a、14b支承在渔线轮主体2上,并且小齿轮12相对于渔线轮主体2可自如回转。
如图3放大所示,主齿轮11具有轴部11a和齿轮部11b,轴部11a供手把1的手把轴10旋入齿轮部11b用压铸法与轴部11a一起插入成型,它与小齿轮12啮合。
如图3所示,轴部11a是筒状构件,它通过轴承25a、25b安装在渔线轮主体2上,且相对于渔线轮主体2可自如回转。其中,轴承25a、25b安装在形成于渔线轮主体2上的一对未图示的凸缘部上。轴部11a是对例如A2011(易切削加工合金)或A2017(硬铝合金)等Al-Cu类的铝合金进行切削加工而形成的构件。另外,在轴部11a两端的内周部上分别形成有手把轴10能旋入的内螺纹部11d、11e。内螺纹部11d、11e是当将手把1向卷绕钓线的方向回转时螺纹被旋紧的方向的螺纹。因此,图3左侧的内螺纹11d是左旋螺纹,右侧的内螺纹11e是右旋螺纹。而且手把1可以安装在轴部11a的图1及图2所示的右位置和未图示的左位置这两端中的任一端上。但是,由于内螺纹部11d、11e的螺纹方向不同,所以在将手把轴10安装在左、右端时,要分别准备专用的手把轴。
如图3所示,齿轮部11b是用压铸法与轴部11a一起插入成型的圆板状构件,它形成在轴部11a的从轴承25a、25b向内侧的外周上,是具有与小齿轮12啮合的齿部的平面齿轮。齿轮部11b是压铸成型的构件,成型时先将轴部11a插入,再向铸模内注入例如熔融态的JIS编号为ADC12或ADC10等铝合金。而且,在形成齿轮部11b的轴部11a的外周部上形成有向外方突出的突起部11c,由该突起部11c防止齿轮部11b绕轴部11a回转并限制其轴向移动。
另外,构成主齿轮11的轴部11a及齿轮部11b(下面把它们总称为部件主体A)都是铝合金制件,在插入成型后,在部件主体A的表面上整体实施氧化铝膜处理。如图4所示,在铝合金制的部件主体A的表面上,通过氧化铝膜处理形成有氧化铝膜B。氧化铝膜B是将铝合金进行阳极氧化而形成的,把部件主体A作为阳极在硫酸等溶液中进行电解,由于在阳极上产生氧而形成保护膜。
图5表示制造主齿轮11这样的主齿轮制造工序。
首先,在图5的步骤S1中,准备铝合金构成的棒状的母材。接着,在步骤S2中,用数控车床等切削加工铝合金制的棒状构件,形成筒状的轴部11a。然后,再进行切削加工,形成突起部11c和内螺纹11d、11e等。接着,在步骤S3中,把轴部11a插入铸模内,在步骤S4中,向铸模内注入铝合金,压铸成型齿轮部11b。接着,在步骤S5中,去除铸模的浇口部分等多余部分,实施磨削等精加工。然后,在步骤S6中,对轴部11a及齿轮部11b的表面进行整体氧化铝膜处理。
由于由锻造成型把轴部和齿轮部成型为一体,所以以往的主齿轮可以维持高强度。在该主齿轮上,由于轴部和齿轮部由铝合金形成,所以可以实现整体的轻型化。
在这种主齿轮中,为了更容易进行齿轮部的形成,可以考虑通过压铸成型一体成型轴部和齿轮部来代替锻造成型。但是,当在压铸成型的轴部上形成安装手把用的内螺纹时,会发生内螺纹压坏、轴部强度下降的情况。
因此,可以考虑用不锈钢合金等将主齿轮的轴部形成为另外的构件,但在该场合,由于不锈钢合金与铝合金相比比重大,所以会增加轴部的重量,阻碍整体轻型化。
但是,在本发明的主齿轮中,由于轴部11a和齿轮部11b由铝合金这样的轻合金形成,所以可以实现整体的轻型化。另外,由于轴部11a在与齿轮部11b一起插入成型之前就进行了内螺纹11d、11e的切削加工,所以与在压铸成型的轴部上形成内螺纹的情况相比,内螺纹11d,11e不易压坏。由此可以维持插入轴部11a的高强度。再有,由于齿轮部11b用压铸法与轴部11a一起插入成型,所以齿轮部11b的形成变得容易。
另外,由于轴部11a及齿轮部11b在插入成型后被整体地实施了氧化铝膜处理,所以通过在由铝合金形成的轴部11a和齿轮部11b的表面上整体地实施氧化铝膜处理,可以容易且准确地提高耐腐蚀性。
