钵育秧盘精量播种机吸排气调节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985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钵育秧盘精量播种机吸排气调节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涉及一种水稻育秧播种机上的作业部件。
背景技术
为实现钵育秧盘精量播种机吸、排种作业,在其气室与气源之间均需要配置安装气路转换装置,吸种时将气室与气源接通,形成气室负压,吸附种粒;排种时,将气室与气源切断,同时采取泄压措施,使吸附的种粒撒落在育秧盘内。目前,使用的单一作用风门只能接通或切断气源,没有泄压结构和功能,性能单一,泄压时还需操纵控制机具的其它部份,操作较繁杂,作业效率较低;活塞式转换开关结构复杂,提高了机具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设计提供一种钵育秧盘精量播种机吸排气调节阀,达到简化操作、方便使用、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机具制造成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设计是,在风阀主体上安装转轴,阀门固装在转轴上,并配置在风阀主体腔内;对称设有泄气孔的转动座套配在转轴外端部上,转动座的底平面与风阀主体上平面接触密闭配合;手柄插装在转动座和转轴上,手柄、转动座、转轴成一体;在风阀主体与转动座底平面相接触的上平面沿其轴线方向对称设有与泄气孔相配合的通孔,该对称的通孔分别位于转轴中心线左、右两侧。在风阀主体上配装与手柄相配合的限位销,至此构成钵育秧盘精量播种机吸排气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作业时,既具有接通播种机气室与气源完成吸种作业,又在无需关闭风机情况下,完成切断气室与气源并同步自动泄压,完成播种作业的双重功能,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作业效率高,使用效果好。


图1是钵育秧盘精量播种机吸排气调节阀总体结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向视图;图3是图1中的A-A剖面图。
图中件号说明1、风阀主体、2、通孔、3、转动座、4、转轴、5、限位销、6、手柄、7、阀门、8、泄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钵育秧盘精量播种机吸排气调节阀包括风阀主体1,在风阀主体1上安装转轴4,阀门7固装在转轴4上,并配置在风阀主体1腔内;对称设有泄气孔8的转动座3套配在转轴4外端部上,转动座3的底平面与风阀主体1上平面接触密闭配合;手柄6插装在转动座3和转轴4上,手柄6、转动座3、转轴4成一体;在风阀主体1与转动座3底平面相接触的上平面沿其轴线方向上对称设有与泄气孔8相配合的通孔2,该对称的通孔2分别位于转轴4中心线左、右两侧。在风阀主体1上配装与手柄6相配合的限位销5。
作业使用时,将本阀配装在播种器与吸风机之间,启动气源的吸风机,旋转手柄6带动转动座3、转轴4、阀门7一并转动,使泄气孔8与通孔2错位,转动座3将通孔2封闭,阀门7将风阀主体1内腔打开连通,在气源风力吸引下,播种机气室呈负压状态,将吸种部件移动到种子盘上,即可吸种;然后将带有种粒的吸种部件移送到育秧盘上方适当高度位置,转动手柄6使转动座3和转轴4同步转动,阀门7将气源风机与播种机气室隔断,泄气孔8与通孔2重合,使播种机气室和风源吸风机分别与大气相通,气室内卸掉负压,吸种部件将吸附的种粒落入育秧盘内,完成一次吸种与播种作业。依此重复。
权利要求1.一种钵育秧盘精量播种机吸排气调节阀,包括风阀主体(1),其特征在于在风阀主体(1)上安装转轴(4),阀门(7)固装在转轴(4)上,并配置在风阀主体(1)腔内;对称设有泄气孔(8)的转动座(3)套配在转轴(4)外端部上,转动座(3)的底平面与风阀主体(1)上平面接触密闭配合;手柄(6)插装在转动座(3)和转轴(4)上,手柄(6)、转动座(3)、转轴(4)成一体;在风阀主体(1)与转动座(3)底平面相接触的上平面沿其轴线方向上对称设有与泄气孔(8)相配合的通孔(2),该对称的通孔(2)分别位于转轴(4)中心线左、右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钵育秧盘精量播种机吸排气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在风阀主体(1)上配装与手柄(6)相配合的限位销(5)。
专利摘要钵育秧盘精量播种机吸排气调节阀属于农业机械上的作业部件;在风阀主体上安装转轴,阀门固装在转轴上,并配置在风阀主体腔内,设有泄气孔的转动座套配在转轴外端部上,转动座底平面与风阀主体上平面接触配合,手柄插装在转动座和转轴上成一体,在风阀主体与转动座底平面相配合的上平面上设有通孔;在风阀主体上配装限位销;本阀一器两用,既能接通气室与气源形成气室负压,又能切断气源自动卸掉气室负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作业效率高的特点。
文档编号A01C7/20GK2896829SQ200620020
公开日2007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30日
发明者陈恒高, 丁元贺, 汪春, 刘天祥, 郭占斌, 衣淑娟, 张希志 申请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