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昆虫诱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677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昆虫诱捕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昆虫捕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对生态农业的越来越重视,对作物少施或不施农药,采用其他方法消灭害虫是农业发展的方向。目前在田间已有一些害虫诱捕器应用,但使用效果不甚理想。比如,有种害虫诱捕器采用在敞口的容器上方设置诱芯,容器内放置泡沫液体,害虫因追寻诱芯被撞落入容器内液体,从而捕杀害虫,它尽管有一定的捕捉效果,但诱芯和容器内的液体暴露在外,时间不久液体就会被晒干或吹干,影响捕杀效果,因此,必须经常不断地添加液体,操作非常麻烦;而且诱芯也容易变质,使用寿命缩短。也有种害虫诱捕器,它是一个具有入口的盒体,盒体内壁是能散发引诱气味的粘纸,害虫因追寻引诱气味而撞上粘纸被粘住,得到消灭,但这种害虫诱捕器是一次性的,当粘纸被粘满后必须更换,杀虫成本较高,而且,随着粘着的害虫数量增加,捕捉效果也在下降,造成使用期间捕杀效果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捕杀效果好的新颖的昆虫诱捕器。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壳体,壳壁上设有若干昆虫爬入孔,壳体内设有昆虫诱芯的设置结构,所述昆虫爬入孔呈外口大内口小的锥形孔。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内形成有一定湿度、温度、一定通风量的小环境,有效地保护了诱芯和防止捕捉昆虫的液体过渡挥发,诱芯的使用寿命更长,捕杀效果更加稳定,而且,锥形爬入孔能使得昆虫爬入容易爬出困难,锥形爬入孔还能使得诱捕气体的散发更有方向性,昆虫更易寻找到目标,从而极大地提高捕杀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可做成下端封闭的形式,以盛装捕捉昆虫的液体;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也可以做成下端不封闭的形式,这时,下端可设置一个与昆虫收集容器配合的连接结构。但以后者的结构更能降低壳体的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上端最好是呈与壳体分体的上盖,不仅能降低壳体的制造成本,也便于更换诱芯和零件的操作。所述放置昆虫诱芯的结构为诱芯的插槽。插槽可排列设置3个,这样能同时适应长条形的诱芯的放置,使得放置诱芯的结构用途更加广泛。所述诱芯的插槽设于悬挂钩延伸至壳体内的部分上。这样,使得诱芯可以悬空在壳体内中间,而且简化了放置昆虫诱芯的结构的设置。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在壳体被半剖后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盖与壳体悬挂钩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壳壁上设有若干昆虫爬入孔2,壳体内设有放置昆虫诱芯的结构,所述昆虫爬入孔呈外口21大内口22小的锥形孔。
如图1所示,在小口处设有延续锥形趋势的凸缘23,这样,小口22处具有一定的弹性,当昆虫爬入壳体时,凸缘被昆虫身体撑开,昆虫得以爬入壳体,但昆虫要想从内往外爬时,没有由外向内爬时的锥形导向,撑开小口处凸缘非常困难,在自内向外的方向上,小口已被关闭,使得昆虫爬入孔实际上成为了自外向内的单向孔,提高了昆虫捕杀效果。
壳体的下端设有与昆虫收集容器配合的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该连接结构是一个L型插槽3,在制造时,可以同时配置一些设有与插槽相配的插头以及不同废旧容器螺旋接头的转接头31,比如,如图所示的转接头31,其外表面设有与插槽3配合的插头32,内表面为与可乐瓶口配合的螺旋接头33,这样,能充分利用废旧容器,降低使用成本。当然,这些转接头也可直接成形在壳体的下端。
为了提高使用效果,壳体内在爬入孔的下方可设有昆虫接斗4。这样,昆虫被撞落后,能迅速滑入收集容器。
所述昆虫爬入孔设置在与壳体分体的零件20上,零件20通过螺丝安装在壳壁上,这样,既便于对爬入孔的更换,也能进一步地对昆虫接斗的上端限位。对应地,壳壁上有开口12。
所述放置昆虫诱芯的结构为诱芯的插槽5。如图2所示,它排列设置3个插槽。所述壳体的上端呈与壳体分体的上盖11,它还设有与上盖连接的壳体悬挂钩6,所述诱芯的插槽设于悬挂钩延伸至壳体内的部分上。
在壳壁上设有诱芯气味的散发孔7,昆虫爬入孔和散发孔有规律地设置在壳壁上,如图所示,爬入孔共两层,每层4个并在壳壁上均匀设置,散发孔7共四层,每层4组,分别设置在爬入孔之间。
附图标号8是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的另一种固定壳体的零件,它是一个供绳或钩穿过的突出于壳壁的孔。
权利要求1.一种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壳壁上设有若干昆虫爬入孔,壳体内设有放置昆虫诱芯的结构,所述昆虫爬入孔呈外口大内口小的锥形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在小口处设有延续锥形趋势的凸缘。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壳体的下端设有与昆虫收集容器配合的连接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壳体内在爬入孔的下方设有昆虫接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爬入孔设置在与壳体分体的零件上,零件的下端对昆虫接斗的上端限位。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昆虫诱芯的结构为诱芯的插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它排列设置3个插槽。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端呈与壳体分体的上盖,它还设有与上盖连接的壳体悬挂钩,所述诱芯的插槽设于悬挂钩延伸至壳体内的部分上。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在壳壁上设有诱芯气味的散发孔,昆虫爬入孔和散发孔有规律地设置在壳壁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昆虫诱捕器。它包括壳体,壳壁上设有若干昆虫爬入孔,壳体内设有昆虫诱芯的设置结构,所述昆虫爬入孔呈外口大内口小的锥形孔。壳体内形成有一定湿度、温度、一定通风量的小环境,有效地保护了诱芯和防止捕捉昆虫的液体过渡挥发,诱芯的使用寿命更长,捕杀效果更加稳定,而且,锥形爬入孔能使得昆虫爬入容易爬出困难,锥形爬入孔还能使得诱捕气体的散发更有方向性,昆虫更易寻找到目标,从而极大地提高捕杀效果。
文档编号A01M1/02GK2855070SQ20062010048
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9日
发明者曾艳 申请人:曾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