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造粒冷却新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063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尿素造粒冷却新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尿素造粒冷却新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尿素造粒工艺方法主要有流化床造粒器造粒、转鼓造 粒机造粒、喷淋造粒塔造粒。
如图1所示,为流化床造粒器生产工艺,其主要步骤为尿素溶液经 管道进入造粒器,冷却空气经管道进入造粒器形成流化床1,产品尿素由 流化床1流入下一工序,造粒尾气由造粒器顶部排出经处理后放空。
如图2所示,为转鼓造粒机生产工艺,其主要步骤为尿素溶液经管 道进入转鼓造粒机2—端,冷却空气经管道进入转鼓造粒机2,产品尿素 由转鼓造粒机2另一端流入下一工序,造粒尾气由转鼓造粒机2排出经处 理后放空。
如图3所示,为喷淋造粒塔生产工艺,其主要步骤为尿素溶液经管
道由造粒塔3上部向下喷淋,冷却空气由底部进入造粒塔3,产品尿素由 造粒塔3底部收集送入下一工序,造粒尾气由造粒塔3顶端排出放空。
现有上述三种尿素造粒工艺在生产过程中,尿素造粒过程均是将约95 % 99.7%,温度135'C左右的尿素溶液或熔融液通过空气冷却方式结晶
成型,而尿素造粒冷却方式均是利用空气作为热载体,带走尿素的结晶热 和尿素溶液蒸发的水分。由于尿素结晶是一放热过程,因此需要大量的空 气来移走结晶热及显热,这将使流化床或转鼓造粒机,或喷淋造粒塔在造 粒冷却的过程中必须消耗大量的空气,同时也消耗大量的能源,冷却效果 还不佳;当冷却后的尾气排放前必须经过多次除尘洗涤,这个步骤同样需 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还带来了严重的粉尘问题,造成环境的污染;又 由于冷却过程中,空气用量不好控制、冷却效果不佳、空气中含有杂质等
因素,还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能源问题是现阶段工业生产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因此,对于能够 保证尿素造粒质量、节约能源的同时又环保的尿素造粒冷却工艺是本领域 技术人员研究的重点内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满足尿素结晶造粒的条件要求,保证 造粒质量的同时又能减少冷却空气用量进而节约能源,降低尾气排放量有 助于环境保护的尿素造粒冷却新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尿素造粒冷却新工艺,针对流化床造粒器其包括下述步骤
A、 将95% 99.7%、温度135'C的尿素溶液经管道进入流化床造粒 器,冷却空气经管道进入造粒器形成流化床;
B、 尿素溶液进入流化床粒器的同时,在流化床中利用喷头加入压力 为0. 6 1. 6MPa、温度为220 320。C的水,加入的水量为10kg/吨尿素;
C、 产品尿素被冷却到9(TC后由流化床流入斗提机送至筛分工序,造 粒尾气由造粒器顶部排出经处理后放空。
一种尿素造粒冷却新工艺,针对转鼓造粒机其包括下述步骤
A、 将95%~99.7。%、温度135。C的尿素溶液经管道进入转鼓造粒机 一端,冷却空气经管道进入造粒机;
B、 尿素溶液在进入转鼓造粒机的同时,在造粒机中利用喷头加入压 力为0. 6 1. 6MPa、温度为220 320'C的水,加入的水量为10kg/吨尿素;
C、 产品尿素被冷却到9(TC后由造粒机另一端流入斗提机送至筛分工 序,造粒尾气由造粒机排出经处理后放空。
一种尿素造粒冷却新工艺,针对喷淋造粒塔其包括下述步骤
A、 将95% 99.7%、温度135。C的尿素溶液经管道由喷淋造粒塔上
部向下喷淋,冷却空气由底部进入造粒塔;
B、 尿素在进入喷淋造粒塔的同时,在造粒塔上部利用喷头加入压力
为0.6 1.6MPa、温度为220 320。C的水,加入的水量为10kg/吨尿素; c、产品尿素被冷却到〈50'C后在造粒塔底部收集送入筛分、包装工
