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套装隔离袋的压紧秸秆育苗筒育苗的方法

文档序号:372107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套装隔离袋的压紧秸秆育苗筒育苗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套装隔离袋的压紧秸秆育苗筒育苗的方法,属于林业领域。
背景技术
在我国农村许多地方每年的秸秆都被白白烧掉,不仅造成环境污染,更是一种巨大的浪费。虽然秸:秆作为肥料使用是众所周知的常识,但由于秸秆重量轻,体积大,有效成份少,用于树木栽培方面是非常少见的。因此,直接用自然的秸.秆作为有机肥实施于苗木栽培中,是不适宜的。

发明内容
为了有效的利用秸秆,发明制造了一种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苗木栽培桶,此装置可实现秸秆肥料的缓释,且便于种植,土地利用率高,便于运输和移苗。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套装隔离袋的压紧秸:禾ft苗筒育苗的方法,其秸秆经挤压设备压紧制成一体的秸秆筒、或秸杆经挤压设备压紧制成秸杆板、或是秸秆管、或是秸秆棒,秸秆板、或是秸秆管、或是秸秆棒通过连接定位装置拼接组合成秸秆筒,秸:秆筒内或配有压紧秸秆制造的秸秆底和秸秆盖,其中,秸杆盖上设有种植口,秸秆盖为至少两块压紧的带孔秸秆板拼接而成,秸秆筒的底部通过定位装置与秸禾裤连接固定形成容器,容器上套装有底部设有透气功能的隔离袋,秸秆筒、秸禾干底和秸秆盖上均匀分布有透气孔,在容器内填充种植土壤,放入植株栽培后,在种植土壤的表层安放压紧秸秆盖,在秸秆盖上再培土、浇水;将套有隔离袋的压紧秸:秆筒紧密排列成蜂巢状,周边用土或砖培实,秸秆筒、秸秆底和秸秆盖至少为秸f卜种材料制造。
用套装隔离袋的压紧秸秆育苗筒育苗的方法,其秸秆筒为秸.秆材料通过专用机械挤压成型。
用套装隔离袋的压紧秸秆育苗筒育苗的方法,其秸秆筒为秸.秆掺合肥料挤压成型。用套装隔离袋的压紧秸:秆育苗筒育苗的方法,其秸秆筒为秸秆掺合吸水材料挤压成型。用套装隔离袋的压紧秸秆育苗筒育苗的方法,其秸秆筒为秸.秆掺合吸水材料和肥料挤压成型。
用套装隔离袋的压紧秸秆育苗筒育苗的方法,其秸秆筒为挤压后的秸杆块料按顺序排列组合成型。用套装隔离袋的压紧秸秆育苗筒育苗的方法,其秸秆筒为秸秆掺合肥料挤压后的秸:杆块料按顺序排列组合成型。
用套装隔离袋的压紧秸秆育苗筒育苗的方法,其秸秆筒为秸秆掺合吸水材料挤压后的秸禾干块料按顺序排列组合成型。
用套装隔离袋的压紧秸秆育苗筒育苗的方法,其秸秆为秸秆掺合吸水材料和肥料挤压后的秸:秆块料按顺序排列组合成型。
用套装隔离袋的压紧秸秆育苗筒育苗的方法,其秸秆筒上套装的隔离袋或为包裹在秸秆筒上的塑料薄膜,或为包裹在秸秆筒上的有底编织袋,或为包裹在秸秆筒上的有底编织袋,筒壁上复合塑料薄膜,或为包裹在秸:秆筒上的塑料薄膜上复合套装有底的编织袋,其中,编织袋的上端设有吊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秸秆通过专用机器制作成六面体秸秆栽培筒,筒的外壁复合塑料薄膜,栽培筒上布有透气孔,以增加其蓄水和透气性。包裹塑料薄膜可以有效地阻止根系相互扎透,可保证在出苗的时候筒与筒之间不会粘连,并能保证筒的强度,筒的无底结构,可以保证根系和土地连于一体,保证水的顺利下渗和对水的吸收。六边形结构可最高效地利用土地,并使筒之间无缝隙靠在一起,以实现筒的不变形。通过对秸秆筒周围边缘的培土压实,可实现筒的一致性。此种栽培方式便于大规模高效育苗移栽后可保证苗木的成活率。栽培筒上的孔隙可使水快速下渗不容易涝,便于根系的吸收,筒的表层覆盖的压縮秸:秆可保证树木的保商及肥料的缓释。