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渔线轮的线轮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45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渔线轮的线轮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特别是一种组合式渔线轮的线轮组件。
背景技术
线轮组件是渔线轮的一部分,主要用途是放收渔线,收线时渔线轮上的绕线机构将渔线绕到所述线轮组件的线轮颈部的线轮芯壳上,这时线轮组件保持不动,放线时,也就是鱼往外拉线时,绕线机构保持不动,而线轮组件在鱼的拉力下绕其轴而不停地旋转,不断地将渔线释放出来。但线不能放得太快太轻松,要让鱼感到有一定的阻力,阻止他的奔逃,这个力使他不断地消耗其体力,然而这个阻力又不能太大,阻力太大渔线易断,因此线轮组件在鱼的拉力下总要给鱼提供一个可调节的制动力。目前现有的典型的渔线轮的线轮组件如图1所示,该线轮组件的结构是一主轴5穿过线轮3、制动机构2和线轮回转支撑机构4而与刹车调节钮1而构成,所述的线轮3是包含端盖部31,线轮芯壳32和线轮裙壳33的整体,其凹部线轮芯壳32是存线的地方,线轮3通过其中央圆孔安装在主轴5的前端,可自由旋转,所述的制动机构2由摩擦片,内键刹车片,外键刹车片组成多个摩擦付安装在线轮芯壳32部分的前端的小空腔中,所述的刹车调节钮1拧在主轴5前端的螺纹段形成制动调节机构。
由图1可见,当刹车调节钮1作旋转调节时,螺母即旋进主轴,拧得越紧,通过弹簧对摩擦付施加的正压力就越大,该正压力就转换成刹车片上的扭矩,即阻力扭矩,阻止线轮3的转动,以上各部件工作时,主轴5始终是固定不动的,当螺母拧松,弹簧就不受压,刹车力等于零,线轮3就很容易被鱼拉动放线,这里刹力力主要取决于弹簧的刚度、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摩擦片的材料、摩擦系数和摩擦付的数量。
由该渔线轮的线轮组件的结构可知具有下列缺陷1、由于线轮3是一整体结构,整体材料经车削加工而成,显然材料消耗大,材料成本较高,而且这决定了该线轮3只能具有简单的结构;2、单弹簧工作,对线轮施加的阻力是有效的,调节范围不大;3、回转支撑结构,如图2所示,是一种悬臂支承结构,由于该线轮要留出安装制动机构的空腔,相比之下,支承宽度L1比较短,受力情况不尽合理。
4、该线轮缺少泄水机构,不能随时排泄湿渔线缠绕上线轮后挤出的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合式渔线轮的线轮组件,以降低材料成本,提高制动机构的阻力调整范围,改善回转支撑结构,改进渔线轮的排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组合式渔线轮的线轮组件,包括刹车调节钮、制动机构、线轮、线轮回转支撑机构和主轴,其特点是①所述的线轮是由前端盖、具有内空腔的线轮芯壳和线轮裙壳通过连接件和/或通过螺纹相连而成一体的;②所述的主轴上具有卡销,该主轴的前端为螺纹段,该主轴穿套在一线轮芯轴的轴孔中,所述的卡销恰好嵌入所述线轮芯轴的后盘的卡槽中;
③所述的制动机构是在所述线轮芯壳的内空腔和线轮芯轴之间,自后向前依次由大弹簧、刹车片组、小弹簧和前压盖构成的,而且所述的小弹簧的刚度小于大弹簧的刚度;④所述的线轮回转支撑机构是由所述的线轮裙壳与所述的线轮芯轴的粗轴之间的第二轴承和所述的前端盖与前压盖之间的第一轴承组成的,使线轮始终处于简支支承状态;⑤所述的主轴穿过所述的线轮芯轴、制动机构和回转支撑机构后,所述的主轴的螺纹段拧入所述的刹车调节钮的中心螺孔,该刹车调节钮压迫所述的前压盖。
所述的连接件是螺钉。
所述的线轮芯壳的外壁轴向地设有多条漏水槽。
所述的线轮裙壳的端部开有若干漏水凹槽或/和若干通孔。
所述的线轮芯壳的空腔的内壁上设有沿轴向的键槽。
所述的线轮芯轴的轴芯具有圆形轴孔,该线轮芯轴的外形为规则对称的多边形,该线轮芯轴的后端扩展成粗轴和后盘,在该后盘的后端面与轴孔连通地设有一对对称的卡槽;所述的刹车片组由依次相间的内键刹车片、摩擦片、外键刹车片、摩擦片、内键刹车片……排列而成,所述的内键刹车片的中心孔嵌套在所述的线轮芯轴上形成不旋转的链接,所述的摩擦片和外键刹车片的中心孔为圆形,其内径大于所述的线轮芯轴的外壁的截面形状的最大直径,所述外键刹车片外沿的一对键片嵌入所述的线轮芯壳内壁上的键槽中。
所述线轮芯轴的后盘与线轮裙壳之间有垫片。
所述后盘的后端面外周卡设有一音响齿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线轮是由单件加工的前端盖、线轮芯壳和线轮裙壳通过连接件而成一体的,线轮芯壳可方便地采用异型管材切断加工而成,可少切削甚至无切削,线轮裙壳和前端盖也可方便地采用板材冲压成型,少切削甚至无切削,因此可降低成本。
2、本实用新型采用双轴承结构的线轮回转支撑机构,是简支梁结构,受力支承宽度大,回转受力情况大为改善,放线时,可获得最大的放线速度;3、本实用新型的制动机构采用双作用弹簧,制动力的调节范围大,可获得很大的制动力,可获得放线阻力的分段控制;4、本实用新型的线轮芯壳和线轮裙壳设有专门的漏水结构,可保证湿渔线缠绕上线轮后,及时排泄漏水,使用更方便。
5、采用线轮芯轴结构与主轴配合,使主轴的加工更简便,主轴的机械性能更好。