序,造粒尾气由造粒塔顶端排出放空。
本发明所述的冷却方法经反复试验适用于任意规格型号的流化床造
粒器、转鼓造粒机和喷淋造粒塔;在冷却过程中,尿素的局部温度可以降
低2 5。C。
现有技术中用于喷洒液体的喷头均可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流化床造粒 器、转鼓造粒机和喷淋造粒塔上用于喷洒冷却水的喷头,可以根据用水量 的不同具体选择适当大小的喷头。喷水喷头可以根据情况和用水量的不同
设置为多个,其和尿素溶液喷头可保持一定距离平行安装,经反复试验, 两种喷头之间的安装距离对尿素造粒冷却效果无影响,所以在此不对具体
距离做进一步限定,可以根据具体设备型号和实际情况随时做适当调整;
冷却水的喷洒方向与尿素溶液的喷洒方向一致。本发明所用的水可以是锅 炉等其他设备所排放的洁净的高温水,这样的二次利用可以有效的节省水 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是对现有技术进行的改进,是在尿素冷却造 粒的过程中加入一定压力和一定温度的水,利用液体的汽化相变吸收热 量,达到快速降低温度的效果。又由于尿素在造粒过程中如果吸收过多的 水份会造成造粒不均匀或质量下降等情况,本发明人针对这个技术难点经
过反复试验得出当加入压力为0.6 1.6MPa、温度为220 320'C的水时其 是成水蒸气状,不仅可以与尿素颗粒充分接触,通过汽化相变吸收热量有 效降低温度,而且满足了尿素结晶造粒的条件,不会使尿素吸水过多发生 结块等现象,保证了尿素造粒的质量。 本发明的优点与效益-
1、本发明所述的尿素造粒冷却新工艺,大大减少了冷却空气的用量, 经过改进技术后的空气用量比原来减少了 10%以上,同样尾气排放量也减 少了 10%以上,能源消耗量节省了 20%以上,尿素造粒器的局部温度降低 了 2 5'C,且本发明所喷洒的水为蒸气状,降温的同时又不会影响尿素的 造粒,有效保证了尿素产品的质量。
2、 本发明加入的水在所述的压力和温度范围内是成水蒸气状,克服 了现有技术的难点,不仅使水能够和尿素颗粒充分接触吸收热量达到快速 降温的效果,而且不会影响尿素造粒的质量,同时使用水量达到最低。
3、 本发明所用的冷却用水可以是锅炉或其他设备排放的洁净水或冷 却步骤后的洁净高温水,这样可以使排放的水二次利用,节省了水资源。
4、 减少冷却空气用量和冷却空气的排放量的同时降低了能源消耗、 提高了能源利用率,降低了成本,而且使尾气排放量降低,大大减轻了对 环境造成的污染。
5、 本发明所述的冷却新工艺,没有增加步骤,是在造粒的同时进行 冷却,不会延长生产时间。


图1为现有流化床造粒器工艺流程示意图2为现有转鼓造粒机工艺流程示意图3为现有喷淋造粒塔工艺流程示意图4为本发明应用于流化床造粒器工艺流程示意图5为本发明应用于转鼓造粒机工艺流程示意图6为本发明应用于喷淋造粒塔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4所示, 一种尿素造粒冷却新工艺,针对流化床造粒器其包括下 述步骤,
A、 将95% 99.7%、温度135。C的尿素溶液经管道进入流化床造粒器, 冷却空气经管道进入造粒器形成流化床1';
B、 在尿素进入流化床造粒器的同时,在流化床l'中利用喷头加入压力 为0.6MPa、温&为220。C的水,加入的水量为10kg/吨尿素;
C、 产品尿素被冷却到9(TC后由流化床r流入斗提机送至筛分工序,造 粒尾气由造粒器顶部排出经处理后放空。 经检测,实施例1所生产的尿素产品总氮(N)(以干基计)》46. 4%; 縮二脲《0.9%;水(H20)分《0.4%;亚甲基二脲(以HCH0计)《0.6%; 粒度(d 0. 85咖 2. 80mm、 d 1. 18mm 3. 35mm、 d 2. 00咖 4. 75mm、 d 4.00ram 8.00mm) >93%;外观白色或浅色颗粒状;符合国家《尿素》 (GB2440-2001)优等品标准。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 一种尿素造粒冷却新工艺,针对转鼓造粒机其包括下述 步骤,
A、 将95% 99.7%、温度135。C的尿素溶液经管道进入转鼓造粒机一端, 冷却空气经管道进入转鼓造粒机2';
B、 在尿素进入转鼓造粒机2'的同时,在转鼓造粒机2'中利用喷头加入 压力为l MPa、温度为280。C的水,加入的水量为10kg/吨尿素;