再有,也可以由相同材料的铝合金形成轴部11a及齿轮部11b。而且,铝合金的种类不局限于前述的种类。另外,除了氧化膜处理而外,也可以进行其他的表面处理和涂敷处理等。此外,也可以在实施了氧化铝膜处理之后进一步进行其他的表面处理和涂敷处理。
如图2所示,摆动机构6是用于使卷线筒轴15向前后方向移动以使卷线筒4向同方向移动的机构,其中,卷线筒轴15经由制动机构60与卷线筒4的中心部连接。摆动机构6具有配置在卷线筒轴15的下方且与之平行的螺旋轴21、可沿螺旋轴21向前后方向移动的滑块22、固定在螺旋轴21的顶端的中间齿轮23。在滑块22上固定有卷线筒轴15的后端,且卷线筒轴15相对于滑块22不能回转。中间齿轮23与小齿轮12啮合。
如图2所示,转子3具有圆筒部30和在圆筒部30的侧方相向设置的第1转子臂31及第2转子臂32。圆筒部30和第1转子臂31及第2转子臂32例如是铝合金制的且被成型为一体。
在第1转子臂31的顶端的外周侧安装有第1遮线管(bail)支承构件40,且该第1遮线管支承构件40相对于第1转子臂31可摆动。在第1遮线管支承构件40的顶端上安装有把钓线导向卷线筒4的导线轮41。而且,在第2转子臂32的顶端内周侧安装有第2遮线管支承构件42,且该第2遮线管支承构件45相对于第2转子臂32可摆动。
在导线轮41和第2遮线管支承构件42之间固定有把线材弯曲成大致U形的遮线管43。由这些第1遮线管支承构件40、第2遮线管支承构件42、导线轮41及遮线管43构成把钓线导向卷线筒4的遮线管臂44。遮线管臂44可在图2所示的将线导向的姿势和与其相反的将线开放的姿势之间自如摆动。
在转子3的圆筒部30的内部配置有用于禁止转子3的逆转和解除该禁止的防逆转机构50。如图2所示,防逆转机构50具有内轮空转的辊型单向离合器51和把单向离合器51切换到动作状态(禁止逆转的状态)和非动作状态(允许逆转的状态)的切换机构52。
如图2所示,卷线筒4配置在转子3的第1转子臂31和第2转子臂32之间,它经由制动机构60安装在卷线筒轴15的顶端上。如图6所示,卷线筒4具有卷线筒主体7、大直径的凸缘部8和凸缘固定构件9,其中,卷线筒主体7在外周卷绕钓线,它呈大、小2段的圆筒状,凸缘部8安装在卷线筒主体7的前端,凸缘固定构件用于把凸缘部8固定在卷线筒主体7上。
如图6所示,卷线筒主体7是对例如铝合金进行拉深加工等冲压加工而得到的大、小2段的圆筒状的构件,由第1轴承56及第2轴承57安装在卷线筒轴15上,且相对于卷线筒轴15可回转。卷线筒主体7具有外周上卷绕钓线的筒状的卷线筒部7a和在卷线筒部7a的后部上与之形成为一体的大口径的筒状裙部7b。
如图6所示,卷线筒部7a具有筒状部16、圆筒部17和内周部18,其中,筒状部16由金属薄板形成为筒状,圆筒部17是分体制成后粘结在筒状部16的内周侧的合成树脂制构件,内周部18为环状,它在圆筒部17的后端侧与圆筒部17一体成型。在圆筒部17的内周面上形成有用于安装凸缘固定构件9的内螺纹部17a。在内周部18的内侧,在前、后分别形成有带底的筒状支承部19a、19b。在支承部19a、19b的内侧安装有第1轴承56及第2轴承57,第1轴承56及第2轴承57通过筒状的保持构件70安装在卷线筒轴15上并可自如回转。在卷线筒部7a的后端部上安装有发声机构90,该发声机构90由环状构件20、后述的第1发声部91及第2发声部92和回转限制构件93构成,其中,环状构件20被安装成向后方的移动受到限制的状态,第1发声部91及第2发声部92通过卷线筒4和卷线筒轴15的相对回转来发声,回转限制构件93限制第1发声部91的回转。