图1是现有渔线轮的线轮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线轮组件的回转支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渔线轮的线轮组件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渔线轮的线轮组件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渔线轮的线轮组件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渔线轮的线轮组件的线轮芯壳和线轮裙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渔线轮的线轮组件的线轮裙壳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渔线轮的线轮组件的线轮芯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渔线轮的线轮组件的回转支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先请参阅图3、图4和图5,图4和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和立体分解示意图,由图可见,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渔线轮的线轮组件,包括刹车调节钮1、制动机构2、线轮3、线轮回转支撑机构4和主轴5,其中①所述的线轮3是由前端盖31、具有内空腔323的线轮芯壳32和线轮裙壳33通过多个螺钉34相连而成一体的;②所述的主轴5上具有卡销51,该主轴5的前端为螺纹段55,该主轴5穿套在一线轮芯轴52的轴孔521中,所述的卡销51恰好嵌入所述线轮芯轴52的后盘524的卡槽525中;③所述的制动机构2是在所述线轮芯壳32的内空腔323和线轮芯轴52之间,自后向前依次由大弹簧21、刹车片组22、小弹簧23和前压盖24构成的,而且所述的小弹簧23的刚度小于大弹簧21的刚度;
④所述的线轮回转支撑机构4是由所述的线轮裙壳33与所述的线轮芯轴52的粗轴523之间的第二轴承42和所述的前端盖31与前压盖24之间的第一轴承41组成的,使线轮3始终处于简支支承状态;⑤所述的主轴5穿过所述的线轮芯轴52、制动机构2和回转支撑机构4后,所述的主轴5的螺纹段55拧入所述的刹车调节钮1的中心螺孔,该刹车调节钮1压迫所述的前压盖24。
参见图6,所述的线轮芯壳32的外壁轴向地设有多条泄水槽322。所述的线轮裙壳33的端部开有若干泄水凹槽331。解决线轮裙壳33的泄水,也可在线轮裙壳33的端面开设若干通孔332,如图7所示。
所述的线轮芯壳32的空腔323的内壁上设有沿轴向的键槽324。
如图8,所述的线轮芯轴52的轴芯具有圆形轴孔521,该线轮芯轴52的外形为规则对称的多边形522,如方形或长方形,该线轮芯轴52的后端扩展成粗轴523和后盘524,在该后盘524的后端面与轴孔521连通地设有一对对称的卡槽525;所述的刹车片组22由依次相间的内键刹车片221、摩擦片222、外键刹车片223、摩擦片222、内键刹车片221……排列而成,所述的内键刹车片221的中心孔嵌套在所述的线轮芯轴52上形成不旋转的链接,所述的摩擦片222和外键刹车片223的中心孔为圆形,其内径大于所述的线轮芯轴52的外壁的截面形状的最大直径,所述外键刹车片223外沿的一对键片嵌入所述的线轮芯壳32内壁上的键槽324中。
在所述线轮芯轴(52)的后盘(524)与线轮裙壳(32)之间有垫片(54)。
在所述后盘(524)的后端面外周卡设有一音响齿片(53)。
由上述结构组成的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渔线轮的线轮组件,与现有的渔线轮的线轮组件相比,具有下列结构特点1、本实用新型回转支撑机构是由双轴承组成的简支支承结构,其受力情况如图9所示,受力的支承宽度为两轴承之间距L2,远比现有的线轮组件的受力支承宽度L1(图2)大,由于采用了双轴承,使放渔线的最小阻力大为减小,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放线时,可获得最大的放线速度。
2、本实用新型的制动机构,采用双弹簧工作,而且小弹簧23的刚度小于大弹簧21的刚度。本实用新型的刹车力是由刹车调节钮1与主轴5上的螺纹段55配合旋进调节控制的当刹车调节钮1尚未对小弹簧23和大弹簧21压缩前,线轮3包括前端盖31、线轮芯壳32、线轮裙壳33可相对于主轴5自由旋转,几乎是零阻力,继续旋进刹车调节钮1,通过前压盖24向小弹簧23旋压,由于小弹簧23的刚度小于大弹簧21的刚度,所以这一阶段只有小弹簧23被压缩,其刹车力主要与小弹簧23的性能有关;继续旋进刹车调节钮1,直到前压盖24与它相邻的那片内键刹车片221相接触,此后前压盖24便无法进一步继续压缩小弹簧23,此时刹车调节钮1的压力通过刹车片组22开始压缩大弹簧21,这阶段的刹车力由小弹簧23和大弹簧21的总弹簧力决定。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刹车力的调节范围比现有技术的宽得多,而且可以自动地实现刹车力的分段控制。