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组合应用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纵截面剖视图3是本发明的秸秆筒为六边形,六边形外壁复合塑料薄膜的横截面剖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秸秆筒为六边形,六边形外壁复合塑料薄膜蜂窝状布置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秸秆筒复合塑料薄膜和套装有编织袋的纵截面剖视图6是本发明的秸軒筒为六边形,六边形外壁复合塑料薄膜和套装有编织袋的横截面剖视图7是本发明的秸秆筒为六边形,六边形外壁复合塑料薄膜和套装有编织袋的蜂窝状布置的横截面剖视图;图8是本发明的秸.秆筒为秸秆板拼接组成六边形,六边形的外壁复合塑料薄膜的横截面剖视图9是本发明的秸秆筒为秸:秆板拼接组成六边形,六边形的外壁复合塑料薄膜的蜂窝状布置的横截面剖视图10是本发明的秸秆筒为秸秆板拼接组成六边形,六边形的外壁复合塑料薄膜、套装有编织袋的横截面剖视图ll是本发明的秸秆筒为秸秆板拼接组成六边形,六边形的外壁复合塑料薄膜、套装有编织袋的蜂窝状布置的横截面剖视图12是本发明的秸秆筒为秸杆制成的秸秆管并用绳索捆绑形成六边形,六边形的外壁复合塑料薄膜的横截面剖视图13是本发明的秸秆筒为秸秆制成的秸秆管并用绳索捆绑形成六边形,六边形的外壁复合塑料薄膜的蜂窝状布置的横截面剖视图14是本发明的秸杆筒为秸秆制成的秸秆管并用绳索捆绑形成六边形,六边形的外壁复合塑料薄膜、套装有编织袋的横截面剖视图15是本发明的秸秆筒为秸秆制成的秸秆管并用绳索捆绑形成六边形,六边形的外壁复合塑料薄膜、套装有编织袋的蜂窝状布置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中l压紧秸:秆块料、2通气孔、3塑料薄膜、4透气孔、5定位钉、6秸秆底、7地面、8栽培土壤、9秸秆盖、IO植株、ll编织袋、12吊耳、13绳索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l、图2所示压紧秸秆块料1设有纵向的通气孔2,压紧秸杆块料l组合形成容器的形状,容器的底部设置有压紧秸秆制成的秸秆底6,秸;秆底6上设有透气孔4,压紧秸秆块料l通过定位钉5与秸秆底6定位固定,压紧秸秆块料1的外壁复合有塑料薄膜3。在容器内装栽培土壤8,放入植株10添土埋实,栽培土壤的表层安装有秸秆经压紧制成的秸秆盖9,秸秆盖9上设有透气孔4,秸秆盖9再填充栽培土壤,浇水即可。
如图3、图4所示压紧秸秆块料l为一次挤压成六边形的秸秆筒,秸:秆筒的外壁复合有塑料薄膜3。其它等同于图l。
如图5所示秸秆筒的外壁复合塑料薄膜3和套装有编织袋11,编织袋ll的上端设有吊耳12。其它等同于图l。
如图6、图7所示压紧秸秆块料l一次挤压成六边形的秸秆筒,秸秆筒的外壁复合有塑料薄膜3和套装有编织袋11。其它等同于图l。如图8、图9所示压紧秸秆块料l挤压成秸秆板,秸秆板用绳索13捆绑拼接成六边形的秸秆筒,秸秆筒的外壁复合有塑料薄膜3。其它等同于图l。
如图IO、图ll所示压紧秸秆块料l挤压成秸秆板,秸秆板用绳索13捆绑拼接成六边形的秸秆筒,秸秆筒的外壁复合有塑料薄膜3和套装有编织袋11。其它等同于图l。
如图12、图13所示压紧秸秆块料l挤压成秸秆管,秸秆管用绳索13捆绑拼接成六边形的秸秆筒,秸秆筒的外壁复合有塑料薄膜3。其它等同于图l。