如图7所示,保持构件70是筒状的构件,其后端部与环状构件20接触并由内周部18向后方推压。保持构件70在外周上保持第1轴承56及第2轴承57,内周安装在卷线筒轴15的前端侧的断面形成为非圆形的非圆形部15b上,它相对于卷线筒15不能回转。卷线筒轴15的非圆形部15b的外周截面被形成为大致长圆形,即,切掉圆柱构件的两侧面后形成的截面的形状。保持构件70具有保持部71、推压部72和圆形部73,其中,保护部71的内周安装在卷线筒轴15的非圆形部15b上且其相对于卷线筒轴15不能回转,推压部72设置在保持部71的外周上且其前侧面被推压在内周部18上,圆形部73的内周截面形成为圆形,其被安装成与非圆形部15b之间在两处隔开间隙74,该间隙74的截面形成为大致弓形。保持部71具有第1保持部71a和第2保持部71b,其中,第1保持部71a设置在推压部72的前侧且在其外周上配置第1轴承56,第2保持部71b设置在推压部72的后侧且在其外周上配置第2轴承57。
保持构件70由销构件75固定在卷线筒轴15的非圆形部15b上且相对于卷线筒轴15不能回转。销构件75是内六角止动螺钉等构件,它贯通在第1保持部71a上形成的贯通孔71c且与在卷线筒轴15上形成的内螺纹15a旋合。另外,在安装了销构件75的第1保持部71a上,在推压部72的前侧面和内周部18之间安装有3个衬垫构件76。在保持构件70的圆形部73和卷线筒轴15的非圆形部15b之间的间隙74中,从保持构件70的前方安装用于抑制保持构件70的振动的防振构件80。
如图9所示,防振构件80具有第1防振构件81及第2防振构件82,第1~81及第2~82形成为相互对称的形状。防振构件80具有大直径的头部80a和安装部80b,头部80a配置在保持构件70的前侧,安装部80b安装在间隙74内。头部80a是外形截面形成为大致弓形的构件,把安装部80b安装在间隙74内时,头部80a与保持构件70的前端接触。安装部80b相互相对,其与头部80a一体成型,截面与间隙74相符,形成为大致弓形。
如图7、图8及图10放大表示的那样,发声机构90具有环状构件20、第1发声部91、第2发声部92和限制回转构件93,环状构件20安装在卷线筒轴15上且相对于卷线筒轴15不能回转也不能向轴向后方移动,第1发声部91安装在环状构件20的外周侧且相对于环状构件20能回转,第2发声部92在卷线筒4向放出钓线的方向回转时反复触打第1发声部91而发声,限制回转构件93配置在环状构件20和第1发声部91之间,限制第1发声部91的回转。
环状构件20是金属制的环构件,它安装在卷线筒轴15上,相对于卷线筒轴15不能回转且不能前后移动。环状构件20在外周具有通过切去外周的一部分而形成的切口部20a、在内周侧具有形成为非圆形的非圆形孔20b。后述的限制回转构件93的卡定部93a卡定在切口部20a上。非圆形孔20b被形成为能使卷线筒轴15的非圆形部15b插入,它与非圆形部15b的后端部接触。在环状构件20和第2轴承57的后端之间,安装有环状的衬垫构件94,为此,把环状构件20固定在卷线筒轴15上,使得即使内周部18被向后方推压,整个卷线筒4也可以由制动机构60来承受。
第1发声部91是从后方把环状构件20安装在内周部的筒状的棘轮。第1发声部91具有形成为锯齿状的多个锯齿部91a、槽部91b和突出部91c,锯齿部91a在筒部外周面的圆周方向上隔开间隔设置,它只能允许卷线筒4向放出钓线的方向回转,槽部91b沿第1发声部91的内周面后端部的圆周方向形成,限制回转构件93被安装在该槽部91b中,突出部91c在槽部91b的前侧沿内周面中央部的圆周方向呈环状地向内侧突出,它限制环状构件20向前方的移动。在第1发声部91的筒部内周侧,与之空出间隙配置有第2轴承57,即,第1发声部91的内径比第2轴承57的外径大。
如图7及图8所示,第2发声部92具有钩状的爪构件92a、支承构件92b和弹簧构件92c,安装在卷线筒部7a的后端部上且相对于卷线筒部7a能摆动爪构件92a其顶端部能触打锯齿部91a,支承构件92b将爪构件92a支承为可摆动的状态,弹簧构件92c把爪构件92a的顶端部向锯齿部91a方向加载。弹簧构件92c一端卡定在直立设置于卷线筒部7a的后端部上的凸起部7c(参照图8)上,另一端安装在爪构件92上。另外,在卷线筒部7a的后端部上直立设置有挡块7d,它限制爪构件92a的过度移动。在此,当卷线筒4向放出钓线的方向回转时,爪构件92a的顶端部反复触打锯齿部91a而发声。