3、本实用新型的线轮3是由前端盖31、线轮芯壳32和线轮裙壳33可通过螺钉34和/或通过螺纹连成一体构成的,线轮芯壳32可采用异型管材切割而成,线轮裙壳33和前端盖31可采用板材冲压成型,可减小加工,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4、本实用新型的线轮3的线轮芯壳32和线轮裙壳31设有泄水槽和泄水孔,有效地改善了渔线轮的工作性能,对使用者更为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渔线轮的线轮组件,包括刹车调节钮(1)、制动机构(2)、线轮(3)、线轮回转支撑机构(4)和主轴(5),其特征在于①所述的线轮(3)是由前端盖(31)、具有内空腔(323)的线轮芯壳(32)和线轮裙壳(33)通过连接件(34)相连而成一体的;②所述的主轴(5)上具有卡销(51),该主轴(5)的前端为螺纹段(55),该主轴(5)穿套在一线轮芯轴(52)的轴孔(521)中,所述的卡销(51)恰好嵌入所述线轮芯轴(52)的后盘(524)的卡槽(525)中;③所述的制动机构(2)是在所述线轮芯壳(32)的内空腔(323)和线轮芯轴(52)之间,自后向前依次由大弹簧(21)、刹车片组(22)、小弹簧(23)和前压盖(24)构成的,而且所述的小弹簧(23)的刚度小于大弹簧(21)的刚度;④所述的线轮回转支撑机构(4)是由所述的线轮裙壳(33)与所述的线轮芯轴(52)的粗轴(523)之间的第二轴承(42)和所述的前端盖(31)与前压盖(24)之间的第一轴承(41)组成的,使线轮(3)始终处于简支支承状态;⑤所述的主轴(5)穿过所述的线轮芯轴(52)、制动机构(2)和回转支撑机构(4)后,所述的主轴(5)的螺纹段(55)拧入所述的刹车调节钮(1)的中心螺孔,该刹车调节钮(1)压迫所述的前压盖(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渔线轮的线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34)是螺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渔线轮的线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31)和线轮芯壳(3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线轮芯壳(32)与线轮裙壳(3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渔线轮的线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轮芯壳(32)的外壁轴向地设有多条漏水槽(3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渔线轮的线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轮裙壳(33)的端部开有若干漏水凹槽(331)或/和若干通孔(33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渔线轮的线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轮芯壳(32)的空腔(323)的内壁上设有沿轴向的键槽(32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渔线轮的线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轮芯轴(52)的轴芯具有圆形轴孔(521),该线轮芯轴(52)的外形为规则对称的多边形(522),该线轮芯轴(52)的后端扩展成粗轴(523)和后盘(524),在该后盘(524)的后端面与轴孔(521)连通地设有一对对称的卡槽(525);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组合式渔线轮的线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刹车片组(22)由依次相间的内键刹车片(221)、摩擦片(222)、外键刹车片(223)、摩擦片(222)、内键刹车片(221)……排列而成,所述的内键刹车片(221)的中心孔嵌套在所述的线轮芯轴(52)上形成不旋转的链接,所述的摩擦片(222)和外键刹车片(223)的中心孔为圆形,其内径大于所述的线轮芯轴(52)的外壁的截面形状的最大直径,所述外键刹车片(223)外沿的一对键片嵌入所述的线轮芯壳(32)内壁上的键槽(324)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渔线轮的线轮组件,其特征是在所述线轮芯轴(52)的后盘(524)与线轮裙壳(32)之间有垫片(54)。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式渔线轮的线轮组件,其特征是在所述后盘(524)的后端面外周卡设有一音响齿片(53)。
专利摘要一种组合式渔线轮的线轮组件,包括刹车调节钮;双弹簧和刹车片组构成的制动机构前端盖线轮芯壳和线轮裙壳连成一体的线轮,双轴承组成的简支支承的线轮回转支撑机构和穿套有线轮芯轴的主轴有机地组合而成。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渔线轮的线轮组件相比,具有结构合理,刹车力调节范围大,工作时线轮的受力情况好,泄水性能好,加工成本低和耗材少的优点。
文档编号A01K89/00GK2798588SQ200520041709

公开日2006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0日
发明者陶宁 申请人:陶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