如图14、图15所示压紧秸秆块料l挤压成秸秆管,秸秆管用绳索13捆绑拼接成六边形的秸秆筒,秸秆筒的外壁复合有塑料薄膜3和套装有编织袋11。其它等同于图l。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用套装隔离袋的压紧秸秆育苗筒育苗的方法,其特征是秸秆经挤压设备压紧制成一体的秸秆筒、或秸秆经挤压设备压紧制成秸秆板、或是秸秆管、或是秸秆棒,秸秆板、或是秸秆管、或是秸秆棒通过连接定位装置拼接组合成秸秆筒,秸秆筒内或配有压紧秸秆制造的秸秆底和秸秆盖,其中,秸秆盖上设有种植口,秸秆盖为至少两块压紧的带孔秸秆板拼接而成,秸秆筒的底部通过定位装置与秸秆底连接固定形成容器,容器上套装有底部设有透气功能的隔离袋,秸秆筒、秸秆底和秸秆盖上均匀分布有透气孔,在容器内填充种植土壤,放入植株栽培后,在种植土壤的表层安放压紧秸秆盖,在秸秆盖上再培土、浇水;将套有隔离袋的压紧秸秆筒紧密排列成蜂巢状,周边用土或砖培实;秸秆筒、秸秆底和秸秆盖至少为秸秆一种材料制造。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套装隔离袋的压紧秸秆育苗筒育苗的方法 ,其特征是秸秆筒为秸秆材料通过专用机械挤压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套装隔离袋的压紧秸秆育苗筒育苗的方法 ,其特征是秸秆筒为秸秆掺合肥料挤压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套装隔离袋的压紧秸秆育苗筒育苗的方法,其特征是秸秆筒为秸禾衬参合吸水材料挤压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套装隔离袋的压紧秸秆育苗筒育苗的方法 ,其特征是秸秆筒为秸:秆掺合吸水材料和肥料挤压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套装隔离袋的压紧秸秆育苗筒育苗的方法 ,其特征是秸秆筒为挤压后的秸:秆块料按顺序排列组合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套装隔离袋的压紧秸秆育苗筒育苗的方法 ,其特征是秸秆筒为秸禾干掺合肥料挤压后的秸;秆块料按顺序排列组合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套装隔离袋的压紧秸秆育苗筒育苗的方法 ,其特征是秸秆筒为秸秆掺合吸水材料挤压后的秸秆块料按顺序排列组合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套装隔离袋的压紧秸秆育苗筒育苗的方法,其特征是秸秆为秸秆渗合吸水材料和肥料挤压后的秸秆块料按顺序排列组合成型。
10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套装隔离袋的压紧秸:秆育苗筒育苗的方法,其特征是秸秆筒上套装的隔离袋或为包裹在秸秆筒上的塑料薄膜,或为包裹在秸秆筒 上的有底编织袋,或为包裹在秸秆筒上的有底编织袋,筒壁上复合塑料薄膜,或为包裹在秸 秆筒上的塑料薄膜上复合套装有底的编织袋,其中,编织袋的上端设有吊耳。
全文摘要
一种用套装隔离袋的压紧秸秆育苗筒育苗的方法,是将秸秆经挤压设备压紧制成秸秆筒,或是秸秆管、或是秸秆棒通过连接定位装置拼接组合成秸秆筒,秸秆筒内或配有压紧秸秆制造的秸秆底和秸秆盖,秸秆筒的底部通过定位装置与秸秆底连接固定形成容器,容器上套装有底部设有透气功能的隔离袋,秸秆筒、秸秆底和秸秆盖上均匀分布有透气孔,在容器内填充种植土壤,放入植株栽培后,在种植土壤的表层安放压紧秸秆盖,在秸秆盖上再培土、浇水;将套有隔离袋的压紧秸秆筒紧密排列成蜂巢状,周边用土或砖培实。本装置容易制作和安装,装置可以自然缓释肥料,在腐烂的过程中放出二氧化碳,便于苗木叶面吸收,自身变的疏松,透气性能好,便于苗木根系的生长。
文档编号A01G9/10GK101480153SQ200810300060
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9日
发明者徐宝安 申请人:徐宝安;张 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