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质型塔式熔体造粒缓、控释复合肥料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28924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内质型塔式熔体造粒缓、控释复合肥料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缓、控释复合肥料制造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质型塔式熔体造粒缓、控释复合肥料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的缓、控释复合肥料大多属于包膜型,其工艺是物料经造粒、烘干、冷却、筛分后,再将缓、控释材料包裹到颗粒肥料表面。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包膜厚度难以控制,导致农作物不同的生长过程所需要的肥料量很难与包膜肥料的肥效释放量相一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根据作物生长需要而控制肥料养份释放的内质型塔式熔体造粒缓、控释复合肥料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内质型塔式熔体造粒缓、控释复合肥料的生产工艺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改进实现的,其生产原理是在尿素熔液中配入一定比例的经过加热的磷、钾及腐殖酸固态粉状物料,同时添加缓、控释剂(简称BG-3),使其与熔融液混合,在熔融自身的温度及机械搅拌作用下迅速复合成具有一定流动性能的低温共熔体,然后采用造粒塔喷淋造粒工艺进行造粒,当喷淋滴珠在造粒塔中下落的过程中与上升的空气流进行热交换而迅速冷却并固化,便形成了内质型缓、控释复合肥料。
内质型塔式熔体造粒缓、控释复合肥料的缓、控释机理是BG-3是由亲水纳米材料以及生物降解型材料构成,与肥料胶结成型,使肥料养份的释放既可控制扩散,也可控制内质型材料的降解。
其工艺技术方案要点如下1、先将BG-3加入BG-3熔解槽中加热到70-75℃,再用计量泵雾化到尿素熔融器内的尿素表面,将BG-3和尿素一起熔融,形成尿素与BG-3的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用泵打至造粒塔上方的混合槽内,BG-3加入量是尿素重量的0.3~0.4%;2、在混合槽中加入尿素与BG-3的混合物、磷酸一铵、氯化钾、填充料和腐殖酸,其重量配比分别为40~65、10~40、10~40、10~38和2~2.5,经充分混合后,再在混合槽内加入上述物料总重量的0.7~0.8%BG-3,BG-3事先加热到70-75℃;3、物料在混合槽内经充分混合后,采用造粒机喷淋到造粒塔内,自然冷却固化形成颗粒。
所述的磷酸一铵可用磷酸氢钙代替,所述的氯化钾可用硫酸钾代替。
所述的填充料可以是磷石膏、钙粉、氯化铵或硫酸铵。
本发明方法生产的内质型塔式熔体造粒缓、控释复合肥料与现有技术生产的包膜型缓、控释复合肥料相比的有意效果是1、生产工艺简单,只需对原有的生产装置和工艺进行简单改造即可;2、腐殖酸具有弱酸性、亲水性、吸附性和络合性,能够与尿素、磷、中微量元素等发生相互作用,对植物的生长有着明显的刺激活性,同时亦有改良土壤、提高矿质肥料利用率,腐殖酸与尿素混合还能起到抑制脲酶和硝化抑制剂的作用,因此对肥料具有缓释功能,同时又能改变产品的外观颜色,由于添加腐殖酸,能延长氮素在土壤中的保留时间,并对磷起到部分缓释作用,增加了肥料的缓释效果,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改良土壤的作用;3、加入BG-3后能降低尿素熔点,减少有害物质缩二脲的生成,且有利于降低能源消耗,节约成本;4、该工艺生产的产品颗粒光滑、圆润,外观呈咖啡色,每个颗粒均带有缩孔,具有天然防伪标志,且该产品的含氮配比高、养分均匀、水分含量低,不易结块,便于机械化施肥;
5、该工艺生产的产品在土壤中溶解速率适中,更便于作物养份的吸收和利用,改变了普通肥料养份释放过于集中的特点,大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本发明内质型缓、控释复合肥料是将缓、控释剂BG-3,完全与物料熔融,均匀的分布在肥料之中,可以根据作物吸收养分的需要而控制养份的释放,达到提高化学肥料利用率,减轻化学肥料对土壤、水系污染的目的。