如图7、图8及图10所示,限制回转构件93是弯曲成大致六角形状的金属制的弹簧构件。为了防止环状构件20从后方脱出,在被向第1发声部91方向加载的状态下,限制回转构件93安装在第1发声部91的槽部91b内。限制回转构件93被配置成外周部各顶点带有一定的加载力与槽部91b的内周部接触。限制回转构件93的端部的一方,进一步向轴向前侧弯曲,形成卡定在环状构件20的切口部20a内的卡定部93a。在此,由于限制回转构件93的卡定部93a卡定在安装于卷线筒轴15上且不能回转的环状构件20内,而且在外周部被向第1发声部91方向加载的状态下,限制回转构件93安装在第1发声部91的槽部91b内,所以它可以限制第1发声部91相对于卷线筒轴15的回转。
如图2及图6所示,裙部7b与卷线筒部7a一体成型成筒状,并且其覆盖转子3的圆筒部30。裙部7b由拉深加工铝合金得到的金属薄板形成。
如图6所示,凸缘部8是金属制或者硬质陶瓷制的不易损伤的圆板状的构件,其越靠近外周越向前方倾斜。凸缘固定构件9与卷线筒部7a的内螺纹部17a旋合。凸缘部8由凸缘固定构件9夹持在它与卷线筒部7A之间而得以固定。
如图6所示,凸缘固定构件9具有筒状的外螺纹部9a、筒状的制动器收容部9b和接触部9c,外螺纹部9a与卷线筒部7a的内螺纹部17a旋合制动器收容部9b在外螺纹部9a的内周侧与之形成为一体,其内部具有用于收容制动机构60的后述的多块制动板62的空间,接触部9c设置在外螺纹部9a的顶端且能与凸缘部8接触。
制动机构60是对卷线筒4作用制动力的机构,它安装在卷线筒4和卷线筒轴15之间。制动机构60具有捏手部61和多块制动板62,捏手部61用于手动调整制动力制动板62可被旋钮部61向卷线筒4侧推压。
下面对如何操作渔线轮及渔线轮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甩竿时,使遮线管臂44反转成使线开放的姿势。由此,第1遮线管支承构件40及第2遮线管支承构件42进行摆动。在该状态下,钓鱼者一边用握竿手的食指勾住钓线一边甩竿。这样一来,钓线因钓组的重力而急速放出。当钓组落入水中后,使手把1向卷绕钓线的方向回转时,转子驱动机构5使转子3向卷绕钓线的方向回转,遮线管臂44被未图示的反转机构恢复到卷绕钓线的位置,转子3的逆转被禁止,所以钓线停止放出。
在卷绕钓线时,使手把1向卷绕钓线的方向回转。这样一来,其回转经主齿轮11、小齿轮12传给转子3,使转子3回转。当转子3回转时,被导线轮41导向的钓线就被卷绕在卷线筒4上。
在这样的纺车式渔线轮中,第1发声部91被形成为只能允许卷线筒4向放出钓线的方向回转。因此,只有在制动机构60动作时,即,只有在卷线筒4向放出钓线的方向回转时,第2发声部92可以触打第1发声部91而发声。
其他的实施例(a)在前述实施例中使用了浅槽卷线筒,但卷线筒的使用并不局限于此,其他各种纺车式渔线轮的卷线筒均可以应用本发明。
(b)在前述实施例中使用了第1轴承56及第2轴承57共二个轴承,但轴承的使用也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只用一个轴承。
(c)在前述实施例中,保持构件70由内六角紧定螺钉等销构件75固定,但保持构件70相对于卷线筒轴15的固定方法也不局限于此。
(d)在前述实施例中,第2发声部92采用了具有对爪构件92a向锯齿部91a方向加载的弹簧构件92c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没有弹簧构件92c的结构。另外,也可以把爪构件92a做成能与锯齿部91a接触的合成树脂制的舌状构件。
(e)在前述实施例中,限制回转构件93是弯曲成大致六角形状的金属制的弹簧构件,但限制回转构件也不局限于此,它也可以是向第1发声部91方向加载的其他的加载构件或弹性构件。
