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提高保温效果的木塑复合材料农业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238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能提高保温效果的木塑复合材料农业大棚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能提高保温效果的木塑复合材料农业大棚
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大棚,尤其是涉及一种能提高保温效果的木塑复 合材料农业大棚。
二、 背景技术
背景技术中,现有的大棚骨架主要有钢材骨架、竹骨架和钢筋水泥骨架, 钢材骨架造价较高,在大棚内的潮湿环境中易生锈,会造成叶面污染,使用寿 命与钢材表面处理有直接关系,安装费用较高;竹竿骨架虽然造价较低,但安 装费工,不易美观整齐;钢筋水泥骨架造价介于钢材骨架和竹骨架之间,重量 大,易损坏,不易运输,只能在现场制作,施工期长,表面不光滑,易损坏农 膜。上述三种骨架与农膜连接困难,施工难度大,只能够采用绳子压的方法连 接,也无法做成双层大棚。
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提高保温效 果的木塑复合材料农业大棚,其能有效提高农作物保温保湿效果,结构简洁, 施工简单,能十分方便的建成双层或单层农膜的大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能提高保温效果的木塑复合材料农业大棚,包括支座,支座分别设置 在围墙和地面上,其特征在于在支座之间设置有骨架,骨架的顶部和底部分 别设有凹槽,农膜本别设置在顶部和底部的凹槽内。
上述骨架的轴向截面可以是"工"字型。
上述骨架可以是多个,骨架之间通过支撑管连接。
上述农膜上设置有圆管压条。
上述骨架的材料为木塑复合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1 、本实用新型采用木塑复合材料,集木材和塑料的优点于一身,无污染, 不怕水,耐腐蚀,防虫蛀,价格低于钢材;
2、 本实用新型能十分方便的建成双层或单层农膜的大棚,双层大棚与单层 大棚相比,可提高大棚内温度7-8°C,提高农作物的生长速度;
3、 本实用新型可以省去草帘子的费用以及低温时每天盖和揭草帘的时间, 减少了对农膜的磨损,延长了农膜的使用寿命;
4、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外形整齐美观。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骨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骨架的轴向截面示意图。
图中,1-支座,2-骨架,3-连接夹板,4-农膜,5-支座,6-圆管压条,7-支撑管,8-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由木塑复合材料型材制作的可以提高保温效果的农业大 棚。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支座,支座5和支座1分别设置在围墙和地面上,
在支座之间设置有骨架2,骨架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凹槽8,农膜分别设置
在顶部和底部的凹槽8内;农膜上设置有圆管压条6,利于型材;顶端的骨架2 上设有连接夹板3;骨架2的材料为木塑复合材料,木塑复合材料是将造成白色 污染的废弃塑料与植物纤维,加入化工助剂,运用合金技术,经高温通过模具
挤出而成,集木材和塑料的优点于一身,为现有的产品。参见图2,骨架2可以 是多个,本实用新型中骨架为60-70根,骨架之间通过支撑管7连接,支撑管 7-起横向支撑作用。参见图3,骨架2的轴向截面为"工"字型,顶部和底部分 别设有凹槽8。
实际使用时,将骨架2设置好后,再将农膜4固定在骨架2的两个凹槽8 内,并用圆管压条6压紧,可以十分方便的建成双层或单层农膜的大棚。
权利要求1、一种能提高保温效果的木塑复合材料农业大棚,包括支座,支座(5)和支座(1)分别设置在围墙和地面上,其特征在于在支座(5)和支座(1)之间设置有骨架(2),骨架(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凹槽(8),农膜(4)分别设置在顶部和底部的凹槽(8)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提高保温效果的木塑复合材料农业大棚, 其特征在于骨架(2)的轴向截面为"工"字型。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提高保温效果的木塑复合材料农业大棚, 其特征在于骨架(2)为多个,骨架(2)之间通过支撑管(7)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提高保温效果的木塑复合材料农业大棚, 其特征在于农膜(4)上设置有圆管压条(6)。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提高保温效果的木塑复合材料农业大棚, 其特征在于骨架(2)的材料为木塑复合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提高保温效果的木塑复合材料农业大棚,其能有效提高农作物保温保湿效果,结构简洁,施工简单,能十分方便的建成双层或单层农膜的大棚。本实用新型包括支座,支座分别设置在围墙和地面上,在支座之间设置有骨架,骨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凹槽,农膜分别设置在顶部和底部的凹槽内,骨架的轴向截面可以是“工”字型,骨架可以是多个,骨架之间通过支撑管连接。农膜上设置有圆管压条。骨架的材料为木塑复合材料。
文档编号A01G9/14GK201256567SQ20082003033
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9日
发明者吕天翔 申请人:吕惠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