附图是本发明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生产内质型塔式熔体造粒缓、控释复合肥料的工艺要点如下1、在尿素熔融工序加入BG-3,配料房内安装BG-3熔解槽、计量泵,计量泵出口安装螺旋喷头,喷头接压缩空气,先将BG-3加热到70℃,用计量泵经喷头雾化到尿素熔融器内的尿素表面,将BG-3和尿素一起熔融,其目的是降低尿素熔点,并形成尿素与BG-3的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用泵打至塔上方的混合槽内,BG-3与尿素的重量配比为0.3%;2、在混合槽中加入40重量份的尿素与BG-3的混合物、10重量份的磷酸一铵、40重量份的氯化钾、10重量份的磷石膏填充料和2重量份的腐殖酸,再在混合槽内加入总喷浆量重量配比为0.8%BG-3,BG-3是由造粒塔下方安装的BG-3熔解槽、计量泵,造粒塔上方安装BG-3缓冲槽,在缓冲槽出口安装电磁流量计,工艺上先将BG-3在造粒塔下方的BG-3熔解槽中加热到70℃,再用计量泵打至造粒塔上方的BG-3缓冲槽中,然后溢流至混合槽内;3、上述物料在混合槽内经充分混合后,采用造粒机喷淋到造粒塔内,自然冷却固化形成颗粒。
实施例2根据实施例1,将BG-3加热到75℃,工艺要点1中的BG-3与尿素的重量配比为0.4%;工艺要点2中的尿素与BG-3的混合物、磷酸一铵、氯化钾、磷石膏填充料和腐殖酸,其重量配比分别为65、40、10、38和2.5,在混合槽内加入总喷浆量重量配比为0.7%BG-3。
实施例3根据实施例1,根据实施例1,工艺要点2中的尿素与BG-3的混合物、磷酸一铵、氯化钾、磷石膏填充料和腐殖酸,其重量配比分别为50、30、20、28和2.2。
实施例4根据实施例1,磷酸一铵用磷酸氢钙代替、氯化钾用硫酸钾代替、填充料用钙粉。
实施例5根据实施例1,填充料用氯化铵。
实施例6根据实施例1,填充料用硫酸铵。
权利要求
1.一种内质型塔式熔体造粒缓、控释复合肥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按下述工艺进行1)、先将BG-3加入BG-3熔解槽中加热到70-75℃,再用计量泵雾化到尿素熔融器内的尿素表面,将BG-3和尿素一起熔融,形成尿素与BG-3的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用泵打至造粒塔上方的混合槽内,BG-3加入量是尿素重量的0.3~0.4%;2)、在混合槽中加入尿素与BG-3的混合物、磷酸一铵、氯化钾、填充料和腐殖酸,其重量配比分别为40~65、10~40、10~40、10~38和2~2.5,经充分混合后,再在混合槽内加入上述物料总重量的0.7~0.8% BG-3,BG-3事先加热到70-75℃;3)、物料在混合槽内经充分混合后,采用造粒机喷淋到造粒塔内,自然冷却固化形成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质型塔式熔体造粒缓、控释复合肥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磷酸一铵可用磷酸氢钙代替,所说的氯化钾可用硫酸钾代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质型塔式熔体造粒缓、控释复合肥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填充料可以是磷石膏、钙粉、氯化铵或硫酸铵。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质型塔式熔体造粒缓、控释复合肥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在尿素熔液中配入一定比例的经过加热的磷、钾及腐殖酸固态粉状物料,同时添加缓、控释剂,使其与熔融液混合,在熔融自身的温度及机械搅拌作用下迅速复合成具有一定流动性能的低温共熔体,然后采用造粒塔喷淋造粒工艺进行造粒,当喷淋滴珠在造粒塔中下落的过程中与上升的空气流进行热交换而迅速冷却并固化,便形成了内质型缓、控释复合肥料。本发明内质型缓、控释复合肥料是将缓、控释剂BG-3,完全与物料熔融,均匀的分布在肥料之中,可以根据作物吸收养分的需要而控制养份的释放,达到提高化学肥料利用率,减轻化学肥料对土壤、水系污染的目的。
文档编号C05C9/00GK101033158SQ20071009740
公开日2007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9日
发明者张立省, 鲁守尊, 黄宾, 刘长豹, 刘祥臻, 张夫道, 徐庆海, 韩述伯, 彭永红 申请人:鲁守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