C、 产品尿素被冷却到90'C后由转鼓造粒机2'另一端流入斗提机送至筛 分工序,造粒尾气由转鼓造粒机2'排出经处理后放空。
经检测,实施例2所生产的尿素产品总氮(N)(以干基计)》46. 4%; 缩二脲《0.9%;水(H20)分《0.4%;亚甲基二脲(以HCHO计)《0.6%; 粒度(d 0. 85mm 2.80mm、 d 1. 18mm 3. 35咖、d 2. 00mrn 4. 75ram、 d 4.00mm 8.00mm)》93%;外观白色或浅色颗粒状;符合国家《尿素》 (GB2440-2001)优等品标准。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 一种尿素造粒冷却新工艺,针对喷淋造粒塔其包括下述 步骤
A、 将95% 99.7%、温度135t:的尿素溶液经管道由喷淋造粒塔上部向 下喷淋,冷却空气由底部进入喷淋造粒塔3';
B、 在尿素进入造粒^的同时,在喷淋造粒塔3'上部利先'贲头加入压力为 1.6MPa、温度为32(TC的水,加入的水量为10kg/吨尿素;
C、 产品尿素被冷却到〈50'C后在喷淋造粒塔3'底部收集送入筛分、包装
工序,造粒尾气由喷淋造粒塔3'顶端排出放空。
经检测,实施例3所生产的尿素产品总氮(N)(以干基计)》46. 4%; 缩二脲《0.9%;水(H20)分《0.4%;亚甲基二脲(以HCH0计)《0.6%; 粒度(d 0. 85mm 2. 80鹏、d 1. 18咖 3. 35咖、d 2. 00mm 4. 75咖、d 4.00咖 8.00mm)》93%;外观白色或浅色颗粒状;符合国家《尿素》 (GB2440-2001)优等品标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尿素造粒冷却新工艺,其包括下述步骤,将95%~99.7%、温度135℃的尿素溶液经管道进入流化床造粒器,冷却空气经管道进入造粒器形成流化床;产品尿素被冷却到90℃后由流化床流入斗提机送至筛分工序,造粒尾气由造粒器顶部排出经处理后放空;其特征在于尿素溶液进入流化床造粒器的同时,在流化床中利用喷头加入压力为0.6~1.6MPa、温度为220~320℃的水,加入的水量为10kg/吨尿素。
2、 一种尿素造粒冷却新工艺,其包括下述步骤,将95% 99.7%、 温度135t:的尿素溶液经管道进入转鼓造粒机一端,冷却空气经管道进入 该造粒机;产品尿素被冷却到9(TC后由该造粒机另一端流入斗提机送至筛 分工序,造粒尾气由该造粒机排出经处理后放空;其特征在于尿素溶液 进入转鼓造粒机的同时,在该造粒机中利用喷头加入压力为0. 6 1. 6MPa、 温度为220 320'C的水,加入的水量为10kg/吨尿素。
3、 一种尿素造粒冷却新工艺,其包括下述步骤,将95% 99.7%、 温度135'C的尿素溶液经管道由喷淋造粒塔上部向下喷淋,冷却空气由底 部进入该造粒塔;产品尿素被冷却到〈5(TC后在该造粒塔底部收集送入筛 分、包装工序,造粒尾气由该造粒塔顶端排出放空;其特征在于尿素溶 液进入喷淋造粒塔的同时,在该造粒塔上部利用喷头加入压力为0.6 1.6MPa、温度为220 320。C的水,加入的水量为10kg/吨尿素。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尿素造粒冷却新工艺,其特 征在于,在冷却过程中使尿素的局部温度降低2 5'C。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尿素造粒冷却新工艺,其是在尿素造粒的过程中利用喷头加入压力为0.6~1.6MPa、温度为220~320℃的水,加入的水量为10kg/吨尿素。本发明所述的冷却方法可以使冷却空气的用量减少10%以上,尾气排放量减少10%以上,能源消耗量节省了20%以上,达到了既环保又节能的目的,且本发明所喷洒的水为蒸气状,降温的同时又不会影响尿素的造粒,有效保证了尿素产品的质量。
文档编号C05G5/00GK101113108SQ20061008890
公开日2008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25日
发明者徐耀武, 威 王 申请人:王 威;徐耀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