(f)在前述实施例中,环状构件20及限制回转构件93是从第1发声部91的后方进行安装的,但它们也可以从第1发声部91的前方安装。在该场合,把第1发声部91的突出部91c形成在槽部91b的后侧来限制环状构件20向后方的移动,同时必须把限制回转构件93的卡定部93a向轴向后侧弯曲并卡定在环状构件20的切口部20a。
权利要求
1.一种纺车式渔线轮的发声机构,它通过卷线筒和卷线筒轴的相对回转来发声,前述卷线筒进行钓线的卷绕及放线,前述卷线筒轴相对于渔线轮主体不能回转,其特征在于,具有环状构件,它安装在前述卷线筒轴上,不能回转,也不能向后方移动;筒状的第1发声部,它安装在前述环状构件的外周侧且相对于前述环状构件可回转,具有多个锯齿状的锯齿部,这些锯齿部在外周面的圆周方向上隔开间隔设置且只能允许前述卷线筒向前述放出钓线的方向回转;第2发声部,它安装在前述卷线筒上且其顶端部能与前述锯齿部接触,当前述卷线筒向前述放出钓线的方向回转时,前述顶端部与前述锯齿部反复接触而发声;回转限制构件,它配置在前述环状构件和前述第1发声部之间,用于限制前述第1发声部的回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的发声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被向前述第1发声部方向加载的状态下,前述限制回转构件安装在前述第1发声部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的发声机构,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发声部还具有沿内周面的圆周方向形成的槽部;在被向前述第1发声部方向加载的状态下,前述限制回转构件安装在前述槽部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的发声机构,其特征在于,前述环状构件具有通过将外周的一部分切除而形成的切口部;前述限制回转构件是将一端折弯而形成的金属丝状的构件,前述一端卡定在前述切口部内。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的发声机构,其特征在于,前述限制回转构件是折弯成大致多边形的弹簧构件。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的发声机构,其特征在于,前述第2发声部具有爪构件和弹簧构件,前述爪构件安装在前述卷线筒上且相对于该卷线筒可摆动,该爪构件的顶端部能与前述锯齿部接触,前述弹簧构件对前述爪构件的前述顶端部向前述锯齿部方向加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纺车式渔线轮的发声机构,当卷线筒向放出钓线的方向回转时,该发声机构发出声音。发声机构(90)具有环状构件(20)、第1发声部(91)、第2发声部(92)和限制回转构件(93)。环状构件(20)安装在卷线筒轴(15)上,相对于卷线筒轴(15)不能回转也不能向轴向后方移动;第1发声部(91)安装在环状构件(20)的外周侧且相对于环状构件(20)可回转;第2发声部(92)在卷线筒(4)向放出钓线的方向回转时反复与第1发声部(91)接触而发出声音;限制回转构件(93)配置在环状构件(20)和第1发声部(91)之间,用于限制第1发声部(91)的回转。
文档编号A01K89/01GK1706247SQ20051007513
公开日2005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9日
发明者菅原谦一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